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技术—制度”框架的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建构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伟玮 秦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52,共13页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在为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布局新场景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挑战,探究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有利于以政务数据赋能超大城市建设。[方法/过程]结合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与技术执行框架,提出分析框架、析出核心要素,进而...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在为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布局新场景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挑战,探究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有利于以政务数据赋能超大城市建设。[方法/过程]结合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与技术执行框架,提出分析框架、析出核心要素,进而描绘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体系的整体面貌,挖掘本质特征,分析运行方式,并以上海市为案例检验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出了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的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提出“技术—制度”分析框架,析出硬性器物技术、软性操作技术、静态制度设计与动态制度运行4个核心要素,揭示了该体系数字孪生的本质并分析了内在的技术整合、技术赋能、体制包容与机制驱动运行方式,最终提出了明确核心、目标、原则与举措的超大城市政务数据共享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制度 超大城市 政务数据 数据共享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数字赋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技术—结构—制度”三维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詹国彬 陈逸凡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1,共12页
数字技术赋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传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迭代升级,也是“放管服”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场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以政府组织结构变革为基础、以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为手段、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改革运动。中... 数字技术赋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传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迭代升级,也是“放管服”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场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以政府组织结构变革为基础、以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为手段、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改革运动。中央政府推动的“放管服”改革和数字中国战略为数字赋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苏浙沪(两省一市)政府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创新模式。引入“技术—结构—制度”三维视角,构建“技术嵌入—结构重塑—制度创新”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揭示和理解数字赋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生机理和行动逻辑。数字赋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以“政府为中心”的治理范式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范式转变,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也堪称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典范。这场根植于中国场景的政府改革不仅对促进我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价值,也为数字时代全球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数字赋能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技术—结构—制度”三维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实践类型与政策路径——基于“理念—制度—技术”分析框架 被引量:7
3
作者 巫程成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5期146-155,共10页
智慧化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变革思路、治理框架和技术保障。通过问题阐释和文献梳理,提出“理念—制度—技术”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的分析框架,将实践案例分为理念主导型、制度主导型、技术主导型三种实践类型,发... 智慧化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变革思路、治理框架和技术保障。通过问题阐释和文献梳理,提出“理念—制度—技术”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的分析框架,将实践案例分为理念主导型、制度主导型、技术主导型三种实践类型,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依然存在原真性特色理念与多元化现实需求之间、现代化治理制度与乡村社会结构之间、赋能型智慧技术与复杂应用场景之间的转换矛盾,进而提出聚合乡村内生动力、构建动态反馈机制、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等政策路径,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化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智慧乡村 数字治理 理念—制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网络与核心企业共生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军锋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45,共14页
世界经济持续的创新发展激发了大量创新网络扩张与核心企业成长交互作用研究,并将其归结为技术—制度的共生演变过程.但是,知识创造与知识扩散作为创新中心问题要求将不同层次创新网络和核心企业之间的共生演变关系纳入到一个竞争—合... 世界经济持续的创新发展激发了大量创新网络扩张与核心企业成长交互作用研究,并将其归结为技术—制度的共生演变过程.但是,知识创造与知识扩散作为创新中心问题要求将不同层次创新网络和核心企业之间的共生演变关系纳入到一个竞争—合作的框架中并且模型化.本文总结了创新网络与核心企业的知识演变本质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研究方法下的相关进展作了必要介绍.最后给出相关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扩张 核心企业成长 技术—制度共生演变 知识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法治政府”:概念认知、机理阐释、路径塑造与机制构建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梁 董茂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42,M0004,共19页
“数字法治政府”作为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统合概念,并非是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概念的简单相加,其具有“1+1>2”的双向重塑、互动融合与协同改造效应,是数字政府法治化与法治政府数字化的辩证统一。“数字法治政府”建设面临数字政... “数字法治政府”作为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统合概念,并非是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概念的简单相加,其具有“1+1>2”的双向重塑、互动融合与协同改造效应,是数字政府法治化与法治政府数字化的辩证统一。“数字法治政府”建设面临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双重叙事逻辑的耦合困境,具体表现在数字政府的法律因应迟滞、权力风险扩张、行政伦理消解、“技术—制度”失衡、职责体系紊乱等方面。“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难题在于如何调适数字政府/法治政府的“技术—制度—价值”张力。为此,“数字法治政府”的关键任务是切实加强信息权力结构再造的法治因应、准确把握“技术—制度”的辩证互动关系、积极防范数字技术对法治政府的侵蚀和解构、充分保障数字政府社会回应性与责任性的协调。其突破路径在于确保数字治理面向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数字权力融入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效能嵌入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当前,需要推进“数字法治政府”的系统框架塑造和基础机制构建,包括信息平台设施、权力监督制度、数字财政体系、绩效评估机制等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法治政府 “数字法治政府” 数字行政 数字权力 行政效能 绩效评估 技术—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