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中的承传性与民族艺术的发展——评析《林泉高致》与儒释道根源审美的关系
1
作者 王峰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0,共3页
每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形成,首先来自于对传统的承传。承传过程的具体表现,离不开模仿、保守、承传的基础性。人们往往惯用“旧”、“封闭”、“凝固”、“保守”、“复古”之类的贬词,去评说这种基础性的传统价值。评析《林泉高致》与... 每一个民族的艺术文化形成,首先来自于对传统的承传。承传过程的具体表现,离不开模仿、保守、承传的基础性。人们往往惯用“旧”、“封闭”、“凝固”、“保守”、“复古”之类的贬词,去评说这种基础性的传统价值。评析《林泉高致》与儒释道根源审美的关系,可以体悟北宋山水画“保守”“复古”的承传价值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源审美 传统情结 审美 基础:承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小美 程堂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71-75,共5页
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吴小美,程堂发如同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思想家都是文化思想家。样,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主要是一位文化思想家。终其一生,究其全部作品,... 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吴小美,程堂发如同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思想家都是文化思想家。样,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主要是一位文化思想家。终其一生,究其全部作品,鲁迅始终是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思考 鲁迅小说 中国传统文化 承传性 历史生活 思想家 表现领域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
3
作者 闫庆来 马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0-81,共2页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也是花鸟画史上不可忽略的时代。而其本身所包含的写意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不仅存在写意性,且其写意性有其历史必然因...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也是花鸟画史上不可忽略的时代。而其本身所包含的写意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不仅存在写意性,且其写意性有其历史必然因素,这种历史必然性直接体现为技法师承性和绘画理论承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体花鸟画 技法师承 理论承传性 写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符号论 被引量:11
4
作者 聂志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2,127,共7页
与其他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以语音形式为能指、线条性、多义性、历史承传性和层级性5个特点;任意性是一切符号的基础,也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决定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社会性、强制性、可变性、不变性;理据性是语言符号命名与理解的... 与其他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以语音形式为能指、线条性、多义性、历史承传性和层级性5个特点;任意性是一切符号的基础,也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决定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社会性、强制性、可变性、不变性;理据性是语言符号命名与理解的依据,其外部依据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内部依据是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了语言符号系统性对任意性的制约,但承认理据性并不能否定任意性这一符号的根本属性。最后,语言是个共时态的价值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 理据 历史承传性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文学研究之管见
5
作者 区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当前文学研究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学研究思想之活跃、题材之新颖、内涵之广泛和成果之丰富,都大大超出了本世纪的任何一个时期。就浙江而言,一支由中青年学者为中坚的文学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了... 当前文学研究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学研究思想之活跃、题材之新颖、内涵之广泛和成果之丰富,都大大超出了本世纪的任何一个时期。就浙江而言,一支由中青年学者为中坚的文学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文学研究如何更深入发展的问题,促使人们思考。这里提出一些看法,无非是一得之愚,参与文学研究界的思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学 文学研究 课题设置 宏观研究 西方文学 微观研究 承传性 市民文学 浙江籍 文学研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