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继共犯抑或片面共犯——对一则案例认定的质疑
1
作者 梁晟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1,共5页
甲得知乙将要到丙家抢劫后,事先将被害人丙捆住,而乙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轻松取得财物。对此,应按照片面共犯原理解决甲、乙刑事责任。不能囿于《刑法》第25条"共同故意犯罪"的规定,就否认这种客观存在的单方面具有共同犯罪... 甲得知乙将要到丙家抢劫后,事先将被害人丙捆住,而乙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轻松取得财物。对此,应按照片面共犯原理解决甲、乙刑事责任。不能囿于《刑法》第25条"共同故意犯罪"的规定,就否认这种客观存在的单方面具有共同犯罪的意思参与犯罪的社会现象,而应从解释论角度,寻求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的契合点,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继的共犯 片面的共犯 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后抢劫罪共犯认定新解——从形式化的理论对立到实质化的判断标准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啸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8,共11页
共犯所实现的不法决定其应承担的罪责,解决事后抢劫罪的共犯问题,也应以此为标准。长期以来,学界对事后抢劫罪共犯问题的探讨,都着力于形式化的理论对立,忽略了对共犯所实现不法的实质判断。分析事后抢劫罪的构造可知,在前行为既遂之场... 共犯所实现的不法决定其应承担的罪责,解决事后抢劫罪的共犯问题,也应以此为标准。长期以来,学界对事后抢劫罪共犯问题的探讨,都着力于形式化的理论对立,忽略了对共犯所实现不法的实质判断。分析事后抢劫罪的构造可知,在前行为既遂之场合,后行为本就成立抢劫罪;在前行为未遂之场合,我国《刑法》第269条则基于法律拟制而来,中途就前一场合进行参与之人,应成立事后抢劫罪,中途就后一场合进行参与之人,应不成立事后抢劫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后抢劫罪的共犯 身份犯 承继的共犯 因果共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案例的共犯论展开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洪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9,共6页
在得知他人将要入室实施抢劫后,将被害人捆住,致使他人轻松取得财物的,可能适用片面共犯、间接正犯和承继的共犯三种思路进行处理。囿于《刑法》第25条"共同故意犯罪"的规定,我们不能承认片面的共犯的概念。间接正犯,只限于... 在得知他人将要入室实施抢劫后,将被害人捆住,致使他人轻松取得财物的,可能适用片面共犯、间接正犯和承继的共犯三种思路进行处理。囿于《刑法》第25条"共同故意犯罪"的规定,我们不能承认片面的共犯的概念。间接正犯,只限于幕后者对前台行为人存在优越的意思支配时,才能肯定幕后者的间接正犯地位。从因果共犯论立场出发,应全面否定承继的共犯的成立,承继者只应对其参与后的行为和结果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面的共犯 间接正犯 承继的共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