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悖论中跋涉:经典作品的批评伦理
1
作者 袁洪庚 董国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7,共6页
经典文学作品中隐藏着"陌生性"对"熟识性"依赖、"原创性"因其审美性与社会性的此消彼长而隐退的两重悖论。文学批评中的工具主义出于批评家希冀文学"有用"的初衷,是一种合理认知,但是专业文学... 经典文学作品中隐藏着"陌生性"对"熟识性"依赖、"原创性"因其审美性与社会性的此消彼长而隐退的两重悖论。文学批评中的工具主义出于批评家希冀文学"有用"的初衷,是一种合理认知,但是专业文学批评必须坚持以审美体验为基础的本体式研究,甚至不排斥部分回归印象批评。合乎文学逻辑的批评伦理应该予以批评家充足的个性化阐释空间,同时尊重"外部研究"对文本社会意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作品 工具主义 批评伦理 专业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伦理学的视角解读中国文学现象——评《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2
作者 徐江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I0005-I0005,共1页
中国文学深受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尤其注重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这些观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传承。在中国文学中,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学作品不仅是审美的对象,也是道德教化的工具。在不... 中国文学深受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尤其注重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这些观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传承。在中国文学中,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学作品不仅是审美的对象,也是道德教化的工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伦理观念和道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儒家思想 道德教化 文学与道德 文学现象 伦理观念 伦理批评 道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伦理·科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具有教诲功能与伦理导向。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从自然进化、伦理教化以及科学技术三个层面出发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在低学段从自然选择的视角认识大自然,中学段从伦理选择的视角认识社会,高学段从科...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具有教诲功能与伦理导向。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从自然进化、伦理教化以及科学技术三个层面出发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在低学段从自然选择的视角认识大自然,中学段从伦理选择的视角认识社会,高学段从科学选择的视角认识宇宙,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批评 小学语文教育 统编教材 外国选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广告伦理批评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朝雯 王惠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0-92,共3页
后工业时代的广告业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广告宣传及由此衍生的"真实性",成为了现代广告伦理批评的两大焦点。文章对发达国家广告伦理研究的趋势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力图为我国广告伦理批评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真实性 广告伦理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 被引量:34
5
作者 伍茂国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23-129,共7页
伦理批评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高居文学批评的榜首 ,但近代唯美主义产生以后 ,伦理批评渐趋衰微 ,到现代形式主义出现 ,审美批评以压倒之势占尽批评的风光。尽管如此 ,文艺与伦理内在的关联以及当代人文精神的回归 ,使得伦理批评重... 伦理批评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高居文学批评的榜首 ,但近代唯美主义产生以后 ,伦理批评渐趋衰微 ,到现代形式主义出现 ,审美批评以压倒之势占尽批评的风光。尽管如此 ,文艺与伦理内在的关联以及当代人文精神的回归 ,使得伦理批评重新受到重视。不过伦理批评如何选择复兴的途径事关其在当代的命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伦理 伦理批评 唯美主义 形式主义 小说 审美批评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新发展”还是“伦理批评新道路”——叙事伦理的提出及其理论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郁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100,共4页
近年来,"叙事伦理"逐渐成为时髦词汇,走俏于中西文论界。但由于具体语境的规约,中西学者各自强调叙事伦理意涵的一端:布斯等西方学者在"叙事学新发展"的意义上,侧重叙事机制的分析;刘小枫等中国学者则在"伦理... 近年来,"叙事伦理"逐渐成为时髦词汇,走俏于中西文论界。但由于具体语境的规约,中西学者各自强调叙事伦理意涵的一端:布斯等西方学者在"叙事学新发展"的意义上,侧重叙事机制的分析;刘小枫等中国学者则在"伦理批评新道路"的向度上,偏重伦理意涵的阐释。这两种理解和运用方式有其具体历史语境的合理性和不可否认的学术意义。但设若跳出中西文化语境的制约,从文论自身的逻辑类型及其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中西学者对叙事伦理的阐述,其实均未触及它所潜含的真正价值:两种文论类型也即伦理批评和形式批评有机结合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伦理 叙事学新发展 伦理批评新道路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伦理学批评的审美维度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习文 李仁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0,共4页
艺术伦理学批评是从伦理学视角对具体的艺术文本、艺术现象进行分析、阐释和价值评判的一种艺术批评方法。艺术伦理学批评不能缺失艺术的审美维度,这既与艺术兼有实用和审美的特性有关,也与艺术伦理学批评需要考虑艺术创造和接受过程中... 艺术伦理学批评是从伦理学视角对具体的艺术文本、艺术现象进行分析、阐释和价值评判的一种艺术批评方法。艺术伦理学批评不能缺失艺术的审美维度,这既与艺术兼有实用和审美的特性有关,也与艺术伦理学批评需要考虑艺术创造和接受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审美发现、审美判断相关。艺术伦理学批评的美学兼容品格要求艺术伦理学批评注重艺术文本的审美创造,适当地借鉴、吸收其他艺术批评方法,在探讨艺术中的伦理问题时,更注重艺术伦理与艺术表达之间关系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批评 艺术伦理批评 审美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斯的伦理修辞与当代西方伦理批评 被引量:6
8
作者 汪建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2,共8页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是将修辞视角引入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理论建构的成功典范。布斯还是当代西方伦理批评的理论旗手,他有关伦理批评的主张也深受其伦理修辞观的影响。在《我们的交流圈子——小说伦理》一...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韦恩.布斯是将修辞视角引入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理论建构的成功典范。布斯还是当代西方伦理批评的理论旗手,他有关伦理批评的主张也深受其伦理修辞观的影响。在《我们的交流圈子——小说伦理》一书中布斯"以书喻友",并不否认伦理批评的一个中心是对叙事的伦理价值做出评判,但他也主张伦理批评还应该将读者已有的伦理观念考虑在内。这一主张充分地表明,布斯已接受了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思潮以及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影响,从《小说修辞》中只关注作者如何通过修辞手段影响并控制读者这一单向模式向文本、语境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这一双向模式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恩.布斯 修辞 伦理批评 同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游戏理论关系问题初探——聂珍钊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9
作者 聂珍钊 黄开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61,共8页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黄开红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学期间,先后两次采访了该院博士生导师聂珍钊教授,内容主要涉及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游戏理论的学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聂教授认为:游戏理论对文学研究是否适用还值得商...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黄开红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学期间,先后两次采访了该院博士生导师聂珍钊教授,内容主要涉及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游戏理论的学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聂教授认为:游戏理论对文学研究是否适用还值得商榷;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理是建立在伦理选择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论,它之所以能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主要是由于它契合了当前文学批评的实际需要,将文学批评从一个只注重理论演绎而忽视文本分析的死胡同中带了出来。聂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一些最新核心术语进行了解释,对文学的教诲功能与审美的关系发表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批评 游戏理论 教诲功能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修辞·阅读的伦理·批评多元主义——再论韦恩·布斯的文学伦理批评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后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6,共8页
为了恢复道德视角在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布斯在原则、方法和目的上重新定位了伦理批评。他采用修辞分析与伦理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伦理批评在理性描述与道德评价两方面的协调统一。他重新界定了伦理批评的几个关键词,提出了共导、... 为了恢复道德视角在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布斯在原则、方法和目的上重新定位了伦理批评。他采用修辞分析与伦理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伦理批评在理性描述与道德评价两方面的协调统一。他重新界定了伦理批评的几个关键词,提出了共导、阅读的伦理以及批评多元主义等全新的理念,同时还复活并深化了"以书为友"的传统隐喻。但布斯在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和价值设想上仍未完全摆脱自由人文主义批评的影响,这让他的理论主张虽然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却很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斯 伦理批评 小说修辞 阅读的伦理 批评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重审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8,共7页
文章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从对翻译活动和译者态度的认识论出发,具体阐述了现代早期对照阅读式批评模式的形成及其目的,据此认为创造社与胡适或者文学研究会之间的论争实质上体现了翻译的伦... 文章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从对翻译活动和译者态度的认识论出发,具体阐述了现代早期对照阅读式批评模式的形成及其目的,据此认为创造社与胡适或者文学研究会之间的论争实质上体现了翻译的伦理学批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翻译论争 伦理批评 对照阅读式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建利 徐德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分析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沃廉姆斯作品《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问题。该作品以夸张和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臭烘烘先生"这一颇具颠覆性的道德榜样形象,"臭烘烘先生"...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视角,分析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沃廉姆斯作品《臭烘烘先生》中的道德榜样问题。该作品以夸张和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臭烘烘先生"这一颇具颠覆性的道德榜样形象,"臭烘烘先生"以独特的方式帮助故事中人物实现了心灵成长,作为道德榜样具有突出的伦理教诲功能;整部作品从儿童的心理需求和人生成长出发,具有鲜明的儿童本位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批评 道德榜样 儿童本位 儿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特戏剧的伦理学批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立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0-164,共5页
品特的戏剧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的先锋实验作品,但无论给品特的戏剧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批评家们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品特及其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一种对人类道德伦理的终极关怀。暴露人性的邪恶是品特戏剧的内驱力,人性的邪恶导致了人与环... 品特的戏剧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的先锋实验作品,但无论给品特的戏剧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批评家们都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品特及其作品鲜明地表现了一种对人类道德伦理的终极关怀。暴露人性的邪恶是品特戏剧的内驱力,人性的邪恶导致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家庭成员间伦理准则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特 戏剧 伦理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词阐释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邹建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也是十多年以来国内学界经常运用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重新审视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就会发现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严重的缺失,需要我们以学术眼光加以辨析,...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也是十多年以来国内学界经常运用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重新审视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就会发现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严重的缺失,需要我们以学术眼光加以辨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术语与概念进行讨论。本文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观念与实践中的五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七个新的术语与概念并加以界定,以期对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 文学伦理批评 存在问题 关键词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之后: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伦理批评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7,共5页
过去几十年伦理批评的衰落与理论(特指以后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文论)的兴起有关,因为理论对意义有限的哲学范畴的怀疑造成伦理价值的失宠。事实上,理论并没有简单、绝对地排斥伦理。在当今"后理论"的语境下,我们有必要... 过去几十年伦理批评的衰落与理论(特指以后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文论)的兴起有关,因为理论对意义有限的哲学范畴的怀疑造成伦理价值的失宠。事实上,理论并没有简单、绝对地排斥伦理。在当今"后理论"的语境下,我们有必要梳理理论和伦理的复杂关系,从而重新建立伦理批评在众多文本阅读策略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主体性 理论 道德哲学 伦理批评 解构批评 不确定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批评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革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伦理批评经历了提出、兴起、繁荣、衰落、复兴、再发展的过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其发展过程的分界线。在此之前,其繁荣表现在文学伦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在此之后,其复兴首先表现在对其定义的重新界定。此... 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伦理批评经历了提出、兴起、繁荣、衰落、复兴、再发展的过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其发展过程的分界线。在此之前,其繁荣表现在文学伦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在此之后,其复兴首先表现在对其定义的重新界定。此次的复兴不是道德批评的重申,而是伦理批评的进一步发展,并由此演变出了以韦恩·布斯和玛莎·努斯鲍曼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伦理批评和以希利斯·米勒为代表的解构主义伦理批评。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学者聂珍钊也提出了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并逐步完善,使之成为具有系统理论框架和批评术语的批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批评 道德批评 文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利芳 李洁欣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伦理意识与秩序、能力的养成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伦理是儿童文学与生俱来的价值质素,儿童文学伦理问题有其自身独特的领域特征与专业内涵。二十余年来西方儿童文学研究呈现出强劲的伦理批评趋势,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伦理、叙事伦... 伦理意识与秩序、能力的养成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伦理是儿童文学与生俱来的价值质素,儿童文学伦理问题有其自身独特的领域特征与专业内涵。二十余年来西方儿童文学研究呈现出强劲的伦理批评趋势,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伦理、叙事伦理与谎言问题、关怀伦理、幻想文学的伦理问题、情感与伦理的关系研究、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伦理研究六个方面。中国儿童文学立足个体性与社会性、儿童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等伦理关怀,在儿童文学审美价值实现与文化育人本质之间确立了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的基本价值原则与价值取向。二十余年来中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生态伦理、西方成长小说的伦理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研究和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中的儿童文学伦理探究五个方面,其中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正在对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余年来 儿童文学 中西 伦理批评 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恶价值判断与和谐社会建构——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文学伦理学批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贝克 李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3,共8页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 惊悚小说《奥德利夫人的秘密》的伦理道德书写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学术界的猛烈抨击,一个世纪后学术界重新评价该小说,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肯定了其文学伦理价值。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家女子海伦·马尔东僭越贵族阶层界线,试图通过隐藏身份和婚姻的途径来改变命运,但在私家侦探罗伯特·奥德利穷追不舍的调查下,其身份悬疑被侦破,最终被送进疯人院囚禁起来的惊悚故事,体现出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的悲剧机制、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性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以结果论善恶”的道德观。尽管该小说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其追求幸福的伦理道德书写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普遍性,因而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当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形成了以文史为鉴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利夫人的秘密》 善恶判断 和谐社会 文学伦理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脉络与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德旭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文学研究界,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伦理学批评几近消声,直到80年代末才再次回归,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文学批评的这次"伦理学转向"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与各路思想资源的对话争鸣中,复兴后的文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美文学研究界,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伦理学批评几近消声,直到80年代末才再次回归,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文学批评的这次"伦理学转向"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与各路思想资源的对话争鸣中,复兴后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又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视角和方法。追溯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嬗变轨迹,大致可以归纳出两条谱系: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解构主义,两支伦理批评学派各具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方法。前者传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和诗学观,主张通过文学获得伦理道德教育;后者借助后结构主义理论对文学进行伦理批评,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批评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学派 解构主义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聂珍钊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金娥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1期3-12,共10页
聂珍钊是我国知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及中美诗歌诗学学会副会长。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中国创始人,聂教授近年来主要致力于... 聂珍钊是我国知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现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及中美诗歌诗学学会副会长。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中国创始人,聂教授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近日,我们有机会对聂教授做了一个访谈,访谈主要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基本术语等问题展开,并涉及伦理与道德的区别、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特性等问题。本访谈试图厘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体系框架及其独创性特征,使有志于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术语和核心概念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共同努力,以实现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走出去并引领国际学术话语研究的宏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批评 伦理选择 脑文本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