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与主要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吴晓波 郑健壮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以中小企业为主所构成的企业集群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发展性、过渡性的组织形式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分析企业集群含义的基础上 ,从宏观、中观。
关键词 企业集群 技术创新环境 技术创新模式 中小企业 产品创新 二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鲁虹 李颖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0-181,184,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现状,指出当务之急是建设有利的自主创新环境。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构建一套技术创新环境状况测度指标体系,为各级政府和...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现状,指出当务之急是建设有利的自主创新环境。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构建一套技术创新环境状况测度指标体系,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环境评价依据,为改善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环境 影响因素 测度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庆奎 李琴 于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4-127,共4页
高新区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特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环境的好坏又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首先剖析了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构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 高新区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特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环境的好坏又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首先剖析了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构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评价研究。最后,结合某高新区的具体实例,对该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整体水平作出判别,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技术创新环境 技术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动态综合评价——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了实现对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本文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金融环境及创新基础环境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为了实现对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本文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金融环境及创新基础环境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最大序差法和"厚今薄古"归一化法对创新环境的现状和增长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现状水平不高,但存在一定的增长性;创新环境的现状与增长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增长性的波动强于现状;创新环境的综合水平总体较低;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综合水平差异明显。提出了改善创新环境现状、关注创新环境增长性、降低波动程度及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环境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环境 动态综合评价 现状 增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规制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卫东 孙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WTO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 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综合评价的模糊识别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斌 陈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4-48,共5页
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没有一个确定的评价方法。作者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模糊识别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构建出模糊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发... 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没有一个确定的评价方法。作者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模糊识别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构建出模糊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综合评价值较高的企业大多位于发达地区,企业也多属高新技术企业。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环境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私营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环境的优化
7
作者 陈秀芝 李嘉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8-2429,2432,共3页
分析了阻碍私营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并提出了优化私营部门农业技术创新内外部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私营部门 农业技术创新环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宜昌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8
作者 鲁由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60,共3页
通过对宜昌近10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析,认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处于探索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提出“把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作为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通过对宜昌近10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析,认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处于探索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提出“把建设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作为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并从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科研开发能力;建立激励机制,发挥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支持高新区建设,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等6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环境 宜昌市 高新技术产业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技术创新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48
9
作者 肖广岭 柳卸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些主要公司进行实际采访和调查,概括出当前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七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包括企业产权不清和技术、管理等智力因素入股以及参与分配问题、税收优惠和公平税负问题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些主要公司进行实际采访和调查,概括出当前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七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包括企业产权不清和技术、管理等智力因素入股以及参与分配问题、税收优惠和公平税负问题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改善我国技术创新环境的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技术创新政策 中国 技术创新环境 高科技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营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彦博 潘培尧 +1 位作者 鲁伟 梁婷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144,共7页
由于环境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及其将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的增加,因此,只有通过环境政策的激励,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目前,已有文献对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研究缺乏计量经济学的证据,尤其缺乏对政府环境政策影响效应的研究... 由于环境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及其将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的增加,因此,只有通过环境政策的激励,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目前,已有文献对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研究缺乏计量经济学的证据,尤其缺乏对政府环境政策影响效应的研究与分析,政策针对性不强。本文以我国环境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环境技术专利申请量指标来表征工业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在对中国30个省份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及Hausman检验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环境政策力度、环境规制强度、技术创新投入等因素对我国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滞后1年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每增加1%,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增加6.45%,表明我国的环境政策力度,即对环境改善的投入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这种激励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单位工业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与环境技术专利的申请量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表明政府增大环境规制的强度,有利于激励企业增加对环境技术创新的供给。此外,工业企业技术投入、市场需求、国际技术外溢效应和工业企业行业规模与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均为正相关关系;其中,工业企业的技术投入是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为了扭转我国工业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应建立节能减排政策规制的长效机制,加大减排科技资金投入,并加速形成环境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环境政策 政策效应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许庆瑞 王伟强 吕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6-20,共5页
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灾难,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希望就是将技术创新与环境联系起来。当然,这里指的技术创新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而主要指的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环源技术创... 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灾难,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希望就是将技术创新与环境联系起来。当然,这里指的技术创新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而主要指的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环源技术创新(EnvironmentallySoundTechnology,简写ESTS)。本文对环境创新源、环读创新与扩散的成败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企业 环境技术创新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和Tobit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6-254,共9页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环境技术创新 效率 影响因素 DEA-MALMQU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3-1329,共7页
基于动态计量模型,以我国汽车产业为对象,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2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产业特征对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技术进步中的R&am... 基于动态计量模型,以我国汽车产业为对象,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2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产业特征对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技术进步中的R&D投入和人力资本存量、市场结构中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与环境技术创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长期均衡对产品创新短期波动的影响不大,仅有污染限期治理和R&D投入的长期均衡对过程创新短期波动的影响显著。此外,环境影响评估制度、R&D投入、人力资本存量、产品销售利润率均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格兰杰原因,而污染限期治理是产品创新的格兰杰原因,过程创新是污染限期治理的格兰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环境政策 技术进步 市场结构 产业特征 汽车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0个地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分类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36,共6页
区域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增长的关键,是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通过搜集环境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与关联的相关变量和数据;利用Q型聚类方法,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变量指标;然后对缩减后的变量作因子分析... 区域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增长的关键,是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通过搜集环境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与关联的相关变量和数据;利用Q型聚类方法,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变量指标;然后对缩减后的变量作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随之,按照各区域的主成分值进行聚类,确定各区域所属类别,并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各区域所属类别进行检验、调整。结果显示:第一类地区主要包括海南在内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相对较少的我国西部地区;第二类地区主要集中在技术引进与吸收能力强、区域内企业实力强、人力资本积聚能力强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第三类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随着农业向工业快速发展,所遭受的环境破坏也愈发严重的中部地区;第四类地区主要包括辽宁、四川等我国工业制造业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第五类地区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最完善、环保方面的经济活动表现相对较优的东南沿海地区。最后,结合各类别地区环境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与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为提升各区域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区域创新能力 分类特征 多元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郭莉 Lawrence Malesu 胡筱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2,共5页
产业生态管理呼唤致力于改进资源效率和提高生态效用的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在产业生态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关注,但这种作用到底有多大尚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构建了由产业生态管理的产出和投入构成的计量经济模... 产业生态管理呼唤致力于改进资源效率和提高生态效用的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在产业生态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关注,但这种作用到底有多大尚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构建了由产业生态管理的产出和投入构成的计量经济模型,将产业生态效率作为产出变量,将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政策、环保投资和环保人员作为投入变量,考察了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主要省份的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的作用不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更为明显,而如果将工业创新力全部用于产业生态管理,则可大大削减环保投资、环境政策和环保人员的投入。由此得到结论:如何充分发挥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是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产业生态管理 影响程度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涛 叶元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文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活动与政府环保目标的关系及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中的博弈环节等,提出了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企业 政府 ESTS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84
18
作者 姚延婷 陈万明 李晓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130,共9页
推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增长模式转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区别,认为二者本质相同但在创新驱动要素、知识供给源等方面存在差异,... 推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增长模式转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技术创新的区别,认为二者本质相同但在创新驱动要素、知识供给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理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引入环境友好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为过渡指标,运用VAR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体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每增加1%,引起农业经济增长增加0.375%,而环境友好技术推广程度每增加1%,则引起农业经济增长增加0.542%;在短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在滞后2期与滞后3期才缓慢地显现出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在长期内,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广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是缓慢且长期有效的,而农业经济增长是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持续的动力,对技术创新的推广起到先强后弱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从促进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机制、改革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制度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使得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经济增长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环境技术创新政策——新古典和演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4
19
作者 沈小波 曹芳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6,共8页
新古典环境经济学识别出环境技术创新的两个特性,即不确定性和双重外部性。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应提供必要干预以克服市场失灵,包括技术推动的政策和需求拉动的政策。演化经济学把创新看做一个演化过程,以路径依赖和频率依赖等为特征;其政... 新古典环境经济学识别出环境技术创新的两个特性,即不确定性和双重外部性。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应提供必要干预以克服市场失灵,包括技术推动的政策和需求拉动的政策。演化经济学把创新看做一个演化过程,以路径依赖和频率依赖等为特征;其政策建议强调保持技术多样性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平衡,关注策略性利基管理对环境创新的作用。为了促进环境创新以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决策者应该吸收两种理论有益的政策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环境技术创新 新古典方法 演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数值变化的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2-67,共6页
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数值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3个典型制造业行业2010年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 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数值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3个典型制造业行业2010年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数值变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