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沫混凝土-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拼合柱轴压性能与承载力计算方法
1
作者 郭风琪 关博友 +2 位作者 龙秋亮 蒋丽忠 徐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4-3049,共16页
为提升冷弯型钢拼合柱的耐腐蚀性能与承载能力,设计一种新型泡沫混凝土填充−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拼合柱。进行8根新型拼合柱轴压试验,系统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性能指标、荷载−位移及荷载−应变关系等。建立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板... 为提升冷弯型钢拼合柱的耐腐蚀性能与承载能力,设计一种新型泡沫混凝土填充−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拼合柱。进行8根新型拼合柱轴压试验,系统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性能指标、荷载−位移及荷载−应变关系等。建立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板件屈曲、螺钉及接触等复杂力学行为,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对比研究不同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为基础,考虑冷弯型钢拼合柱发生局部屈曲而约束效应受限的本构特点,提出新型拼合柱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与冷弯型钢的相互支撑作用未达到钢管混凝土柱的约束效果,但延缓了屈曲的发展;绝大部分试件发生局部−畸变屈曲变形,未出现整体失稳现象;泡沫混凝土的填充可显著提升拼合柱的轴压承载力,增幅达21.8%~87.8%;现行规范的计算方法高估了新型拼合柱的承载能力,且结果呈现明显离散性,而采用本文考虑屈曲约束效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更吻合,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和8%,均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 泡沫混凝土 拼合柱 轴压性能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塞效应的大直径钢管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陈志波 陈峰 +4 位作者 翁洋 曹光伟 曾旭明 潘生贵 杨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4-2236,共13页
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环节。现有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大多基于封闭桩或小直径管桩的试验结果,在大直径钢管桩的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现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上,综合考虑泊松效应、... 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环节。现有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大多基于封闭桩或小直径管桩的试验结果,在大直径钢管桩的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现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上,综合考虑泊松效应、土塞效应以及侧阻退化,推导出了桩侧摩阻力的表达式。同时,将桩端阻力分解成桩端管壁阻力和土塞阻力,建立了锥尖阻力与桩端管壁阻力和土塞阻力的比例关系。采用修正方法对实际近海工程中的大直径钢管桩进行了竖向承载力计算,并与现有6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修正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尤其在桩侧摩阻力的预测精度上具有显著优势。此外,通过桩径、桩长、土塞率以及锥尖阻力等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无黏性土与黏性土中大直径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均需要考虑土塞效应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钢管桩 静力触探试验(CPT) 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土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左金洲 王静峰 +1 位作者 邢文彬 李守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2,共7页
文章研究了支管受拉或受压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在各种失效模式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基于不同失效模式下的破坏机理和受力状态,建立了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支管截面形式为圆形或矩(方)形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 文章研究了支管受拉或受压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在各种失效模式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基于不同失效模式下的破坏机理和受力状态,建立了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支管截面形式为圆形或矩(方)形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圆钢管混凝土Y形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圆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设计和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 Y形节点 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角钢并联加固构件承载力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4
作者 章东鸿 刘向宏 +3 位作者 王嘉琪 黎景辉 孙清 田建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为满足输电结构持久安全运行,在不破坏原有角钢截面造成截面削弱的前提下,提出了2种基于构件并联的无损加固措施;通过未加固、加固角钢轴压试验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各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荷载-竖向应变曲线,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机制... 为满足输电结构持久安全运行,在不破坏原有角钢截面造成截面削弱的前提下,提出了2种基于构件并联的无损加固措施;通过未加固、加固角钢轴压试验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了各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荷载-竖向应变曲线,分析了试件的破坏机制与加固机理并基于参数分析明晰了角钢强度、抱箍连接件数量、抱箍连接件长度、构件长细比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基于弯曲、扭转、弯扭屈曲临界力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构件并联的修正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验证了修正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未加固角钢易发生弯扭失稳破坏,加固方案通过增大截面抗弯刚度和改变组合构件的失稳形态,提高了极限承载力并改善了失稳后的刚度与变形性能;有限元模型可有效反映构件破坏形式,主材角钢强度提高能增强承载力但对变形能力无影响,抱箍连接件对加固后性能无明显影响,长细比与加固效率呈正相关;推导的弯扭失稳临界力计算理论便于计算加固构件极限承载力,有利于推广无损并联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角钢 无损加固 轴压试验 数值模拟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腐蚀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惠存 李永刚 +2 位作者 李克 曹源菁 海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2-1099,共8页
为研究氯盐腐蚀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的变化规律,设计了16个试件并完成轴压试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极限平衡条件,提出了氯盐腐蚀条件下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选取不同的侧压系数进行对比优化;采用... 为研究氯盐腐蚀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的变化规律,设计了16个试件并完成轴压试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极限平衡条件,提出了氯盐腐蚀条件下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选取不同的侧压系数进行对比优化;采用国内外常用规范对试件承载力进行计算,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并提出使用建议。结果表明给出的侧压系数建议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折减壁厚的方法计算承载力是可靠的,对氯盐腐蚀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 氯盐腐蚀 轴压承载力 极限平衡理论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攻螺钉与拉铆钉混合连接受剪承载性能试验
6
作者 褚云朋 伏金蓉 +1 位作者 钟志豪 陈晓强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
为改善自攻螺钉连接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拉脱导致结构严重破坏的缺点,提升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抗破坏能力,分析了组合墙体层间连接处的传力机理,针对自攻螺钉的破坏模式,提出拉铆钉与自攻螺钉混合连接。为研究混合连接的抗剪性能... 为改善自攻螺钉连接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拉脱导致结构严重破坏的缺点,提升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抗破坏能力,分析了组合墙体层间连接处的传力机理,针对自攻螺钉的破坏模式,提出拉铆钉与自攻螺钉混合连接。为研究混合连接的抗剪性能,共进行了48组连接接头抗剪性能试验,包含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常用的5种连接板厚度,不同搭接板厚比(变化范围1.0~2.0),包含纯自攻螺钉连接、纯拉铆钉连接及混合连接的连接方式。观察混合连接的破坏模式,自攻螺钉未发现拉脱破坏,其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板承压破坏与螺钉倾斜组合破坏、铆钉剪断破坏及板承压与铆钉部分剪断组合破坏3种;相较单一连接方式,混合连接荷载–位移曲线表现出更长的塑性阶段;当板厚比大于1.5且组合板厚小于3.0mm,混合连接的承载力及延性较单一连接增长明显;利用现有计算方法对混合连接的承载力进行累加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偏保守。研究发现:混合连接能较好地弥补拉铆钉和自攻螺钉受剪过程中的缺陷,有效改善自攻螺钉拉脱破坏,从而提升连接的承载力及延性;板厚和板厚比是影响混合连接破坏模式及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与单一连接相比,板厚比越大,承载力提升越大;排布方式对混合连接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影响有限;在本文试验工况下,结合混合连接的破坏模式,在现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后的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铆钉连接 拉铆钉-螺钉混合连接 组合墙体 受剪性能 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提升预制沟道管廊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伟庆 黄鑫 +3 位作者 王鑫鹏 苗圃 侯东帅 王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5-1228,共14页
预制沟道管廊作为一种城市地下支线管廊,因埋深浅且上部竖向荷载较大,其接头连接部位易发生局部损坏及廊体竖向错动,过量变形可能危及廊内管线安全使用。基于此,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 预制沟道管廊作为一种城市地下支线管廊,因埋深浅且上部竖向荷载较大,其接头连接部位易发生局部损坏及廊体竖向错动,过量变形可能危及廊内管线安全使用。基于此,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材料对管廊接头力学性能的提升效应并提出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采用足尺试验研究管廊接头腋角局部采用UHPC材料加强后的力学性能;然后应用ABAQUS软件建立管廊有限元模型,基于经过验证的模型,开展UHPC腋角长度、UHPC腋角高度和UHPC强度等多参数对接头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占管廊10%的普通混凝土材料替换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后,接头抗弯承载力提高134%,接头抗弯刚度增加165%;抗剪承载力提高179%,接头抗剪刚度增加118%,证明这种局部加强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分析结果表明:UHPC加强管廊腋角高度每增加20 mm,抗弯、抗剪承载力分别增加42 kN·m和38 kN;UHPC材料强度每增加20 MPa,接头抗弯和抗剪承载力分别增加68 kN·m和37 kN;UHPC加强管廊腋角长度每增加100 mm,接头抗弯承载力提高44 kN·m;钢棒预紧力每增大25 kN,接头抗剪承载力提高30 kN;钢棒数量由2根增加到4根,接头抗剪承载力提高196 kN。研究得到的接头抗弯、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可为新型管廊接头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式管廊 超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ABAQUS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受压性能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晶 郑健龙 +2 位作者 韩文超 张金翼 赵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7-2259,共13页
为了探究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受压性能,首先,考虑混凝土类型、混凝土强度、径厚比、长径比和偏心率等参数影响,设计了11根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和3根普通钢管混凝土中长柱;其次,通过轴压和偏压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 为了探究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受压性能,首先,考虑混凝土类型、混凝土强度、径厚比、长径比和偏心率等参数影响,设计了11根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和3根普通钢管混凝土中长柱;其次,通过轴压和偏压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试件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特征等变化规律;最后,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适用于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轴压与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管混凝土中长柱的破坏形态相似,均为弯曲失稳破坏;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承载能力与普通钢管混凝土中长柱承载能力相当,但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试件轴向刚度是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轴向刚度的1.2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抗变形能力;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径厚比由39.75降低至19.88,承载能力提高33.8%;长径比由6增大至15时,承载能力降低20.5%;偏心率由0.25增大至1.0时,承载力降低49.5%;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稳定系数受混凝土强度和径厚比影响较小,但随着长径比和偏心率增大而近乎呈线性降低趋势。本文提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为钢管预置集料混凝土中长柱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预置集料混凝土 中长柱 受压性能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挡墙砌块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信贵 陈海波 +1 位作者 严利娥 李康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挡墙榫卯结构砌块,并对砌块不同组合模式下的层间抗剪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砌块随着榫卯数量的增加,其抗剪强度逐渐降低;竖向压力与砌块抗剪强度正相关,增加竖向压力能提高砌块抗剪强度,但是效果并不... 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挡墙榫卯结构砌块,并对砌块不同组合模式下的层间抗剪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砌块随着榫卯数量的增加,其抗剪强度逐渐降低;竖向压力与砌块抗剪强度正相关,增加竖向压力能提高砌块抗剪强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提出了砌块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榫卯数量影响因素修正,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为进一步研究砌块挡墙的抗剪承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榫卯式砌块 剪切试验 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杨明 王静峰 +2 位作者 沈奇罕 丁兆东 邵幸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70-1378,1384,共10页
为研究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文章进行了12根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试验通过设置高宽比、箍筋强度、高强箍筋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等诸多参数,研究了它们对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 为研究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文章进行了12根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试验通过设置高宽比、箍筋强度、高强箍筋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等诸多参数,研究了它们对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典型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机理,获得了荷载-位移、荷载-应变曲线的分布规律和位移延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破坏模式主要为轴压破坏和局压破坏;随着高宽比的减小,箍筋强度、高强箍筋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的增大,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逐渐增大,延性有所提高。基于现行中、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该文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现行中、美两国混凝土结构规范可以较保守地评估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研究结果为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B635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 轴压性能 破坏模式 位移延性系数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ding behaviour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spatial truss beam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中秋 吉伯海 +1 位作者 朱伟 葛汉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110-2117,共8页
A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LACFST) spatial truss beam was tested under bending load. The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beam deflection and strains in its chords and webs. Accor... A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LACFST) spatial truss beam was tested under bending load. The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beam deflection and strains in its chords and webs.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several assumptions were made to deduce the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force balance of the whole section. An optimal dimension relationship for the truss beam chords was proposed and verifi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CFST spatial truss beam failed after excessive deflection.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agreed with Bernoulli-Euler theoretical prediction. The truss beam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results matched test evidence with only a 3%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with different chord dimensions show that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ncreases as the chord dimensions increase when the chords have a diameter smaller than optimal one; otherwise, it remains almost unchanged as the chord dimensions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spatial truss beam bending behaviour bearing capa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