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98
1
作者 戴炜华 陈宇昀 《外语研究》 2004年第4期12-16,共5页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回顾批评语篇分析的简短的历史 ,重点研究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对两篇互联网新闻的对比性分析 ,探讨了意识形态在写作过程中的影... 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回顾批评语篇分析的简短的历史 ,重点研究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对两篇互联网新闻的对比性分析 ,探讨了意识形态在写作过程中的影响 ,从而揭示了批评语篇分析在分析大众语篇时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语篇分析 意识形态 权势 系统功能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 被引量:54
2
作者 辛斌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4,共6页
批评语篇分析(CDA)一直在试图从社会和认知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它既要运用社会学以及社会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又要借助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CDA在对语篇生成和理解的社会机制和过... 批评语篇分析(CDA)一直在试图从社会和认知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它既要运用社会学以及社会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又要借助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CDA在对语篇生成和理解的社会机制和过程进行理论描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对这些机制和过程进行心理和认知的阐释上还没有提出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不断发展,CDA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它们的研究成果并试图将其应用于批评语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语篇分析 认知语言学 社会认知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语篇分析的读者认知取向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军 戴炜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1,共4页
本文在简要回顾批评语篇分析阐释阶段的认知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O’Halloran(2003)的"理想读者认知框架"及其理论基础,并以此框架分析了一篇新闻语篇报道。
关键词 批评语篇分析 理想读者认知框架 连通主义 推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分析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鸿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30,共5页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语篇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在语言学上转向并有融合趋势,这种趋势必然反映为两大符号学派(皮尔斯符号学和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以及两类语言学(从生物体内部角度研究语言的心理活...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语篇分析。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在语言学上转向并有融合趋势,这种趋势必然反映为两大符号学派(皮尔斯符号学和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以及两类语言学(从生物体内部角度研究语言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一类和从生物体之间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社会属性的另一类)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趋势。语篇分析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一、语篇结构分析阶段;二、语篇结构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分析阶段;三、语篇结构与意识形态相结合的分析阶段(或语篇作为社会实践的研究阶段)。从符号学角度看,这三个阶段显示出语篇分析从研究语言结构与本义之间的关系,到研究语言结构与转义之间的关系,再到研究语言结构与意识形态(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分析可以揭示这门学科的哲学和符号学根源、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符号学 批评语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