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
1
作者 陈然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1,共7页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在逻辑起点、推演过程、对象定位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但无论是对于叙事批评还是意识形态批评来说,都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形式 主体性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颜敏 陈海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方法论变革是一种重要的批评现象。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其形成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其时,文学批评生态被改造,文学批评话语及话语体系有了新的建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在... 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方法论变革是一种重要的批评现象。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其形成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其时,文学批评生态被改造,文学批评话语及话语体系有了新的建构。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在根本意义上是新时期之初文学观念、文学批评理念变化的基本体现,它实现了批评方法从一元到多元的深刻变革,彰显出一种时代性的、难能可贵的理论品格,其与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协和一致,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体性等现代性价值诉求。这一变革有力地冲击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模式,开启了新时期文学批评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并为当下文学批评理论探索包括文学批评主体性建设、批评话语与话语体系的建构及文学批评学科意识的持续增强等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变革 新时期文学批评 创新发展 批评主体性 批评话语与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批评的阐释 被引量:5
3
作者 管建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4,共7页
音乐批评应该成为音乐学术研究的基本理念,当今它对于社会的音乐文化发展的理论功用价值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解释学中寻求音乐批评的人文学科基础与方法,并将音乐批评与当今各种文化批评视界相融合,既扩大音乐批评广阔的文... 音乐批评应该成为音乐学术研究的基本理念,当今它对于社会的音乐文化发展的理论功用价值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解释学中寻求音乐批评的人文学科基础与方法,并将音乐批评与当今各种文化批评视界相融合,既扩大音乐批评广阔的文化视野,也探求中国音乐批评在今后全球文化相互影响中对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批评 解释学 主体性批评 边缘批评 后殖民批评 文化批评 认识论批判 跨文化并置 解释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