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3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技术商业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 马妮娜 马昭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共10页
当前,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不能仅局限于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而是需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及动态能力理论,从数字技术与技术商业化能力视角,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356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 当前,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不能仅局限于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而是需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及动态能力理论,从数字技术与技术商业化能力视角,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356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商业化能力在数字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技术商业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企业应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提升自身技术商业化能力,进而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技术商业化能力 环境不确定性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网络位置与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数字化背景下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2
作者 周勇 江永淳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6-116,共11页
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对于企业培育技术标准化能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以2013—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市场两个层面探讨供应链网络位置对企业技术标准... 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对于企业培育技术标准化能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以2013—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市场两个层面探讨供应链网络位置对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供应链网络位置对不同类型技术标准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处于供应链网络优势位置的企业,其技术标准化能力较强;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其技术标准化能力更强。机制检验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势力在供应链网络位置与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间发挥中介作用;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正向调节程度中心度与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势力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结构洞,程度中心度对不同类型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相较于协同创新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结论可为企业利用供应链网络位置提升自身技术标准化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网络位置 数字化应用 技术标准化能力 技术创新 市场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产品后发企业技术能力快速跃迁机制研究——以铁建重工为例
3
作者 曾德麟 蒋丽球 +1 位作者 欧阳桃花 郑舒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9,共17页
复杂产品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能力的快速跃迁是国家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本文围绕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破盾构机关键核心技术的实践,通过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搭建合适的创新网络和开展... 复杂产品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能力的快速跃迁是国家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本文围绕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破盾构机关键核心技术的实践,通过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搭建合适的创新网络和开展相应的组织学习以促进技术能力快速跃迁。研究结果显示,复杂产品后发企业的技术能力跃迁伴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经历了跟随追赶阶段、跨越发展阶段和稳步领先阶段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后发企业依次在“获得合法性-增强差异化-占据生态位”驱动因素的作用下,构建不同的创新网络模式即“依附互补式-边界融合式-交联渗透式”,并采取了相应的组织学习类型即“吸收利用式-转型组合式-协调探索式”。二者在匹配演进中推动后发企业逐步实现“集成能力积累-开发能力进阶-衍生能力跃迁”。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创新网络与组织学习的理论边界,还对中国复杂产品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能力的快速跃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跃迁 技术能力 复杂产品 后发企业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能力对农产品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4
作者 曾梦杰 王立杰 +1 位作者 曾梦璐 吕建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8,166,共12页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上涉农核心企业在IT应用上大量投入,但出现了IT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因此,本文从IT能力入手,理论结合实证深入研究IT能力如何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绩效,及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发挥的路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问卷...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上涉农核心企业在IT应用上大量投入,但出现了IT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因此,本文从IT能力入手,理论结合实证深入研究IT能力如何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绩效,及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发挥的路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问卷得到了有效问卷350份,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主要发现:IT能力与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均呈正相关;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均会正向影响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绩效;IT能力会间接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绩效,其中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均共同发挥着完全中介路径作用。本文创新性地理论构建并实证了IT能力、伙伴关系、信息共享和农产品供应链绩效四者之间的影响机理,能为涉农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途径(增强IT能力、伙伴关系和信息共享等方面)来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绩效,也为我国农产品产业链发展政策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绩效 信息技术能力 伙伴关系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需求—企业技术能力双重视域下的技术机会识别
5
作者 王金凤 吴启凡 +1 位作者 冯奕程 赵伟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660,共14页
针对市场驱动的技术机会识别研究中因市场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常常忽视自身技术能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市场需求—企业技术能力双重视域下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在搜集具象领域技术及需求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运用潜在狄利克... 针对市场驱动的技术机会识别研究中因市场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常常忽视自身技术能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市场需求—企业技术能力双重视域下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在搜集具象领域技术及需求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运用潜在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分别提取了技术和市场需求主题,并利用词向量模型将其向量化;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协同技术主题剖析了目标企业的技术能力,并利用社区发现算法协同市场需求主题,以挖掘市场需求;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相似性,进而提取市场需求对应的技术知识,依此构建技术知识网络,利用链路预测算法识别网络中的潜在技术机会。最后以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机会识别 市场需求 企业技术能力 关联规则挖掘 链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突变级数和速度特征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张熠 孙培培 王先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67,共6页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构建速度特征模型,从动态视角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变化速度态势。研究结果发现:N2(专用设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位居首位,细分行业间变化速度态势差异明显,N1(通用设备制造业)、N2(专用设备制造业)与N7(仪器仪表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增趋势,而其他子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减趋势,其中N3(汽车制造业)递减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突变级数法 速度特征模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数字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流通企业创新韧性增强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以2014-2020我国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具有促进效应,且该效... 数字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流通企业创新韧性增强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以2014-2020我国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具有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时间延续性和减弱性特征;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营造数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良好环境,夯实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发展基础;流通企业应积极提升技术吸收能力,发挥外部创新溢出的赋能作用,增强创新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流通企业 创新韧性 技术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流径路调整下编组计划与技术站作业能力及作业效率耦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天祥 张巍 +2 位作者 王道奇 秦胜 刘海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编组计划编制是一个多因素、多方案、多逻辑关系等的复杂组合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双循环”高质量发展阶段,铁路迫切需要紧密围绕货运市场供需态势,通过动态调整车流径路、编组计划,优化车流组织,提升货运服务质量与竞争力,降低... 编组计划编制是一个多因素、多方案、多逻辑关系等的复杂组合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双循环”高质量发展阶段,铁路迫切需要紧密围绕货运市场供需态势,通过动态调整车流径路、编组计划,优化车流组织,提升货运服务质量与竞争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基于车流径路调整场景,研究车流径路选择调整对技术站作业能力的关联影响,构建技术站作业环节与时间标准影响机理分析模型,研究不同车流结构条件与技术站设施设备占用时间、利用率的耦合关系,提出车流径路调整与技术站作业效率闭环协同分析方法。分析车流结构对列车编组工作量、货车中转时间以及车站设施设备占用等运输效率因素的影响,提出基于运输能力与运输效率闭环互馈的编组计划调整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径路 车流结构 编组计划 技术站作业能力 技术站作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9
作者 赵明坤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8-70,共3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了师范生教育的深层次改革。面对当前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模糊、培养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及评价方式局限等现实问题,师范院校需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了师范生教育的深层次改革。面对当前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模糊、培养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及评价方式局限等现实问题,师范院校需要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改革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培养课程,完善培养内容、提高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有效指导,改进培养模式、创新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评价流程,革新评价方式等路径优化师范生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过程,提高师范生教学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师范生教育 信息技术能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视野下提升幼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意义与策略--评《信息技术支持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10
作者 马学玲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已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改变着过去的活动组织形式、学习空间创设、教学活动方法以及...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已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改变着过去的活动组织形式、学习空间创设、教学活动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式。赵杰主编的《信息技术支持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一书共包含七章内容,围绕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该书探讨了乡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路径、乡村教师服务平台的搭建方法,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研与培训模式的构建策略,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方式 乡村教师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支持 提升路径 信息技术能力 赵杰 信息化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李瑞发 崔旺来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urst指数对其演化趋势进行探讨,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状态,但整体上有所改善,平均海洋环保技术创新指数从0.313增长至0.352,各省份的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且变化状态各有差异。(2)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等级在空间上差异性明显,逐渐呈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对称分布格局,重心变化幅度较小,“东北-西南”格局基本稳定,有逐渐南移的态势。(3)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趋势表现为很强的持续性,Hurst指数整体分布在等级1~5,变化幅度较小。(4)人才资源、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对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海洋环保技术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 时空变化 演化趋势 影响因素 沿海省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注册会计师技术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基于对注册会计师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俊瑞 董雯君 +1 位作者 李静 辛星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5,F0002,5,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新型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深入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技术能力现状及审计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现阶段我国数字技术应用对注册会计师工作、注册会计师能力要求、注... 数字经济时代新型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深入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技术能力现状及审计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现阶段我国数字技术应用对注册会计师工作、注册会计师能力要求、注册会计师技术运用能力要求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范围问卷调查与分析。基于1383份有效问卷,本文发现:数据挖掘与清洗困难是现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最核心的能力;数字能力等技术能力对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基于问卷分析结果,本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数字化技术的落地实施、注册会计师数字技术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注册会计师 技术能力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邻近性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实证研究——来自ITU国际标准数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青 陈佩夫 毛崇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
国际标准联盟是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形成并提升的重要载体。基于2010—2020年ITU国际标准相关数据,探究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对拥有技术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性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 国际标准联盟是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形成并提升的重要载体。基于2010—2020年ITU国际标准相关数据,探究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对拥有技术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地理邻近性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技术邻近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正相关,联盟成员间相似的技术研究视角有助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提升;组织邻近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呈倒U型关系,联盟成员间的组织性质适度趋同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组织邻近性过度会阻碍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国际化活动;地理邻近性对组织邻近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倒U型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联盟成员间的空间聚集能够强化组织邻近性对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促进作用,同时强化组织过度邻近对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可丰富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相关研究,深化对技术标准联盟内空间聚集效应的理论解释,并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技术标准时的联盟伙伴选择提供经验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邻近性 技术标准国际化能力 影响机理 ICT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人员技术能力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婧 陈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S1期224-228,共5页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中,人员技术能力管理是保障检测工作质量的基础。从总体原则、人员的选择、培训、能力确认、授权、监督、档案管理等方面概述了人员技术能力管理的要点。人员技术能力管理应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行政...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中,人员技术能力管理是保障检测工作质量的基础。从总体原则、人员的选择、培训、能力确认、授权、监督、档案管理等方面概述了人员技术能力管理的要点。人员技术能力管理应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要求和农业质检工作的实际需要,覆盖岗位要求、人员选择、培训、能力确认、授权、监督、档案管理全链条,做到标准化、精细化、有效化,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水平,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 人员 技术能力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网络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对生物医药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
15
作者 袁红梅 田会静 +2 位作者 刘心蕊 张艺蒙 夏焕章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8-118,共11页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合作网络与技术网络双重网络视角,选取2007—2021年216家中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专利数据与财务数据,探讨动态网络能力(中心度和结构洞)、技术融合能力对新产品...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合作网络与技术网络双重网络视角,选取2007—2021年216家中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专利数据与财务数据,探讨动态网络能力(中心度和结构洞)、技术融合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并验证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动态网络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中心度、技术融合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结构洞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可为企业运用动态网络能力、技术融合能力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网络能力 技术融合能力 创新绩效 新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连锁董事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影响——基于技术连锁董事双重特征的考察
16
作者 胡川 陶康胜 +2 位作者 毛江华 王子豪 王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8-150,共13页
作为企业重要社会资本,技术连锁董事对核心技术攻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技术连锁董事的连锁和技术背景双重特性视角,选取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技术连锁董事对核心技术能力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技术连锁董事连... 作为企业重要社会资本,技术连锁董事对核心技术攻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技术连锁董事的连锁和技术背景双重特性视角,选取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技术连锁董事对核心技术能力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技术连锁董事连锁强度和技术强度对核心技术能力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两者通过技术资本积累间接影响核心技术能力。研发生产率不仅正向调节技术资本积累与核心技术能力的关系,而且调节技术连锁董事连锁强度和技术强度通过技术资本积累对核心技术能力的间接效应。结论可丰富核心技术能力形成机理研究,拓展技术连锁董事理论内涵,对企业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连锁董事 技术资本积累 研发生产率 核心技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被引量:31
17
作者 籍明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6,共10页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在二者作用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小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数字金融的驱动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专科联盟模式对提升县级医院专科技术能力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日娜 许大国 +4 位作者 陈沛军 汤仲舜 王志远 王艺蓉 王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2,96,共4页
为了通过精准帮扶带动基层医院发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率先响应号召建立珠江紧密型专科联盟。介绍珠江紧密型专科联盟的建设内容、原则和措施,提出紧密型专科联盟双提升管理模式;通过综合对比帮扶前后广宁县人民医院的专科技术能力... 为了通过精准帮扶带动基层医院发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率先响应号召建立珠江紧密型专科联盟。介绍珠江紧密型专科联盟的建设内容、原则和措施,提出紧密型专科联盟双提升管理模式;通过综合对比帮扶前后广宁县人民医院的专科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变化,说明紧密型专科联盟在有效促进资源下沉,提高成员单位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方面初见成效,对于进一步推动专科联盟发展、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专科联盟 专科技术能力 医疗质量 医疗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者时间导向与核心技术能力:一个倒U型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卢任 赵相英 吕大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0,共10页
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管理者时间导向扮演何种角色?已有文献主要基于线性关系视角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或平均水平。考虑到数字化转型对核心技术能力的影响,构建数字化转型与核心技术能力关系... 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管理者时间导向扮演何种角色?已有文献主要基于线性关系视角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或平均水平。考虑到数字化转型对核心技术能力的影响,构建数字化转型与核心技术能力关系理论框架,并将管理者时间导向纳入其中,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对2010—2019年2182家上市公司9491个观察值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核心技术能力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前瞻性能够强化这一关系,而管理者短视则弱化这一关系。由此,数字化转型并非强化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万灵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兼顾管理者时间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核心技术能力 管理者前瞻性 管理者短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钰莹 原长弘 宋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51,共11页
培育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理论难题。本研究结合企业实践,从理论出发探清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培育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理论难题。本研究结合企业实践,从理论出发探清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维度:持续高强度创新投入能力、共性需求驱动基础研究能力、产业创新链融通发展能力、高影响力创新产出能力、要素与制度情境支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指标体系开发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检验程序,以2013—2019年101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最终确定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5因子17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推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也为制造业领军企业评价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开展能力体系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领军企业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