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保险承保规模越大越好吗?——基于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考察
1
作者 朱铭 任天驰 杨汭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究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对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在初期扩张阶段对于分散承保风险具有正面作用。然而,随着承保规...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究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对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在初期扩张阶段对于分散承保风险具有正面作用。然而,随着承保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风险逐步积累,导致其对于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影响转为负面。“偿二代”监管体系的引入能够延缓因承保规模扩张而造成的大灾风险应对能力的变化趋势。鉴于此,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保险公司的特点进行偿付能力分类监管,引导保险公司控制农业保险经营规模,确保其维持在既能有效应对大灾风险又能保持稳定经营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承保规模 大灾风险 应对能力 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数据共享与应用破解农业保险精准承保和精准理赔作业困境分析
2
作者 王嘉启 宋淑婷 +1 位作者 饶伟民 朱铭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0期3-9,共7页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在取得显著发展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服务粗放、查勘定损不精准、赔付不及时等问题。农业保险投保理赔精准化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关注,并被写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农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应用是破解当前科技手段应用困...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在取得显著发展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服务粗放、查勘定损不精准、赔付不及时等问题。农业保险投保理赔精准化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关注,并被写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农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应用是破解当前科技手段应用困境、实现农业保险精准承保理赔的关键之一。本研究结合保险公司承保理赔作业实际,在系统性总结归纳农业保险精准承保理赔内涵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确认投保意愿、采集标的信息、精准查勘定损等涉农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需求。最后,基于当前涉农数据在引入、共享和应用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划分数据需求优先级、出台政策配套制度、建立标准和规范、统一开展数据引入和共享工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精准承保 精准理赔 数据共享 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单调的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度量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正文 田玲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3,共9页
考虑到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数据不是高频数据和承保业务线通常都大于两条的特点,在市场风险度量中被广泛用于构建不同风险的联合分布的Copula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承保风险度量,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共单调模型探讨了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经... 考虑到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数据不是高频数据和承保业务线通常都大于两条的特点,在市场风险度量中被广泛用于构建不同风险的联合分布的Copula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承保风险度量,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共单调模型探讨了财产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方法,并以一个真实保险公司为例阐明承保风险经济资本评估过程.在实证中,进一步将共单调模型同Copula模型度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无论是共单调模型还是Copula模型均能较好的度量不同承保风险之间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是共单调模型能够得到比Copula模型更精确的度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保风险 经济资本 共单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周期的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琳 朱园丽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多个变量的回归模型来检验各种因素对保费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滞后损失率和滞后保费增长率对当期保费增长影响非常显著;滞后损失增长率对当期保费增长率影响不显著;在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中,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利率和GDP对... 通过构造一个包含多个变量的回归模型来检验各种因素对保费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滞后损失率和滞后保费增长率对当期保费增长影响非常显著;滞后损失增长率对当期保费增长率影响不显著;在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中,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利率和GDP对保费增长率的影响很小。因此,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周期存在原因较为符合承保能力限制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辆保险 承保周期 保险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寿险业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联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杰 粟芳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在深入诠释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理论含义基础上,以1999至2014年中国非寿险市场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利用CF滤波法验证了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存在性,并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及内部因素、行业因素和宏观因素对两者的影... 在深入诠释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理论含义基础上,以1999至2014年中国非寿险市场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利用CF滤波法验证了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存在性,并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及内部因素、行业因素和宏观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差异。在剔除了影响显著的外部因素之后,得到了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更为本质的周期性特征,及两者更为真实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非寿险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但两者的长度存在差异,运行波动也呈现出较强的联动效应,表现为保险周期与滞后一期的承保周期具有显著的逆周期关系。保险周期和承保周期分别受到不同的行业因素和宏观因素的影响。在剔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后,保险周期的振幅变小,承保周期却明显左移,两者的联动效却更加同步。本文建议,保险业的逆周期监管对象应是承保周期,通过监控保费收入、根据两者的联动效应并结合行业和宏观因素的情况从而准确判断承保周期的走向,并施以精准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周期 承保周期 CF滤波 联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上市财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及其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勇 余海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4,109,共6页
上市财险公司的承保过程隐含着诸多风险,给上市财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本文以美国20家上市财险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承保业务波动风险和承保业绩波动风险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上市财险公司的承保风险,阐述了研究美国上市财险公司... 上市财险公司的承保过程隐含着诸多风险,给上市财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本文以美国20家上市财险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承保业务波动风险和承保业绩波动风险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上市财险公司的承保风险,阐述了研究美国上市财险公司承保风险对我国上市财险公司发展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财险公司 承保风险 承保业务 承保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缺陷、承保约束与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制度供给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伟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7,共12页
高额的排污收益和极低的违法成本制约了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需求,环境污染的巨灾性、潜伏性和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抑制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导致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乏力。建议加大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罚和赔偿力度,将环境质... 高额的排污收益和极低的违法成本制约了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需求,环境污染的巨灾性、潜伏性和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抑制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导致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乏力。建议加大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罚和赔偿力度,将环境质量纳入地方官员的考核体系并提高其权重,向排污企业收取排污费成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通过发行环境巨灾债券来扩大承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保险 立法缺陷 承保约束 损害赔偿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保周期理论及其对我国产险业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华 杨晓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9-133,共5页
承保周期现象普遍存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实证。承保周期理论归纳为五种:理性预期假设、资本市场不完美假设、体制刚性假设、供给假设和供求互动说。驱动周期波动因素归纳为六个。据上述理论,推断我国产险业周期正运行于波峰到波谷... 承保周期现象普遍存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实证。承保周期理论归纳为五种:理性预期假设、资本市场不完美假设、体制刚性假设、供给假设和供求互动说。驱动周期波动因素归纳为六个。据上述理论,推断我国产险业周期正运行于波峰到波谷的轨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保周期理论 产险业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精确承保精准理赔的科技赋能方案与路径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思健 赖积保 李宏伟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0期13-24,共12页
“承保理赔不精准、道德风险严重”是长期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顽固性问题。其中,承保理赔的技术手段落后、科技应用能力有限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保险科技悄然兴起,大数据、移动... “承保理赔不精准、道德风险严重”是长期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顽固性问题。其中,承保理赔的技术手段落后、科技应用能力有限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保险科技悄然兴起,大数据、移动互联、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科技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的精准化提供了创新动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综述中国农业保险精确承保精准理赔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精确承保精准理赔的解决方案:在种植业保险上,在整合土地确权、灾害灾情、气象等大数据资源基础上和3S技术的支撑下,采用“空天地、多尺度、一体化”的作业新模式和“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按图管险”的“农险一张图”管理新理念;在养殖业保险上,通过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等科技手段对养殖个体进行精准识别和有效标记,实现养殖标的数量与权属的确定。结合上述解决方案,从保险机构端、政府管理端和投保农户端3个层面提出农业保险精确承保精准理赔的科技应用路径,期望能为推进中国农业保险精准化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精确承保 精准理赔 保险科技 3S 人工智能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保险精确承保精准理赔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思健 李宏伟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0期3-12,共10页
作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然而,现阶段中国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依旧相当粗放,存在效率低下、手段落后、道德风险严重、协保不... 作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然而,现阶段中国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依旧相当粗放,存在效率低下、手段落后、道德风险严重、协保不规范等现状与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参保农民的获得感。究其原因在于保险机构的技术手段落后、支撑信息缺乏、基层队伍素质低、风险管控不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保险信息不对称、数据共享难度大、标准规范难制订和核定机制未形成;农村农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农民保险意识和认识不足,保险知情权未全面落实和科技应用能力有限。现阶段,农业保险亟待推进精确承保和精准理赔工作,意义重大。基于此,保险机构应加大科技创新应用力度、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和构筑内部风险管控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大数据共享与应用机制、加快查勘定损标准规范制订和推进损失核定委员会设立;同时,应增强投保农户保险意识、纠正错误认识并推动科技在农民端普及,进而合力推动中国农业保险的精准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精确承保 精准理赔 道德风险 保险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保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生琼 吴婕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承保风险 竞争风险 逆选择风险 益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研究
12
作者 马本江 黄明珍 陈晓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8-171,共4页
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我国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检验,运用CF滤波法对非寿险的承保周期进行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寿险确实存在承保周期现象,周期长度为2~4... 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我国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检验,运用CF滤波法对非寿险的承保周期进行测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非寿险确实存在承保周期现象,周期长度为2~4年不等;验证了理性预期/制度干预假说、非理性预期假说、宏观经济周期假说,市场竞争假说的解释力不充分;不同区域受到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更能促进保费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寿险 承保周期 区域差异 联立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差保费原理下基于普惠型医疗保险的广义承保方式最优策略研究
13
作者 胡少勇 尹薇玥 胡军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7-632,共16页
近年来,各类普惠型医疗险项目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落地,其中以“卫惠保”为代表,采用了同时涵盖比例、免赔额与赔款上限的多层次承保方式,这类承保方式从未作为最优合同形式在已有文献中出现过.本文旨在寻找同时包含比例、免赔额和赔款... 近年来,各类普惠型医疗险项目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落地,其中以“卫惠保”为代表,采用了同时涵盖比例、免赔额与赔款上限的多层次承保方式,这类承保方式从未作为最优合同形式在已有文献中出现过.本文旨在寻找同时包含比例、免赔额和赔款上限的广义承保方式的最优策略.我们考虑以下两种模型:投保人自留风险的CTE小于风险承受上限情形下且最小化投保人保费的最优保险模型;方差保费原则下最小化保险公司VaR的最优再保险模型.这两种模型得到的最优合同形式支持了“卫惠保”等普惠型医疗险项目的承保方式,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帕累托分布和伽玛分布下的数值模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承保方式 方差保费 CTE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寿险业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波动性及结构性差异分析
14
作者 吴杰 粟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53,共9页
基于1999-2013年季度数据,利用CF滤波法、"三元组"检验法和多元回归比较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关系与差异。结果表明:两者的周期长度、对称性等结构性特征均有差异,保险周期存在明显的深度型非对称性,而承保周期较规整。二者... 基于1999-2013年季度数据,利用CF滤波法、"三元组"检验法和多元回归比较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关系与差异。结果表明:两者的周期长度、对称性等结构性特征均有差异,保险周期存在明显的深度型非对称性,而承保周期较规整。二者的运行波动具有明显的联动性,保险周期与滞后一期的承保周期相逆,且均受到不同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剔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后,保险周期的振幅缩小,承保周期却明显左移,两者都更加对称、更加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周期 承保周期 CF滤波 “三元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寿险业承保端风险扩张及原因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研究
15
作者 尚颖 贾士彬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5,共8页
本文选取2007—2017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承保端风险评价指标,并引入0—1权重矩阵和地理权重矩阵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寿险业承保端风险不存在β收敛,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是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本文选取2007—2017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承保端风险评价指标,并引入0—1权重矩阵和地理权重矩阵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寿险业承保端风险不存在β收敛,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是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资金贬值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同时受人口死亡率、寿险业务结构、寿险业务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建议从寿险业自身做起,控制业务发展速度、优化业务结构,适时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保端风险 空间滞后模型 替代效应 寿险业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承保风险引致系统性风险的空间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思婷 粟芳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各省份财险和寿险月度经营数据,使用TENET风险模型构建了省份间承保风险的空间溢出网络,量化了各省份承保风险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回归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各省份承保风险空间关联性相对较低...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各省份财险和寿险月度经营数据,使用TENET风险模型构建了省份间承保风险的空间溢出网络,量化了各省份承保风险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回归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各省份承保风险空间关联性相对较低,省份间传染极低,不太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各省份蕴含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特征。样本期内,财险业承保风险的空间溢出总量基本稳定,寿险业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各省份风险状况及保险资金运用是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监管可据此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角 承保风险 系统性风险 TENET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业承保风险引致系统性风险的复杂网络分析——基于寿险业与财险业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思婷 粟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6,共11页
基于2004—2018年实务数据,建立了寿险和财险业承保风险网络,模拟和量化了承保风险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并在行业和公司层面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和敏感性测试。研究发现,承保风险是导致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在样本... 基于2004—2018年实务数据,建立了寿险和财险业承保风险网络,模拟和量化了承保风险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并在行业和公司层面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和敏感性测试。研究发现,承保风险是导致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在样本期不断上升后趋于稳定,但整体可控。寿险承保风险所致的系统性风险低于财险。再保险分出率、偿付能力是影响系统性风险和保险公司稳定经营的关键,控制巨灾风险是有效防范承保风险引发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行业 承保风险 系统性风险 复杂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车险市场承保周期的实证研究——费率管制与市场准入限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丽娜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4期77-82,共6页
对车险承保周期的研究,传统上是从"价"的角度着手,以单位价格(保费/赔付额)和承保利润率为指标,来考察承保周期的波动特征。然而,我国车险市场中存在两个特殊的局限条件:费率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费率管制的存在,使保费收入... 对车险承保周期的研究,传统上是从"价"的角度着手,以单位价格(保费/赔付额)和承保利润率为指标,来考察承保周期的波动特征。然而,我国车险市场中存在两个特殊的局限条件:费率管制和市场准入限制。费率管制的存在,使保费收入不能反映车险业务的真实情况,从而以保费为基础的传统研究指标也不能用于对我国车险市场的研究。基于此,文章转换分析的角度,从"量"入手,以赔付额来描述车险市场的承保周期。文章发现,我国车险市场存在承保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5.33年,并且市场准入限制是影响车险承保周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险承保周期 市场局限条件 赔付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公司间的承保风险关联性:共同风险暴露还是再保险联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思婷 粟芳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96,共22页
如何降低保险机构间的风险关联性,是防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关键议题。依据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经营过程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共同风险暴露和再保险联系对承保风险关联性的影响,并基于2008-2021年保险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共同... 如何降低保险机构间的风险关联性,是防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关键议题。依据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经营过程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共同风险暴露和再保险联系对承保风险关联性的影响,并基于2008-2021年保险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共同风险暴露和再保险联系是促使财险公司产生承保风险关联性的关键因素但对寿险业承保风险关联性的影响程度较低。财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关联性主要因保费收入的险种结构相似性、地理分布相似性、直接再保险联系和间接再保险联系而产生,寿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关联性则由杠杆率相似度和保费收入险种结构的相似度所引起。共同风险暴露和再保险联系在不同类型的财险和寿险公司中呈现出较大差异。建议财险公司着重解决与其他公司在地理分布和险种结构上的同质化问题,寿险公司则应重点处理与其他公司之间在杠杆率上的过度相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保风险 承保风险关联性 共同风险暴露 再保险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寿险公司承保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景丽英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拥有足够的承保能力是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的基础,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是保险公司综合竞争能力的体现,是实现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承保能力在保险公司的发展中和战略规划中至关重要.采用定量方法对中国非寿险公司的承保能... 拥有足够的承保能力是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的基础,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是保险公司综合竞争能力的体现,是实现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承保能力在保险公司的发展中和战略规划中至关重要.采用定量方法对中国非寿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进行分析,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深入地了解各家保险公司承保能力的优势与劣势,为各家保险公司的战略规划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寿险公司 承保能力 多元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