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9-1043,共5页
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中医学术史上最杰出的代表,先后构建现代中医学科框架、确立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诠释部分中医经典理论内涵、发明伤寒针方、创建现代针灸学科,在中医针灸的学术发展、临床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成就...
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中医学术史上最杰出的代表,先后构建现代中医学科框架、确立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诠释部分中医经典理论内涵、发明伤寒针方、创建现代针灸学科,在中医针灸的学术发展、临床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成就。承淡安先生取得的学术成果,也与其立足临床、注重学理、执中守正、与时俱进等思想的指导分不开。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已经、还将指导我们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淡安
中医学
针灸学
中医教育
澄江针灸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用穴规律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志斌
李伟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1期92-96,共5页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核心节点穴位及常用穴位配伍。方法以《承淡安针灸经验集》为研究依据,建立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处方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对穴位节点进行关联性分析;探寻穴位...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核心节点穴位及常用穴位配伍。方法以《承淡安针灸经验集》为研究依据,建立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处方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对穴位节点进行关联性分析;探寻穴位配伍规律并采用Gephi0.9.2软件对复杂网络实现可视化。结果提取出88条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处方,共124个穴位。其中核心节点穴位为18个,最常用的腧穴配伍为肺俞-身柱,穴位的主要归经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任脉。结论通过分析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取穴配伍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提供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淡安
传染性疾病
用穴规律
数据挖掘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揿针与浅刺法理论及治疗脾胃系疾病概况
被引量:
14
3
作者
徐兆山
杨森林
+2 位作者
卢秀玲
陈鸾
陈红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2期75-77,共3页
承淡安发明了揿针,浅刺体表可调节卫气,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等;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操作简单,不影响活动。揿针刺法属浅刺法范畴,浅刺法起源于《黄帝内经》,较完整详细论述浅刺法理论、手法及应用范围,包括"浮刺""半刺&quo...
承淡安发明了揿针,浅刺体表可调节卫气,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等;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操作简单,不影响活动。揿针刺法属浅刺法范畴,浅刺法起源于《黄帝内经》,较完整详细论述浅刺法理论、手法及应用范围,包括"浮刺""半刺""扬刺""直刺""毛刺"等5种浅刺手法,为浅刺法发展奠定基础。魏晋时期形成系统化理论体系,元明时期逐渐发展成熟。浅刺法中医理论基础系十二皮部与卫气及辨证论治,将揿针刺入皮下留针,长时间保留,产生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刺激。揿针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起交感神经反射,传导到中枢,释放神经递质、相应激素、神经肽类物质,对免疫系统产生作用。揿针主要有麦粒型、图钉型两种类型。揿针可长时间留于皮下,持续刺激,强化疗效;治疗脾胃系疾病久泻、便秘、呕吐、呃逆等应用越来越广泛,均取得显著疗效。研究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大样本研究,已逐步从临床观察向作用机制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承淡安
脾胃系疾病
十二皮部
卫气
辨证论治
留针
麦粒型揿针
图钉型揿针
久泻
便秘
呕吐
呃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排序演变及原因的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瑜
曹铁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3期15-18,共4页
该文介绍各时期主流医学专著对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的排序,分析其中两种主流排序方法——循经法与分部法的优缺点,分析循经法的源流与取代分部法成为主流排序方式的原因,表明循经法是足太阳膀胱经排序方式的更佳选择。
关键词
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
排序
承淡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建斌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澄江分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9-1043,共5页
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MS2023046)。
文摘
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中医学术史上最杰出的代表,先后构建现代中医学科框架、确立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诠释部分中医经典理论内涵、发明伤寒针方、创建现代针灸学科,在中医针灸的学术发展、临床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成就。承淡安先生取得的学术成果,也与其立足临床、注重学理、执中守正、与时俱进等思想的指导分不开。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已经、还将指导我们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关键词
承淡安
中医学
针灸学
中医教育
澄江针灸学派
Keywords
Cheng Dan’an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Chengjia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hool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用穴规律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志斌
李伟红
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针灸推拿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1期92-96,共5页
基金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ZY(2018-2020)-ZYBZ-29]。
文摘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核心节点穴位及常用穴位配伍。方法以《承淡安针灸经验集》为研究依据,建立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处方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对穴位节点进行关联性分析;探寻穴位配伍规律并采用Gephi0.9.2软件对复杂网络实现可视化。结果提取出88条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处方,共124个穴位。其中核心节点穴位为18个,最常用的腧穴配伍为肺俞-身柱,穴位的主要归经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任脉。结论通过分析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取穴配伍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提供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承淡安
传染性疾病
用穴规律
数据挖掘
复杂网络
Keywords
CHENG Dan'an
Infectious diseases
Acupuncture rule
Data extracting
Com plex network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揿针与浅刺法理论及治疗脾胃系疾病概况
被引量:
14
3
作者
徐兆山
杨森林
卢秀玲
陈鸾
陈红霞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2期75-77,共3页
文摘
承淡安发明了揿针,浅刺体表可调节卫气,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等;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操作简单,不影响活动。揿针刺法属浅刺法范畴,浅刺法起源于《黄帝内经》,较完整详细论述浅刺法理论、手法及应用范围,包括"浮刺""半刺""扬刺""直刺""毛刺"等5种浅刺手法,为浅刺法发展奠定基础。魏晋时期形成系统化理论体系,元明时期逐渐发展成熟。浅刺法中医理论基础系十二皮部与卫气及辨证论治,将揿针刺入皮下留针,长时间保留,产生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刺激。揿针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起交感神经反射,传导到中枢,释放神经递质、相应激素、神经肽类物质,对免疫系统产生作用。揿针主要有麦粒型、图钉型两种类型。揿针可长时间留于皮下,持续刺激,强化疗效;治疗脾胃系疾病久泻、便秘、呕吐、呃逆等应用越来越广泛,均取得显著疗效。研究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大样本研究,已逐步从临床观察向作用机制方向发展。
关键词
揿针
承淡安
脾胃系疾病
十二皮部
卫气
辨证论治
留针
麦粒型揿针
图钉型揿针
久泻
便秘
呕吐
呃逆
综述
Keywords
press-needle
CHENG Dan’an
diseases of spleen and stomach system
skin areas of the twelve channels
Weiqi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retaining needles
wheat-grain needle
Tupin needle
chronic diarrhea
constipation
vomiting
hiccup
overview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排序演变及原因的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瑜
曹铁民
机构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3期15-18,共4页
文摘
该文介绍各时期主流医学专著对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的排序,分析其中两种主流排序方法——循经法与分部法的优缺点,分析循经法的源流与取代分部法成为主流排序方式的原因,表明循经法是足太阳膀胱经排序方式的更佳选择。
关键词
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
排序
承淡安
分类号
R241.7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承淡安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承淡安针灸治疗传染性疾病用穴规律复杂网络分析
赵志斌
李伟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揿针与浅刺法理论及治疗脾胃系疾病概况
徐兆山
杨森林
卢秀玲
陈鸾
陈红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关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排序演变及原因的探析
黄瑜
曹铁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