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嘉男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普通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经验
1
作者 庄庆煊 张嘉男 吴堪助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普通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外阴表皮后造成鳞状上皮内病损的疾病。该文阐述张嘉男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普通型VSIL的辨治思路,并介绍验案2则。张嘉男教授认为,普通型VSIL主要病机为机体脾肾两虚,任带二... 普通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外阴表皮后造成鳞状上皮内病损的疾病。该文阐述张嘉男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普通型VSIL的辨治思路,并介绍验案2则。张嘉男教授认为,普通型VSIL主要病机为机体脾肾两虚,任带二脉不固,湿热邪毒侵袭外阴而发病。在治疗时,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法,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治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 阴痒 阴蚀 阴痛 扶正祛邪 内服外用 张嘉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营卫学说思辨恶性肿瘤“扶正祛邪”治则
2
作者 张传龙 李奕 +3 位作者 高梦琦 姜晓晨 庞博 朴炳奎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84-86,共3页
《黄帝内经》对于“营卫”之阐述靡不精细。恶性肿瘤作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其治疗可基于“营卫”学说论述。“夫常者一定之理,变者化机万端”,文章以“营卫”之常与“变”为切入口,思辨恶性肿瘤“扶正祛... 《黄帝内经》对于“营卫”之阐述靡不精细。恶性肿瘤作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其治疗可基于“营卫”学说论述。“夫常者一定之理,变者化机万端”,文章以“营卫”之常与“变”为切入口,思辨恶性肿瘤“扶正祛邪”治则。笔者提出营卫之常关键在脾,营卫之变核心在滞,总结营卫虚损不行则扶正为主以补其不足,应对恶性肿瘤之虚;营卫阻滞不通则祛邪为主以通其不通,应对恶性肿瘤之实;营卫共病难和则扶正祛邪并用以和其不和,应对恶性肿瘤之杂,终复营卫之常。希望本文为中医辨治恶性肿瘤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同道临床辨治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营卫学说 恶性肿瘤 扶正祛邪 治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扶正祛邪”角度探讨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应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小燕 张瑜 +2 位作者 尚可 杜慧娟 冯五金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96-98,110,129,共5页
目的:从中医“扶正祛邪”角度探讨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效应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构建葡聚糖硫酸钠(DSS)致UC模型,观察升阳... 目的:从中医“扶正祛邪”角度探讨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效应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构建葡聚糖硫酸钠(DSS)致UC模型,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方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occludin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结肠组织形态及病理评分的影响。结果:正常组结肠黏膜上皮组织整齐,细胞排列密集,可见杯状隐窝,无炎症细胞浸润,未见糜烂、溃疡。模型组结肠黏膜上皮缺损,基本无结构完整的隐窝,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中药组结肠黏膜上皮部分中断,与模型组相比缺损面积小,部分隐窝结构破坏,可见少许炎症细胞浸润。西药组结肠黏膜组织变化接近中药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西药组病理评分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ZO-1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西药组肠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ZO-1表达增加,但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黏膜TNF-α、IL-6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中药、西药组肠黏膜TNF-α、IL-6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拮抗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修复损伤的肠黏膜屏障蛋白ZO-1、occludin,扶正祛邪以恢复肠道免疫平衡,以上可能是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治疗UC的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 升阳益胃汤加减方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秦肠溶片 葡聚糖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铁军运用中药麻黄扶正祛邪经验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旭鹏 王汉 +3 位作者 苏博扬 张芮 王毅 刘铁军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4-36,共3页
刘铁军在临床中发现佐以小剂量麻黄可助鼓舞正气、抗邪外出。通过对麻黄功效的再认识,从辛温通阳、轻清透邪功效出发,以中医阳气、卫气和西医神经系统、现代免疫学角度,进一步揭示麻黄鼓舞正气、抗邪外出之效,拓宽麻黄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麻黄 正气 免疫 扶正祛邪 名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徐经世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宫颈癌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闫可可 张鑫 李崇慧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宫颈癌属于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的范畴,以往医家多认为其病机是正虚邪实,治疗以扶正驱邪为主。国医大师徐经世通过以往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为宫颈癌产生的病因在于外感HPV病毒,长久而致任带二脉失去约束,其本在于正气亏虚,肝脾肾... 宫颈癌属于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的范畴,以往医家多认为其病机是正虚邪实,治疗以扶正驱邪为主。国医大师徐经世通过以往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为宫颈癌产生的病因在于外感HPV病毒,长久而致任带二脉失去约束,其本在于正气亏虚,肝脾肾功能失调,其标为湿热、瘀毒,属本虚标实证,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机体正气,畅调气血,扶助阳气,祛除实邪,使人体正气复常,行则有序。徐经世遵“理脾宗东垣,和胃效天士”之旨,根据肿瘤的病理特点创扶正安中汤,随证加减而治,为临床诊治宫颈癌提供了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 宫颈癌 徐经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连香教授基于“扶正祛邪”理论辨证论治卵巢癌术后化疗经验撷英
6
作者 席艳雪 朱馥丽 +3 位作者 孙佳琦 杨梦婷 朱晓彤 黄欲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2期161-165,共5页
本文详细总结蔡连香教授基于“扶正祛邪”理论治疗卵巢癌术后化疗的中医药诊治经验,指出该阶段病因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提倡将“扶正祛邪”理论灵活运用全程,同时提出根据正邪交争特点分阶段辨证论治的中医药介入策略,具体为术后... 本文详细总结蔡连香教授基于“扶正祛邪”理论治疗卵巢癌术后化疗的中医药诊治经验,指出该阶段病因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提倡将“扶正祛邪”理论灵活运用全程,同时提出根据正邪交争特点分阶段辨证论治的中医药介入策略,具体为术后、化疗前扶正为主,化疗期扶正祛邪并重,化疗后维持治疗期扶正以截断病势,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达到减轻不良反应、缓解病症、延长生命周期的积极作用。文末附蔡教授诊治医案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扶正祛邪 中医药 蔡连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法防治肺癌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7
作者 王引弟 徐向宁 +4 位作者 吕珍 李三三 周钰博 张明玉 吴建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39-43,共5页
肺癌因其发病率、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机制也逐渐清晰。扶正祛邪法以扶正、培本、祛邪为... 肺癌因其发病率、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机制也逐渐清晰。扶正祛邪法以扶正、培本、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发挥扶正培本、抑瘤散结的功效,对肺癌患者的瘤体稳定、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和生存期延长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扶正祛邪 机制探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治疗感染疾病;中西交流,启发临床思维 被引量:3
8
作者 姜苗 关秋红 +7 位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王暴魁 刘宁 艾丽丝.弗瑞斯.梅乐 陈鸣 黄晓强 刘鑫源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205-1207,共3页
扶正祛邪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治疗策略,也是一种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已有充分体现。深入理解和掌握扶正祛邪思想,可以在临床上做到有的放矢,更加全面的看待疾病、人体以及治疗过程中的... 扶正祛邪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治疗策略,也是一种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已有充分体现。深入理解和掌握扶正祛邪思想,可以在临床上做到有的放矢,更加全面的看待疾病、人体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种种转归。尤其在感染性疾病中,正气的强弱往往决定了病人的症状表现以及预后,扶正祛邪思想应当贯穿治疗始终。全面理解扶正祛邪思想确能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我们在变化多端的感染性疾病中切中病机,改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 感染性疾病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在银翘散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继芳 史正刚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2期42-43,共2页
银翘散具有加强中枢神经调控、增强细胞及体液免疫、促进汗腺分泌等独特的"扶正"作用和扩张周围毛细血管以透邪及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祛邪"优势,加减变化可广泛应用于小儿感染性疾病。
关键词 银翘散 扶正祛邪 感染性疾病 阳气怫郁 玄府闭塞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负荷阈值”理论的扶正祛邪法治疗慢阻肺的思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封继宏 李美凤 +1 位作者 祁海燕 孙增涛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47-51,共5页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细菌负荷理论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正虚邪郁"病机理论,正虚是指肺脾肾亏虚,而以肺气虚为始,以肾虚为渐,以气虚为本,涉及阴阳;邪郁是指细菌、病毒、烟尘等毒邪乘...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细菌负荷理论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正虚邪郁"病机理论,正虚是指肺脾肾亏虚,而以肺气虚为始,以肾虚为渐,以气虚为本,涉及阴阳;邪郁是指细菌、病毒、烟尘等毒邪乘虚侵犯肺脏,毒损肺络,肺叶不举,升降失常,痰浊水湿瘀血胶痼积蓄。同时拟通过体内外实验,而且基于"细菌负荷阈值"理论从整体和细胞水平研究扶正祛邪中药的抑菌机制,诠释其本质和内涵,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菌负荷阈值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月 孙丹 +1 位作者 孙婉莹 张雪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23-122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寒湿疫毒闭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关键。西医认为炎症风暴是其演变为重型、危重型的重要机制。扶正祛邪治疗原则贯穿于疾病防治的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寒湿疫毒闭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关键。西医认为炎症风暴是其演变为重型、危重型的重要机制。扶正祛邪治疗原则贯穿于疾病防治的始终,改善患者预后。疾病初期以祛邪为主,中期扶正时机的把握及正气强弱对预后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中药配合MP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秀杰 高宇 +3 位作者 吴湘萍 沈一平 叶宝东 周郁鸿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5期524-525,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源于终末分化的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血液病之一,是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1,2].作者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运用中医扶正祛邪中药配合MPT方案治疗,现报道下.
关键词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PT方案 中药配合 扶正祛邪 临床观察 治疗 恶性肿瘤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仲景对扶正祛邪法的具体运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源 赵鹏 《国医论坛》 2008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张仲景 扶正祛邪 虚实夹杂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伤寒论》扶正祛邪法的应用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明满 吕雄(指导) 《国医论坛》 2011年第4期4-5,共2页
《伤寒论》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它继承发扬了《内经》通过扶正祛邪达到健康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邪正观是《伤寒论》的重要观点之一,贯穿于六经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全过程,对于临床具... 《伤寒论》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它继承发扬了《内经》通过扶正祛邪达到健康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邪正观是《伤寒论》的重要观点之一,贯穿于六经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全过程,对于临床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扶正祛邪 应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条辨》中扶正祛邪治法的运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小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119-121,共3页
扶正祛邪治法源于《内经》,扩充于《伤寒论》。吴鞠通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著书《温病条辨》,开创三焦辨证理论。在分别使用解表、散结、攻下等祛邪法治疗温病的同时,强调中病即止、增液保阴、勿妄下热、久病扶正等观点,并运用于遣... 扶正祛邪治法源于《内经》,扩充于《伤寒论》。吴鞠通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著书《温病条辨》,开创三焦辨证理论。在分别使用解表、散结、攻下等祛邪法治疗温病的同时,强调中病即止、增液保阴、勿妄下热、久病扶正等观点,并运用于遣方用药的攻补相辅。通过实践的方法对祛邪扶正治法进行了验证,强调了正气和邪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转变,揭示了处理"补虚、留邪","祛邪、伤正"两组矛盾的辨证思路,倡导了邪正并重、邪正合治的中医治疗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扶正祛邪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叔微扶正祛邪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翠娟 《现代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7-58,共2页
作为宋代临床大家,许叔微在临证实践中,非常注重正邪之间的辨证关系,既注意保养真气,也强调祛邪治病。
关键词 许叔微 扶正祛邪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防治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腹泻的思路
17
作者 赵章华 夏长军 +1 位作者 赵章丽 赵宪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扶正祛邪 防治措施 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腹泻 流行病学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元四大家理论探讨“扶正祛邪”辨治疫病思路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董男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3期69-72,75,共5页
从金元四大家理论出发,对金元四大家疫病理论进行系统研究,金元四大家明确认识到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认为疫病因正虚邪实而发病,提出疫邪秉天地而成、趁体虚而入、因情志而甚,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疫原则。刘完素倡导施用寒凉祛邪,李东... 从金元四大家理论出发,对金元四大家疫病理论进行系统研究,金元四大家明确认识到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认为疫病因正虚邪实而发病,提出疫邪秉天地而成、趁体虚而入、因情志而甚,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疫原则。刘完素倡导施用寒凉祛邪,李东垣则强调顾护脾胃、扶助正气、甘温除热,朱丹溪寒温同用。疫病全程需顾护脾胃,谨慎使用寒凉药物,坚持中医“治未病”理念,增强人体正气,调畅情志。充分重视张仲景《伤寒论》及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李东垣《脾胃论》等经典著作在防治疫病方面的价值,继承和发展中医疫病学术,让中医为防治疫病、维护民众健康发挥更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医在特效药物和疫苗研发上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医家 疫病 扶正祛邪 顾护脾胃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化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年第6期487-489,共3页
扶正祛邪化毒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法则之一,因为肿瘤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为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邪实则为痰气郁结,或是瘀血、湿浊、瘤毒内阻。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体质及不同... 扶正祛邪化毒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法则之一,因为肿瘤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为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邪实则为痰气郁结,或是瘀血、湿浊、瘤毒内阻。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体质及不同的病期等情况,灵活应用扶正祛邪化毒法,还应注意各种补法之间的相互配伍及与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湿化痰等祛邪方法的配合应用,合理使用扶正祛邪化毒法,有助于调整机体免疫状态,防止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化毒法 肿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方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蜀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9期42-43,共2页
胃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早期诊断率较低,多数患者在发现诊断时即为晚期胃癌。化疗为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方法,但化疗具有强烈的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扶正祛邪 治疗 早期诊断率 应用 胃癌患者 毒副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