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崔凤军 刘家明 李巧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44,63,共5页
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崔凤军刘家明李巧玲一个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并不是没有限度的,相反,由于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许多环境、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乃至影响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它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容量的极限值和一... 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崔凤军刘家明李巧玲一个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并不是没有限度的,相反,由于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许多环境、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乃至影响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它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容量的极限值和一个最适值,这便是旅游承载力,一般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承载力指数 旅游活动强度 旅游环境承载力 经济收益 旅游区 旅游开发 环境因子 影响因子 大学城 旅游地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焦士兴 李勇 李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12期39-41,63,共4页
在对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改进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承载力指数研究模型,并探索性地提出了社会发展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以河南省为参照区,计算分析了18个城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数、综合资源承载力指数。研究表明:①不同城市的自然资源... 在对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改进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承载力指数研究模型,并探索性地提出了社会发展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以河南省为参照区,计算分析了18个城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数、综合资源承载力指数。研究表明:①不同城市的自然资源承载力指数和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存在明显差异;②区域资源积累量较好、不足和严重不足的城市分别占7个、8个和3个;③城市的发展分为剧烈变化型、起伏和缓型、发展稳定型、良性发展型四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数 综合承载力指数 区域差异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环境承载力在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冉圣宏 薛纪渝 王华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84-88,共5页
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发,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量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值的因素,并将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作为区域发展方式可持续性的判据,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量化的判据。并根据北... 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发,对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量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值的因素,并将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作为区域发展方式可持续性的判据,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量化的判据。并根据北海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北海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境承载力 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数 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时空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岳晓燕 汪一鸣 +1 位作者 白林波 米文宝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4-759,共6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运用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测算的理论方法,对宁夏1995-2004年间以及2004年宁夏各市县的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进行时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运用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测算的理论方法,对宁夏1995-2004年间以及2004年宁夏各市县的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0年来,宁夏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一直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其中北部引黄灌区各市县属承载力富余区;而南部山区各市县则属重超载区,存在着较大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宁夏要建设和谐的人地关系,必须在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超载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资源 承载力指数 规模农业压力指数 农业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秦松 南忠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5,共4页
为了弄清白银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以全国、甘肃省和兰州市作为参照区,动态分析了该区域1996-2005年各种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以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①与全国或兰州市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 为了弄清白银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以全国、甘肃省和兰州市作为参照区,动态分析了该区域1996-2005年各种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以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①与全国或兰州市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但近年来超载程度有所下降。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均约为163万人,尚超载12万人。②与甘肃省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有上升的态势。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为231万人,富余56万人。③白银市自然资源对其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都最大,均在42%以上,是综合资源承载力的主要贡献源。以全国为参照区,社会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甘肃省为参照区,经济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兰州市为参照区,自然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社会资源贡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经济资源 承载力指数 白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阅海湖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增锋 石伟 +4 位作者 邱小琮 王世强 欧阳虹 孙旭杨 杨子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为了探明阅海湖水生态承载力状况与变化趋势,作者在2015-2017年冬(1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采集阅海湖水样和水生生物样本,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等10个水质指标、水生生物密度指标,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构建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 为了探明阅海湖水生态承载力状况与变化趋势,作者在2015-2017年冬(1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采集阅海湖水样和水生生物样本,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等10个水质指标、水生生物密度指标,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构建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从水生态支持力和水环境压力2个方面来综合评价阅海湖的水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1)阅海湖压力指数、承载指数和水生态承载力指数变化规律相同,季节性变化显著,均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2)阅海湖夏季为较高压、低承载状态,冬季为低压、弱承载状态;(3)2015-2017年阅海湖水生态承载力指数分别为:0.32、0.34、0.33。阅海湖水生态承载能力整体呈弱可承载状况,生态系统抗外界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有待提高,氮是影响阅海湖水生态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应从源头上减少氮等营养盐进入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海湖 水环境 层次分析法 水生态承载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多尺度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安方乾 王倩 梅再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223-226,共4页
基于人粮关系,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LCC)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从全省、分市、分县3个空间尺度定量评价了2000—2015年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全省水平上看,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人口超... 基于人粮关系,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LCC)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从全省、分市、分县3个空间尺度定量评价了2000—2015年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全省水平上看,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人口超载、粮食短缺的状态;分市格局上看,粮食盈余市(州)增加,人粮超载市(州)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遵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最低,贵阳市最高;分县尺度上看,全省大部分县域的土地承载力状态有明显改善,北部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粮食盈余县主要分布在遵义市,贵阳—安顺—六盘水—黔西南一带的人口超载县最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粮关系 贵州省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8
作者 曾维华 王华东 +2 位作者 薛纪渝 叶文虎 关伯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1-74,共4页
从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入手,系统阐述了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内涵、基本特征与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以湄洲湾新经济开发区污染控制规划为例,对湄洲湾各规划小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从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入手,系统阐述了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内涵、基本特征与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以湄洲湾新经济开发区污染控制规划为例,对湄洲湾各规划小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发展变量 限制变量 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9
作者 曾维华 杨月梅 +1 位作者 陈荣昌 李菲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6期27-31,共5页
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之一。对环境承载力的合理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准确地评估区域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在环境承载力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 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之一。对环境承载力的合理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准确地评估区域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在环境承载力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结合发展变量与限制变量之间关系的描述,研究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强度,由此提出了一种更为直观的环境综合承载力量化方法——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并将其应用到广州市南沙国际汽车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为该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区域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 环境承载力利用强度 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圣伟 周永馨 +3 位作者 王丽霞 徐皓 王文飞 邵蕾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完善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猪当量法和求和法分别计算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情况下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析秸秆还田对畜禽养殖发展潜力与产业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猪当量法,求和法计算的黑龙江省粪便排泄... 为完善种养结合、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猪当量法和求和法分别计算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情况下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析秸秆还田对畜禽养殖发展潜力与产业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猪当量法,求和法计算的黑龙江省粪便排泄量和粪便磷养分供给量分别提高37.5%、28.5%,氮养分供给量降低28.8%;畜禽粪污氮土地承载力提高40.4%(不还田)和9.4%(还田),磷土地承载力降低22.1%(不还田)和8.4%(还田)。秸秆还田后,全省氮、磷土地承载力分别降低70.1%、67.7%(猪当量法)和76.7%、62.0%(求和法)。在还田和不还田情况下所求得全省氮承载力指数分别为1.23、4.10(猪当量法)和1.34、5.76(求和法),全省磷承载力指数分别为1.60、4.94(猪当量法)和1.46、3.85(求和法)。秸秆不还田情况下,2种方法计算的所有市(地区)养殖量未超过最大养殖量(以氮和磷为基准的土地承载力);秸秆还田情况下,鹤岗市、绥化市、大庆市的养殖量超过以氮为基准的最大养殖量及大庆市的养殖量超过以磷为基准的最大养殖量(猪当量法),大庆市的养殖量超过以氮为基准的最大养殖量及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大庆市的养殖量超过以磷为基准的最大养殖量(求和法)。秸秆还田输入的养分降低了土地消纳的粪污量和畜禽养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土地承载力 秸秆还田 土地承载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振锋 庞芸芳 +1 位作者 韦燕飞 童新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粮关系为切入点,根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土地承载力(LCC)模型、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定量评价了广西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变化情况,并运用GM(1,1)模型对结果进行预测。...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粮关系为切入点,根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土地承载力(LCC)模型、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定量评价了广西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变化情况,并运用GM(1,1)模型对结果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广西全省粮食产量、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略有增强,全省人口基数过大且逐年呈增长趋势,粮食盈余率呈现负增长状态。(2)2005~2015年间,广西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值均大于1.125,并呈增长趋势,说明广西区域粮食总量无法满足人口的需求,粮食严重不足,人口呈超载状态。(3)2016~2025年,土地承载力指数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16年的1.55上升到2025年的1.75,10年间上升12.90%,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广西人口将会严重超载,人地矛盾日趋严峻,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该研究可为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承载力指数 GM(1 1)模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工业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以黄石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家栋 刘蓬 +2 位作者 仇梦璇 蒋衡 徐银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74-76,共3页
依据生态环境部编制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试行)》,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对典型工业城市黄石市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石市2019年水质时间达标率为80.13%,水质空间达标率为76.92%,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为78.53%,处于... 依据生态环境部编制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试行)》,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对典型工业城市黄石市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石市2019年水质时间达标率为80.13%,水质空间达标率为76.92%,水环境承载力指数为78.53%,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区域内主要湖泊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是影响黄石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在“十四五”环保工作中,应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湖泊水质稳定达标,不断提升水环境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指数 水质 工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模型的南宁市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关系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彩萍 黄继鲜 姚增响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6期200-202,共3页
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南宁市的人口与粮食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各区发展模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也不同,粮食产区主要分布于武鸣区,隆安县等区域,城市区域以发展建设为主,粮食产量少,总体人口与粮... 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南宁市的人口与粮食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各区发展模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也不同,粮食产区主要分布于武鸣区,隆安县等区域,城市区域以发展建设为主,粮食产量少,总体人口与粮食达到平衡。研究意义在于将目前南宁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可视化,为今后土地利用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粮关系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 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模型的邯郸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14
作者 罗健盈 郭爱请 +2 位作者 李烨 王友雷 孙伟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3期157-165,173,共1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研究土地人口承载力(LCC)对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邯郸市1995-2023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人口总数及粮食总产量数据,结合土地人口承载力指数(LCCI)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耕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研究土地人口承载力(LCC)对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邯郸市1995-2023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人口总数及粮食总产量数据,结合土地人口承载力指数(LCCI)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耕地承载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2024-2050年的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量、人口总数及粮食总产量进行了预测,进一步评估了未来的土地人口承载力及其指数。结果表明:①1995-2023年,邯郸市整体上处于粮食供需平衡盈余状态,但粮食播种面积波动剧烈且呈下降趋势,给未来LCC构成潜在压力;②1995-2023年,各县区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步改善的态势,主要受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③2024-2050年(预测期内),在富裕型粮食消费标准下,邯郸市的LCC未出现超载现象,整体状况良好,但人口数量的下降可能引发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以为邯郸市未来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及经济、人口和土地利用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自然资源动态及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亚坤 刘加珍 +1 位作者 陈永金 许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06-4608,共3页
根据1999~2008年聊城市土地资源和人口的相关数据,采用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聊城市自然资源与人口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耕地总体趋势下滑,林地、园地和城乡居民点与工矿用地缓慢增加,根据土地资源与人口的互动关系分析... 根据1999~2008年聊城市土地资源和人口的相关数据,采用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聊城市自然资源与人口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耕地总体趋势下滑,林地、园地和城乡居民点与工矿用地缓慢增加,根据土地资源与人口的互动关系分析,得出聊城土地资源还能够承载市现有人口,但对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城市 自然资源 承载力指数 承载压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简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德虎 《工程抗震》 1999年第1期10-12,25,共4页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已经建设部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于1999年3月1日起施行。本文简要介绍规程的编制依据、原则和目标以及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 抗震加固 设防烈度 综合抗震 承载力指数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种植业有机废弃物还田对畜禽粪污土壤消纳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永馨 王圣伟 +3 位作者 何书朋 徐皓 王文飞 邵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6-345,共10页
通过《烟台统计年鉴》(2011~2020年)对2010~2019年烟台市农业有机废弃物(畜禽粪污、果树修剪枝条、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评估,并测算种植业有机废弃物还田对畜禽粪污土壤消纳量的影响,为烟台市合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实现农业可持续... 通过《烟台统计年鉴》(2011~2020年)对2010~2019年烟台市农业有机废弃物(畜禽粪污、果树修剪枝条、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评估,并测算种植业有机废弃物还田对畜禽粪污土壤消纳量的影响,为烟台市合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0~2019年烟台市种植面积、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呈下降趋势,畜禽养殖猪当量、畜禽粪污排泄量与果树修剪枝条量呈上升趋势;10年间种植业产生的果树修剪枝条、农作物秸秆和养殖业畜禽粪污排泄量年平均分别为108.24万、205.60万、782.52万t,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废弃物还田分别可提供氮2.91万、2.68万t,磷0.52万、1.03万t。种植业有机废弃物还田减少了粪污土壤消纳量,降低了区域内养殖潜力。在种植业有机废弃物还田的情况下,10年间畜禽粪污氮、磷土地承载力分别降低了33.63%~36.10%、43.56%~46.44%,畜禽粪污氮、磷土地承载力指数分别升高了50.68%~56.49%、77.18%~86.70%;在种植业有机废弃物未还田情况下,2019年烟台市15个县市区中,莱州市、招远市、栖霞市的养殖量不超过以氮和磷为基准计算的理论最大养殖量(土地承载力指数小于1),在还田情况下只有莱州市的养殖量不超过以氮和磷为基准计算的理论最大养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有机废弃物 土地承载力 土地承载力指数 种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