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GT准双曲面齿轮承载传动误差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星 方宗德 +2 位作者 牟彦铭 杜进辅 崔艳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40,共7页
承载传递误差曲线的波动程度可反映出齿轮副的动态性能,波动幅值越大,噪音越大;波动幅值越小,噪音越小,传动越平稳。首先以局部综合法(Local Synthesis)为基础,并依据格里森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原理,对HGT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了加工参数设... 承载传递误差曲线的波动程度可反映出齿轮副的动态性能,波动幅值越大,噪音越大;波动幅值越小,噪音越小,传动越平稳。首先以局部综合法(Local Synthesis)为基础,并依据格里森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原理,对HGT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了加工参数设计。在此基础上以传动比函数的一阶导数m'_21和接触迹线与根锥的夹角η_2为优化变量,以承载传动误差幅值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对加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齿轮副的动态特性。研究发现:①当大轮加载扭矩分别为800N·m和1500N·m时,优化后承载传动误差幅值分别降低了37.92%和16.57%;②为了保持齿轮副较好的振动特性,应使其尽量在局部最小幅值对应的载荷附近工作,且随着︱m'_21︱的增大,局部最小幅值向大载荷方向移动,说明要使齿轮副具有较小的承载传动误差幅值需要较大的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T加工方法 准双曲面齿轮 加工参数设计 承载传动误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承载传动误差幅值齿轮主动修形设计与分析
2
作者 蒋进科 方宗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108,共10页
为了消除轮齿刚度激励,提出零承载传动误差幅值(ALTE)齿轮主动修形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预设修形齿面,结合齿面接触分析、承载接触分析(LTCA)获得轮齿啮合位置最大承载变形;以啮合周期承载变形量与该最大值相等为已知条件,构造新LTCA方... 为了消除轮齿刚度激励,提出零承载传动误差幅值(ALTE)齿轮主动修形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预设修形齿面,结合齿面接触分析、承载接触分析(LTCA)获得轮齿啮合位置最大承载变形;以啮合周期承载变形量与该最大值相等为已知条件,构造新LTCA方程,反求啮合位置的补偿齿间间隙(附加修形量)。该间隙大小需要根据齿面啮合位置进行约束,特点是沿轮齿瞬时接触线的补偿量相等,其叠加于原预设修形齿面即为零ALTE齿轮副的修形齿面。该方法将齿面几何分析与力学分析融为一体,准确快速获得任意修形齿轮零ALTE齿面。结果表明:补偿量的大小、形状与齿面补偿位置、预设修形量、载荷有关系。当补偿位置的预设修形量差异较小时,则补偿量变化与预设修形齿面的ALTE变化规律基本相反即承载变形越大,补偿间隙越小,因为实际补偿的是承载变形差异,整体补偿量也较小。当补偿位置的预设修形量差异较大时,则整体补偿量也较大,原因是不仅要补偿承载变形差异,还要补偿啮合位置预设修形量之间的差异。基于齿间间隙的补偿量不改变齿面接触印痕,预设拓扑修形齿面进行零ALTE的补偿修形可在更宽载荷范围降低ALTE。合理的补偿位置及预设修形量可使补偿量很好地融合于预设修形齿面,即获得可加工的零ALTE齿面,为高性能齿轮齿面减振设计、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传动误差 齿轮 主动修形 承载接触分析 补偿齿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线齿面齿轮传动承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沈云波 方宗德 +1 位作者 苏进展 杨晓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推导了具有刀倾的刀盘形成弧线形产形齿条,进而成形加工弧线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在弧线齿面齿轮及其相啮合的弧线齿圆柱齿轮几何接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学规划对面齿轮齿面承载接触进行了分析。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在小... 推导了具有刀倾的刀盘形成弧线形产形齿条,进而成形加工弧线齿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在弧线齿面齿轮及其相啮合的弧线齿圆柱齿轮几何接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学规划对面齿轮齿面承载接触进行了分析。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在小齿轮轴外加扭矩为550 N.m条件下,齿面载荷在面齿轮齿面上分布均匀,承载传动误差幅值不大于5 arcsec,载荷在面齿轮齿根中点引起的拉应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齿面齿轮 承载接触分析 机械传动 承载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斜齿轮原理与分析
4
作者 尹逊民 贾海涛 +1 位作者 苏进展 常乐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8,共8页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旋面在法向方向上进行叠加,获得修形齿面。借助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 TCA)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LTCA)方法,以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获得相应的对角修形参数。计算大平面砂轮的最小直径,基于假想产形斜齿条概念,推导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的齿面方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修形优化后,不同修形曲线的阶次均可降低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阶次越高,效果越明显,最高达82.58%;大平面砂轮磨削时会产生齿面偏差,但偏差均控制在2μm以内,达到较高的齿面精度,且该方法易于数控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角修形 大平面砂轮 磨削 承载传动误差 齿面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齿轮传递误差和啮入冲击的激励模拟及齿面优化修形 被引量:21
5
作者 贾超 方宗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03-109,138,共8页
为了减小高速齿轮的振动与噪音,针对齿面传统修形方法中未考虑重合度影响的情况,以及仅考虑减少传动误差幅值对于高速齿轮减振降噪效果不显著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考虑重合度的齿面新修形方法,和基于几何接触分析和承载接触分析的啮入冲击... 为了减小高速齿轮的振动与噪音,针对齿面传统修形方法中未考虑重合度影响的情况,以及仅考虑减少传动误差幅值对于高速齿轮减振降噪效果不显著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考虑重合度的齿面新修形方法,和基于几何接触分析和承载接触分析的啮入冲击力计算方法。基于智能优化算法和提出的新修形方法,建立了以冲击力和承载传动误差幅值最小的优化模型,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相应的优化修形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修形相比,新修形能够更有效的减小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和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齿轮 轮齿接触分析 承载接触分析 啮入冲击 承载传动误差 齿面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确有限元模型的弧齿锥齿轮承载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孝柏 曹艳玲 曹雪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5,32,M0003,共9页
根据弧齿锥齿轮齿面加工参数,计算齿面节点坐标,建立精确的轮齿有限元模型。通过轮齿接触分析,计算齿轮副精确的啮合位置,从而建立高精度的弧齿锥齿轮装配有限元模型。通过承载分析,计算齿轮的接触应力和齿面载荷分布瀑布图,求得不同工... 根据弧齿锥齿轮齿面加工参数,计算齿面节点坐标,建立精确的轮齿有限元模型。通过轮齿接触分析,计算齿轮副精确的啮合位置,从而建立高精度的弧齿锥齿轮装配有限元模型。通过承载分析,计算齿轮的接触应力和齿面载荷分布瀑布图,求得不同工况下的承载传动误差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负载从10 N·m增加到30 N·m和50 N·m,承载传动误差曲线幅值逐渐增加。幅值波动分别为18.64μrad、11.18μrad和31.24μrad,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将承载传动误差曲线作为激励进行振动分析,当承载传动误差幅值波动最小时,齿轮副产生的振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接触应力 承载传动误差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修形设计及承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登秋 刘永平 +2 位作者 叶振环 李大伟 魏永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0-179,共10页
为提高变双曲圆弧齿线(variable hyperbolic circular arc toothtrace,VHCATT)圆柱齿轮承载能力和改善其动态特性,提出齿面修形设计方法,即齿线方向的刀盘倾斜法和齿廓方向的抛物线修形刀刃法。首先,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和变双曲圆弧齿线... 为提高变双曲圆弧齿线(variable hyperbolic circular arc toothtrace,VHCATT)圆柱齿轮承载能力和改善其动态特性,提出齿面修形设计方法,即齿线方向的刀盘倾斜法和齿廓方向的抛物线修形刀刃法。首先,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和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修形齿面成形原理,推导修形齿面方程,利用软件MATLAB和UG实现齿面重构;其次,通过齿轮几何接触分析,计算齿面间隙,同时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接触点柔度矩阵,进而建立承载接触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取轮齿承载啮合特性;最后,分析刀盘倾角、抛物线系数与抛物线顶点位置对修形齿面载荷分布与承载传动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取值合理的刀盘倾角和抛物线顶点位置可有效降低齿面载荷与改善系统承载传动误差特性;取值合理的抛物线系数可改善单齿和双齿啮合交替时的载荷突变情况。研究结果为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动态设计和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双曲圆弧齿线(VHCATT)圆柱齿轮 齿面修形设计 承载接触分析 齿面载荷分布 承载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斜齿轮多目标修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进科 方宗德 苏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97,共7页
通过理论齿面叠加修形曲面方法来设计斜齿轮修形齿面,根据齿轮接触分析、承载接触分析计算得到承载变形、接触线上的离散载荷及啮合刚度,应用弹流润滑剂理论确定离散点的局部摩擦系数,并通过Blok闪温公式获得齿面闪温,建立斜齿轮啮合型... 通过理论齿面叠加修形曲面方法来设计斜齿轮修形齿面,根据齿轮接触分析、承载接触分析计算得到承载变形、接触线上的离散载荷及啮合刚度,应用弹流润滑剂理论确定离散点的局部摩擦系数,并通过Blok闪温公式获得齿面闪温,建立斜齿轮啮合型弯-扭-轴-摆1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承载传动误差幅值、齿面闪温最小、齿面载荷均匀及振动加速度最小为目标,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了最佳修形齿面。结果表明:修形后齿轮副重合度增加,载荷均匀,齿面闪温分布明显改善;随转速、载荷的增加,啮合冲击逐渐增大,且随转速增加,啮合冲击激励较刚度激励的振动更加明显,因此共振的敏感性降低,多载荷承载传动误差幅值反映了振动随载荷变化趋势;修形后传动误差幅值、啮合冲击降低,因此有效降低了系统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斜齿轮 修形 闪温 载荷均匀 承载传动误差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内啮合人字齿轮多目标优化修形 被引量:16
9
作者 贾超 方宗德 张永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为提高高速内啮合人字齿轮的啮合性能,提出一种考虑弹性轴支撑变形的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轮齿接触分析和承载接触分析计算齿面接触线离散点载荷以及一个啮合周期的轮齿承载变形.应用基于混合弹流润滑模型的摩擦系数回归方程确... 为提高高速内啮合人字齿轮的啮合性能,提出一种考虑弹性轴支撑变形的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轮齿接触分析和承载接触分析计算齿面接触线离散点载荷以及一个啮合周期的轮齿承载变形.应用基于混合弹流润滑模型的摩擦系数回归方程确定离散点的局部摩擦系数,利用Blok闪温公式求得高速啮合传动的齿面闪温.以承载传动误差幅值最小、齿面闪温最小、齿面载荷分布均匀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确定齿面最佳修形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无误差角和有误差角两种情况下,齿面修形后,承载传动误差幅值都大幅下降,啮入区和啮出区齿面闪温都明显降低;由于避免了边缘接触,齿面载荷分布得到了有效改善.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结果可靠,是高速齿轮修形设计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人字齿轮 高速 修形齿面 承载传动误差 闪温 载荷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向滚齿加工斜齿轮修形齿面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进科 方宗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677-3684,共8页
为提高修形齿轮加工效率,并降低齿轮副振动与噪音,提出切向滚齿加工双鼓形齿斜齿轮设计方法。根据空间啮合原理建立3自由度切向滚齿模型,设计滚刀齿形及修正工件附加转交角与安装中心距,并推导工件修形齿面;其次,结合LTCA技术以承载传... 为提高修形齿轮加工效率,并降低齿轮副振动与噪音,提出切向滚齿加工双鼓形齿斜齿轮设计方法。根据空间啮合原理建立3自由度切向滚齿模型,设计滚刀齿形及修正工件附加转交角与安装中心距,并推导工件修形齿面;其次,结合LTCA技术以承载传动误差(LTE)幅值最小为优化目标,获得上述加工参数,并分析LTE幅值与齿轮副重合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加工参数可减小安装误差敏感性,避免边缘接触;齿轮副LTE幅值降低44%,因此,有利于降低振动与噪音;当滚刀有齿向修形时,再增加合理的切向运动,使得滚切过程中,产生沿齿向方向齿形的连续变化,可消除传统加工(改变中心距)产生的齿形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齿 拓扑修形 接触分析 承载接触分析 承载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合度斜齿轮多齿对啮合的补偿修形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玄 方宗德 +2 位作者 赵宁 郭辉 沈云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64,共9页
为准确计算齿面修形量以降低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考虑齿轮传动过程中不同啮合区之间轮齿承载变形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高重合度斜齿轮多齿对啮合的补偿修形设计方法。基于标准齿面在设计载荷下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大小和方向,预设修... 为准确计算齿面修形量以降低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考虑齿轮传动过程中不同啮合区之间轮齿承载变形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高重合度斜齿轮多齿对啮合的补偿修形设计方法。基于标准齿面在设计载荷下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大小和方向,预设修形齿面的几何传动误差;通过优化几何传动误差控制齿面修形量大小,实现轮齿不同啮合区的精确补偿修形;建立齿向改进修形齿面模型,以齿条刀具附加转角和齿向修形参数为优化变量,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基于承载传动误差幅值最小确定齿面最佳修形量。研究结果表明:啮合齿对变化引起不同啮合区之间轮齿承载变形的变化是承载传动误差幅值波动的主要原因;齿面补偿修形后,承载传动误差幅值大幅下降,在设计负载下,承载传动误差幅值几乎降到零;改进修形也能够有效补偿不同啮合区之间轮齿承载变形的差异,同时避免了边缘接触,降低了齿轮副的振动与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重合度 斜齿轮 承载传动误差幅值 几何传动误差 补偿修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e-off拓扑修形准双曲面齿轮齿面数控修正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蒋进科 方宗德 刘红梅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3,共9页
为了改善汽车驱动桥综合传动性能,提出基于ease-off拓扑修形准双曲面齿轮设计与加工方法。预置传动误差及抛物线修形参数设计小轮法向自由ease-off拓扑修形曲面,建立小轮拓扑修形齿面模型,可以准确获得任意自由ease-off修形齿面的解析... 为了改善汽车驱动桥综合传动性能,提出基于ease-off拓扑修形准双曲面齿轮设计与加工方法。预置传动误差及抛物线修形参数设计小轮法向自由ease-off拓扑修形曲面,建立小轮拓扑修形齿面模型,可以准确获得任意自由ease-off修形齿面的解析表达式。结合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LTCA)方法,优化承载传动误差幅值(amplitude of loaded transmission error,ALTE)为最小,确定最优ease-off曲面参数,并推导其相对小轮理论齿面的目标修形量。基于刀具和计算机数控(CNC)机床各运动轴参数误差敏感性的齿面修正模型,分析各参数扰动对齿面误差的影响,进而确定合理的参数边界,以目标修形量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最优ease-off拓扑修形齿面的加工参数。结果表明:CNC机床各轴主要引起齿厚和对角修正,增加刀刃修正可以实现ease-off拓扑修形齿面的高精度修正,为高性能齿面自由ease-off修形设计与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曲面齿轮 ease-off拓扑修形 CNC面铣 齿面校正 承载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e-off拓扑修形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蒋进科 方宗德 刘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3,共10页
为了提高汽车驱动桥综合传动性能,提出基于ease-off拓扑修形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预置传动误差参数及抛物线修形参数设计小轮法向ease-off曲面,小轮修形齿面表示为大轮的共轭齿面叠加ease-off曲面。结合齿面接触分析(T... 为了提高汽车驱动桥综合传动性能,提出基于ease-off拓扑修形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预置传动误差参数及抛物线修形参数设计小轮法向ease-off曲面,小轮修形齿面表示为大轮的共轭齿面叠加ease-off曲面。结合齿面接触分析(TCA)、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及齿轮摩擦理论最新进展,得到接触线离散点的滑动速度、啮合承载变形、载荷分布及局部摩擦系数,进而确定齿面瞬时啮合效率和Block闪温。以承载传动误差幅值(ALTE)最小、齿面闪温最小和平均啮合效率最大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最佳修形齿面,并分析齿面滑动速度与综合曲率半径的变化及重合度对啮合性能的影响。算例表明:最优ease-off修形齿面在啮入、啮出端有足够的抛物线传动误差,可有效减小ALTE并降低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在整个齿高方向有一定的齿廓修形且接触迹线角较小时,齿轮副则有较大重合度,且齿顶、齿根载荷向节线附近集中,而节线附近的滑动速度较小,导致接触线平均摩擦系数下降,因此,啮合效率增加,齿面闪温下降;齿面适配量过大时,接触线载荷增加,摩擦功耗增大,啮合效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曲面齿轮 ease-off拓扑修形 齿面闪温 啮合效率 承载传动误差 承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e-Off修形准双曲面齿轮减振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进科 刘钊 彭先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1,148,共9页
为了改善汽车驱动桥动态性能,提出基于Ease-off修形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减振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预置传动误差参数及抛物线修形参数设计小轮法向Ease-off曲面,小轮修形齿面表示为与大轮共轭的小轮齿面叠加Ease-off曲面。结合齿面接触... 为了改善汽车驱动桥动态性能,提出基于Ease-off修形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减振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预置传动误差参数及抛物线修形参数设计小轮法向Ease-off曲面,小轮修形齿面表示为与大轮共轭的小轮齿面叠加Ease-off曲面。结合齿面接触分析(TCA)、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获得齿轮啮合刚度。以啮合位置受力分析为基础,应用集中质量法建立准双曲面齿轮弯-扭-轴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求解运动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振动响应。以法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最小为优化目标获得最佳修形齿面,并分析修形导致的刚度波形及幅值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算例表明:当修形量过大时导致刚度下降较多,引起法向振动增加;修形齿面的平均啮合刚度相差不大情况下,刚度曲线的形状较幅值对振动的影响更为敏感;最优Ease-off修形后系统振动明显降低,齿轮副的平均啮合刚度下降较少且刚度曲线中主要为啮合频率,基本无倍频成分;修形齿面承载传动误差幅值(ALTE)降低且曲线中的高频成分增加时,未必能减小振动;多载荷ALTE曲线基本可以反映振动随载荷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曲面齿轮 Ease-off修形 振动 啮合刚度 承载传动误差 承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齿面主动设计及性能优化
15
作者 纪姝婷 李嘉豪 张跃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为提升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综合传动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齿面主动设计技术的齿面接触迹线大倾斜设计方法。首先,预置多个接触迹线倾斜程度不同的齿面印痕,并分别设定其接触椭圆长半轴和接触迹线长度,对小轮共轭齿面进行抛物线修... 为提升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的综合传动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齿面主动设计技术的齿面接触迹线大倾斜设计方法。首先,预置多个接触迹线倾斜程度不同的齿面印痕,并分别设定其接触椭圆长半轴和接触迹线长度,对小轮共轭齿面进行抛物线修形,得到符合预置齿面参数的齿面;然后,结合齿面接触分析(TCA)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TCA)技术,获得各齿面的传动误差幅值(ATE)、承载传动误差幅值(ALTE)、齿面载荷分布情况、齿根弯曲应力幅值及齿面闪温幅值,并分析接触迹线长度的变化对这些性能参数的影响;最后,选取一个最终的目标修形齿面,分析其综合性能,并与原始齿面作比较。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副齿数比为5∶75的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在齿面接触迹线大倾斜情况下,接触迹线长度越长,齿面接触应力越小,齿根弯曲应力与齿面闪温也随之减小;目标齿面边缘接触情况减弱,齿根最大弯曲应力降低12.0%,接触应力分布更均匀,齿面最高闪温下降6.3%,胶合承载能力提升,修形后的目标齿面接触区性能更加优良,承载能力更好,且综合传动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减速比准双曲面齿轮 主动设计 修形 承载接触分析 承载传动误差 齿面闪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