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三重理论形态 |
孙全胜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20 |
5
|
|
2
|
论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伦理的路径及启示 |
孙全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3
|
论布伦塔诺对西方近代伦理学基础原则的批判及其意义 |
张勤富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重析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之道德意涵——再评邓晓芒教授的《儒家伦理新批判》 |
刘水静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5
|
由知识对伦理的辩护到伦理对知识的批判——论知识的伦理价值 |
肖建华
|
《伦理学研究》
|
2003 |
2
|
|
6
|
西方悲剧精神伦理批判性的特殊表现形态 |
马小朝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7
|
体育产业化的伦理批判 |
李龙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8
|
西方社会治理的伦理形态及其批判——兼论走向善治的中国社会治理 |
马文武
龚宇润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开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之维——《伦理批判与道德乌托邦——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评介 |
李昭亮
龚安仁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网络经济运行机制的伦理反思 |
何华征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
2012 |
5
|
|
11
|
走向伦理自觉:小学校长决策伦理向度的实证分析 |
金一翔
|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知性化大学教育的伦理反思 |
匡促联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08 |
2
|
|
1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学校管理伦理”研究述评 |
郑富兴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4
|
《仁学》与中国伦理的近代转换 |
吴凡明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5
|
以自主的道德实践重塑现代理性文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
张笑夷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论“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形态 |
孙全胜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7
|
刍议作为当代存在哲学之基础的马克思实践人道主义 |
王聚芹
|
《东南学术》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