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2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1
作者 杨永强 何江 +2 位作者 吕发正 张闯 曹文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重复使用 维护维修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卓应用程序反动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国梓 索得文 何韩森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安卓平台因其开放性成为开发者和用户的首选移动操作系统,但其应用程序面临的恶意分析和逆向工程威胁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现有研究虽然涉及反静态分析和部分反动态分析技术,但对反动态分析技术缺乏系统性总结。... 安卓平台因其开放性成为开发者和用户的首选移动操作系统,但其应用程序面临的恶意分析和逆向工程威胁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现有研究虽然涉及反静态分析和部分反动态分析技术,但对反动态分析技术缺乏系统性总结。文中聚焦反动态分析技术中的反调试、虚拟环境检测和Root检测三大方向,通过对300个实际APK样本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各类技术的实现机制、适用场景及其优劣,并从部署复杂度、有效性和抗攻击能力等维度进行了全面对比。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反动态分析技术视图,旨在为安卓应用程序反分析技术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卓应用程序 安卓安全 反动态分析技术 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的先进分析表征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应梓剑 陈建波 +7 位作者 徐金江 于谦 何璇 赵雪燕 朱春华 黄石亮 杨希 李诗纯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101,共20页
分析表征技术是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科研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主要包括色谱、质谱、波谱、光谱、热分析、显微、散射与衍射等,通过分析表征技术的定性/定量分析可获得含能材料的化学结构、组分含量、微观形貌等信... 分析表征技术是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科研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主要包括色谱、质谱、波谱、光谱、热分析、显微、散射与衍射等,通过分析表征技术的定性/定量分析可获得含能材料的化学结构、组分含量、微观形貌等信息,进而为含能材料相关合成表征、质量控制、库存维护、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场景提供重要的分析数据,极大推动了含能材料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分析表征技术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原位在线、多尺度贯通、高时空分辨等方向发展。为了更加清晰、全面地掌握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现状与趋势,研究系统综述了各主要分析手段的技术内涵、功能特点以及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相关分析表征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含能材料 分析表征技术 自动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回收技术的专利导航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川 董立韬 +7 位作者 苏日娜 余冠奇 卓茜岚 方思琦 高日浩 王利明 刘进飞 白淑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9,共7页
随着锂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电池回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未来锂电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检索到的2345项专利文献,展开了对国内锂电池回收领域的专利导航分析。研究分析了该领域专利申请的总体趋势... 随着锂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电池回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未来锂电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检索到的2345项专利文献,展开了对国内锂电池回收领域的专利导航分析。研究分析了该领域专利申请的总体趋势、技术分布和创新主体。同时,通过人工标引的方法,对主流湿法回收技术的技术构成、技术动向以及技术功效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探讨了国内锂电池回收技术的专利布局现状、竞争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研发创新和专利运用的导航建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专利战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回收 专利导航分析 湿法回收技术 技术动向 技术功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印染行业污泥资源化降碳绩效研究
5
作者 张东明 陈东波 +8 位作者 樊立安 王智慧 杨晨 吕洪炳 李清毅 蔡依曼 田金平 陈亚林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印染污泥资源化面临的能源效率、烟气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等主要挑战,比较了3种技术路线,提出印染污泥资源化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工程案例印染污泥干化焚烧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8.1%;与卫生填埋+燃煤热电联产相比,处理1 t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干燥基)全生命周期可减排温室气体647 kg(以CO_(2)当量计);运用炉内脱酸+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双塔脱酸可实现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煤炭掺烧比例(质量分数)控制在20%,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研究可为印染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行业 污泥干化焚烧 碳减排 技术经济性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原位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宜泓 王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7,共10页
铁是海洋中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法,联合流动分析技术、渗透泵技术或芯片实验室技术,研发了多种类型的原位铁分... 铁是海洋中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分光光度法、催化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法,联合流动分析技术、渗透泵技术或芯片实验室技术,研发了多种类型的原位铁分析方法和系统,并应用于海水或热液区铁浓度的分析。随着观测网技术的发展,对水下原位铁分析仪/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长期、连续观测。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水下原位铁分析系统的主要原理、性能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今后可与海底观测网连接的原位铁分析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原位铁分析系统的研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分析技术 海水 海洋观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紫洋 胡高爽 +3 位作者 郝建雄 王晨宇 史莹莹 俞清秀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2,共9页
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高效、灵敏的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免疫分析法是生化靶点高灵敏度检测的金标准,为食品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各类食品安全检测。纳米酶作为... 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高效、灵敏的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免疫分析法是生化靶点高灵敏度检测的金标准,为食品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各类食品安全检测。纳米酶作为一种天然酶的模拟物,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优势,符合日益降低的检测限形势下对快检方法的要求。文章综述了基于纳米酶标记的免疫分析技术的检测原理和优势所在,对该技术在不同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包括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真菌毒素、食源性致病菌、其他有害物检测等的应用实例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纳米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免疫分析技术 食品安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同位素在地质学领域的分析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贾伍慧 刘凯 +2 位作者 余成华 朱伟 邓岳飞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锶同位素具有时间相关性和环境敏感性等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锶同位素已成为地学研究的关键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外界复杂环境对锶同位素比值的异常干扰,基于热电离质谱法(TIMS)或多接收电... 锶同位素具有时间相关性和环境敏感性等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锶同位素已成为地学研究的关键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外界复杂环境对锶同位素比值的异常干扰,基于热电离质谱法(TIMS)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常规测试结果可能难以准确解释某些地质演化过程。由此,本文基于锶同位素的固有性质和演化特征,总结了锶同位素分析过程中的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并阐明锶同位素在地层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水文地质学等方向的最新进展与认识。锶同位素地层学已形成了包含509百万年至今海水锶同位素变迁的时间序列图,但锶同位素组成受岩浆活动和风化作用等多种因素干扰,作为地层学指标时需要结合特定地质背景仔细校正和解释。岩石学领域通常结合锶同位素区分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因、沉积岩石的成岩历程、古环境变迁以及地壳构造活动,然而由于风化、变质作用的影响,锶同位素信息可能无法准确解释岩石成因。锶同位素在矿床学领域用于确定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过程和矿床成因类型,但铷-锶同位素体系在高温下可能会因扩散作用和矿物重组等因素导致重置,影响矿物年龄的确定。水文地质学领域利用锶同位素分析地下水的来源和水-岩相互作用过程,而复杂的地下水系统可能使得锶同位素的解释较为困难。据此,本文认为未来需要在重建古海洋锶同位素比值的精确历史、揭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锶同位素分馏机制、开发精细的锶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锶同位素理论发展及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分析技术 地层学 岩石学 矿床学 水文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源外泌体的微流控传感芯片分析技术进展
9
作者 杨创 何红 +1 位作者 葛闯 徐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外泌体作为纳米级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携带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在多种生理调控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肿瘤诊疗领域,外泌体作为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展... 外泌体作为纳米级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携带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在多种生理调控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肿瘤诊疗领域,外泌体作为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微流控分析技术凭借其高集成度、高灵敏度和快速分析能力,逐渐成为外泌体富集与检测研究的核心工具。综述了免疫吸附、纳米过滤、侧向确定性位移分离、介电泳分离和声泳分离等外泌体分离与富集技术,以及集成荧光、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检测分析技术,在微流控芯片的微结构设计和新材料研发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比了传统分离检测方法与微流控分析技术的优势和局限。针对复杂样本中外泌体富集与辨识的挑战,探讨了基于微流控分析技术的肿瘤源外泌体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展望了微流控芯片在外泌体高敏高效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流控分析技术 分离富集 光电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的生态风险现状与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伟杰 王洪涛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8,共15页
全氟与多氟烷基物质(PFASs)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其持久性、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导致其治理难度较大,其中地下水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文从PFASs的污染来源、迁移转化途径、污染现状及分析检... 全氟与多氟烷基物质(PFASs)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其持久性、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导致其治理难度较大,其中地下水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文从PFASs的污染来源、迁移转化途径、污染现状及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对环境介质中PFASs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磺酸(PFOS)是当前全球重点管控的PFASs物质。美国饮用水标准将PFOA和PFOS的限值均设定为4ng/L,而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两者的限值分别为80ng/L和40ng/L。目前PFASs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范围从ng/L到μg/L不等,其中短链PFASs因较高的水溶性和迁移性,检出频率显著更高。在检测技术方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质谱分析方法仍是PFASs检测的主流手段。然而,上述方法依赖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和实验室条件,难以满足实时监测和应急响应的需求。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强,现有技术面临着超低浓度检测灵敏度不足、复杂基质干扰以及缺乏统一分析标准等挑战。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新型PFASs的识别与毒性评估,以及检测技术的优化与创新;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数据处理和非靶向筛查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 生态风险 污染水平 地下水 分析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晶莹 《果农之友》 2025年第3期37-39,共3页
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种植技术一直是种植户关注的热点。在雨季,葡萄架上的葡萄往往由于淋雨造成腐烂和损坏,葡萄避雨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在多雨地区,葡萄的栽培常面临病害严重、果品不佳、产量降低等问题。为了解... 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种植技术一直是种植户关注的热点。在雨季,葡萄架上的葡萄往往由于淋雨造成腐烂和损坏,葡萄避雨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在多雨地区,葡萄的栽培常面临病害严重、果品不佳、产量降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避雨栽培 种植户 技术及效益分析 多雨地区 葡萄架 避雨 果树 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减排潜力分析
12
作者 苗青 雷涯邻 +5 位作者 闫锋 陈文会 欧阳欣 张安 刘志晓 邵振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1,共11页
【目的】钢铁行业CO_(2)排放占中国总排放的16%,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挑战。本研究聚焦于CCUS在钢铁行业的适用性评估,旨在明确示范区域及技术经济可行性,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粗钢生产全流程,系统解析各环节CO_(2... 【目的】钢铁行业CO_(2)排放占中国总排放的16%,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挑战。本研究聚焦于CCUS在钢铁行业的适用性评估,旨在明确示范区域及技术经济可行性,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粗钢生产全流程,系统解析各环节CO_(2)排放源特征,从捕集技术成熟度、减排潜力及经济性三个维度综合筛选重点捕集环节,并量化其排放量与捕集潜力;进一步构建企业级技术经济评价模型与源汇匹配模型,系统评估CCUS全流程的成本效益、减排潜力及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中国区域地质封存潜力,提出优势示范区的筛选标准与方法。【结果】①长流程炼钢年CO_(2)排放高达17.08亿t,其中烧结、高炉炼铁、炼焦三大工艺环节的CO_(2)捕集潜力达11.55亿t/年,CO_(2)源集中分布于华北、东北及华东地区。②河北、山东、江苏、山西等省份与具备良好CO_(2)埋存潜力的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及临汾盆地形成源汇匹配组合,其CO_(2)管道运输以250 km短距离为主。③综合CCUS全流程成本与捕集潜力分析表明,河北、山西、江苏三省的CO_(2)捕集潜力约为3.4亿t/年,全流程成本低于450元/t,技术经济优势显著。【结论】中国钢铁行业CCUS技术的早期示范应优先聚焦于河北、山西、江苏等区域,通过源汇匹配的优化设计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减排潜力 源汇匹配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戈荒”大基地电氢协同技术经济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
13
作者 凌波 张军 +1 位作者 韩一杰 王明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3,共11页
在“双碳”背景下,利用“沙戈荒”大基地弃电制氢是解决风光电力消纳的重要路径,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以宁夏腾格里“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弃电构建了电氢协同系统,着重阐述了系统组成及关键工艺技术,并从弃电... 在“双碳”背景下,利用“沙戈荒”大基地弃电制氢是解决风光电力消纳的重要路径,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以宁夏腾格里“沙戈荒”能源大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弃电构建了电氢协同系统,着重阐述了系统组成及关键工艺技术,并从弃电制氢经济性、“电氢电”和“电氢化”路线经济性、大基地电氢协同示范系统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弃电电价较低的条件下,绿色氢氨醇成本也相对较低,按0.1元/kWh的弃电成本计算时,基于弃电的“沙戈荒”能源大基地电氢协同示范系统可产生1.37亿元的净利润,在大基地利用弃电制绿氢经济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戈荒”大基地 电氢协同系统 “电氢电”转化 “电氢化”转化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高效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技术分析
14
作者 张世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围绕山西省丘陵山区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项目,介绍其实施必要性,详述技术研究方案、关键技术创新点、性能指标完成情况、取得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并阐述小型高效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推广范围、条件与前景,凸显项目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 围绕山西省丘陵山区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项目,介绍其实施必要性,详述技术研究方案、关键技术创新点、性能指标完成情况、取得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并阐述小型高效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的推广范围、条件与前景,凸显项目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类 中药材 收获机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分析
15
作者 陈国财 《农家科技》 2025年第4期127-129,共3页
随着我国林业发展重心转向生态建设,对核心经济材种杉木(学名:Cunninghamialanceolata)的培育与造林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广东,作为杉木栽培的关键地带,通过改进育苗及造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杉木的生长状况与经济产出。本文立足... 随着我国林业发展重心转向生态建设,对核心经济材种杉木(学名:Cunninghamialanceolata)的培育与造林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广东,作为杉木栽培的关键地带,通过改进育苗及造林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杉木的生长状况与经济产出。本文立足于剖析杉木的生长特性及育苗造林的核心技术环节,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广东地区的实践应用,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广东的杉木种植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针对广东地区的特定环境,分析了如何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技术,以提升杉木的生长效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地区 杉木 育苗与造林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增密增穗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16
作者 唐孝华 《江西农业》 2025年第6期91-93,共3页
为了提升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深入分析了水稻增密增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详细阐述增加用种量与秧盘数、提高抛插秧密度与有效穗数、选用优良品种、精播种与育壮秧、适龄移栽与科学管理肥水以及防灾减灾等关键措施... 为了提升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深入分析了水稻增密增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详细阐述增加用种量与秧盘数、提高抛插秧密度与有效穗数、选用优良品种、精播种与育壮秧、适龄移栽与科学管理肥水以及防灾减灾等关键措施,形成了系统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显著提升水稻的产量潜力,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指导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密增穗 高产栽培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分析
17
作者 吴海港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期7-9,共3页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其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土地准备、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环节。研究表明,科学实施这些技术不仅能直接提升产量,还可...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其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土地准备、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环节。研究表明,科学实施这些技术不仅能直接提升产量,还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探讨了玉米全程栽培管理,从苗期到收获储藏的各个阶段,为实现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高产种植 管理要点 技术分析 全程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散养鸡疾病防控技术分析
18
作者 温建维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7期67-68,共2页
基于绿色禽产品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在甘肃等地出现了林下散养鸡模式,但其养殖环境复杂、管理分散且资源有限,导致疫病频发,亟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聚焦甘肃地区林下散养鸡疾病防控,存在环境、管理、资源方面的核心难点,如野生... 基于绿色禽产品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在甘肃等地出现了林下散养鸡模式,但其养殖环境复杂、管理分散且资源有限,导致疫病频发,亟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聚焦甘肃地区林下散养鸡疾病防控,存在环境、管理、资源方面的核心难点,如野生动物传播病原、免疫覆盖难等。基于此,需构建涵盖环境管理、免疫与药物防控等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散养鸡 疾病防控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板式基础带刚性台阶的技术经济分析
19
作者 孙溪 郭春晓 +2 位作者 谭邵卿 郭晔 王茂成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了提高板式基础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水平,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文章首次尝试了带单层刚性台阶的单板式基础设计,充分利用了刚性台阶不需配筋的特性,工期可缩短0.5天,带单层刚性台阶的单板式基础较常规板式基础节省1.52%~3.3%;与常规板式... 为了提高板式基础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水平,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文章首次尝试了带单层刚性台阶的单板式基础设计,充分利用了刚性台阶不需配筋的特性,工期可缩短0.5天,带单层刚性台阶的单板式基础较常规板式基础节省1.52%~3.3%;与常规板式基础相比,当基础上拔力在304~756 kN区间且底板厚200 mm时,基础费用降低0.77%~6.32%;以上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某220 kV变电站110 kV配出工程,至今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刚性台阶 板式基础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生产柠檬酸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20
作者 刘小君 魏语馨 +1 位作者 马静静 刘寛寛 《中国沼气》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柠檬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酸,其生产原料需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工农业废弃物是生产柠檬酸的潜在原料。为了对比不同原料生产柠檬酸工业化规模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选取了4种常见的工农业废弃物作为柠檬酸生产原料,包括糖蜜、生物油... 柠檬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酸,其生产原料需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工农业废弃物是生产柠檬酸的潜在原料。为了对比不同原料生产柠檬酸工业化规模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选取了4种常见的工农业废弃物作为柠檬酸生产原料,包括糖蜜、生物油、酸预处理玉米残渣和碱预处理玉米残渣,并以常用的原材料玉米作为对照。利用Superpro Designer软件建立技术经济模型(产能选为1500 kg·h^(-1)),将4种工农业废弃物生产柠檬酸过程的经济模型与常用原材料玉米的经济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4种工农业废弃物制备柠檬酸是经济可行的,但生产成本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玉米为原料制备所得柠檬酸的最低价格为3.9元·kg^(-1),其次是经过酸处理的玉米渣(15.8元·kg^(-1))、糖蜜(17.1元·kg^(-1))、碱处理的玉米渣(20.1元·kg^(-1))和生物油(27.9元·kg^(-1))。此外,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种方案中,生产过程的电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发酵罐成本价对柠檬酸的成本价影响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部分工农业废弃物的生产成本高于玉米,但选用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柠檬酸具有巨大潜力和可持续性,特别是在降低原料成本和优化发酵工艺的前提下,可为柠檬酸产业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原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分析 柠檬酸生产 工农业废弃物 发酵工艺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