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译者行为批评模式的发展轨迹及其解释力 |
闫怡恂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基于莱斯的翻译批评模式谈外宣视频字幕翻译——以贵州绿茶双语宣传片《一杯好茶,何为贵?》为例 |
张小雨
|
《福建茶叶》
|
2024 |
0 |
|
3
|
理论如何运用?——对一种批评模式的思考与分析 |
张和龙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4
|
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 |
王黑特
宗敏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书法客观批评模式的构建——源于当前一些书法批评的批评 |
张捷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6
|
翻译批评的三种中国古典批评模式 |
刘华文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在形式与政治之间——论文本意义生成机制与批评模式之关联 |
李春青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开放·多元·动态·选择:建构性的翻译批评新探索——评肖维青新著《翻译批评模式研究》 |
刘金龙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批评模式的演变 |
徐勇
王冰冰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0
|
论传统乐、画理论批评模式的体味性 |
过安琪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的“自序”与“后记” |
蒲震元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影评宜摆脱文学批评模式 |
肖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3
|
话语批评学:关于一种文艺批评新模式的思考 |
黄念然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4
|
文本批评与文化批评——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分析 |
闵泽平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5
|
试论明清小说批评中的两种主要模式 |
梁道理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6
|
模式:一个有意义的批评范畴 |
吴炫
|
《当代文坛》
|
1988 |
1
|
|
17
|
西方修辞批评研究20年 |
李科
解学花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6 |
4
|
|
18
|
翻译批评研究:开拓创新、回归本体——评周领顺新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暨《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 |
赵国月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19
|
从文学批评性质、功能的定位说开去 |
朱立元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0
|
文学翻译的批评——评《文学翻译批评概论》 |
巩茗珠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