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力、话语操控与意识形态——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解读外刊新闻标题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健 陈红 陈卫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58,共5页
文章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内,结合所收集到的语料,从分类、及物性、情态和转换四个维度对美英主流报刊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揭示了外刊新闻标题反映其所在媒体的意识形态以及客观报道的相对性,提出... 文章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内,结合所收集到的语料,从分类、及物性、情态和转换四个维度对美英主流报刊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揭示了外刊新闻标题反映其所在媒体的意识形态以及客观报道的相对性,提出受众在解读外刊新闻标题时应注意培养批评性语言意识,把握媒体的思想政治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意识形态 批评性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 语言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文宇 李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在综述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为了弥补当前研究在中观层面的关注不足,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视角与框架。该框架利用微观层面互联网语篇分析来重构中观层面... 在综述网络语言暴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识别了当前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不足。为了弥补当前研究在中观层面的关注不足,提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视角与框架。该框架利用微观层面互联网语篇分析来重构中观层面网络语言暴力的事件—过程,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社会情境来展现"暴力的语言"向"语言的暴力"演变背后的驱动机制和社会操纵过程,可为下一步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提供启示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网络语言暴力 污名化 网络欺凌 人肉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语篇中的情态表达及其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严世清 赵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情态是说话人表达对断言和建议的态度和判断的一种手段。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依据,采用Fowler(1985)提出的情态的五种分类法,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美国共和党代表人物John McCain和民... 情态是说话人表达对断言和建议的态度和判断的一种手段。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依据,采用Fowler(1985)提出的情态的五种分类法,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美国共和党代表人物John McCain和民主党代表人物Barack Obama在2002-2008年期间就战争与和平问题所发表的言论及相关新闻报道中的情态话语进行分析,揭示情态在政治语篇中具有操控性和劝说性等功能。研究表明,情态是操纵者驾驭的一种语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语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青年形象研究——基于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桂生 黄建滨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本文依托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对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青年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中国青年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所隐匿的意识形态等问... 本文依托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对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青年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中国青年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所隐匿的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的秘密》通过词汇选择、议程设置、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方式,将中国青年群体塑造成"迷惘的一代""享乐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西方世界存在的"中国崩溃论"以及意识形态偏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 《中国的秘密》 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文宇 李珂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5,共7页
为深入了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演变、研究热点与前沿,借助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对最近国外22年(1994.5-2015.7)的相关载文、关键词、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 为深入了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演变、研究热点与前沿,借助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对最近国外22年(1994.5-2015.7)的相关载文、关键词、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1)批评性话语分析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理论,日益发展成为一门超学科;(2)语料库建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语言分析软件的开发为批评话语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使得整体与局部分析相得益彰,定性与定量相辅相成,促进了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和综合性;(4)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热点研究对象是政治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权力 政治 意识形态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88
6
作者 纪玉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9-155,共7页
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有 30年的发展历史。其基本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其主要方法有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 ,互为补充 ,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有 30年的发展历史。其基本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其主要方法有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 ,互为补充 ,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 ,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理论渊源 西方马克思主义 语篇体载交织分析 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约时报》涉华环境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俊 王蕾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6-128,共3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在国际传媒的核心强势地位,其对中国的环境报道成为世界...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在国际传媒的核心强势地位,其对中国的环境报道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影响着读者对中国环境形象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报道 批评性话语分析 《纽约时报》 中国经济 环境问题 西方媒体 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民教育研究方法新探--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束永睿 傅安洲 聂迎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3,共4页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话语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对语言表面形式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揭露话语内部隐含的意识形态与权势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能为美国公民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概述了批评性话语分...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话语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对语言表面形式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揭露话语内部隐含的意识形态与权势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能为美国公民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概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内涵、方法、基本论点和原则,从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其对美国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并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公民学与政府国家标准》中情态动词的分析,挖掘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美国公民教育研究 新视角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诠释学矛盾 被引量:6
9
作者 熊伟 舒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0,共7页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诞生及发展过程中广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其分析/阐释结果的客观有效性,语言学家威多森、斯塔布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代表费尔克劳夫等人曾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系列辩论。从西方诠释学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费尔克劳夫与...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诞生及发展过程中广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其分析/阐释结果的客观有效性,语言学家威多森、斯塔布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代表费尔克劳夫等人曾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系列辩论。从西方诠释学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费尔克劳夫与威多森等人的争论是诠释学内部的分歧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的投影,对应着三重矛盾:科学实证方法与人文阐释方法的矛盾、客观诠释学与哲学诠释学的矛盾、“批评性”阐释与过度阐释的矛盾。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思想,这些矛盾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互补性和张力的共同作用下,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得以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诠释学 过度阐释 语料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关系与身份建构——海尔曼剧作《小狐狸》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岑玮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8,共5页
本文借助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解读美国剧作家莉莲·海尔曼的代表作品《小狐狸》.对剧中主要人物的话语材料进行分析,揭示这些话语背后所反映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方的历史原貌以及南方社会的权力关系与人物身份。
关键词 《小狐狸》 批评性话语分析 权力关系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的语法及其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128,共7页
目的虽然有主观性,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客观的。功利主义伦理观构筑了目的行为的合理化。目的性行为的话语构建,可分成目标型行为、手段型行为和结果型行为等三种类型。从伊战前夕布什对萨达姆政权发出的最后通牒和《华盛顿邮报》上一篇反... 目的虽然有主观性,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客观的。功利主义伦理观构筑了目的行为的合理化。目的性行为的话语构建,可分成目标型行为、手段型行为和结果型行为等三种类型。从伊战前夕布什对萨达姆政权发出的最后通牒和《华盛顿邮报》上一篇反战派的评论可以看出,这二个语篇中构建美政府及盟军、伊政权和伊人民行为的目的的语言手段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目的性在话语中的分布与社会行为中权力的分布密切相关。运用目的的语法可以识别话语作者力图建立的权势关系,分析话语中意识形态的生成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行为 功能语法 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盛赞的中国90后:从平民叙事到形象建构——基于KBS纪录片《明见万里》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桂生 黄建滨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依据费尔克劳的描述-阐释-解释这一话语分析径路,本文对韩国主流媒介KBS所产制的纪录片《明见万里》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KBS利用积极语义韵词汇、隐喻、互文性、断点叙事等策略,建构了中国90后青年群体"积极创业"&q... 依据费尔克劳的描述-阐释-解释这一话语分析径路,本文对韩国主流媒介KBS所产制的纪录片《明见万里》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KBS利用积极语义韵词汇、隐喻、互文性、断点叙事等策略,建构了中国90后青年群体"积极创业""勇于创新""永不言败""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一系列积极正面形象,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对中国青年群体"恐惧""担忧"的氛围。本文认为,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中国不断攀升的综合国力以及依存于韩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90后 《明见万里》 韩国主流媒体KBS 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语法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结合点——第28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大会述评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战子 高一虹 《外语研究》 2002年第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功能语法 学术会议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 语法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反转新闻的话语表达与意义建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源于语言学,并与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运用CDA的方法对反转新闻话语从文本生产、消费过程再到社会文化的三重分析,发现其报道内容集中于社会矛盾,...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源于语言学,并与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运用CDA的方法对反转新闻话语从文本生产、消费过程再到社会文化的三重分析,发现其报道内容集中于社会矛盾,信息发布者作为话语实践的直接主体,采取"惯习性"操作,用词语的反复强调、建构性互文以及将公众议题转化为私人语境等话语策略,将事实进行扭曲,使社会冲突进一步激化,并完成了第一重意义建构。而在反转新闻的反转过程中,参与话语实践的主体进一步扩大,完成了对真相的找寻和对意义的再次建构,并呈现原有社会脉络中的稳固媒介权力关系与新媒体社会化过程出现的新权力关系的互动与博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反转新闻 意义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主流媒体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和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1-143,共3页
主流媒体如何报道新闻事件往往能影响读者对某个事件背景与事实的知晓与解读。瑞典主流媒体对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12月前往瑞典领奖的一系列报道,充分显示了新闻语篇背后意识形态对客观事实的忽略和扭曲,硬是把莫言从"文学创作者&qu... 主流媒体如何报道新闻事件往往能影响读者对某个事件背景与事实的知晓与解读。瑞典主流媒体对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12月前往瑞典领奖的一系列报道,充分显示了新闻语篇背后意识形态对客观事实的忽略和扭曲,硬是把莫言从"文学创作者"的作家形象失真地表现为"政府的捍卫者"。瑞典主流媒体不仅有选择性地回避了莫言在文学作品中对历史故事的精彩描述和富有想象力的文学创作,也局限地、不平衡地在与文学无关的方面主观臆断,最终使瑞典受众偏离了对莫言及其获奖应该有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瑞典主流媒体 新闻语篇 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媒金融类新闻涉华报道的意识形态及权力关系选择:《纽约时报》有关中国A股的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
16
作者 沈雨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3-155,共3页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出发,以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分析工具,选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16年6月15日刊登的金融新闻"MSCI Delays Adding China Stock to Emerging Markets Benchmark",即MSCI明...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出发,以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分析工具,选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16年6月15日刊登的金融新闻"MSCI Delays Adding China Stock to Emerging Markets Benchmark",即MSCI明晟集团宣布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新闻报道事件作为语篇分析范例,从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出发,从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层面入手,试图从及物性结构、词汇句法选择、语气系统、直接引语等角度分析该报道如何使用语言操纵策略体现其意识形态及其政治经济立场,以期为后续国内读者阅读外媒金融类新闻提供借鉴参考,增强批评性阅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 金融类新闻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美国媒体中医药报道话语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青 吴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619-623,共5页
目的:分析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话语,揭示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态度。方法:建立美国中医药新闻报道专题语料库,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报道文本进行索引行解读和词簇研究。结果:1)自2000年以来,中医药相关报道的数量... 目的:分析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话语,揭示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态度。方法:建立美国中医药新闻报道专题语料库,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报道文本进行索引行解读和词簇研究。结果:1)自2000年以来,中医药相关报道的数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在描述中西医关系时,美国媒体频繁使用了具有"融合"语义的词汇。3)在报道针灸和中药时,媒体的词汇选择存在明显差异,在宣传针灸安全有效的同时,强化了中草药有害、受污染、甚至危险的负面形象。结论: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体现了美国社会和民众对中医药发展的密切关注和对寻求中西医结合的浓厚兴趣,然而中草药的安全性问题仍是美国民众关注和担忧的焦点。为了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和接受度,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媒体宣传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新闻报道 语料库研究 批评性话语分析 美国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社交媒体新闻叙事中品牌“被标签化”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庆园 李欣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42-52,共11页
品牌“被标签化”指将品牌作为一种显性符号被报道者(事件或人物)归类为某一借由刻板印象形成既定印象的人或事件。从政务社交媒体中品牌“被标签化”的现象切入,以具有官方权威背书的政务社交媒体新闻叙事话语生产为议题,结合费尔克拉... 品牌“被标签化”指将品牌作为一种显性符号被报道者(事件或人物)归类为某一借由刻板印象形成既定印象的人或事件。从政务社交媒体中品牌“被标签化”的现象切入,以具有官方权威背书的政务社交媒体新闻叙事话语生产为议题,结合费尔克拉夫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中的代表性语篇为样本,从文本、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对新闻叙事中品牌“被标签化”的表现、话语逻辑及可能后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品牌作为标签,或与新闻文本形成描述性互文,或建构起预设并借由叙事矫正。出于政治、文化与社会多方面动机,政务社交媒体运营人员选择品牌“被标签化”式话语,并产生负面后果,勾连起语篇外的情绪并产生负面联想,是社交媒体时代话语策略中为工具理性所役的表现。品牌“被标签化”对新闻生产与品牌传播皆是模糊地带,基于标签的指涉与话语的互文,跳出业务层面对新闻生产研究的普遍框架,对探索政务社交媒体内容生产突围理论困境及现实难题的可能性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社交媒体 标签化 新闻叙事 批评性话语分析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中文报业集团“2014马年春节”新闻报道框架研究——基于批评性话语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50,共4页
本论文以澳华文媒体为对象,以对2014年马年春节报道为案例,运用语言学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辨析两类媒体在诠释中国文化形象时,如何通过话语策略实现其涉华报道议程,以及所采用的新闻框架的差异。研究主要以新闻价值构成的五要素为框架... 本论文以澳华文媒体为对象,以对2014年马年春节报道为案例,运用语言学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辨析两类媒体在诠释中国文化形象时,如何通过话语策略实现其涉华报道议程,以及所采用的新闻框架的差异。研究主要以新闻价值构成的五要素为框架分析的依据,这五要素分别是时新性(timespan)、接近性(proximity)、显著性(Eliteness)、重要性(Importance/Superlativeness)和趣味性(Human Interest)。研究方法主要采用Wordsmith5.0对词频(wordlist)与词语搭配(concord)进行分析,评估上述要素对所选媒体的影响权重。以此为基础,鉴别所选媒体对中国文化事件的态度与议程设置。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本次选择了马年春节这一时间性较强事件,因此时新性要素可以忽略。此外,根据其余四要素的定义,确定词频分析更适用于衡量重要性与趣味性,而词语搭配分析则更有助于评价接近性和显著性。为了更符合新闻框架分析的基本路数,在分析词频与词语搭配的结果时,辅助以新闻学内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框架研究 华文媒体 中国文化 澳洲中文报业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性话语视域下商业广告语解读
20
作者 王叶芳 侯彩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5,共2页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选取一些经典的商业广告语为语料,从词汇分类、人称代词、形容词、副词、互文、修辞和预设方面对商业广告语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发现商品生产者和广告设计者如何通过这些方法进行语言...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选取一些经典的商业广告语为语料,从词汇分类、人称代词、形容词、副词、互文、修辞和预设方面对商业广告语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发现商品生产者和广告设计者如何通过这些方法进行语言建构来传递其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最终导致人们的消费行为的改变。本文希望能为商业广告语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商业广告语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