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时代承包地“三权分置”再立法论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聪聪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10,共15页
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未严格遵循私法逻辑,导致入法、入典后出现诸多评价矛盾和规范冲突,表现为耕地、林地和草地作为本质不同的承包地难以一体适用“三权分置”规则体系;土地经营权兼具债权属性和物权特征,将其定位为一元化的... 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未严格遵循私法逻辑,导致入法、入典后出现诸多评价矛盾和规范冲突,表现为耕地、林地和草地作为本质不同的承包地难以一体适用“三权分置”规则体系;土地经营权兼具债权属性和物权特征,将其定位为一元化的债权或者物权存在解释限度;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在农户和农户家庭成员之间摇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性”与其可转让性、承包期内不得调整承包地、保护进城落户农民财产权利之间均存在矛盾冲突。应适时重启承包地“三权分置”立法论研究,在《民法典》内外体系约束下,重构承包地“三权分置”权利体系,细致梳理耕地、林地和草地可得适用的规范群,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集体成员的家庭成员所共有,祛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属性,赋予出租方式设立的土地经营权以部分物权效力,以真正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承包地“三权分置” 评价矛盾 规范冲突 立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包地“三权分置”与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公茂刚 张梅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9,共16页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资料,采用PSM-DID方法建立面板排序和二值选择模型,分析了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双重差分项代表的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以及农业补贴均对农业机械化...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资料,采用PSM-DID方法建立面板排序和二值选择模型,分析了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双重差分项代表的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以及农业补贴均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正向影响。承包地“三权分置”主要通过增强耕地转入、农业生产专业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拖拉机和大型农机具数量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的边际效应而作用于农业机械化。而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其增强了耕地转入、拖拉机和大型农机具数量等对农业机械化的边际效应。承包地“三权分置”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存在一定区域性差异,但农业补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均与全国整体一致。农业生产经营收益、农业生产中的资金投入、自有与转入土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拖拉机和大型农机具数量、户主教育程度、健康程度以及政治面貌等均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地“三权分置”农业补贴 农业机械化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问题及有效应对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庆旺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6期98-99,共2页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又一重大创新,有利于实现撂荒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村土地的高效流转和集合,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所谓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就是指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权、...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又一重大创新,有利于实现撂荒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农村土地的高效流转和集合,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所谓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就是指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进行分离设置的一种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该项制度的提出充分反映了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方向,是十九大关于农村土地改革方向的一种新的论断和传承,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内容的有效丰富和创新。但是该制度在理论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法律基础和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区域之间的地域差别造成了土地流转效率低下,缺乏可复制性。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设计原则,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三制度 实施问题 应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价值取向的一脉相承性
4
作者 孙秀芳 薛晴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1期144-145,共2页
百年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长期把解决好土地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不同时期以不同办法着力解决农民关切的土地问题。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价值取向与以往农村土地制度价值取向具有一脉相承性,新时代完善承包地“三... 百年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长期把解决好土地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不同时期以不同办法着力解决农民关切的土地问题。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价值取向与以往农村土地制度价值取向具有一脉相承性,新时代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地“三制度 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 一脉相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宋慈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1,共4页
全面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能够有效应对由于承包地“三权”分置及土地确权机制实施之后引发的规模经营难题,进而推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工作持续开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完善农地流转相关政策,提高农地流转信息透明化程度,能... 全面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能够有效应对由于承包地“三权”分置及土地确权机制实施之后引发的规模经营难题,进而推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工作持续开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完善农地流转相关政策,提高农地流转信息透明化程度,能够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本文梳理农村土地流转环节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结合成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利用 承包地“三制度 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制度与民法典物权编编纂——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 被引量:29
6
作者 高圣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7,共13页
土地经营权既可派生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派生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其所反映的是以出租、入股或者其他具有类似效果的形式所体现的农用地利用关系。在承包地“三权分置”所引发的承包地产权结构调整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是相... 土地经营权既可派生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派生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其所反映的是以出租、入股或者其他具有类似效果的形式所体现的农用地利用关系。在承包地“三权分置”所引发的承包地产权结构调整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权利,各有其主体资格和权利内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和转让不发生派生土地经营权的效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所享有的利用承包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也不表达为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在性质上属于债权,但不同类型的土地经营权所受保护的程度存在差异,其中经登记者具有类似于物权的效力。土地经营权的不动产利用权性质,决定了其为不适于出质的财产权利,其上所设定的担保物权应属抵押权。为维系不动产(权利)抵押权物权变动规则的一致性,土地经营权抵押权应采登记生效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 承包地“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抵押 登记生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与社会治理”名家笔谈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轶 王利明 +18 位作者 吕忠梅 吴汉东 张荣刚 刘守英 高圣平 王策 谢鸿飞 程啸 于飞 李建伟 刘俊海 石佳友 刘承韪 翟远见 尹飞 徐海燕 刘坤轮 余钊飞 陈昶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实施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极为重要。专家们认为,应当以民法典为分析框架,来构建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民法典对于自媒体、电子商务和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未来环境法典的编纂和知...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实施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极为重要。专家们认为,应当以民法典为分析框架,来构建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民法典对于自媒体、电子商务和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未来环境法典的编纂和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制定提供了制度基础。在价值引领上,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能够在案件裁判和民法教学中落实诚信价值观,民法典的平等、自由原则也为商法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制度空间。在制度供给上,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新规为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提供了支撑,同时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也在实践中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将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进一步细化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实施 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媒体治理 诚信价值观 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