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湘满 刘海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1,共4页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由6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分析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差异明显,整体水...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由6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分析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差异明显,整体水平偏低。最后,给出提升湖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湖南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段小薇 李璐璐 +1 位作者 苗长虹 胡志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1-690,共10页
从产业承接地角度出发,以中部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7个2级指标和27个3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得出:1从城市群层面看,城市群之间承接能力悬殊... 从产业承接地角度出发,以中部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7个2级指标和27个3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得出:1从城市群层面看,城市群之间承接能力悬殊,各子系统水平差距大;2从城市层面看,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能力突出,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高低梯度城市数量呈"两极分化"状态;3从总体看,城市群综合承接能力不仅受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影响,也与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密切相关。基于相关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从成本因素、对外开放合作程度、市场吸引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7个方面给出了提高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城市群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与承接产业目录:广西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袁国华 贺正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4,共7页
承接地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由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决定,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区辖的14个地级市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对各个地级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测算。从产业... 承接地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由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决定,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区辖的14个地级市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对各个地级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测算。从产业集聚指数的视角,准确研判珠江三角洲7个城市的产业转移趋势,分析产业转移的产业分布范围和产业目录。又从产业吸引力指数的视角,计算广西各个地级市分别承接珠江三角洲各个转移产业的吸引力指数,分析广西在对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产业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承接范围和承接产业目录。研究结论为广西准确把握珠江三角洲7个城市产业转移趋势,以及广西区辖的南宁等5个地级市在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基础上,精准对接产业转移,挑选性承接经过细分的产业目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趋势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承接产业目录 珠江三角洲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梁曦文 罗逸伦 彭迪云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96,共6页
通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产业配套能力、市场发展潜力和劳动力成本等7个方面构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产业... 通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产业配套能力、市场发展潜力和劳动力成本等7个方面构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差距较大,河南省产业承接能力最强,山西省最弱的结论。根据实证结论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中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