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瑞敏
殷志强
+9 位作者
李小磊
刘琼
孟晖
黄道袤
王轶
王龙平
王欣宝
刘建奎
孙超
赵德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7,共8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于此理论初步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方法,构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承载本底评价指标和承载状态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尺度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流程,为有序推动全国、区域及市县尺度的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协调
理论
评价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模型的地下水资源与经济承载协调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轶
李瑞敏
+4 位作者
高萌萌
刘琼
殷志强
李小磊
杨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3,共6页
如何分析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构建了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的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分析模型方法。根据该模型对全国依赖地下水资源且开发程...
如何分析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构建了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的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分析模型方法。根据该模型对全国依赖地下水资源且开发程度较高的514个县的地下水资源和经济数据进行了协调关系分析,评价了各县地下水资源禀赋与其承载的经济体之间的协调关系水平,结果显示2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及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性。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地下水资源与经济协调的正向区间,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潜力,华北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负向协调区间,经济的发展超越了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距离
协调
度
地下水
资源经济系统
承载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隙发育岩体巷道围岩工程特征与变形控制
被引量:
26
3
作者
余伟健
李可
+2 位作者
芦庆和
郭涵潇
杜少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08-3418,共11页
随着开采条件的复杂化,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程度较高,极大的影响了围岩空间的稳定性,造成大量巷道难于维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裂隙岩体巷道工程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基于现场调研与理论研究分析了裂隙发育岩体巷道及典型支护结构体的...
随着开采条件的复杂化,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程度较高,极大的影响了围岩空间的稳定性,造成大量巷道难于维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裂隙岩体巷道工程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基于现场调研与理论研究分析了裂隙发育岩体巷道及典型支护结构体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三测线不连续面量测方法对煤矿现场的裂隙发育情况作了调查统计,利用离散裂隙网络(DFN)在FLAC^(3D)软件中对矿山现场调查得到的裂隙进行了重构还原,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后认为,裂隙重构模型能作为支护设计时不同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效果对比的定性参考;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部分矿区常规支护方式下典型裂隙巷道围岩变形破裂特征;提出了提高支护系统的初期支护刚度与强度、充分利用深层稳固岩体的承载功能、扩大支护系统的承载面积、准确把握支护系统,尤其是被动支护与主动支护的临界支护刚度、有效提高裂隙岩体的完整性及承载强度等5个裂隙岩体控制要点;运用叠加压缩拱承载理论,提出了以“长、短”锚杆(锚索)承载体系和可控注浆加固“内、外”结构承载为基础的联合控制技术,基于数值计算验证认为,该方案能消除或减小巷道围岩拉应力区,有效阻止裂隙围岩体的拉剪破坏形成松动变形。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在4个月的观测期间内,巷道两帮移近量0.1 m,顶底板移近量0.12 m,最终变形速率低于0.2 mm/d,说明以“长、短”锚杆(锚索)并结合注浆加固的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裂隙岩体巷道的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调查
裂隙重构
可控注浆
协调
承载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夏云
《职教论坛》
2005年第29期56-57,共2页
应用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和论证了机械传动方案和齿轮齿面的硬度对各传动零件尺寸及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对轴的强度及轴承寿命的影响,提出和分析了机械传动中各传动零件尺寸及其承载能力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
传动方案
齿面硬度
传动零件的尺寸和
承载
能力的
协调
轴的强度
轴承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瑞敏
殷志强
李小磊
刘琼
孟晖
黄道袤
王轶
王龙平
王欣宝
刘建奎
孙超
赵德刚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7,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编号:DD20160328)和《承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编号:DD20190310)
文摘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于此理论初步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方法,构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承载本底评价指标和承载状态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尺度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流程,为有序推动全国、区域及市县尺度的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协调
理论
评价
方法
Keywords
resources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coordination theory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模型的地下水资源与经济承载协调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轶
李瑞敏
高萌萌
刘琼
殷志强
李小磊
杨楠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3,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编号:DD20160328)
文摘
如何分析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构建了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的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分析模型方法。根据该模型对全国依赖地下水资源且开发程度较高的514个县的地下水资源和经济数据进行了协调关系分析,评价了各县地下水资源禀赋与其承载的经济体之间的协调关系水平,结果显示2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及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性。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地下水资源与经济协调的正向区间,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潜力,华北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负向协调区间,经济的发展超越了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关键词
双曲距离
协调
度
地下水
资源经济系统
承载协调
Keywords
hyperbolic distance coordination
groundwater
resource-conomy system
bear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分类号
P6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隙发育岩体巷道围岩工程特征与变形控制
被引量:
26
3
作者
余伟健
李可
芦庆和
郭涵潇
杜少华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08-341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4117)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J4027)
贵州理工学院学术新苗资助项目(GZLGXM-02)。
文摘
随着开采条件的复杂化,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程度较高,极大的影响了围岩空间的稳定性,造成大量巷道难于维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裂隙岩体巷道工程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基于现场调研与理论研究分析了裂隙发育岩体巷道及典型支护结构体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三测线不连续面量测方法对煤矿现场的裂隙发育情况作了调查统计,利用离散裂隙网络(DFN)在FLAC^(3D)软件中对矿山现场调查得到的裂隙进行了重构还原,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后认为,裂隙重构模型能作为支护设计时不同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效果对比的定性参考;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部分矿区常规支护方式下典型裂隙巷道围岩变形破裂特征;提出了提高支护系统的初期支护刚度与强度、充分利用深层稳固岩体的承载功能、扩大支护系统的承载面积、准确把握支护系统,尤其是被动支护与主动支护的临界支护刚度、有效提高裂隙岩体的完整性及承载强度等5个裂隙岩体控制要点;运用叠加压缩拱承载理论,提出了以“长、短”锚杆(锚索)承载体系和可控注浆加固“内、外”结构承载为基础的联合控制技术,基于数值计算验证认为,该方案能消除或减小巷道围岩拉应力区,有效阻止裂隙围岩体的拉剪破坏形成松动变形。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在4个月的观测期间内,巷道两帮移近量0.1 m,顶底板移近量0.12 m,最终变形速率低于0.2 mm/d,说明以“长、短”锚杆(锚索)并结合注浆加固的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裂隙岩体巷道的大变形。
关键词
裂隙调查
裂隙重构
可控注浆
协调
承载
变形控制
Keywords
fracture investigation
fracture reconstruction
controllable grouting
coordinated load-supporting
deformation control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夏云
机构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
出处
《职教论坛》
2005年第29期56-57,共2页
文摘
应用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和论证了机械传动方案和齿轮齿面的硬度对各传动零件尺寸及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对轴的强度及轴承寿命的影响,提出和分析了机械传动中各传动零件尺寸及其承载能力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
传动方案
齿面硬度
传动零件的尺寸和
承载
能力的
协调
轴的强度
轴承寿命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与评价方法
李瑞敏
殷志强
李小磊
刘琼
孟晖
黄道袤
王轶
王龙平
王欣宝
刘建奎
孙超
赵德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模型的地下水资源与经济承载协调关系
王轶
李瑞敏
高萌萌
刘琼
殷志强
李小磊
杨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裂隙发育岩体巷道围岩工程特征与变形控制
余伟健
李可
芦庆和
郭涵潇
杜少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夏云
《职教论坛》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