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优化的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在胎儿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庄霞梅 金科 +4 位作者 王海 伍光春 李晓明 尹燕 邓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探讨MRI优化的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Radial-VIBE)序列在胎儿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超声诊断或疑似胎儿颅脑异常的中晚期妊娠妇女20名,对其分别行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励扰相梯度回波序列(2D-FLASH)和3D-Radial... 目的探讨MRI优化的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Radial-VIBE)序列在胎儿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超声诊断或疑似胎儿颅脑异常的中晚期妊娠妇女20名,对其分别行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励扰相梯度回波序列(2D-FLASH)和3D-Radial-VIBE序列扫描,然后对2个序列图像显示的胎儿颅脑26个正常解剖结构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个胎儿颅脑解剖结构中,22个结构的3D-Radial-VIBE序列与2D-FLASH序列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D-FLASH序列比较,3D-Radial-VIBE序列运动伪影较小,胎头、胎盘、内脏等均显示较好,尤其可清晰显示胎头结构以及灰白质、髓鞘化过程。3D-Radial-VIBE序列示20胎正常颅后窝静脉窦区均呈低信号,而2D-FLASH示15胎呈高信号,假阳性率为75.00%(15/20)。与2D-FLASH序列比较,3D-Radial-VIBE序列显示的出血灶更清晰。3D-Radial-VIBE序列显示顶叶灰质与白质的信号对比度、颞叶灰质与白质的信号对比度及颞叶灰质与板障的信号对比度均高于2D-FLASH序列(P均<0.05)。结论 3D-Radial-VIBE序列扫描过程中无需屏气,抗运动伪影效果好,对神经核团、髓鞘化过程及出血灶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和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两种方式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虎 乔洪梅 +3 位作者 沈维英 朱佩云 陈泽鑫 陆忠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95-4398,共4页
目的比较MRI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增强扫描和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SPGR)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0月因血精、血尿、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临床表现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或实验室检查血清前列... 目的比较MRI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增强扫描和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SPGR)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0月因血精、血尿、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临床表现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或实验室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决定患者增强扫描序列。采用LAVA增强扫描患者44例,采用FS-SPGR增强扫描患者48例,检查后3个月内进行首次穿刺或手术获得病理资料确诊。应用诊断性试验计算两种增强扫描方式的诊断总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采用χ2检验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6例患者经LAVA增强扫描诊断为前列腺癌,在增强图像上表现为"快进快出",结节状占位灶在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强化;16例患者经FS-SPGR增强扫描诊断为前列腺癌,在增强图像上显示占位灶呈不均匀强化。两种方式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总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AVA和FS-SPGR两种方式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准确性相似,但采用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时间较短,两种方式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均有较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 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MR扰相梯度回波T_2*W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小平 裴宇文 +3 位作者 华兰娇 丁爱民 洪欣 林艳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扰相梯度回波(SPGR)T2*WI序列在颈椎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4例临床怀疑为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FSE T2WI(常规组)和SPGR T2*WI序列(改良组)行MRI扫描,两组的影像资料分别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低场强扰相梯度回波(SPGR)T2*WI序列在颈椎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4例临床怀疑为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FSE T2WI(常规组)和SPGR T2*WI序列(改良组)行MRI扫描,两组的影像资料分别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分析,结果与临床及/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4例中最终确诊为颈椎病65例,阴性9例。其中经临床证实35例、手术证实30例。FSE T2WI序列正确诊断颈椎病48例,误诊7例,漏诊17例;SPGR T2*WI诊断颈椎病65例,结果均与临床及/或手术结果相符。改良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场强SPGR T2*WI序列对颈椎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取代FSE T2W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椎病 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成像的MRI技术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冷晓明 刘斯润 +4 位作者 陈棣华 陈汉芳 吴何嘉 曹宗伟 林志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33-935,共3页
目的 比较多个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优缺点 ,筛选出最佳扫描序列和最佳扫描参数。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 3 0名 ,分别计算并比较各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对比度噪声比 (CNR )。扫描序列共 5种 :快速自旋回波... 目的 比较多个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优缺点 ,筛选出最佳扫描序列和最佳扫描参数。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 3 0名 ,分别计算并比较各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对比度噪声比 (CNR )。扫描序列共 5种 :快速自旋回波 (FSE) :T1WI、T2 WI和PDWI双回波 ;短 TI反转恢复序列 (STIR)和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 FS SPGR)。其中后者分别选取激发角 3 0°、45°和 60°扫描。结果  3D FS SPGR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CNR值均较其他序列有显著性差异 ;当TE 6.9ms ,TR 3 8ms ,激发角 3 0°时 ,各组CNR值最大 ,与该序列传统扫描参数比较能明显缩短扫描时间。结论 优化的 3D FS SPGR序列较其他序列在关节软骨成像中有明显的优势 ,能使关节软骨显示更加清晰 ,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 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膝关节软骨 最佳扫描序列 最佳扫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翻转角技术快速测量组织T1值的可行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枫 欧阳汉 +1 位作者 宋颖 余小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探讨可变翻转角结合三维(3D)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快速测量T1值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钆溶液作为模型,以单层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IR-FSE)序列为金标准,比较3DFSPGR可变翻转角组合(2、3个翻转角)和3D容积内插F... 目的探讨可变翻转角结合三维(3D)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快速测量T1值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钆溶液作为模型,以单层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IR-FSE)序列为金标准,比较3DFSPGR可变翻转角组合(2、3个翻转角)和3D容积内插FSPGR可变翻转角组合(2、3、4个翻转角)测量模型T1值的准确性。结果 2、3个可变翻转角FSPGR与IR-FSE测量T1值高度相关(r=0.982和0.975,P均<0.001);2、3、4个可变翻转角3D容积内插FSPGR与IR-FSE测量T1值亦高度相关(r=0.969、0.970和0.979,P均<0.001),于不同时间所测得T1值的组内相关系数等于或接近1。结论可变翻转角结合3D容积内插FSPGR可快速测量组织T1值,准确性及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可变翻转角 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体模 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和1.5T软骨成像的初步动物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勇刚 王仁法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5期426-426,共1页
关键词 软骨成像 动物实验研究 3T 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初步 1.5TMR 软骨病变 成像序列 脂肪抑制 健康志愿者 质子密度 病变模型 猪膝关节 序列扫描 图像质量 扫描仪 手术刀 放射学 能力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