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守正与融通: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重构及其批评史意义
1
作者
张莹洁
马茂军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清人所编古文选本虽体例不尽相同,但普遍以古文为因时而变、创新发展的动态概念,并于古文的道统观念、发展纲要、文体关系、审美属性多有前人未及、深刻独到的探本之说。清代古文选家一改明代偏于性灵抒发、消解意识形态的选文陈轨,通...
清人所编古文选本虽体例不尽相同,但普遍以古文为因时而变、创新发展的动态概念,并于古文的道统观念、发展纲要、文体关系、审美属性多有前人未及、深刻独到的探本之说。清代古文选家一改明代偏于性灵抒发、消解意识形态的选文陈轨,通过编纂实践活动赋予古文不失正统而又不拘一律的精神品格,不仅蕴涵着赓续古文运动正统文风、标示文章发展脉络的要义宏旨,又不乏文体互通借鉴、审美思想的深度揭示。质言之,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兼有理论色彩与实践指向的重构,使之生成守正与融通两大特质,选本的学理性、审美性、实用性也随之提升,反映出文用实践认知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批评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古文选本
古文观念
批评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学史中的“四友”现象及其批评史意义
2
作者
王乙珈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1,共9页
"四"是古代典籍中极富文化内涵的数字,历代典籍中大量出现的"四友",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探讨了"尚四"观念在典籍中的理论确立,梳理"四友"命名的流衍和内涵嬗变,进而分析"尚四"观...
"四"是古代典籍中极富文化内涵的数字,历代典籍中大量出现的"四友",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探讨了"尚四"观念在典籍中的理论确立,梳理"四友"命名的流衍和内涵嬗变,进而分析"尚四"观念背后的批评史意义":四友"及其延伸出的"四杰""四家"等概念,是文体风格、最高成就和地域流派的代称,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四”
四友现象
文化心理
批评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守正与融通: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重构及其批评史意义
1
作者
张莹洁
马茂军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古文选本整理及研究”(17ZDA24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2023M741393)
+1 种基金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0976)
北京大学“翁洪武科研原创基金资助项目”(WHW201809)。
文摘
清人所编古文选本虽体例不尽相同,但普遍以古文为因时而变、创新发展的动态概念,并于古文的道统观念、发展纲要、文体关系、审美属性多有前人未及、深刻独到的探本之说。清代古文选家一改明代偏于性灵抒发、消解意识形态的选文陈轨,通过编纂实践活动赋予古文不失正统而又不拘一律的精神品格,不仅蕴涵着赓续古文运动正统文风、标示文章发展脉络的要义宏旨,又不乏文体互通借鉴、审美思想的深度揭示。质言之,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兼有理论色彩与实践指向的重构,使之生成守正与融通两大特质,选本的学理性、审美性、实用性也随之提升,反映出文用实践认知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批评史意义。
关键词
清代
古文选本
古文观念
批评史意义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学史中的“四友”现象及其批评史意义
2
作者
王乙珈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1,共9页
文摘
"四"是古代典籍中极富文化内涵的数字,历代典籍中大量出现的"四友",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探讨了"尚四"观念在典籍中的理论确立,梳理"四友"命名的流衍和内涵嬗变,进而分析"尚四"观念背后的批评史意义":四友"及其延伸出的"四杰""四家"等概念,是文体风格、最高成就和地域流派的代称,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尚四”
四友现象
文化心理
批评史意义
Keywords
"Four-worship"
"Si You"Phenomenon
cultural psychology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守正与融通: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重构及其批评史意义
张莹洁
马茂军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文学史中的“四友”现象及其批评史意义
王乙珈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