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代文学批评转型中的困境与策略选择的思考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长中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5,共7页
-
文摘
自社会—政治化批评范式消解之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理论一直是理论界挥之不去的焦虑。各种重建策略及理论构想此起彼伏,但由于文论家及批评家在主体意识、学识涵养、学术视界、翻译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过于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沉湎于浅层面问题不加分析、鉴别的认同而找不到自己独立的话语模式和个人位置,提不出自己的立场,思考不了本土问题。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基点、以文本为中心、以面向现实语境为依据、以理论多元为手段"的整体化思路才是解决当下批评建构困境的必要选择。
-
关键词
批评转型
困境
问题及对策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当代社会转型与当代文艺批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乃平
熊元义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艺报社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美学艺术与文化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2,共7页
-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发展论”(14AA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艺批评家应在推动广大作家艺术家与时俱进的艺术调整中促进当代文艺批评全面转型。当代文艺批评转型一是文艺批评家在推动广大作家艺术家的艺术调整的基础上调整文艺思想;二是文艺批评家在推举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上主要是看这些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文学文本解读学和"本体阐释"论以及"强制阐释"论都没有找到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科学途径,是当代文艺批评转型的歧途。当代文艺批评转型就是要超越当代文艺批评转型的歧途。
-
关键词
当代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转型
文艺批评转型的歧途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90年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文艺景观
- 3
-
-
作者
段吉方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4期78-82,共5页
-
文摘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文学批评体现出了回归本来角色的多元探索姿态。中国 90年代文学批评的激变与 2 0世纪 50、6 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有着极强的话语联系 ,在批评观念、话语操作、批评方法、价值判断上表现出了对后现代主义文化话语的极度张扬 ,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景观 ,从而对中国文学批评整体转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关键词
中国
90年代
文学批评
后现代主义
批评转型
-
Keywords
literature critique in the 90's
critique reformation
postmodern vision
historical orientation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大众传媒与批评的命运
- 4
-
-
作者
丘慧慧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1期78-81,共4页
-
文摘
传媒时代创造了大众化的文化模式 ,并生产了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在文化市场的驱动力下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合流形成新的文化背景 ,文学批评面临新的困惑必然走向转型。
-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文学批评
批评转型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