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及其解释力 被引量:1
1
作者 闫怡恂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是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及翻译批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观察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该模式在每个发展阶段的构建过程,然后阐释该模式的优势特征,最后以葛浩文译者行为作为分析案例,讨论译者行为批评模式...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是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及翻译批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观察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该模式在每个发展阶段的构建过程,然后阐释该模式的优势特征,最后以葛浩文译者行为作为分析案例,讨论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解释力,旨在对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系统性进行验证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批评模式 葛浩文译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莱斯的翻译批评模式谈外宣视频字幕翻译——以贵州绿茶双语宣传片《一杯好茶,何为贵?》为例
2
作者 张小雨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莱斯提出了一种以文本类型为导向,同时又兼顾语内因素,语外因素和功能因素的翻译批评模式。该翻译批评模式对指引译者判断文本类型并作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及对批评家们评介译本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国家地理&... 莱斯提出了一种以文本类型为导向,同时又兼顾语内因素,语外因素和功能因素的翻译批评模式。该翻译批评模式对指引译者判断文本类型并作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及对批评家们评介译本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联合出品的中英双语版贵州绿茶宣传片《一杯好茶,何为贵?》为例,分析其字幕翻译中体现的翻译批评模式。通过莱斯的翻译批评模式探析外宣视频中影响字幕翻译的文本类型、语内因素以及功能因素,不仅有利于向世界展现出我国茶文化的别样风采,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对我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实现文化交流与交往等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斯 翻译批评模式 外宣视频 字幕翻译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如何运用?——对一种批评模式的思考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和龙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0,共6页
在当下外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常见的批评模式.即从某个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本文对这一批评模式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并思考了理论与批评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批评实践中的各种理论迷误.... 在当下外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常见的批评模式.即从某个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具体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本文对这一批评模式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并思考了理论与批评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批评实践中的各种理论迷误.以及理论“运用”中的应有态度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理论 批评模式 作品阐释 迷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黑特 宗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3,共5页
体系化的历史主义作为理论模式发源于欧洲,但是作为一种批评的方法论亦是中国自发的学术传统。在中国电视剧批评领域,历史主义批评模式表现为历史的客观性:考据式研究、历史人物的意识形态性;阶级分析、历史的统一性;从革命斗争到民族... 体系化的历史主义作为理论模式发源于欧洲,但是作为一种批评的方法论亦是中国自发的学术传统。在中国电视剧批评领域,历史主义批评模式表现为历史的客观性:考据式研究、历史人物的意识形态性;阶级分析、历史的统一性;从革命斗争到民族国家三种具体形态。本文梳理并阐述了这一批评模式在中国电视剧批评中的形成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历史主义 理论渊源 批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客观批评模式的构建——源于当前一些书法批评的批评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82,共5页
目前书法批评的随意性导致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羸弱 ,主要问题是缺乏客观标准及审美维度体系。书法批评在艺术水平衡量、审美发掘和风格评析、创作规律总结、审美引导和阐释等方面的理论实践价值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法批评规范... 目前书法批评的随意性导致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羸弱 ,主要问题是缺乏客观标准及审美维度体系。书法批评在艺术水平衡量、审美发掘和风格评析、创作规律总结、审美引导和阐释等方面的理论实践价值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法批评规范的建立。建立书法审美维度体系后可以简化书法评价并提高批评的客观性 ,人们的审美差异通常可以包括在这些维度之中。书法审美维度建立后需要建立评价模型和评分标准。针对传统研究中审美维度体系具有主观性和不规范性的特点 ,结合古代书论和多学科相关理论、并兼顾术语的通俗易解性 ,书法评价维度体系的构建可包括客观属性感知、书写过程感知、无偏好类风格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批评模式 审美维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批评的三种中国古典批评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华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5,112,共5页
中国古典批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注经式批评、诗话式批评(或范畴式批评)和评点式批评。注经式批评针对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体批评对象的哲学文本,分为两种取向:其一为"我注六经"式的考据取向,其二为"六经注我"... 中国古典批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注经式批评、诗话式批评(或范畴式批评)和评点式批评。注经式批评针对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体批评对象的哲学文本,分为两种取向:其一为"我注六经"式的考据取向,其二为"六经注我"式的义理取向。诗话式或范畴式批评与当今所谓的印象主义批评颇为相似,主要通过零星的、随感式的和非系统的评说来进行。评点式批评主要针对小说这种叙事类文学的文本,一般不会被抽离所评点的文本之外,而是附着其上,与被评点的文本形成了一种寄生和被寄生的关系。在翻译批评中,哲学经典文本的翻译批评多为注经式批评;诗歌翻译批评因多采取零星范畴式的批评可与诗话式批评模式比类;小说类叙事文体的翻译批评可以参照评点式批评模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中国古典批评模式 注经式批评 诗话式批评 范畴式批评 评点式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形式与政治之间——论文本意义生成机制与批评模式之关联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春青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5-52,共8页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审美本身是无功利的,当然也是非政治性的,这是康德美学的基本精神。文学形式,包括文体、叙事方式、文本结构、修辞手法、风格、声律等因素,作为文学世界中最主要的审美之维,也是非政治性的。然而,在20世纪20...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审美本身是无功利的,当然也是非政治性的,这是康德美学的基本精神。文学形式,包括文体、叙事方式、文本结构、修辞手法、风格、声律等因素,作为文学世界中最主要的审美之维,也是非政治性的。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以及在其影响下的各种社会学批评看来,形式和审美本身就具有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意涵。于是,通过形式的分析来揭示文学作品的政治倾向或意识形态性。便成为一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批评中重要的路向。那么,从中国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来看,这种批评路向是合理的吗?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吗?这便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治性 批评模式 文本结构 意义生成 西方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批评 意识形态性 社会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多元·动态·选择:建构性的翻译批评新探索——评肖维青新著《翻译批评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金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翻译批评模式研究》一书在对古今中外翻译批评思想的归纳和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廓清了翻译批评中的一些术语概念,明晰了翻译批评的性质、分类、地位、作用、主体、客体、标准等,重点探讨了翻译批评模式,并对各种中外模式的优缺点进... 《翻译批评模式研究》一书在对古今中外翻译批评思想的归纳和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廓清了翻译批评中的一些术语概念,明晰了翻译批评的性质、分类、地位、作用、主体、客体、标准等,重点探讨了翻译批评模式,并对各种中外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独到的解读,最后指出要建立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选择的和建构性的翻译批评体系。全书引证丰富,理论性强,学科交叉性突出,是我国翻译批评理论研究的新突破。本文简要介绍了该书内容,指出了其写作特色,最后指出了该书面世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模式 翻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批评模式的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勇 王冰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1-208,260,共9页
就选本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而论,选本批评既是选本所属时代文学批评实践的内在构成部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当代文学批评与选本编纂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同构对应和彼此生发的关系:一方面,文学批评的时代变迁制约着选本批评的阶段性... 就选本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而论,选本批评既是选本所属时代文学批评实践的内在构成部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当代文学批评与选本编纂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同构对应和彼此生发的关系:一方面,文学批评的时代变迁制约着选本批评的阶段性演变及其方式方法的构造,另一方面选本编纂也以其自身“选”和“编”的方式参与到文学批评的转折递变的过程中去。选本编纂的当代演变,其所表现出的是当代文学发展及其批评模式变迁的表征,需要从社会语境及其上下文的规定性的角度加以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选本 批评模式 互文性 "询唤"批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乐、画理论批评模式的体味性
10
作者 过安琪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5,共4页
当前,对传统文论批评模式所作的研究已经成熟化,但对乐、画理论的批评模式所作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为了弥补当前研究之空缺,笔者将就传统乐、画理论的批评模式进行探究,并在汲取当前文论研究的观点之余还另提出自己的几点创见。概括说... 当前,对传统文论批评模式所作的研究已经成熟化,但对乐、画理论的批评模式所作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为了弥补当前研究之空缺,笔者将就传统乐、画理论的批评模式进行探究,并在汲取当前文论研究的观点之余还另提出自己的几点创见。概括说来,传统乐、画理论具有体味性、整体性、形象性、模糊性等特点。在此,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单撷取其中的体味性一条,并立足于哲学理论的思维模式来对此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乐 画理论 批评模式 体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的“自序”与“后记”
11
作者 蒲震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0-141,共2页
《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一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下面是著者最近为此书写的“自序”与“后记”。先行发表,略明心迹,并资纪念。“后记”中说:“光阴荏苒,岁不我与,诸事分心,所获无多。”“呜呼!念岁月之蹉跎,感大化... 《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一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下面是著者最近为此书写的“自序”与“后记”。先行发表,略明心迹,并资纪念。“后记”中说:“光阴荏苒,岁不我与,诸事分心,所获无多。”“呜呼!念岁月之蹉跎,感大化之倏忽,尽教师之职责,效野人之献芹!”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基础理论课的老教师,笔者希望此书能为中国传统文论与关学的现代价值转型研究铺路搭桥,并愿它的出版,从某一角度,对激励后学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模式 中国艺术 后记 自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统文论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评宜摆脱文学批评模式
12
作者 肖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35,共1页
我们无可回避如下的事实:而今充斥大量报刊的电影批评文章,大都采取的是文学批评模式,铺天盖地包围了观众。它们几乎是千篇一律地都围绕着电影的故事、情节、主题、人物、性格等展开,而触及电影本体的批评实在寥若晨星。无可否认,任何... 我们无可回避如下的事实:而今充斥大量报刊的电影批评文章,大都采取的是文学批评模式,铺天盖地包围了观众。它们几乎是千篇一律地都围绕着电影的故事、情节、主题、人物、性格等展开,而触及电影本体的批评实在寥若晨星。无可否认,任何一部成功的电影都以充实的内蕴为基础,因而文学式的电影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自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同时应指出的是,一旦这种模式作为一种主体批评占据了显赫的甚至独霸天下的位置,那么就不能不说这意味着电影本体的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模式 电影批评 电影艺术 主体批评 必要性 电影语言 影评 本体 文学模式 电影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批评学:关于一种文艺批评新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念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2-335,共4页
话语理论作为一种同人类文化活动或表意实践密切相关的当代理论形态,已经深深渗透到哲学思考、文学研究、历史叙述等各种活动中,成为一种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的理论形态。将话语理论导入文学批评学领域,有可能改变现有中国文学批评的现状,... 话语理论作为一种同人类文化活动或表意实践密切相关的当代理论形态,已经深深渗透到哲学思考、文学研究、历史叙述等各种活动中,成为一种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的理论形态。将话语理论导入文学批评学领域,有可能改变现有中国文学批评的现状,并进而确立一种关于文学批评的更具针对性、批判性、整合性的新的文学批评模式——话语批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理论 文艺批评 批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批评与文化批评——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闵泽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69,共4页
中西的话语体系与批评方式虽判若秦越,但如珠玉辉映、笙磬和谐者,亦无不有。从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散文批评家比较关注文法、文势、文气等具体的文本研究,也颇为关注与作者、时代相关的文化研究,对批... 中西的话语体系与批评方式虽判若秦越,但如珠玉辉映、笙磬和谐者,亦无不有。从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散文批评家比较关注文法、文势、文气等具体的文本研究,也颇为关注与作者、时代相关的文化研究,对批评者自身的感受则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批评模式 文本 文化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清小说批评中的两种主要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道理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明清占据了光采夺目的一页。创作、出版、评点、奖掖小说,在明清知识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小说在明清人心目中是摇曳多恣的,明清人审视小说时使用了五花八门的批评模式。这并不能证明明清人思想活跃,倒显示了他...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明清占据了光采夺目的一页。创作、出版、评点、奖掖小说,在明清知识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小说在明清人心目中是摇曳多恣的,明清人审视小说时使用了五花八门的批评模式。这并不能证明明清人思想活跃,倒显示了他们思维的单一。从不停留在具体事物上,总是要把审视对象纳入人生系统中去把握,这是中国标准化的价值判断方式。明清人审视小说时,不加思索地接受了它。小说在明清人心目中摇曳多恣的位置,不过是明清人把小说纳入人生系统时具体置入点不同而产生的错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批评 小说家 知识界 小说创作 通俗小说 认识价值 批评模式 小说题材 道德教化 英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一个有意义的批评范畴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炫 《当代文坛》 1988年第4期46-49,共4页
如果以往的艺术理论对我们来说只是几条象样的、但又干巴巴的原则和毫无生气的只能有一种选择的模式,艺术批评就未免是一件有些悲哀的事情。 也许艺术批评一旦进入对艺术的否定与苛求阶段,形象总是不十分光彩的;但由此导致艺术批评只有... 如果以往的艺术理论对我们来说只是几条象样的、但又干巴巴的原则和毫无生气的只能有一种选择的模式,艺术批评就未免是一件有些悲哀的事情。 也许艺术批评一旦进入对艺术的否定与苛求阶段,形象总是不十分光彩的;但由此导致艺术批评只有在对艺术进行肯定与认同时,才能被赋予某种合法地位,则又是不公平的。诚然,就象艺术并不是只有在艺术批评的宠爱下才成为艺术一样,优秀的艺术也并不是只有在批评的劳动后才成其为优秀。艺术批评在二十世纪以前从来没有起眼的地位(在中国即便是二十世纪也没有),但是为什么在和艺术发生关系时又显得这样任重道远而心事重重?艺术批评对于创作的极端重要和被创作的极端轻视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踉踉跄跄地走着自己的历史。它被艺术或推推搡搡或拉拉扯扯所生成的屈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批评 二十世纪 艺术发生 艺术理论 合法地位 社会学批评 屈辱感 批评模式 新时期文学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修辞批评研究20年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科 解学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4-44,共11页
修辞批评研究由来已久,但真正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20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进而归纳出国内外该领域不同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国内西方修辞批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介国外修辞批评... 修辞批评研究由来已久,但真正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20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进而归纳出国内外该领域不同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国内西方修辞批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介国外修辞批评理论、构建新的西方修辞批评模式、对比中西修辞批评理论以及洋为中用等方面;国外西方修辞批评研究,尤其在美国,则主要在原有深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并更新原有修辞批评理论、拓展修辞批评的研究范围。梳理近20年的西方修辞批评研究,可为我国的西方修辞批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修辞批评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并不断促进西方修辞批评与我国修辞实践的对接研究,进而展示西方修辞批评的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批评 西方修辞学 修辞理论 理论综述 修辞批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批评研究:开拓创新、回归本体——评周领顺新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暨《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国月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0.引言“文化转向”之前的翻译批评是一元批评模式,其后的翻译批评进入了多元批评模式,即除了对语言文字层面和技巧方面的批评外,还涵盖了对译者主... 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0.引言“文化转向”之前的翻译批评是一元批评模式,其后的翻译批评进入了多元批评模式,即除了对语言文字层面和技巧方面的批评外,还涵盖了对译者主体、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等内容的批评。但整体而言,都是从文本出发的静态评价,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境地,致使理论和实践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路径探索 译者主体 译文质量 文本类型 静态评价 批评模式 解构主义 翻译现象 语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批评性质、功能的定位说开去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立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6,共4页
读了您的第七封信,感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又深了一层,颇有收获。这次,您重点对强制阐释的三个"前置"中第三个前置即前置结论作了一锤定音的批判,使人心悦诚服地认可前置结论是强制阐释最明显、最毋庸置疑的特征。同时,您深入论述了在... 读了您的第七封信,感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又深了一层,颇有收获。这次,您重点对强制阐释的三个"前置"中第三个前置即前置结论作了一锤定音的批判,使人心悦诚服地认可前置结论是强制阐释最明显、最毋庸置疑的特征。同时,您深入论述了在强制阐释中三个前置的相互关系和动态构成,这在思维逻辑和推理方式上是站得住的,深化了对强制阐释的批判。我特别注意到,您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文学批评的性质、功能在理论依据。我以为,一般说来,这个理路是对头的。不过,细细推敲起来,似乎还不够完整、不够全面,还有一些可以补充、修正之处。下面试谈谈我的初步想法,以就教于您和专家学者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说 文学批评 张江 济金根 推理方式 使人 批评实践 马恩 思维逻辑 批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的批评——评《文学翻译批评概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巩茗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I0009-I0009,共1页
文学翻译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以“文学翻译批评”冠名的理论著作,体现了研究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示范作用。作者在书... 文学翻译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以“文学翻译批评”冠名的理论著作,体现了研究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示范作用。作者在书中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践进行了批评。作者还围绕翻译批评领域中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问题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批评 理论著作 示范作用 批评模式 译作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