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4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新启 钟昌标 +1 位作者 杨西畔 吴雪萍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强调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等业务全面升级,利用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引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变革。本...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强调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等业务全面升级,利用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引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变革。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研究数字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验证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对吸收能力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机理,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数字经济 创新网络 创新能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数字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流通企业创新韧性增强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以2014-2020我国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具有促进效应,且该效... 数字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流通企业创新韧性增强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以2014-2020我国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具有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时间延续性和减弱性特征;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营造数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良好环境,夯实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发展基础;流通企业应积极提升技术吸收能力,发挥外部创新溢出的赋能作用,增强创新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流通企业 创新韧性 技术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路径依赖战略与组织韧性能力匹配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凯云 王庆金 石仁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2,共12页
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反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是否要转”和“是否能转”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战略构型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将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 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反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是否要转”和“是否能转”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战略构型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将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水平划分二维四象限组合,探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利用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匹配一致情景下,高路径依赖战略—高组织韧性能力一致性水平越高,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和同化效应越强(vs低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而利用效应水平则相反;在匹配不一致情景下,低路径依赖战略和高组织韧性能力组合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及利用效应(vs高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此外,高水平政策支持能够显著调节路径依赖战略、组织韧性能力匹配一致情景和匹配不一致情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战略 组织韧性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 生长效应 同化效应 利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供应链韧性与企业可持续绩效——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梅 刘梦雪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5,共11页
数字技术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突破口,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利用2015—202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供应链韧性、吸收能力... 数字技术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突破口,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利用2015—202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供应链韧性、吸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了企业可持续绩效;供应链韧性在数字技术与企业可持续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吸收能力可以强化数字技术和供应链韧性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高污染和大规模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为增强供应链韧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供应链韧性 吸收能力 可持续绩效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能力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5
作者 陈燕萍 邵云飞 黄乐仪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9,共12页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构建了“人工智能能力-知识动态能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312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人工智能能力能够直接推动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②知识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能力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特别是在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③数据驱动文化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使得在数据驱动文化较强的企业中,进一步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本文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数字化时代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内在机理,为企业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 突破性技术创新 知识动态能力 数据驱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突变级数和速度特征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张熠 孙培培 王先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67,共6页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构建速度特征模型,从动态视角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变化速度态势。研究结果发现:N2(专用设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位居首位,细分行业间变化速度态势差异明显,N1(通用设备制造业)、N2(专用设备制造业)与N7(仪器仪表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增趋势,而其他子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减趋势,其中N3(汽车制造业)递减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突变级数法 速度特征模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并购、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产出 被引量:1
7
作者 胥朝阳 高子欣 +1 位作者 刘睿智 吕紫荆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促进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吸收能力对海外并购与技...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促进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吸收能力对海外并购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行业技术属性异质性检验显示,高新技术企业海外并购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且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非高新技术企业海外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没有显著作用;创新类型异质性检验显示,海外并购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成果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吸收能力对海外并购与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型专利中,吸收能力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技术创新产出 吸收能力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8
作者 张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64,共4页
本文利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营销能力和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增强营销能力能够显著提高零售企业的成... 本文利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营销能力和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增强营销能力能够显著提高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的处理后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营销能力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间接促进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相较于国有企业,营销能力对非国有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据此,提出加大营销投入、激励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能力 企业成长能力 技术创新 零售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李瑞发 崔旺来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urst指数对其演化趋势进行探讨,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状态,但整体上有所改善,平均海洋环保技术创新指数从0.313增长至0.352,各省份的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且变化状态各有差异。(2)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等级在空间上差异性明显,逐渐呈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对称分布格局,重心变化幅度较小,“东北-西南”格局基本稳定,有逐渐南移的态势。(3)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趋势表现为很强的持续性,Hurst指数整体分布在等级1~5,变化幅度较小。(4)人才资源、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对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海洋环保技术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 时空变化 演化趋势 影响因素 沿海省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吸收能力与绿色创新绩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岚 李男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伴随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绿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基于2012—2022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 伴随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绿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基于2012—2022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技术吸收能力在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城市与中心城市中更强。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槛效应,即伴随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呈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此,提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与技术吸收能力协同发展体系、差异化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助推绿色创新绩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吸收能力 绿色创新绩效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与流通企业创新——兼论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宁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本文基于我国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数据和OECD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贸易与流通企业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考察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非线性关系的条件下,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存在积极影响;数字... 本文基于我国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数据和OECD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贸易与流通企业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考察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非线性关系的条件下,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存在积极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存在倒“U”型影响,且非线性作用随时间推移呈减弱趋势;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吸收能力提升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作用机制,数字化转型能够进一步缓解数字服务贸易过度发展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文章提出有序推动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和加强流通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企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 技术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何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7-97,共11页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企业 颠覆性技术创新 资源行动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网络中基于成员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与其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永平 张浩淼 毛雁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50-258,共9页
本文基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05家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成员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及技术创新绩效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也能促进技术创新绩效... 本文基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05家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成员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及技术创新绩效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也能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另外,企业的吸收能力还能通过竞争优势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发挥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绩效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模型研究——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金生 王晓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7,共7页
随着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来临,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选择。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深入阐述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内涵,探讨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对企业... 随着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来临,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选择。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深入阐述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内涵,探讨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以及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理,揭示了企业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出了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参与 技术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合作伙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嵌入强度、知识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蒋天颖 孙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1-206,F0003,共7页
构建了关系嵌入强度、知识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嵌入强度和知识吸收能力正向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关系嵌入强度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强度和技... 构建了关系嵌入强度、知识吸收能力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嵌入强度和知识吸收能力正向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关系嵌入强度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强度和技术创新扩散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实现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强度和技术创新扩散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还表明,对微型企业和初创期企业而言,关系嵌入强度对知识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不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嵌入强度知识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能力的不同跨越式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宏振 许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5,共5页
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间接影响企业技术跨越路径的选择。探讨了吸收能力水平对技术跨越路径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吸收能力的不同跨越式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概念模型,说明了技术落后的... 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间接影响企业技术跨越路径的选择。探讨了吸收能力水平对技术跨越路径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吸收能力的不同跨越式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概念模型,说明了技术落后的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吸收能力水平,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跨越路径可以赶上甚至超过技术领先者来成功实现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能力 技术跨越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来自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辛冲 郭鑫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8,共9页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考虑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探讨了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知识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基于278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文化导向型组...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考虑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探讨了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知识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基于278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且直接的影响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二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知识吸收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伙伴网络、资助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慕强 徐宗玲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5期92-95,共4页
本研究探索中小企业不同外部网络—伙伴网络、资助网络怎样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对广东两个行业的224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层次回归分析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伙伴网络与资助网络都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 本研究探索中小企业不同外部网络—伙伴网络、资助网络怎样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对广东两个行业的224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层次回归分析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伙伴网络与资助网络都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在伙伴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和资助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都起调节作用;(3)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的影响,企业所处产业链较短的不锈钢行业技术创新绩效要求较高,企业成立年限的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网络 资助网络 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鑫 杨棉之 曹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3,共11页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吸收能力在国有股权参与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分析师跟踪是有效的调节变量,国有股权参与与分析师跟踪的交互效应正向调节上述中介关系。分层类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中央国有股权参与、属于高污染行业,以及所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股权参与 绿色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分析师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企业资源获取、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珠三角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彬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90,共7页
以珠三角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探索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路径。构建了资源获取、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编制问卷,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软资源的获... 以珠三角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探索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路径。构建了资源获取、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编制问卷,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软资源的获取"(信息、技术、人才)能够积极提高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模仿创新和率先创新。企业的"硬资源的获取"(资金)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但对两种技术创新的作用都不显著。根据所得结论,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3个方面提出要构建良好的外部网络和发展环境,促进其资源获取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 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 企业集群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