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介入与多元行动者入场:数字新闻业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基 《传媒论坛》 2024年第6期7-9,23,共4页
技术介入与多元行动者入场的变化以及协作机制的演变,给数字新闻生态带来变化,由此给数字新闻业带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包含:技术介入给新闻从业者带来的职业危机与“技工化”以及对新闻业的价值重塑,多元行动者入场对新闻生产... 技术介入与多元行动者入场的变化以及协作机制的演变,给数字新闻生态带来变化,由此给数字新闻业带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包含:技术介入给新闻从业者带来的职业危机与“技工化”以及对新闻业的价值重塑,多元行动者入场对新闻生产生态与价值的重构。在数字新闻业时代,充分处理好技术介入带来的问题,连通技术逻辑与人文逻辑,并处理好多元行动者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才能降低数字新闻业的当下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而降低数字新闻业的不确定性,则需要遵循新闻业最重要的规律与内核,其本质上是保证事实真相的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介入 行动者 数字新闻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新Bobath技术介入的价值及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婷 胡振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8期183-183,18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技术介入的价值及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评价。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综合治疗组采取常规康复联合新Bob...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技术介入的价值及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评价。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综合治疗组采取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衣进食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上肢功能FUGL-MEYER、Barthel测评结果以及后遗症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上肢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可自行穿衣进食时间、上肢功能FUGL-MEYER和Barthel测评结果均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后遗症率低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 常规康复 新Bobath技术介入 价值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扩充与技术介入——探析油画创作中新的表现空间 被引量:1
3
作者 於玲玲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59,共2页
将新材料和新技术运用到油画创作中,可以丰富油画自身的材料语言和创作手法,更有助于拓展油画艺术新的表现空间。从材料的艺术性和技术介入的可行性这两方面来看,通过材料扩充和技术介入,可探索油画创作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也可以找到一... 将新材料和新技术运用到油画创作中,可以丰富油画自身的材料语言和创作手法,更有助于拓展油画艺术新的表现空间。从材料的艺术性和技术介入的可行性这两方面来看,通过材料扩充和技术介入,可探索油画创作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也可以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来寻求艺术创造和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创作 材料扩充 技术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工智能介入木刻版画创作的思考
4
作者 冯子轩 《天工》 2025年第5期63-65,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以木刻版画为例,探讨了人工智能介入创作的可能性、影响以及挑战。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木刻版画创作中的潜在应用,包括设计、制版、个性化定制等方面。其次,分析了人工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以木刻版画为例,探讨了人工智能介入创作的可能性、影响以及挑战。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木刻版画创作中的潜在应用,包括设计、制版、个性化定制等方面。其次,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木刻版画创作的影响,包括提高效率、创新表达方式、拓展艺术边界等。然而,也面临着如何保持艺术独特性和人性、保护艺术家权益、提高公众认知度等挑战。最后,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包括加强技术与艺术的跨学科合作、关注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等。强调艺术家在利用AI进行创作时,需要保持警觉和批判性思维,确保技术服务于艺术,并探索技术与艺术的合理结合点,以推动木刻版画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对人工智能与艺术关系的深入思考,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木刻版画 艺术创作 技术介入 创作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现状
5
作者 唐伟国(综述) 刘源(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myolipoma,AML)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与结节性硬化复合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有关。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可表现为腰腹不适、疼痛、发热或血尿等,瘤体破裂出血可致休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myolipoma,AML)是一种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与结节性硬化复合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有关。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可表现为腰腹不适、疼痛、发热或血尿等,瘤体破裂出血可致休克。脂肪成分的存在使影像学成为AML的诊断方法。近年来,介入技术包括选择性动脉栓塞(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SAE)、消融等用于治疗AML,有效减少并发症并保护肾功能。本文重点就AML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介入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特征性症状 结节性硬化 影像学特点 选择性动脉栓塞 肾脏良性肿瘤 介入技术 ar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介入技术在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卫明 陈义雄 +2 位作者 陈建业 黄昕 莫坚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45-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技术应用于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血管性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B-Lynch缝合联合病灶楔形...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技术应用于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血管性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B-Lynch缝合联合病灶楔形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一次性止血成功,保留了子宫,两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月经,不过研究组正常月经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血管性介入技术应用于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止血,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介入技术 胎盘植入致产后大出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介入技术在X光机管电流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平 龚岚 刘志宏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X光机广泛应用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业探伤等相关领域,在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X光机管电流作为控制X射线强度的重要参数,对射线输出质量、拍片清晰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保证检测数据准确、... X光机广泛应用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业探伤等相关领域,在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X光机管电流作为控制X射线强度的重要参数,对射线输出质量、拍片清晰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检定过程简易的情况下,设计采用了基于非介入式的X光机管电流测量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测量X光机管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技术 X光机管电流 X射线强度 电流互感器 实时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病联合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才义 王士雯 +6 位作者 魏璇 刘玲玲 胡桃红 晏沐阳 薛桥 李玉峰 赵玉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 评价联合介入技术在老年心血管病诊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连续2年的成年介入病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普通组,比较如下指标:①年龄;②性别;③心血管病种类;④介入指征;⑤联合介入情况;⑥总操作时间;⑦透视时间;⑧成功率;⑨... 目的 评价联合介入技术在老年心血管病诊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连续2年的成年介入病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普通组,比较如下指标:①年龄;②性别;③心血管病种类;④介入指征;⑤联合介入情况;⑥总操作时间;⑦透视时间;⑧成功率;⑨并发症率;⑩病死率。结果 ①全组1785例患者中,具备联合介入诊疗指征者14.5%(258/1785),普通组4.6%(44/961),老年组26.0%(214/824)。其中50%(129/258)实际施行联合介入诊疗,普通组59%(26/44),老年组48.1%(103/214);②老年组冠脉、外周和肾血管支架置入、起搏器安装及心肌激光打孔操作明显多于普通组,导管射频消融、瓣膜球囊扩张和先心病介入封堵操作明显少于普通组,老年组需接受≥2项联合介入操作者明显多于普通组;③老年组和普通组联合介入诊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基本相同,但前者的费用、操作和透视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明显多于后者。结论 ①与普通组相比,老年心血管患者需进行联合介入诊疗术的比例明显增高;②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谨慎施行合理的联合介入诊疗方案能取得与单一介入方案相同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不明显;③老年心血管病联合介入诊疗术的缺点是手术费用高、操作和透视时间长及造影剂用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血管病 有效性 安全性 联合介入诊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中、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支雄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170-170,172,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对患者实施6个月至2年的随访,对患者出院时和随... 目的分析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对患者实施6个月至2年的随访,对患者出院时和随访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出院时优效80例,占66.67%,良效20例,占16.67%,一般16例,占13.33%,无效4例,占3.33%,效果优良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6.67%;随访时优效68例,占56.67%,良效16例,占13.33%,一般16例,占13.33%,无效20例,占16.67%,效果优良率为70.0%,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具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持久,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微创介入技术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 中、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血管介入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血管介入技术 临床应用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导管插入术 死亡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11
作者 郑中慧 姚志刚 +2 位作者 贾文志 高明明 孙志敏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161-161,共1页
目的探究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辅助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治疗方法是:将动脉插管技术与利尿剂、阿片类药剂结合在一起.... 目的探究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辅助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治疗方法是:将动脉插管技术与利尿剂、阿片类药剂结合在一起.用以减少患者颅内压.改善血脑阻塞现象,提升肿瘤病症的治疗效果。此外.所选患者在介入治疗之后.进行球囊闭塞的相关试验.保证外科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经中医辩证诊断服用相应的中药复方。结果经介入治疗.30例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19例.稳定6例.无效1例。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介入性技术在脑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效果,需作深入的观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介入性治疗技术 可行性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黄浦区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医师状况分析
12
作者 黄剑峰 俞淑华 +2 位作者 陈嘉文 孔海宏 俞颖 《现代医院》 2014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了解及分析2010~2012年黄浦区医疗机构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医师状况,为加强对医疗技术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医师状况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医疗技术开展的情况、法规知晓认知情况,对相关数据进... 目的了解及分析2010~2012年黄浦区医疗机构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医师状况,为加强对医疗技术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医师状况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医疗技术开展的情况、法规知晓认知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并分析。结果黄浦区共有6家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从事技术的医师教育程度高,职称以副主任医师以上为主;近三年来,医疗技术开展的总例数逐年增加;医师对法规的知晓认知度较高,不同职称的医师开展的技术例数存在差异。结论相关医疗机构应该保证医师的技术开展例数,以保障医疗质量;应利用行业协会及质控专家的业务优势促进监管工作的开展,避免出现监督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诊疗技术 心血管 医师 黄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登巴赫氏综合征和介入治疗技术——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爱英 刘建平 李世珍 《罕少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我国鲁登巴赫氏(Lutembacher)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关注医源性Lutembacher综合征的发生。方法检出1979年至2007年Lutembacher综合征在不同类型文献报道的分布以及随机33篇文献中6488例经皮穿刺气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 目的观察我国鲁登巴赫氏(Lutembacher)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关注医源性Lutembacher综合征的发生。方法检出1979年至2007年Lutembacher综合征在不同类型文献报道的分布以及随机33篇文献中6488例经皮穿刺气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的并发症患者的资料。结果1.我国28年间Lutembacher综合征发病总数352例;2.1995年至2007年Lutembacher综合征呈现增多及减少趋势,可能与经皮介入治疗技术(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Therapy,PIT)的开展有关系。3.PBMV并发症之一,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71例,同样属于医源性Lutembacher综合征,未在Lutembacher综合征发病总数中。4.经典性和医源性Lutembacher综合征的治疗和发病有所不同。结论1.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行PBMV后产生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应当诊断为医源性Lutembacher综合征并值得关注。2.关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进程;3.PBMV技术和部分Lutembacher综合征选用介入技术治疗具有前景,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Lutembacher综合征 经皮介入治疗技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治疗技术进入新纪元——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张智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继珍(文/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9期1-2,共2页
多年来,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缺损手术治疗中,一直采用国外进口的封堵器,治疗费用十分昂贵。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我国著名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张智伟教授,一直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他作为主要发明人,参与研制了世界首创的生... 多年来,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缺损手术治疗中,一直采用国外进口的封堵器,治疗费用十分昂贵。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我国著名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张智伟教授,一直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他作为主要发明人,参与研制了世界首创的生物陶瓷膜封堵器(Cera)。Cera陶瓷膜封堵技术自2006年陆续在海外开始临床实验,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00例成功植入的经验,同时顺利完成CE(欧盟注册),这标志着我国生产的心脏介入治疗器械首次进入国际市场。此研究已经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进口产品,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提高了治愈率,有望在将来取代进口产品而广泛应用于国内临床。近日,张智伟教授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介绍了这项新技术研发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病 介入治疗技术 副所长 研究所 广东省 生物陶瓷膜 介入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宴节 崔进国 +2 位作者 赵增富 王俊英 马青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应用介入技术,结合或改进传统的下肢动脉取栓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栓塞率、截肢率和死亡率。方法:应用置管溶栓、传统Fogarty导管取栓术、监视下双腔导管取栓术,结合斑块剥脱术、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植入、人工血... 目的:应用介入技术,结合或改进传统的下肢动脉取栓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栓塞率、截肢率和死亡率。方法:应用置管溶栓、传统Fogarty导管取栓术、监视下双腔导管取栓术,结合斑块剥脱术、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植入、人工血管置换术等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49例(共涉及53条下肢动脉)。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再栓塞6例,1例截肢,无死亡病例。其中,介入技术结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无再栓塞和截肢事件。结论:在取栓手术中应用介入技术,明显增加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栓塞率和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介入技术 取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锲而不舍,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心律失常培训基地主任徐伟教授
16
作者 刘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1-3,共3页
初夏的古城南京,柳色如烟,天朗气清。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内科主办的江苏省第七届心脏节律管理论坛于2014年6月6日至8日在这里隆重召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行政副主任、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长、国家卫生和... 初夏的古城南京,柳色如烟,天朗气清。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内科主办的江苏省第七届心脏节律管理论坛于2014年6月6日至8日在这里隆重召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行政副主任、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组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心律失常培训基地主任徐伟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委员会 介入诊疗技术 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 主任 医疗服务 培训 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差距,越过我国介入治疗技术的“平台期”——访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主任罗建方教授
17
作者 刘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8期2-4,共3页
2012年6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CSEC2012)暨首届海峡血管论坛在美丽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在心内科临床及心血管介入、行冠脉及周围血管介入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 2012年6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CSEC2012)暨首届海峡血管论坛在美丽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在心内科临床及心血管介入、行冠脉及周围血管介入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主任罗建方教授,系本次大会的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病专家 介入治疗技术 研究所 主任 心血管介入 中国南方 内科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疼痛相关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春雨(综述) 马云龙(综述) +1 位作者 刘晓光(审校) 李民(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痛苦且常见的临床体征之一,癌症各阶段疼痛总体发生率约50.7%,其中进展期或终末期患者发生率高达66.4%,且38%的患者诉有中度以上疼痛,绝大多数患者并未得到有效治疗[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疼痛治疗原则结合...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痛苦且常见的临床体征之一,癌症各阶段疼痛总体发生率约50.7%,其中进展期或终末期患者发生率高达66.4%,且38%的患者诉有中度以上疼痛,绝大多数患者并未得到有效治疗[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疼痛治疗原则结合适当药物剂量应用的经验,70%~90%的癌性疼痛(癌痛)得以有效控制,但还有20%~30%的患者对药物反应性较差;此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枢痛觉敏化及潜在诱导肿瘤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作用制约其临床应用[2]。手术、放化疗虽对癌痛控制有积极作用,但癌症晚期手术机会丧失、放化疗副作用及全身毒性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癌痛治疗需要综合性多模式镇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技术 癌性疼痛 癌症患者 微创 世界卫生组织 癌痛控制 药物剂量 晚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柴可萍 李渠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主要指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气管、支气管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而发生的管壁结核病变,既往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1-2]。在儿童... 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主要指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气管、支气管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而发生的管壁结核病变,既往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1-2]。在儿童活动性肺结核中,TBTB的发生率为41%~63%[3-6]。儿童TBTB发病机制与成人不同,是由于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浸润及干酪样坏死物质破溃入邻近支气管所致[7],同时也有多种细胞因子,尤其是干扰素-γ(IFN-γ)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参与其中[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结核 抗结核治疗 支气管镜 介入技术 儿童 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气管淋巴结核 抗结核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放射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军 侯文忠 廖政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放射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放射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门静脉压测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放射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对患者症状可进行有效改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点,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介入放射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