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参数分析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朋 尤学辉 +3 位作者 史庆轩 陶毅 戎翀 黄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研究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参数影响下的抗震性能,基于ABAQUS软件中混凝土塑性损伤(CDP)模型,考虑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的界面接触滑移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讨论了轴压比、普通混凝土强度、配筋率和模板厚度等参数对UHPC免拆模板... 为研究UHPC免拆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参数影响下的抗震性能,基于ABAQUS软件中混凝土塑性损伤(CDP)模型,考虑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的界面接触滑移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讨论了轴压比、普通混凝土强度、配筋率和模板厚度等参数对UHPC免拆模板-RC柱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基于平截面假定,给出了UHPC免拆模板-RC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试件的承载力、骨架曲线和混凝土损伤情况;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均先增大后减小,轴压比为0.7时承载力和延性均最高;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试件的承载力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却逐渐降低;提高配筋率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力,但对延性影响不大;模板的厚度对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影响显著,当模板厚度从10 mm增加到25 mm时,试件的承载力提高了24.1%,但其延性降低了43.8%,在保证试件拥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下,建议UHPC模板厚度选择15~20 mm;基于平截面假定得到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预测试件的承载能力,计算值与模拟值(试验值)的比值均值为0.97,标准差为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免拆模板 钢筋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拼合柱轴压性能与承载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郭风琪 关博友 +2 位作者 龙秋亮 蒋丽忠 徐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4-3049,共16页
为提升冷弯型钢拼合柱的耐腐蚀性能与承载能力,设计一种新型泡沫混凝土填充−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拼合柱。进行8根新型拼合柱轴压试验,系统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性能指标、荷载−位移及荷载−应变关系等。建立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板... 为提升冷弯型钢拼合柱的耐腐蚀性能与承载能力,设计一种新型泡沫混凝土填充−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拼合柱。进行8根新型拼合柱轴压试验,系统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性能指标、荷载−位移及荷载−应变关系等。建立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板件屈曲、螺钉及接触等复杂力学行为,在试验验证基础上对比研究不同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为基础,考虑冷弯型钢拼合柱发生局部屈曲而约束效应受限的本构特点,提出新型拼合柱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与冷弯型钢的相互支撑作用未达到钢管混凝土柱的约束效果,但延缓了屈曲的发展;绝大部分试件发生局部−畸变屈曲变形,未出现整体失稳现象;泡沫混凝土的填充可显著提升拼合柱的轴压承载力,增幅达21.8%~87.8%;现行规范的计算方法高估了新型拼合柱的承载能力,且结果呈现明显离散性,而采用本文考虑屈曲约束效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更吻合,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和8%,均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体不锈冷弯型钢 泡沫混凝土 拼合柱 轴压性能 承载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塞效应的大直径钢管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3
作者 陈志波 陈峰 +4 位作者 翁洋 曹光伟 曾旭明 潘生贵 杨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4-2236,共13页
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环节。现有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大多基于封闭桩或小直径管桩的试验结果,在大直径钢管桩的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现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上,综合考虑泊松效应、... 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环节。现有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大多基于封闭桩或小直径管桩的试验结果,在大直径钢管桩的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现有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上,综合考虑泊松效应、土塞效应以及侧阻退化,推导出了桩侧摩阻力的表达式。同时,将桩端阻力分解成桩端管壁阻力和土塞阻力,建立了锥尖阻力与桩端管壁阻力和土塞阻力的比例关系。采用修正方法对实际近海工程中的大直径钢管桩进行了竖向承载力计算,并与现有6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修正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尤其在桩侧摩阻力的预测精度上具有显著优势。此外,通过桩径、桩长、土塞率以及锥尖阻力等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无黏性土与黏性土中大直径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均需要考虑土塞效应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大直径钢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钢管桩 静力触探试验(CPT) 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土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受弯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4
作者 陈宗平 黄禹铭 +2 位作者 周济 李柏均 区王生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4-85,共22页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不锈钢海洋混凝土组合梁受弯力学性能,以腹板嵌入式外包U形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组合梁为基础,并以CFRP布粘贴层数与粘贴部位为变化参数,共制作6根组合梁,统称CFRP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进行静力...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不锈钢海洋混凝土组合梁受弯力学性能,以腹板嵌入式外包U形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组合梁为基础,并以CFRP布粘贴层数与粘贴部位为变化参数,共制作6根组合梁,统称CFRP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观察受力演变过程,获得各试验参数对试件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表现为典型的弯曲破坏,均展现出较高水平的延展性,其中外贴2层CFRP布可使试件延性系数增长至4.98。不锈钢腹板开孔穿筋实现抗剪连接件-型钢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使得所有试件满足平截面假定与全剪切连接,进而表现出优秀的协调性与整体性。随着内贴层数为1~2层,试件极限承载能力提升12.30%与30.38%,弹性刚度提升27.37%与134.54%,延性系数提升37.33%与46.67%,综上结果建议内贴CFRP布。此外,试验得出的内贴1层与外贴1层CFRP布所带来的试件极限承载能力与弹性刚度增强值,可作为准确预估粘贴多层CFRP布工况下对应力学性能影响参数的基本量。最后,简化连续强度法计算不锈钢珊瑚海水混凝土T形梁极限抗弯承载能力,建立CFRP布不同粘贴工况下试件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CFRP 组合梁 受弯性能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5
作者 王坦 尹俊博 +5 位作者 李立巍 周志杰 杨帆 金沐 吴宁 戴素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9,共11页
为进一步探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基于前期实验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化分析,界定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细化芯柱对承载力的作用。分别建立受压... 为进一步探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基于前期实验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化分析,界定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细化芯柱对承载力的作用。分别建立受压破坏、屈服-受压破坏,以及屈服-受拉破坏模式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设计流程,并对公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公式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该公式适用于大偏心受压下各类纤维增强合金材料(FRP)混合配筋偏心受压柱,为该类混合配筋柱的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筋 GFRP筋 偏心受压柱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计算 受压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钢板连接预制混凝土轴压性能及承载力计算公式
6
作者 杨延婷 葛琪 +6 位作者 左文豪 李国 熊峰 吕洋 孟永杰 刘鹏 宋瑛涵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预制混凝土墙板结合夹心保温技术可大幅提升墙体的保温隔热性,提高建造速度和节能效率。本文设计了螺栓钢板拼接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试件,开展试件的轴向压力荷载试验,研究其轴压性能,提出了考虑螺栓钢板拼接影响下的墙板轴心受压极限承... 预制混凝土墙板结合夹心保温技术可大幅提升墙体的保温隔热性,提高建造速度和节能效率。本文设计了螺栓钢板拼接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试件,开展试件的轴向压力荷载试验,研究其轴压性能,提出了考虑螺栓钢板拼接影响下的墙板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夹心墙板破坏模式主要为螺栓钢板节点上方以及墙趾两端混凝土的压溃,混凝土面板与夹心保温层在墙体底部轻微分层,墙体侧面出现较大竖向裂缝。将试件的试验轴向荷载承载力与本文提出的公式及现有的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国内现有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为5%,国外现有计算公式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为45.7%~77.2%,然而本文提出的公式与试验值差值百分比仅为0.4%。国外现有的公式非常保守,本文提出的公式能够准确预测此种螺栓连接墙板的轴向承载力。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考虑了长细比、墙体厚度、连接件布置、混凝土边肋等参数,进一步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本文提出的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误差在–8.05%~2.65%之内,国内现有公式和国外现有公式与计算值误差分别在–2.25%~8.58%和41.61%~78.41%范围内,本文公式预测结果较为准确。最后,分析了各个参数对螺栓钢板拼接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轴向承载能力的影响,发现墙板的配筋率对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合理布置GFRP连接件、设置竖向混凝土肋、减小墙板长细比和增加混凝土板厚度可以提高墙体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夹心墙体 螺栓钢板连接 轴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7
作者 郑述芳 覃伟恒 +2 位作者 吴逸冲 梁莹 陈宗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为了研究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力学性能演变规律,以历经最高温度T和恒温时长t为变化参数,对11个试件进行了单调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获取了应力-应变(σ-ε)曲线,分析了试件轴压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 为了研究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力学性能演变规律,以历经最高温度T和恒温时长t为变化参数,对11个试件进行了单调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获取了应力-应变(σ-ε)曲线,分析了试件轴压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和σ-ε曲线有两种类型,在T<400℃时,σ-ε曲线拥有强化段,试件产生CFRP拉断混凝土压碎破坏,在T≥400℃时,σ-ε曲线无强化段,试件产生CFRP搭接剥离混凝土压碎破坏;随着T的升高,试件的峰值应力和初始刚度呈现下降趋势,极限压应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延性则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趋势,CFRP和结构胶整体力学性能在100℃内较好,在400℃时达到失效状态,当100℃≤T≤300℃时,t对试件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最后提出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 CFRP 混凝土圆柱 轴压性能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PVC约束螺旋筋自密实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8
作者 朱和龙 许瑞天 +1 位作者 陈宗平 梁莹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0,77,共10页
为研究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以螺旋筋间距、螺旋筋直径和高径比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9根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试件,进行单调静力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受力破坏全过程及破坏形... 为研究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以螺旋筋间距、螺旋筋直径和高径比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9根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试件,进行单调静力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受力破坏全过程及破坏形态,获取了轴向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深入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螺旋筋间距越大,延性越差;螺旋筋直径对承载力影响不大,高径比为7.5~9.0时试件力学性能较好。在此基础上,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约束机理分析和17个足尺试件拓展参数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分析了各拓展参数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Richart约束模型提出CFRP-PVC-螺旋筋复合约束自密实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试验试件和有限元试件计算结果发现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PVC管 螺旋筋 复合约束 自密实混凝土柱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碳钢不锈钢管海洋混凝土柱轴压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9
作者 陈宗平 李健成 周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1-219,共9页
为研究不锈钢管海洋混凝土柱及内配碳钢后的轴压力学性能,以型钢类型、螺旋筋间距、纵筋直径为变化参数,完成了10个试件的轴心受压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破坏全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轴向荷载-位移曲线及各钢材应变曲线,基于试验... 为研究不锈钢管海洋混凝土柱及内配碳钢后的轴压力学性能,以型钢类型、螺旋筋间距、纵筋直径为变化参数,完成了10个试件的轴心受压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破坏全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轴向荷载-位移曲线及各钢材应变曲线,基于试验实测数据,就各变化参数对试件的轴压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损伤发展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件的破坏形态相似,均表现为不锈钢管局部屈曲压皱,混凝土斜向剪切破坏;内置碳钢可以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轴压延性和耗能能力,抑制试件的损伤发展;在增加相同用钢量的条件下,增加圆钢管含钢量对试件轴压性能提升幅度最大;基于“复合约束叠加法”推导计算公式所得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管 海洋混凝土 内置碳钢 轴压试验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不锈钢夹层管混凝土柱轴压试验及承载力计算方法
10
作者 陈宗平 覃伟恒 +1 位作者 梁宇涵 周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为了提升薄壁不锈钢结构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在不锈钢管内外壁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复合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制得一种CFRP-不锈钢夹层管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以CFRP粘贴层数和方式为变化参数,... 为了提升薄壁不锈钢结构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在不锈钢管内外壁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复合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制得一种CFRP-不锈钢夹层管海水海砂混凝土结构。以CFRP粘贴层数和方式为变化参数,对18个短柱试件进行了单调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荷载-位移曲线和材料应变分布数据,分析了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外贴CFRP能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无CFRP和内贴CFRP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剪切破坏,但破坏形态会随着外贴CFRP层数的增加向腰鼓破坏转变;在相同粘贴方式下,试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随着CFRP层数的增加呈非线性提高;在相同粘贴层数下,内贴CFRP的力学性能提升效果优于外贴CFRP,粘贴1层和2层CFRP时,内贴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相较于外贴试件能再提高5.6%和6.7%,同时内贴1层CFRP的试件的耗能能力与外贴2层CFRP的相当;应变分析显示,在试件破坏前,CFRP与不锈钢协同工作良好。文中最后基于极限平衡法,考虑不锈钢的应变硬化效应,提出了CFRP-不锈钢夹层管混凝土柱极限轴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收集了73个样本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不锈钢 海水海砂混凝土 单调轴压 能量耗散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的螺距设计与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35
11
作者 董天文 梁力 +1 位作者 王明恕 张成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31-2034,共4页
螺旋桩基础在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但目前对于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桩型设计、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合理的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比等问题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经分析,螺旋桩的桩型设计核心问... 螺旋桩基础在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但目前对于极限荷载条件下螺旋桩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桩型设计、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合理的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比等问题的研究尚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经分析,螺旋桩的桩型设计核心问题是螺距设计,在极限荷载条件下,建立其地基的破坏模式,推导出了螺距(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的比例关系,即最小螺距和控制螺距,并得出了不同的螺距情况下的单桩和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同群桩基础的静载试验结果对比,桩基础极限承载力估算值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说明本文提出的螺旋桩地基破坏模式接近于实际破坏情况,其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螺旋桩 极限荷载 控制螺距 极限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机理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宗平 经承贵 +1 位作者 徐金俊 周春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6,共10页
为研究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受力性能,完成了25个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柱试件和4个普通方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从试件的表观破损全过程、核心混凝土的碎裂形态、螺旋筋的失效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各钢... 为研究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受力性能,完成了25个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柱试件和4个普通方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从试件的表观破损全过程、核心混凝土的碎裂形态、螺旋筋的失效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各钢材组分的应变发展规律等多个角度对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机理展开分析,并与普通方钢管混凝土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筋有效改善了方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约束不均匀的特点;螺旋筋、纵筋及方钢管之间具有良好的变形协调性,在本研究的配筋率范围内(0.44%~2.90%),螺旋筋的屈服强度均能充分发挥;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柱比普通方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好的轴压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且随着螺旋筋间距的减小、直径和径宽比的增大,其表现出更优良的轴压性能;基于复合约束模型推导的承载力公式,其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单,且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螺旋筋 约束混凝土 轴心受压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靓 陈胜云 +3 位作者 李建伟 鲁懿虬 陶承志 杨春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2,共7页
本文指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规范》)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承载力时采用的"三折线"模型过高地估计了混凝土部分的承载力,使得设计偏于危险。通过现有试验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采用直线剪扭相... 本文指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规范》)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承载力时采用的"三折线"模型过高地估计了混凝土部分的承载力,使得设计偏于危险。通过现有试验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采用直线剪扭相关模型更为安全合理,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修正公式。修正公式一仅在《规范》公式的基础上对混凝土部分的抗扭承载力折减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二不区分抗扭、抗剪箍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能返回验算。本文还对两种建议公式与《规范》公式进行了比较,指出:《规范》公式不能满足直线模型的承载力要求,当构件截面面积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甚至不能满足1/4圆弧模型的承载力要求;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构件截面增大、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先是越来越偏于危险,而后又逐渐偏于安全;《规范》计算配箍率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需进行较大辐度地提高。两种建议公式明显安全于《规范》公式,且这两种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当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扭相关性 承载力计算 简化模型 修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角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承载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卢亦焱 童光兵 +1 位作者 赵国藩 张号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5,共7页
在14根外包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压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复合加固柱的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采用条分法和简化法两种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复合加固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其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吻... 在14根外包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压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复合加固柱的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采用条分法和简化法两种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复合加固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其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细比、含角钢率、含碳纤维布率和偏心距等因素对复合加固偏压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含碳纤维布率和含角钢率越大,构件长细比越小,以及荷载的偏心距越小,复合加固效果越好。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该新型复合加固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钢 碳纤维布 复合加固 偏压柱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亚丰 赫芳 +2 位作者 蔡洪洲 向常艳 曹敬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得到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方法分别考虑钢骨混凝土部分和钢管混凝土部分各自承担的轴力和弯矩,将这两部分的轴力、弯矩叠加.钢管混凝土部分按照现行的钢管混凝土公式计算;钢骨混凝土部分采用简化分析,按照忽略... 目的得到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方法分别考虑钢骨混凝土部分和钢管混凝土部分各自承担的轴力和弯矩,将这两部分的轴力、弯矩叠加.钢管混凝土部分按照现行的钢管混凝土公式计算;钢骨混凝土部分采用简化分析,按照忽略环箍效应和考虑环箍效应两种情况计算,同时和按照叠加方法计算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比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提高约15%,叠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适用于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结论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能力和更好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钢管混凝土柱 叠加方法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环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英武 王苏岩 李宏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5,共7页
为深入探讨高强混凝土结构用碳纤维布(简称CFRP)增强系列问题,对基于碳纤维布拉断的高强钢筋混凝土加固梁进行了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考虑了加固量、加固形式、剪跨比、预损伤程度、配箍率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碳纤维布加固的高强... 为深入探讨高强混凝土结构用碳纤维布(简称CFRP)增强系列问题,对基于碳纤维布拉断的高强钢筋混凝土加固梁进行了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考虑了加固量、加固形式、剪跨比、预损伤程度、配箍率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碳纤维布加固的高强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提高较多,加固效果明显;预损伤对加固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剪跨比、加固量综合起来影响着碳纤维布的受力程度,从而影响到碳纤维布的有效应变,最终决定了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基于有效应变模型,提出了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碳纤维布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结合我国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规程,提出了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用碳纤维布进行抗剪加固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梁 碳纤维布 加固 抗剪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钢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宗平 周春恒 李志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9,共12页
为研究角钢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组合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对26个该类组合柱试件及3个角钢约束混凝土柱对比试件进行了单调静力轴心受压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得到试件的承载力和荷载-变形曲线。通过试件受力全过程的破坏形态、损伤演... 为研究角钢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组合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对26个该类组合柱试件及3个角钢约束混凝土柱对比试件进行了单调静力轴心受压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得到试件的承载力和荷载-变形曲线。通过试件受力全过程的破坏形态、损伤演化、荷载-变形曲线、截面约束应力分布等分析角钢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组合柱的复合约束机理和失效性态。基于Mander本构模型,通过划分不同的混凝土约束区,提出该类组合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角钢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组合柱的轴压破坏过程及形态与角钢约束混凝土柱相似,但是其裂缝发展、混凝土剥落的过程更为缓慢;荷载-变形曲线更为饱满,损伤发展也更慢;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所提出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钢约束混凝土 螺旋筋 组合柱 轴压试验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K型圆管节点新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被引量:8
18
作者 童乐为 孙建东 陈以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21,共7页
建立了平面K型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两支管搭接顺序和内隐蔽部分焊缝是否焊接等影响因素,并得到了试验验证,适应性良好.应用该模型,对4类圆管K型节点型式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导出K型节点极限承载力新的计... 建立了平面K型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两支管搭接顺序和内隐蔽部分焊缝是否焊接等影响因素,并得到了试验验证,适应性良好.应用该模型,对4类圆管K型节点型式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导出K型节点极限承载力新的计算公式,进而提出承载力设计值建议公式.采用国际管节点数据库中试验数据,与现有国内外规范公式进行比较评价,证明该公式有较高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能综合反映影响承载力的诸多因素,公式可同时计算间隙型和搭接K型节点,可计算两腹杆具有不同几何参数以及弦杆有轴力作用的K型节点承载力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圆管节点 间隙与搭接 内隐蔽焊缝 有限元分析模型 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复合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与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钧 王宇 +1 位作者 赵立志 耿铁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9-425,共7页
目的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实现装配式施工.方法基于装饰复合板及复合板与锚固于既有外墙墙体的受力配件的装配式固定与连接,提出外保温施工方法,完成试点工程.以现行规范和国家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工艺特点,进行外保温体系承载力计算... 目的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实现装配式施工.方法基于装饰复合板及复合板与锚固于既有外墙墙体的受力配件的装配式固定与连接,提出外保温施工方法,完成试点工程.以现行规范和国家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工艺特点,进行外保温体系承载力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装配式复合外墙外保温体系水平荷载远大于竖向荷载,水平承载力安全储备系数为3.4,满足安全储备限值要求.通过工程实践,检验了施工方法的可行性.结论装配式复合外墙外保温体系承载力具有较高安全储备,确保外保温体系的整体安全、可靠,可简化施工工序,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及应用基础.可满足我国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6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外保温 装配式 施工工法 承载力计算 安全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连广 刘莉 郑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根据预应力组合梁结构特性及实际受力情况,分别建立了预应力组合梁在不同受力阶段的截面应力及组合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承受正弯矩预应力组合梁的钢梁下翼缘施加预应力时... 根据预应力组合梁结构特性及实际受力情况,分别建立了预应力组合梁在不同受力阶段的截面应力及组合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承受正弯矩预应力组合梁的钢梁下翼缘施加预应力时组合梁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小,而在承受负弯矩组合梁的钢梁上翼缘和混凝土板中施加预应力均可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并且在混凝土板中施加预应力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组合梁 高强混凝土 承载力计算 钢梁 翼缘 混凝土板 抗弯极限承载力 受力 负弯矩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