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易代之际的批判理学:再论吕留良理学思想的基本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善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2,F0003,共11页
以往对于吕留良理学思想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以“尊朱辟王”来概括其思想立场。实际上“尊朱辟王”的说法并不合适,因为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含糊的,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吕氏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吕氏本身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吕氏思想的基本... 以往对于吕留良理学思想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以“尊朱辟王”来概括其思想立场。实际上“尊朱辟王”的说法并不合适,因为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含糊的,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吕氏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吕氏本身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吕氏思想的基本价值倾向。有鉴于此,对于吕氏理学思想的概括可以视为“批判理学”,这样更能体现处于明清易代之际以遗民身份自限的这样一种具体的理学思想形态。吕氏理学思想显然是批判王学的,但是又跟一般意义上的朱子学不一样,这是由于吕氏所处的特殊生活氛围和身份意识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留良 明清易代 批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
2
作者 任绪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62-66,共5页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任绪斌明清之际(明隆万至清乾嘉时期,即公元16世纪中至19世纪初),是中国“天崩地解”的封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动,以“胜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理学面对日趋加剧的社会动...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任绪斌明清之际(明隆万至清乾嘉时期,即公元16世纪中至19世纪初),是中国“天崩地解”的封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动,以“胜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理学面对日趋加剧的社会动荡也陷入危机。理学家们尽管秉执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批判理学 实学教育思潮 系统探析 理学教育 资本主义萌芽 宋明理学 文化动因 教育思想 利玛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布伦塔诺对西方近代伦理学基础原则的批判及其意义
3
作者 张勤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0,200,共9页
布伦塔诺对西方近代伦理学基础原则进行批判的缘由是要寻求克服伦理学危机与困境的出路,批判的依据是科学的知识原则,即内观原则。这一原则在伦理学知识上体现为明见性与有效性原则,据此,布伦塔诺批判了西方近代伦理学具有代表性的四种... 布伦塔诺对西方近代伦理学基础原则进行批判的缘由是要寻求克服伦理学危机与困境的出路,批判的依据是科学的知识原则,即内观原则。这一原则在伦理学知识上体现为明见性与有效性原则,据此,布伦塔诺批判了西方近代伦理学具有代表性的四种伦理学基础原则:克拉克的“自明”原则,功利主义的“后果”原则,沃拉斯顿的自然理性原则和康德的绝对命令原则。这一批判对于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表明西方近代伦理学的种种伦理学原则及其基础是不牢固的,这在根本上是由于西方近代的规范伦理学未能考察伦理认识的奠基问题而无法突破伦理学的理论困境。布伦塔诺由此提出伦理学的奠基问题,为西方近代伦理学转向现代伦理学奠定了基础,使得克服伦理学危机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伦塔诺 理学原则 理学危机 近代伦理学批判 现代伦理学奠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想象与实践:批判地理学视角
4
作者 陈淳 杨盼 蔡晓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9-1618,共10页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片引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批判地理学视角讨论流动儿童对于“家”在不同尺度的想象。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要素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构成,既是流动儿童生活经验的表达,也体现了其对“家”的想象与期望,“家”的物质层面与情感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②基于流动的生活实践,流动儿童对“家”的想象具有多尺度特征,“家”与住所、社区乃至更广泛的空间关联密切,其中社区是流动儿童与地方建立积极情感链接的重要空间;③“家远在故乡”是流动儿童的共同认知,“家”总是指向户籍所在地,体现了流动儿童日常生活空间与“家”的地方归属之间的错位。研究尝试为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移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案例借鉴,并对城市管理者创设更有利于流动儿童融入的友好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 绘画分析 地理想象 批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学批判的三个进路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晓番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4,共6页
中国思想发展到清代,理学陷入发展瓶颈,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理学最具特色和最为核心的地方是其吸收佛学体用论思维模式,理学批判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对于这一思维方式的批判。乾嘉学者从语言、历史和实践三个进路对理学的问题加以揭露... 中国思想发展到清代,理学陷入发展瓶颈,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理学最具特色和最为核心的地方是其吸收佛学体用论思维模式,理学批判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对于这一思维方式的批判。乾嘉学者从语言、历史和实践三个进路对理学的问题加以揭露。这些批评对于中国哲学的展开意义重大,是新的哲学的义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批判 语言进路 历史进路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利玛窦对理学的批判及其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幼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51,共6页
利玛窦在其神学代表作《天主实义》中全面表达了他对理学的看法,它是来华传教士中第一本批判理学的书籍。基于终极信仰不同,书中提出两项批判主题:(一)太极不能为万物之原。(二)天地万物不可为一体。利玛窦的观点对在华耶稣会产生了深... 利玛窦在其神学代表作《天主实义》中全面表达了他对理学的看法,它是来华传教士中第一本批判理学的书籍。基于终极信仰不同,书中提出两项批判主题:(一)太极不能为万物之原。(二)天地万物不可为一体。利玛窦的观点对在华耶稣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他们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与发展了利玛窦的观点,由此加剧了与中国士大夫冲突。第二:将理学传入欧洲,无意中为正发生的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充满理性精神的材料。利玛窦与耶稣会士批判理学的客观意义超越了宗教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天主实义》 理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法理学在中国的兴起
7
作者 邱昭继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7期16-25,共10页
批判法理学的迅速崛起是2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於兴中、冯象和强世功是中国批判法理学思潮的发动者和推动者。於兴中运用文明秩序理论批判一元的法律文明秩序和国家法制主义,并提出社会理论与法之研究的种种面相。冯象则从... 批判法理学的迅速崛起是21世纪中国法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於兴中、冯象和强世功是中国批判法理学思潮的发动者和推动者。於兴中运用文明秩序理论批判一元的法律文明秩序和国家法制主义,并提出社会理论与法之研究的种种面相。冯象则从宗教和伦理的角度对中国的政法体制和法治意识形态做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批判。强世功将新中国形成的法律传统概括为法律的治理化传统,并主张中国的法理学应该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批判法理学致力于反思和批判中国的法治和法理学传统,力图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为中国未来的法治和法理学提出一幅理想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学 文明秩序 政法传统 法治 治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晃的大陆:欧洲中心主义的元地理学批判
8
作者 许玉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5-200,共6页
欧洲中心主义观念既是一套价值理念,又是一种时空意识。融入时空观念中的价值等级观念具有隐蔽性。隐藏在欧洲中心主义中的现代空间观念秩序和地理学知识因其具有的"客观"和"中立"特性,通常被后殖民批判所忽略。元... 欧洲中心主义观念既是一套价值理念,又是一种时空意识。融入时空观念中的价值等级观念具有隐蔽性。隐藏在欧洲中心主义中的现代空间观念秩序和地理学知识因其具有的"客观"和"中立"特性,通常被后殖民批判所忽略。元地理学批判所要揭示的正是被传统后殖民批判所忽略的、建构其他观念赖以依存的地理学知识建构的客观性。本文从大陆的划分、东西方的划界及其依据的标准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元地理学知识都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往往是文化和地缘政治利益的隐喻。解构欧洲中心主义空间秩序观念的元地理学批判,并不意味着寻求一种对立的替代方案,更重要的是启发一种"间性"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 元地理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宋事功学派的反理学思想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国灿 《安徽史学》 1998年第3期19-25,共7页
关键词 事功学派 理学思潮 理学 《习学记言序目》 陈亮 事功之学 儒家学说 理学思想 传统儒学 批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取向的特点及成就 被引量:7
10
作者 霍涌泉 魏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68-1475,共8页
当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着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除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心理学等思潮之外,还涌现出了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和... 当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着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除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心理学等思潮之外,还涌现出了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和多元主义辩证法等新取向,其中批判心理学已成为发展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随着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运动的日益高涨,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理论资源,是我们中国心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理学 实证主义 女权主义 批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兼论其教育哲学内涵及理论深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述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3,共6页
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大... 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人性和性习关系的理解。没有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便不会有明末清初理学批判和自我批判思潮的实践创生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本体-工夫" 教育哲学 内涵 "性-习" 自我批判 人性 明末清初 理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主体性——与伊安·帕克教授谈理论心理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8,55,共9页
理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想象一种超越"心理学"的、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人类形象。这种"非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致力于分析使"心理学"得以可能的文化-历史形式,以及主体如何根据心理学生产的概念和范畴思考... 理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想象一种超越"心理学"的、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人类形象。这种"非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致力于分析使"心理学"得以可能的文化-历史形式,以及主体如何根据心理学生产的概念和范畴思考和行动。这意味着心理学要研究的对象正是被它自己生产出来的,并在生活世界中经验性地被再生产出来。由此主体就被心理学化了。故理论心理学要击破和重构似已成为固定之物的"心理学的""范畴"和"概念"。心理学化的主体被改造成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市民主体或心理学个体。作为马克思的解放议程最具弹性的替代性方案,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化的主体理解自我与社会的中介。而理论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想象超越了这种心理学化限制的人类形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正与之相关,通过它我们得以超越互相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及其心理学。而中国理论心理学家需要像批判地检讨那些从西方进口的心理学那样质疑土生土长的"心理学"的各种形式,并促使人们发展出新形式的反抗性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心理学 批判理学 理学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 资本主义心理学 本土心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管理研究对我国商科教育的启迪
13
作者 王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批判管理研究对主流商科教育提出了质疑。批判管理研究是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对西方主流商科教育进行了剖析,借助传统社会科学的批判学说、批判性思维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批判管理研究为...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批判管理研究对主流商科教育提出了质疑。批判管理研究是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对西方主流商科教育进行了剖析,借助传统社会科学的批判学说、批判性思维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批判管理研究为主流管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判。特别是它所倡导的批判思维或批判性反思对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变革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学 主流商科教育 质疑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教训值得记取——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剖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飞 《心理学报》 1979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目前正在大抓战略中心的转移。如何端正思想路线,切实解决好历史上遗留下来和现存的一些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是当前理论战线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十年来的心理...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目前正在大抓战略中心的转移。如何端正思想路线,切实解决好历史上遗留下来和现存的一些重大理论和认识问题,是当前理论战线讨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十年来的心理学实践证明,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运动的方向和做法是错误的。作者试图做一初步的剖析,引起讨论,共同总结这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批判 历史教训 思想路线 理学 现代化建设 认识问题 理论战线 我国社会主义 试图做 宏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形心理学批判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希亮 《心理学报》 1958年第0期85-98,共14页
完形心理学派孕育和誕生的时代是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这正是資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这时資产阶級的哲学和科学主要已走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更特別的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尽管它們本質是主观... 完形心理学派孕育和誕生的时代是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这正是資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这时資产阶級的哲学和科学主要已走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更特別的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尽管它們本質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货色,但它們的外表必伪装成一种新科学,或冒充为最新的自然科学的哲学的样子。这个特征是与前几个世紀一般唯心主义者公开宣传他們的唯心主义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这时資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資产阶級为了掩护他們不可告人的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批判 完形心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 帝国主义阶段 哲学和科学 唯心主义者 科学的哲学 完全不同 新科学 巴甫洛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朱理学批判
16
作者 华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S2期1-24,共24页
(一)前言宋代思想往往被称为“理学”,实际真正的理学只能指程朱派,即客观唯心论派,因为只有他们才把“理”提升到世界的最高地位,把它看作(?)驾乎一切之上的精神实体。在宋代思想家中,“理”这一概念首先在周敦頣的“通书”中被提出(... (一)前言宋代思想往往被称为“理学”,实际真正的理学只能指程朱派,即客观唯心论派,因为只有他们才把“理”提升到世界的最高地位,把它看作(?)驾乎一切之上的精神实体。在宋代思想家中,“理”这一概念首先在周敦頣的“通书”中被提出(通书理性命章),但周敦頣没有对它加以说明,他所说的“理”究竟指什么,我们很难把握其意义,张载也说到,“理”,例如他说:“万物皆有理”,“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很显然,张载之所谓“理”是指自然变化所遵循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哲学 理学批判 太极 自然界 气质之性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下 天地之气 自然变化 中国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心理学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曹治英 《心理学探新》 1981年第3期60-65,共6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中国的心理学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回顾我国心理学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认真总结这三十年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是一件很有益的工作。《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上所发表的《试论我国心理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中国的心理学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回顾我国心理学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认真总结这三十年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是一件很有益的工作。《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上所发表的《试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以下简称为《试论》,凡引自该文的文字不再注明出处)一文,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我认为,这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原则性的问题,颇值得商榷。现在,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作者和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心理学 发展道路 巴甫洛夫学说 马克思主义 社会心理学 理学发展 理学批判 三十年 生理机制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幗眉 《心理学报》 1959年第2期89-95,共7页
去年的心理学批判运动,提出了許多爭論的問題,对于这些問題展开广泛的討論,以求得进一步的明确是非常必要的。 大家知道,在我們的各項工作和各門科学中,都必須政治掛帅。然而过去我們的心理学教学却不是如此,过去不是在心理学中政治掛帅... 去年的心理学批判运动,提出了許多爭論的問題,对于这些問題展开广泛的討論,以求得进一步的明确是非常必要的。 大家知道,在我們的各項工作和各門科学中,都必須政治掛帅。然而过去我們的心理学教学却不是如此,过去不是在心理学中政治掛帅,而是相反地在政治問題中心理学掛帅。也就是說,把一些政治性問題归之于心理学上的原因。例如,把“有人留恋資本主义,有人响往共产主义”解释为如人面各不相同似的无可非議的“性格”問題。把右派向党进攻解释为气貭的表現;把政治态度消沉解释为类型的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教学 几点看法 理学批判 解释为 政治态度 主观主义 共产主义 政治性 各不相同 人的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解构大师”的李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再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8,共10页
认为李贽对当时"理学"意识形态的批判,虽为中国前现代思想运动的理论产物,从中却体现了一种不无前卫的"后现代式"的之于权力化的知识话语的解构策略。在李贽那里,这种解构策略也即其所谓"解则不执一定"... 认为李贽对当时"理学"意识形态的批判,虽为中国前现代思想运动的理论产物,从中却体现了一种不无前卫的"后现代式"的之于权力化的知识话语的解构策略。在李贽那里,这种解构策略也即其所谓"解则不执一定"之说的推出。为此,他要求从形而上的意识回到形而下的身体,他主张从思想的同一性回到事物的复杂性,并且他坚持不是以永恒的规律,而是以时间中的历史为人类最终的理论归依。显而易见,对李贽学说中的这一解构主义的揭示,无论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来说,还是对于当代人类哲学来说都是有着不容低估的理论和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解构主义“理学”的批判 权力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在宁波举行
20
作者 晓余 《探索(浙江)》 1986年第6期41-41,共1页
由浙江省社科院主办,浙江省让科院哲学所、杭州大学、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等11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国际黄宗羡学术讨论会,于今年10月20日至26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联邦德国、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一百余名学... 由浙江省社科院主办,浙江省让科院哲学所、杭州大学、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等11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国际黄宗羡学术讨论会,于今年10月20日至26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联邦德国、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一百余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大会收到论文7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学术讨论会 宁波 社科院 哲学观点 联邦德国 史学贡献 君权思想 批判理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