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砂土横向相互作用中土体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立云 李金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3-938,共6页
为了解决国内外规范中关于管-土相互作用横向承载力系数取值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基于Trautmann管-砂土横向相互作用试验,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首先,利用模型试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正确性验证,进一步分析了管径变化、深... 为了解决国内外规范中关于管-土相互作用横向承载力系数取值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基于Trautmann管-砂土横向相互作用试验,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首先,利用模型试验结果对数值模型进行正确性验证,进一步分析了管径变化、深埋对土体承载力系数取值的影响,研究分析发现:深径比一定时,随着管径的增加,横向承载力系数减小;横向承载力系数与深径比的关系呈指数型曲线变化规律,并从土拱效应的角度解释了呈现该规律的原因.最后,针对砂土地基,建议了一个以深径比、管径、土体内摩擦角为自变量的土体承载力系数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承载能力系数 数值模拟 深径比 深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摩擦-软钢耗能支座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圣恩 陈小妹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1-767,共7页
结合滑动摩擦耗能及塑性变形耗能机制,设计了一种装配式摩擦-软钢耗能支座。该支座可看作包含摩擦板的滑动摩擦组件与软钢棒的组合,属于一种功能分离式支座。滑动摩擦组件提供了支座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以及大部分耗能;而软钢棒增强了... 结合滑动摩擦耗能及塑性变形耗能机制,设计了一种装配式摩擦-软钢耗能支座。该支座可看作包含摩擦板的滑动摩擦组件与软钢棒的组合,属于一种功能分离式支座。滑动摩擦组件提供了支座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以及大部分耗能;而软钢棒增强了支座的屈服后水平刚度,有效减小支座滑动位移,破坏后便于更换。利用压剪试验机实测了摩擦-软钢耗能支座的摩擦系数及耗能性能,后者包括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单位滞回耗能及等效阻尼比等指标。最后提出了一种考虑承载能力系数的改进等效阻尼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竖向荷载下支座的摩擦系数较为稳定,软钢棒与摩擦板共同提供了支座的水平刚度和耗能能力,支座的整体耗能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摩擦-软钢耗能支座 滞回曲线 刚度退化曲线 承载能力系数 改进等效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误差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一磊 徐武彬 +1 位作者 李冰 袁雪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3,共4页
建立了轴颈存在椭圆误差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雷诺方程计算出油膜力和轴承的承载能力,着重分析了椭圆误差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能量损失、承载力系数以及端泄流量的影响,并根据稳定性临界转速得到椭圆误差对滑动轴承... 建立了轴颈存在椭圆误差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雷诺方程计算出油膜力和轴承的承载能力,着重分析了椭圆误差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能量损失、承载力系数以及端泄流量的影响,并根据稳定性临界转速得到椭圆误差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能量损失、承载力系数以及端泄流量的影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偏心率小于0.2时,椭圆误差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能量损失影响明显,当偏心率大于0.2时,椭圆误差对系统能量损失影响较小;随偏心率的增加,承载能力系数增加,椭圆误差越大,增加速率越小;同一系统中偏心率增加,轴承端泄流量增加,当偏心率大于0.6时,随椭圆误差的增加,系统端泄流量增加速率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椭圆误差 能量损失 承载能力系数 端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明波 阎贵平 +1 位作者 闫光杰 安明喆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几种常用钢纤维含量的200 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得到的荷载_挠度全曲线,分析了钢纤维在RPC200梁中的抗弯工作机理,给出钢纤维含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国内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 对几种常用钢纤维含量的200 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得到的荷载_挠度全曲线,分析了钢纤维在RPC200梁中的抗弯工作机理,给出钢纤维含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国内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出弯曲韧性指数和承载能力变化系数,以此衡量RPC200的抗弯韧性,给出了钢纤维含量对RPC200韧性指数和承载力变化系数的影响规律.按照我国现行的CECS13:89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了RPC200的抗折弹性模量.结果表明,钢纤维含量对RPC200弯曲性能的影响较大,在配置RPC200时,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用不同含量钢纤维以满足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 抗折强度 弯曲韧性指数 承载能力变化系数 抗折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腐蚀前后的弯曲韧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海超 郭玉军 赵甜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0-35,共6页
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腐蚀后的弯曲性能实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以及腐蚀时间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依据实验得出荷载-挠度曲线,按照我国现行的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CECS13∶89计算分析弯曲韧度... 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腐蚀后的弯曲性能实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以及腐蚀时间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依据实验得出荷载-挠度曲线,按照我国现行的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CECS13∶89计算分析弯曲韧度指数和承载能力变化系数。结果表明,加入钢纤维对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弯曲韧性有显著作用,而腐蚀能严重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同时也显示出按照我国的CECS13:89实验方法标准所选的初裂点位置普遍靠前的结论,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腐蚀环境 弯曲韧性 韧度指数 承载能力变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法的农机轴承转子系统润滑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来博 李冰 +2 位作者 徐武彬 高宇星 李铮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农机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对设备的整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农机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承载能力、运行稳定性以及摩擦损耗等特性进行研究十分重要。【方法】针对有限长农机动压滑动轴承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Sommerfeld... 【目的】农机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对设备的整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农机的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承载能力、运行稳定性以及摩擦损耗等特性进行研究十分重要。【方法】针对有限长农机动压滑动轴承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Sommerfeld积分变换法、Reynolds边界条件等,对农机转子系统的油膜压力进行解析求解,并对有限长、无限短、无限长三种不同农机转子轴承模型的系统承载能力系数和能量损失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同等偏心率条件下,无限长轴承模型承载能力最强,其次是有限长、无限短轴承模型;随着偏心率的增大,有限长轴承模型的承载能力也会增大,并且与无限短轴承模型变化的趋势和速率相近。(2)在偏心率相同的情况下,长径比越大,系统能量损失越大;无限短轴承模型的能量损失几乎为0,与实际严重不符;无限长轴承模型在整个偏心率内能量损失过大。【结论】通过对比发现,无限长、无限短轴承模型运行特性的误差较大,故不能应用于农机的实际检测;有限长农机轴承模型解析油膜力更加贴合实际,计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提高了农机实际应用中的故障检测效率,可以为农机转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故障检测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油膜力 运行特性 能量损失 承载能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under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 by pseudo-dynamic method 被引量:6
7
作者 阮晓波 孙树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93-2598,共6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against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pseudo-dynamic method,and calculated by c...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against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pseudo-dynamic method,and calculated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parameters,such a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s,ratio of reinforcement length to wall height,back fill friction angle,foundation soil friction angle,soil 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 and surcharge.The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at 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increases by 24-fold when the foundation soil friction angle varies from 25°to 45°,and increases by 2-fold when the soil 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 varies from 0 to 30°.That is to say,the bigger values the foundation soil and/or soil 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s have,the safer the reinforced soil walls become in the seismic design.The result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pseudo-static method.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higher value of the safety factor by the present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soil walls seismic stability against bearing capacity seismic active force pseudo-dynamic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