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TEXT动态扰动磁场线圈电磁结构分析
1
作者 宋强 杨锦宏 +5 位作者 桂腾 陈凯杰 席绪尧 江中和 汪卫华 杨清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6-443,共8页
为了研究J-TEXT装置的动态扰动磁场线圈在放电破裂时刻的受力情况,使用TSC程序对J-TEXT装置进行等离子体放电模拟,得到了放电破裂期间等离子体电流及极向场线圈电流等数据,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J-TEXT... 为了研究J-TEXT装置的动态扰动磁场线圈在放电破裂时刻的受力情况,使用TSC程序对J-TEXT装置进行等离子体放电模拟,得到了放电破裂期间等离子体电流及极向场线圈电流等数据,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J-TEXT仿真模型,并导入模拟得到的破裂放电数据,将电流数据作为载荷施加在等离子体电流丝、极向场线圈等仿真模型中,对动态扰动磁场线圈进行电磁结构耦合分析,得到扰动磁场线圈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TEXT 动态扰动磁场线圈 放电模拟 电磁结构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环境下结构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 被引量:5
2
作者 秦飞 闫冬梅 张晓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9-806,共8页
基于磁弹性相互作用的线性化理论,针对地磁环境特点,忽略磁场对结构位移的影响而仅考虑位移对磁场的耦合作用,通过将位移梯度引入变形后界面外法线矢量方法,给出了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计算的定解场方程和界面衔接条件,并计算了符拉芒问... 基于磁弹性相互作用的线性化理论,针对地磁环境特点,忽略磁场对结构位移的影响而仅考虑位移对磁场的耦合作用,通过将位移梯度引入变形后界面外法线矢量方法,给出了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计算的定解场方程和界面衔接条件,并计算了符拉芒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结果表明,变形扰动磁场完全取决于位移梯度在界面外法向上的投影;扰动场强与外力成正比;空气中扰动磁场的法向强度和切向强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法向强度在力作用点对称分布,并且在力作用点处存在奇点;切向强度则呈反对称分布,在力作用点处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磁弹性 扰动磁场 变形 位移梯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离子体压强时扰动磁场的演化规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磊磊 代玉杰 +1 位作者 王学慧 黄金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1-994,共4页
为了数值模拟具有Line-tied边界条件扰动磁场的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半解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理想磁流体方程组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两个一阶微分方程。通过求解这两个微分方程,可以求解不稳定性的增长率γ,进而求解扰动磁场的演化规... 为了数值模拟具有Line-tied边界条件扰动磁场的演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半解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理想磁流体方程组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化为两个一阶微分方程。通过求解这两个微分方程,可以求解不稳定性的增长率γ,进而求解扰动磁场的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扰动磁场随等离子体压强的增大而减小。所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可用于分析等离子体压强和扰动磁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压强 扰动磁场 半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圆柱等离子体径向扰动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慧 代玉杰 郝久清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09-1213,共5页
将半解析方法和差分方法相结合,数值模拟了不同等离子体压强和粘度时,粘性圆柱等离子体径向扰动磁场随半径的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径向扰动磁场随磁流体粘滞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短波模式对应的径向扰动磁场主要为负值,长波模式对... 将半解析方法和差分方法相结合,数值模拟了不同等离子体压强和粘度时,粘性圆柱等离子体径向扰动磁场随半径的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径向扰动磁场随磁流体粘滞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短波模式对应的径向扰动磁场主要为负值,长波模式对应的径向扰动磁场主要为正值。当等离子体压强不同时,尽管波数k非常接近,但径向扰动磁场的差距仍然很大,这说明在计算扰动磁场时,等离子体压强应该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滞系数 径向扰动磁场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裂纹变形扰动磁场的解析解 被引量:1
5
作者 秦飞 张阳 刘亚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8-1244,共7页
基于磁弹性耦合问题的线性化理论,采用Fourier变换方法对含内部中心裂纹的无限大板在外力和磁场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扰动磁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变形后扰动磁场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变形扰动磁场场强与外力成正比;切向强度沿裂纹呈反对称分布... 基于磁弹性耦合问题的线性化理论,采用Fourier变换方法对含内部中心裂纹的无限大板在外力和磁场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扰动磁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变形后扰动磁场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变形扰动磁场场强与外力成正比;切向强度沿裂纹呈反对称分布,在裂纹上下表面产生突变;法向强度沿裂纹对称分布,在裂纹尖端产生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性 裂纹 扰动磁场 FOURIER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半平面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 被引量:1
6
作者 秦飞 闫冬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300,320,共7页
为计算机械应力引起的扰动磁场,从磁弹性问题的线性理论出发,导出了结构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的定解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受集中力作用半平面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进行了求解,并对空气中的扰动磁场强度分布及量级进行了讨... 为计算机械应力引起的扰动磁场,从磁弹性问题的线性理论出发,导出了结构变形引起的扰动磁场的定解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受集中力作用半平面问题的变形扰动磁场进行了求解,并对空气中的扰动磁场强度分布及量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空气中扰动磁场的法向强度和切向强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法向强度关于力作用点对称分布,并且在力作用点处达到最大,而切向强度关于力作用点反对称分布,并且在力作用点处有突变;地磁环境下,磁场对位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扰动场强与外力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性 地磁 变形 扰动磁场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等离子体粘性时的扰动磁场
7
作者 代玉杰 王学慧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从只考虑粘滞效应的非理想磁流体方程组出发,先应用半解析方法进行公式推导,然后数值计算了几种非均匀等离子体压强时,圆柱等离子体轴向扰动磁场随半径和粘度的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轴向扰动磁场在等离子体轴线位置处的值为零,... 从只考虑粘滞效应的非理想磁流体方程组出发,先应用半解析方法进行公式推导,然后数值计算了几种非均匀等离子体压强时,圆柱等离子体轴向扰动磁场随半径和粘度的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轴向扰动磁场在等离子体轴线位置处的值为零,而且这个值不受等离子体粘度,波数以及压强的影响。当等离子体压强一定时,轴向扰动磁场的极大值随着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粘度大到一定程度时,轴向扰动磁场在轴线和壁之间出现多个极大值和极小值,这表明了等离子体粘度对轴向扰动磁场的影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扰动磁场 非均匀压强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磁场检测笔式探头的研制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朋 任尚坤 叶顺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5,共4页
根据扰动磁场检测原理,设计了一个扰动磁场检测笔式探头,用于辅助常规探头,扫查常规探头难以检测处。利用搭建的简易试验平台,对探头定位缺陷的能力及探头的有效检测范围进行了分析,对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经试验验证,该探头具... 根据扰动磁场检测原理,设计了一个扰动磁场检测笔式探头,用于辅助常规探头,扫查常规探头难以检测处。利用搭建的简易试验平台,对探头定位缺陷的能力及探头的有效检测范围进行了分析,对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经试验验证,该探头具有较强的缺陷定位能力、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及较宽的有效检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磁场检测 笔式探头 定位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波数时的角向扰动磁场
9
作者 杨舒棉 代玉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数值模拟了不同波数时,等离子体粘度的角向扰动磁场的演化规律,并与理想磁流体时的角向扰动磁场进行了比较,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等离子体压强较小时,大波数对应的角向扰动磁场为正值,小波数的角向扰动磁场为负值;等离子体压强较大时,大波... 数值模拟了不同波数时,等离子体粘度的角向扰动磁场的演化规律,并与理想磁流体时的角向扰动磁场进行了比较,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等离子体压强较小时,大波数对应的角向扰动磁场为正值,小波数的角向扰动磁场为负值;等离子体压强较大时,大波数对应的角向扰动磁场也有负值出现。另外,当等离子体压强一定时,随着等离子体粘度的增加,角向扰动磁场的波动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数 角向扰动磁场 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极光与地磁场扰动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友华 汤克云 +1 位作者 刘瑞源 胡红桥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8-234,共7页
通过观测的极光与地磁扰动之间关系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南极中山站夜间(11~24UT左右)强、中、弱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与地磁场扰动的关系,弱极光10时开始出现, 15时左右频次达到高峰;中等极光11时开始,... 通过观测的极光与地磁扰动之间关系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南极中山站夜间(11~24UT左右)强、中、弱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与地磁场扰动的关系,弱极光10时开始出现, 15时左右频次达到高峰;中等极光11时开始,12到19时出现的频次平稳, 21到22时频次达到高峰;强极光16时开始, 20到21时极光频次达到高峰。各类极光出现的频次在时间上的分布与其所对应的地磁场扰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弱极光伴随着地磁场扰动幅度小;强极光伴随着地磁场扰动幅度大。极光的开始时间和地磁场扰动的时间不完全对应,这与极光的变化状态有关,这种变化状态受复杂的空间物理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极光 磁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磁场扰动探测的巡航导弹定位系统设计
11
作者 武锦辉 闫晓燕 王高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4,98,共4页
为了大范围探测、准确识别、精确定位巡航导弹,提出一种基于地磁场扰动探测的巡航导弹识别定位系统。根据毕奥—沙伐尔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设计了通过磁场扰动反演巡航导弹位置、距离等特征信息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 为了大范围探测、准确识别、精确定位巡航导弹,提出一种基于地磁场扰动探测的巡航导弹识别定位系统。根据毕奥—沙伐尔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设计了通过磁场扰动反演巡航导弹位置、距离等特征信息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可知,磁场扰动强度主要取决于被测物与磁探测器的距离、被测物的尺寸以及被测物的速度。通过Matlab仿真,分别给出了3个参数与磁场扰动强度的函数关系图。实验采用金属柱等比例模拟巡航导弹飞行穿过恒磁场的物理过程,得到了不同距离、不同速度条件下被测金属柱产生的磁场扰动强度,从而反演被测物的特征信息。实验证明其原理可行,探测范围和精度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扰动探测 高速检测 巡航导弹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钢板厚度的磁场扰动与磁力测量方法对比研究
12
作者 吴斌 唐瑞琦 +1 位作者 韩志远 刘秀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8,23,共6页
在“65Mn-不锈钢-硅钢”构成的叠层钢板中,对比研究了磁场扰动(MFD)与磁力测量(MFM)两种方法对特征层厚度的检测能力。首先,有限元仿真扰动磁场强度与磁力对硅钢层厚占比的表征能力,分析了永磁体参数、信号提取位置等因素对传感器检测... 在“65Mn-不锈钢-硅钢”构成的叠层钢板中,对比研究了磁场扰动(MFD)与磁力测量(MFM)两种方法对特征层厚度的检测能力。首先,有限元仿真扰动磁场强度与磁力对硅钢层厚占比的表征能力,分析了永磁体参数、信号提取位置等因素对传感器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由此提出了差动式磁场扰动检测传感器以及优化了磁力测量传感器参数;其次,实验对比两种传感器对叠层钢板中硅钢层厚占比的检测灵敏度,以及灵敏度随叠层钢板表面65 Mn薄层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锈钢-硅钢叠层钢板中,磁力测量传感器的灵敏度约为差动式磁场扰动传感器的3倍;当叠层钢板表面存在铁磁性65 Mn薄层时,两种传感器灵敏度均下降,但磁力测量传感器的检测能力优于差动式磁场扰动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钢板 层厚占比 磁场扰动 磁力测量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场扰动对宇宙线调制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维吉 章公亮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对1978─1982太阳活动高年时发生的激波、强磁场扰动及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这三类事件引起的宇宙线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时引起的宇宙线强度下降最为显著;只有激波或强磁场扰动时,... 对1978─1982太阳活动高年时发生的激波、强磁场扰动及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这三类事件引起的宇宙线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激波与强磁场扰动共存时引起的宇宙线强度下降最为显著;只有激波或强磁场扰动时,宇宙线的强度变化相对较小;(2)标志速度间断的激波是产生宇宙线Forbush下降的重要因素;(3)速度间断在强磁场扰动对宇宙线的调制中可能起一个触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磁场扰动 宇宙线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等离子体泡的磁场扰动特征与识别
14
作者 李博 李磊 +1 位作者 苟晓晨 周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2-239,共8页
等离子体泡是赤道区电离层常见的密度耗空结构,同时伴随着背景磁场的增强和垂直背景磁场方向上的扰动,这些扰动具有阿尔芬波的特征。本文利用Swarm卫星的标量、矢量磁场以及等离子体观测数据,考察了等离子体泡产生的磁场扰动信号特征,... 等离子体泡是赤道区电离层常见的密度耗空结构,同时伴随着背景磁场的增强和垂直背景磁场方向上的扰动,这些扰动具有阿尔芬波的特征。本文利用Swarm卫星的标量、矢量磁场以及等离子体观测数据,考察了等离子体泡产生的磁场扰动信号特征,发现磁场强度和平均场向分量的增强均与等离子体泡密度下降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说明磁场标量和矢量(平均场向分量)数据都可以用来识别等离子体泡。由于Swarm卫星的标量磁场数据噪声明显低于矢量磁场数据,利用标量磁场数据可以提高等离子体泡的识别率,识别更多波动较小的等离子体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等离子体泡 磁场扰动 标量磁场 矢量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M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流相位响应的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海涛 郝广周 +3 位作者 刘钺强 周利娜 陈谦 段旭如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0,共8页
在HL-2M托卡马克平衡位形(I_(p)=1.0MA,β_(N)=1.62,q_(95)=4.01)下,使用环形单流体程序MARS-F研究了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RMP)线圈电流相位差的响应。在最优相位差时,扰动磁场显著地改变边界层磁场的拓扑,形成明显的磁岛链,增加了等... 在HL-2M托卡马克平衡位形(I_(p)=1.0MA,β_(N)=1.62,q_(95)=4.01)下,使用环形单流体程序MARS-F研究了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RMP)线圈电流相位差的响应。在最优相位差时,扰动磁场显著地改变边界层磁场的拓扑,形成明显的磁岛链,增加了等离子体在边界层的输运,降低了压强梯度,减小了对ELM的驱动。模拟结果显示,扰动场环向模数为n=1时,最优的相位差约为180°;n=2时,最优的相位差约为150°;n=4时,最优的相位差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M托卡马克 外加扰动磁场 等离子体共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对自然磁场干扰机理 被引量:11
16
作者 栗建桥 马天宝 宁建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6-1218,共13页
爆炸产生的电磁场对爆炸测试有较明显的干扰,一些含金属炸药产生的电磁干扰甚至可以使设备失效,为了给出爆炸产生电磁效应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特性,针对常规炸药爆炸过程中观察到的自然磁场扰动现象进行理论机理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热平衡... 爆炸产生的电磁场对爆炸测试有较明显的干扰,一些含金属炸药产生的电磁干扰甚至可以使设备失效,为了给出爆炸产生电磁效应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特性,针对常规炸药爆炸过程中观察到的自然磁场扰动现象进行理论机理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热平衡电离理论描述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电离气体,结合爆炸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获得爆炸场中电导率的时空分布,计算磁场扩散率;基于非理想全磁流体力学方程求解一定磁扩散率下等离子体高速运动引起的自然磁场扰动,实现爆炸产生磁场效应的二维模拟;对比炸药不同起爆条件对产生磁场扰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炸药起爆参数对磁场扰动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源自于电导率的巨大差异,虽然爆轰产物的高速运动有引起磁场大幅度扰动的能力,然而只有具有一定电导率的爆轰气体才能冻结磁场扰动.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模拟得到的由电磁波引起的磁场扰动在时间尺度上与文献结果符合较好,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指出炸药几何构型不对称的时候,在自然磁场取不同方向时将会产生不同的磁场扰动强度,而这是目前该领域中尚且无人关注和讨论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非理想磁流体 爆炸 磁场扰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和Geotail对亚暴过程中近地等离子体片磁扰动的联合观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素平 刘振兴 +2 位作者 路立 Zhang T L Reme H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7-595,共9页
以2004年9月28日02:53:20UT的亚暴为例,通过TC-1在磁尾约12 5R_e和Geotail卫星在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约8~9 R_e的联合观测,研究亚暴触发过程中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等离子体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业暴触发区是近地磁尾中心等离子体片中较... 以2004年9月28日02:53:20UT的亚暴为例,通过TC-1在磁尾约12 5R_e和Geotail卫星在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约8~9 R_e的联合观测,研究亚暴触发过程中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中等离子体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业暴触发区是近地磁尾中心等离子体片中较小的一个区域,在亚暴触发区中低混杂不稳定性在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中存在,准垂直传播的低混杂波发生在亚暴触发过程中、而亚暴触发过程中近地磁尾等离子体片外边界区内的磁场偶极化信号和扰动都非常微弱.在亚暴触发和亚暴嘭胀相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具有不同持征的磁场偶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片 亚暴 磁场偶极化 磁场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托卡马克上共振磁扰动对边界电子热输运的影响
18
作者 马群 孙有文 +3 位作者 钟方川 赵海林 王辉辉 石同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9-485,共7页
在共振磁场扰动(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RMP)控制边界局域模(edge localized modes,ELMs)的试验中,在ELMs被缓解的条件下,研究了RMP对电子热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RMP对等离子体的输运增强集中在边界位置。从电子回旋辐射诊断... 在共振磁场扰动(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RMP)控制边界局域模(edge localized modes,ELMs)的试验中,在ELMs被缓解的条件下,研究了RMP对电子热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RMP对等离子体的输运增强集中在边界位置。从电子回旋辐射诊断给出的电子温度中观察到,ELMs的每次爆发均会引起边界电子温度的崩塌且崩塌沿等离子体径向向内传播,传播速度不受RMP影响。通过指数函数拟合方法,对电子温度崩塌后的恢复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恢复特征时间,并用该恢复特征时间近似表征输运特征时间。在RMP投入期间,边界位置处的恢复特征时间变短,电子热输运增强。输运的增强因子沿径向向外增大,在边界处达到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温度崩塌 共振磁场扰动 特征时间 电子热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夜间极光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友华 汤克云 +2 位作者 袁亚萍 胡红桥 刘瑞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63-867,共5页
1997年在南极中山站(66°22′24″S,76°22′40″E)越冬考察期间,作者对夜间极光的观察及对全天空极光照相资料的收集,得出了多数极光在中山站出现的时间、位置及其主要形状,同时也揭示了出现极光伴随... 1997年在南极中山站(66°22′24″S,76°22′40″E)越冬考察期间,作者对夜间极光的观察及对全天空极光照相资料的收集,得出了多数极光在中山站出现的时间、位置及其主要形状,同时也揭示了出现极光伴随着地磁场的扰动特点,这对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及极光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中山站 极光 磁场扰动 夜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网GIC-Q多目标优化策略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培宏 刘连光 +2 位作者 刘春明 冯士伟 郑许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99,共7页
地磁感应电流(GIC)流经变压器绕组会产生直流偏磁现象,造成变压器无功损耗增加,破坏电网无功平衡,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有效地抑制GIC对电网的不良影响,以无功补偿设备成本和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 地磁感应电流(GIC)流经变压器绕组会产生直流偏磁现象,造成变压器无功损耗增加,破坏电网无功平衡,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有效地抑制GIC对电网的不良影响,以无功补偿设备成本和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无功优化策略,保证地磁场扰动下电网无功平衡。所提策略利用小生境共享机制不断更新粒子位置,并依据拥挤距离排序对Pareto最优解进行存档,保持解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引入混沌变异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提高全局搜索能力。GIC标准算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扰动 地磁感应电流 无功优化 电压偏移 多目标优化 小生境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沌变异 PARETO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