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高技术发明人才地理:技术中心度与多中心外围式变迁
被引量:
4
1
作者
郑江淮
章激扬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共22页
本文通过研究1980—2015年发明人才跨国流动技术中心度变化趋势,揭示高技术行业创新地理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全球高技术行业发明人才在地理上呈现多中心集聚的发展态势,美国、德国和日本依然保持强劲竞争优势,中国在高技术领域逐步...
本文通过研究1980—2015年发明人才跨国流动技术中心度变化趋势,揭示高技术行业创新地理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全球高技术行业发明人才在地理上呈现多中心集聚的发展态势,美国、德国和日本依然保持强劲竞争优势,中国在高技术领域逐步崛起。(2)在生物医药行业,美国是全球绝对领先者,以中国为技术中心的“中心—外围”结构尚不明显;在计算机行业,中美技术中心度差距要大于中美在高技术领域的整体差距。(3)行业创新能力越强,往往伴随着发明人才的“大进大出”;行业创新能力对技术中心度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主要体现在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样本。(4)产业相对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技术相对比较优势调节效应尚不显著;全球技术中心对发明人才流动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此,中国在全球发明人才战略布局上,对于面向未来和使命导向型的高技术创新领域,需通过产业竞争优势形成一批全球代表性的技术集群,广纳全球发明人才;同时,强调本地化激励,着重发挥本土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强化三者的基础性研究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人才
跨国流动
高
技术
行业
生物医药行业
计算机行业
技术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经济、技术变迁与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效应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奕轩
张彬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利用数字经济优势提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基于技术变迁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
利用数字经济优势提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基于技术变迁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即随着时间推移,劳动生产率区域间差异逐渐缩小并最终收敛为稳定状态。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劳动生产率收敛,且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影响速度最快、效果最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技术邻近度与技术中心度促进劳动生产率收敛。为此,提出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提高三次产业数字化水平、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技术创新的建议,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生产率收敛
技术
邻近
度
技术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高技术发明人才地理:技术中心度与多中心外围式变迁
被引量:
4
1
作者
郑江淮
章激扬
机构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机理与突破路径研究”(22&ZD09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基于中国实践的创新发展理论研究”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专项重大研究课题“长三角实践创新中国发展经济学:从产业集群到技术集群”(CYD2022006)。
文摘
本文通过研究1980—2015年发明人才跨国流动技术中心度变化趋势,揭示高技术行业创新地理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全球高技术行业发明人才在地理上呈现多中心集聚的发展态势,美国、德国和日本依然保持强劲竞争优势,中国在高技术领域逐步崛起。(2)在生物医药行业,美国是全球绝对领先者,以中国为技术中心的“中心—外围”结构尚不明显;在计算机行业,中美技术中心度差距要大于中美在高技术领域的整体差距。(3)行业创新能力越强,往往伴随着发明人才的“大进大出”;行业创新能力对技术中心度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主要体现在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样本。(4)产业相对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技术相对比较优势调节效应尚不显著;全球技术中心对发明人才流动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此,中国在全球发明人才战略布局上,对于面向未来和使命导向型的高技术创新领域,需通过产业竞争优势形成一批全球代表性的技术集群,广纳全球发明人才;同时,强调本地化激励,着重发挥本土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强化三者的基础性研究投入。
关键词
发明人才
跨国流动
高
技术
行业
生物医药行业
计算机行业
技术中心度
Keywords
inventor
transnational flow
high-tech industry
biomedical industry
computing industry
technical centrality
分类号
F29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经济、技术变迁与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效应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奕轩
张彬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出处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文科专业融合探索与实践”(38)
四川民办教育协会2022年重点课题“学科交叉下的赛教融合课程探索研究”(MBXH22ZD13)
+1 种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基于MDP的职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G2021-1548)
德阳市社科联资助项目“以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为轴,提升德阳全域公众满意度研究”(DY24C024)。
文摘
利用数字经济优势提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基于技术变迁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即随着时间推移,劳动生产率区域间差异逐渐缩小并最终收敛为稳定状态。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劳动生产率收敛,且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影响速度最快、效果最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技术邻近度与技术中心度促进劳动生产率收敛。为此,提出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提高三次产业数字化水平、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技术创新的建议,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生产率收敛
技术
邻近
度
技术中心度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Converg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Technical proximity
Technical centrality
分类号
F24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高技术发明人才地理:技术中心度与多中心外围式变迁
郑江淮
章激扬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经济、技术变迁与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效应
李奕轩
张彬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