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批评手段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雅燕
穆大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5年第2期31-32,共2页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批评手段和表扬手段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有效的批评好比一剂良方,能使种种疑难病症得以解决,从而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利于树立良好的风气。因此,正确地开展批评,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效...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批评手段和表扬手段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有效的批评好比一剂良方,能使种种疑难病症得以解决,从而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利于树立良好的风气。因此,正确地开展批评,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效的武器,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消极因素
积极因素
批评
与自我
批评
疑难病症
武器
教育效果
思想感情
批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批评思维的“一体”重塑——兼谈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开放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美兰
邹德清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2期44-48,共5页
一当人们凭借直觉和敏感隐隐约约意识到一种体式、规范和过程正无法逆转地走向崩溃的时候,常态下的心理平衡和情绪自足便不复存在。人们似乎都期待着能发生一点什么,或者迎来一样什么东西,拯救系统解构造成的功能紊乱,而这种在翘首祈盼...
一当人们凭借直觉和敏感隐隐约约意识到一种体式、规范和过程正无法逆转地走向崩溃的时候,常态下的心理平衡和情绪自足便不复存在。人们似乎都期待着能发生一点什么,或者迎来一样什么东西,拯救系统解构造成的功能紊乱,而这种在翘首祈盼中形成的激荡不宁和茫然无措的心态天生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
批评
方法
中国文学
批评
批评过程
新时期
文学现象
文学观念
思维方式
开放
社会学方法
批评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批评与尊重──谈学生教育的艺术
3
作者
邓远品
张世坤
韩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批评
教育
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批评过程
教育效果
学生教育
教师
批评
学
教育方法
教育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论批评:对时代精神的体认与把握——论郁达夫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
4
作者
王桂修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5-99,共5页
以郁达夫的个性而言,他称得上是一个“最彻底的中国人”。他的《沉沦》的忧患与沉痛、纤细与丰盈,他创造时期发散出的理想色彩与浪漫精神,他最后以自己的鲜血谱写出的生命的辉煌礼赞,所有这一切,都充满了崇高的新时代的激情与壮烈的爱...
以郁达夫的个性而言,他称得上是一个“最彻底的中国人”。他的《沉沦》的忧患与沉痛、纤细与丰盈,他创造时期发散出的理想色彩与浪漫精神,他最后以自己的鲜血谱写出的生命的辉煌礼赞,所有这一切,都充满了崇高的新时代的激情与壮烈的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这种寓示着鲜明而突出的穿透力很强的主观投射,也同样在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这里,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互为诠释,批评意识与批评过程相互浸染,而使其文学批评提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颇具个性色彩的主观性的历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献身精神
文学
批评
批评
意识
批评过程
个性色彩
理想色彩
艺术家
郁达夫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批评:困惑与超越——兼论文学批评的美学规律
5
作者
贾益民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112-115,共4页
1“我的批评观”,一个令人困惑而尴尬的议题。在全国青年评论家文学评论研讨会上,面对这一中心议题,我有点儿茫然了:一来我的批评还在蹒跚学步,谈批评观未免显得滑稽。二来在世界范围内,二十世纪被公认为是“批评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批...
1“我的批评观”,一个令人困惑而尴尬的议题。在全国青年评论家文学评论研讨会上,面对这一中心议题,我有点儿茫然了:一来我的批评还在蹒跚学步,谈批评观未免显得滑稽。二来在世界范围内,二十世纪被公认为是“批评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批评模式和批评流派异彩纷呈,无不雄持批评论坛一隅,以独自的审美方式观照文学殿堂,以新的理论姿态和批评风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丰富发展;但是,本世纪以来的中国,是否形成了一种或几种真正属于我们民族自已的批评观?我们在世界文学批评园地里的位置又在哪里?这的确令人惶惑、忧虑与不安.然而历史却又无情地把千百个“我”和“我们”推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批评
美学规律
批评
观
批评过程
论文学
批评
对象
批评
主体
作家作品
批评
家
批评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闻批评的作用──读《新闻批评心理学》有感
6
作者
蒙应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89,共2页
新闻批评的作用──读《新闻批评心理学》有感蒙应哪里有人类生活,哪里里便有批评与被批评现象的存在。特别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上开展的新闻批评,由于它能在极大的范围内揭示社会矛盾,激起社会群体的感情波澜。对于...
新闻批评的作用──读《新闻批评心理学》有感蒙应哪里有人类生活,哪里里便有批评与被批评现象的存在。特别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上开展的新闻批评,由于它能在极大的范围内揭示社会矛盾,激起社会群体的感情波澜。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力量,无疑居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批评
心理学
批评
者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批评过程
新闻传播媒介
批评
与自我
批评
批评
报道
舆论监督
人的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批评手段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雅燕
穆大伟
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5年第2期31-32,共2页
文摘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批评手段和表扬手段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的、有效的批评好比一剂良方,能使种种疑难病症得以解决,从而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利于树立良好的风气。因此,正确地开展批评,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效的武器,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消极因素
积极因素
批评
与自我
批评
疑难病症
武器
教育效果
思想感情
批评过程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批评思维的“一体”重塑——兼谈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开放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美兰
邹德清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2期44-48,共5页
文摘
一当人们凭借直觉和敏感隐隐约约意识到一种体式、规范和过程正无法逆转地走向崩溃的时候,常态下的心理平衡和情绪自足便不复存在。人们似乎都期待着能发生一点什么,或者迎来一样什么东西,拯救系统解构造成的功能紊乱,而这种在翘首祈盼中形成的激荡不宁和茫然无措的心态天生与“
关键词
社会历史
批评
方法
中国文学
批评
批评过程
新时期
文学现象
文学观念
思维方式
开放
社会学方法
批评
实践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批评与尊重──谈学生教育的艺术
3
作者
邓远品
张世坤
韩刚
机构
大连机车厂技工学校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批评
教育
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批评过程
教育效果
学生教育
教师
批评
学
教育方法
教育学生
分类号
G715.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论批评:对时代精神的体认与把握——论郁达夫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
4
作者
王桂修
机构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5-99,共5页
文摘
以郁达夫的个性而言,他称得上是一个“最彻底的中国人”。他的《沉沦》的忧患与沉痛、纤细与丰盈,他创造时期发散出的理想色彩与浪漫精神,他最后以自己的鲜血谱写出的生命的辉煌礼赞,所有这一切,都充满了崇高的新时代的激情与壮烈的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这种寓示着鲜明而突出的穿透力很强的主观投射,也同样在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这里,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互为诠释,批评意识与批评过程相互浸染,而使其文学批评提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颇具个性色彩的主观性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
新时代
献身精神
文学
批评
批评
意识
批评过程
个性色彩
理想色彩
艺术家
郁达夫
表现形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批评:困惑与超越——兼论文学批评的美学规律
5
作者
贾益民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文摘
1“我的批评观”,一个令人困惑而尴尬的议题。在全国青年评论家文学评论研讨会上,面对这一中心议题,我有点儿茫然了:一来我的批评还在蹒跚学步,谈批评观未免显得滑稽。二来在世界范围内,二十世纪被公认为是“批评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批评模式和批评流派异彩纷呈,无不雄持批评论坛一隅,以独自的审美方式观照文学殿堂,以新的理论姿态和批评风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丰富发展;但是,本世纪以来的中国,是否形成了一种或几种真正属于我们民族自已的批评观?我们在世界文学批评园地里的位置又在哪里?这的确令人惶惑、忧虑与不安.然而历史却又无情地把千百个“我”和“我们”推出来。
关键词
文学
批评
美学规律
批评
观
批评过程
论文学
批评
对象
批评
主体
作家作品
批评
家
批评
文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闻批评的作用──读《新闻批评心理学》有感
6
作者
蒙应
机构
<漓江日报>编辑部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89,共2页
文摘
新闻批评的作用──读《新闻批评心理学》有感蒙应哪里有人类生活,哪里里便有批评与被批评现象的存在。特别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上开展的新闻批评,由于它能在极大的范围内揭示社会矛盾,激起社会群体的感情波澜。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力量,无疑居各...
关键词
新闻
批评
心理学
批评
者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批评过程
新闻传播媒介
批评
与自我
批评
批评
报道
舆论监督
人的心理活动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批评手段
黄雅燕
穆大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批评思维的“一体”重塑——兼谈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开放问题
陈美兰
邹德清
《湖北社会科学》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批评与尊重──谈学生教育的艺术
邓远品
张世坤
韩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理论批评:对时代精神的体认与把握——论郁达夫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
王桂修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批评:困惑与超越——兼论文学批评的美学规律
贾益民
《广东社会科学》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闻批评的作用──读《新闻批评心理学》有感
蒙应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