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新闻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旺余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6-178,共3页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从《时代周刊》上选取一篇新闻报道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从《时代周刊》上选取一篇新闻报道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篇新闻无论是对事件的描述,还是对美阿双方形象的塑造,都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因此,新闻读者应批判地从媒体中获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批评性语篇分析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性语篇分析: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素玲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23-26,共4页
批评性语篇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英国一些语言学家的推崇,通过对公众语篇的语言分析来揭示语篇的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功能.本文通过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发展背景、分析方法及发展现状的简述,指出其在现实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中... 批评性语篇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英国一些语言学家的推崇,通过对公众语篇的语言分析来揭示语篇的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功能.本文通过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发展背景、分析方法及发展现状的简述,指出其在现实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意识形态 批评言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设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严轶伦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6期32-37,共6页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解释语言传达思想观念的约定性。它提供了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和对文本和话语进行分析的元语言。但它的研究手段却比较单一,没有系统化也不多元化,目前还主要停留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范畴所提供的测量工具。本文从语用、... 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解释语言传达思想观念的约定性。它提供了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和对文本和话语进行分析的元语言。但它的研究手段却比较单一,没有系统化也不多元化,目前还主要停留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范畴所提供的测量工具。本文从语用、认知和修辞表征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预设作为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它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的潜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 批评性语篇分析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教材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颖 王文琴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9,共4页
作为机构语篇的教材语篇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它所带有的倾向性会影响其使用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框架中分类系统、情态系统、转换系统等分析工具对英语教材语篇进行实例分析,探讨教材的意义建... 作为机构语篇的教材语篇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它所带有的倾向性会影响其使用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框架中分类系统、情态系统、转换系统等分析工具对英语教材语篇进行实例分析,探讨教材的意义建构功能。该方法能帮助学生读者认清语言形式背后的含义,增强鉴别和选择西方文化的能力,也为教材的编写和解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达到英语教育的真正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教材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Fairclough的语篇分析观 被引量:17
5
作者 项蕴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19-22,共4页
非批评性语篇分析忽视了语篇中的权力,没有解释语篇的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意义,没有考虑权力关系是如何构建语篇实践的.批评语言学忽视了生成和解释语篇的过程以及语言形式与社会意义之间的联系,没有将语篇变化作为社会和文化变化的一部... 非批评性语篇分析忽视了语篇中的权力,没有解释语篇的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意义,没有考虑权力关系是如何构建语篇实践的.批评语言学忽视了生成和解释语篇的过程以及语言形式与社会意义之间的联系,没有将语篇变化作为社会和文化变化的一部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弱点,但仍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rclough 批评性语篇分析 批评性语篇分析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也纳学派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国的方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项蕴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8,129,共5页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即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际语篇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却很少被应用于对汉语语篇的分析之中。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将该理论全面、系统地... 维也纳学派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即语篇-历史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国际语篇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却很少被应用于对汉语语篇的分析之中。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将该理论全面、系统地加以介绍,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其进行借鉴和修正,使其适用于对当代中国新话语的分析,进而推动中国的语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历史分析方法 修正 当代中国新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情咨文中词汇的批评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沈继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1,共5页
词汇是语篇结构的基本层级。本研究基于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三维理论框架及西方论辩研究的诉求模式,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三篇有代表性的美国国情咨文中的词汇进行了量化描述和动态分析,旨在揭示咨文的劝说... 词汇是语篇结构的基本层级。本研究基于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三维理论框架及西方论辩研究的诉求模式,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三篇有代表性的美国国情咨文中的词汇进行了量化描述和动态分析,旨在揭示咨文的劝说性与宣传性。研究表明,词汇的使用是总统影响他人意识形态和维护自身权力的一种语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词汇策略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转喻分析的意识形态观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克 李淑康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9,共6页
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语篇分析所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随着批评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建立,批评转喻分析可以看作是对此研究范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因此,在批评转喻分析的视域下,意识形态有其独到的内涵。它可以看作是一种弱式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语篇分析所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随着批评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建立,批评转喻分析可以看作是对此研究范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因此,在批评转喻分析的视域下,意识形态有其独到的内涵。它可以看作是一种弱式意识形态,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强式意识形态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批评认知言学 批评转喻分析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的元功能看政治演讲——以奥巴马2008年大选获胜演说为例 被引量:19
9
作者 姜雪 刘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0-365,共6页
从功能语言观的角度,利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以奥巴马2008年大选获胜演说为范本,分析了政治演讲这种语篇模式的特征,挖掘了政治演讲在语言上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态系统和归一性系统实现概念功能,如何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实现... 从功能语言观的角度,利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以奥巴马2008年大选获胜演说为范本,分析了政治演讲这种语篇模式的特征,挖掘了政治演讲在语言上如何通过及物性系统、语态系统和归一性系统实现概念功能,如何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实现人际功能,如何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实现语篇功能。政治演讲的演讲者对自己主、客观态度的把握,对演说辞可信度和说服力的塑造,对自己社会身份、人际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建构都能够通过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演讲 批评性语篇分析 功能 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播视野中的“慕课”在中国——基于四家主流报纸报道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晓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26,共5页
选择2013-2015年国内四家主流报纸有关“慕课”的报道作为语料,洞察“慕课”在中国的生成、传播与接受历程,运用议程设置、框架分析、批评性语篇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主流报纸描述和建构“慕课”有明显态度差异;主流报纸对“慕课”的报... 选择2013-2015年国内四家主流报纸有关“慕课”的报道作为语料,洞察“慕课”在中国的生成、传播与接受历程,运用议程设置、框架分析、批评性语篇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主流报纸描述和建构“慕课”有明显态度差异;主流报纸对“慕课”的报道和评论体现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对“慕课”发展有一定影响;对于“慕课”未来发展,大众媒体应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报纸 议程设置 框架分析 批评性语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