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异常与副热带高压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2-459,共8页
利用1979—2003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探讨夏季(6—8月)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异常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指出:夏季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加强(减弱),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偏北)、强度偏强(偏弱)... 利用1979—2003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探讨夏季(6—8月)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异常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指出:夏季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加强(减弱),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偏北)、强度偏强(偏弱);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强弱不仅与北半球西风急流强弱和沿急流的定常扰动有关,而且还与东亚地区高、中、低纬南北向的扰动波列有关,亚洲地区是北半球中纬度环球带状波列异常最大的区域。夏季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加强(减弱),南亚高压的特征为位置偏东(偏西)、强度加强(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为位置偏南(偏北)。东亚环流特别是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东亚西风带扰动异常的响应由高空东亚西风急流南侧的散度场及其对流层中下层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垂直速度距平场变化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西风急流 扰动异常 副热带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提取地震电离层扰动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彩韵 张永仙 +1 位作者 尼鲁帕尔.买买吐孙 张小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201,205,共10页
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识别和提取地震电离层中主要参量扰动异常的常规研究方法,介绍了图像信息方法(pattern infoimatics method,简称PI方法)研究地震活动性异常及其应用于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识别和提取地震电离层中主要参量扰动异常的常规研究方法,介绍了图像信息方法(pattern infoimatics method,简称PI方法)研究地震活动性异常及其应用于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然后主要介绍了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odified 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d,简称MPI方法)在提取电磁卫星数据资料中的进展应用.该方法的震例研究结果显示,地震电离层中电子浓度(N_e)、电子温度(T_e)异常出现的时间一般在震前一个月左右,相对于其它方法提取到的异常在震前几小时至数天内,这一突出特点将使得MPI方法在短临地震预报中更具有可操作性.然而,该方法能否作为提取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实用数据处理方法并应用于地震短临预测中,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将MPI方法应用于提取地震电离层异常信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PI) DEMETER 卫星 地震电离层扰动异常 震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200hPa西太平洋急流异常与海表加热和大气瞬变扰动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7
3
作者 任雪娟 张耀存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0-560,共11页
使用ERA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冬季200 hPa东亚沿海到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WPJS)异常与北太平洋冬季海表加热和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东亚—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冬季海气系统与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 使用ERA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冬季200 hPa东亚沿海到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WPJS)异常与北太平洋冬季海表加热和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东亚—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冬季海气系统与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局地空间匹配型。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分析发现,与冬季200 hPa WPJS 3种不同的空间异常型相伴随的北太平洋海表加热异常型和天气尺度扰动异常型也截然不同:第1种空间异常型的西风异常主要发生于日界线以东的中东太平洋上空,而WPJS主体处却没有显著的异常发生,此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海盆中部地区有异常的海表加热,西风异常区的瞬变扰动也发生异常变化;第2种空间异常型表现为WPJS主体区西风急流强度的变化,并与黑潮表面加热异常以及WPJS出口处的瞬变扰动活动异常有密切关系;第3种空间异常型显示出WPJS的南北移动,它与以35°N为界的西北太平洋南部和北部海区海表加热异常的正负对比有关系,与此同时,瞬变扰动活动也存在相应的南北移动。一个可能的联系是海表加热异常与大尺度平均气流异常密切关联,从而改变了中纬度大气斜压性,由此导致了瞬变扰动异常,后者通过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对冬季WPJS异常起维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200 HPA 西风急流 海表加热异常 大气瞬变扰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祝芙英 吴云 +1 位作者 周义炎 林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3,共5页
利用IGS提供的电离层TEC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方法,对2007年以来全球Ms7.0以上地震进行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研究。统计结果显示:94%的地震的孕震区上空出现了明显的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扰动有正有负,而且负的异常扰动多发生在震前一周内,... 利用IGS提供的电离层TEC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方法,对2007年以来全球Ms7.0以上地震进行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研究。统计结果显示:94%的地震的孕震区上空出现了明显的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扰动有正有负,而且负的异常扰动多发生在震前一周内,正扰动与时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总电子含量(TEC) 异常扰动 统计分析 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隐马尔可夫的波形异常扰动类型识别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苏寅生 李智勇 +3 位作者 刘春晓 李斌 吴云亮 张艳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波形异常扰动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隐马尔可夫的分类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波形异常扰动特征。波形异常扰动利用小波变换被分解成多分辨率小波域,其小波系数由HMM构建模型。基于此模型,结合最大似然实现波形异常扰动的分类... 针对波形异常扰动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隐马尔可夫的分类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波形异常扰动特征。波形异常扰动利用小波变换被分解成多分辨率小波域,其小波系数由HMM构建模型。基于此模型,结合最大似然实现波形异常扰动的分类识别,并在7200 V配电线上的实际波形异常扰动数据进行分类,并通过后处理对结果进行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电力工业的507个真实波形异常扰动事件分类的正确率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异常扰动 类型识别 小波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系统异常扰动在线识别与评估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家萌 胡海涛 陶海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7-224,共8页
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异常电气扰动产生的暂态/稳态的过电压、过电流具有特征相近、频率分开范围大、捕捉困难等特点,造成扰动事件的类型判定与扰动的关键模态、参数辨识困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和Hilbert变换的扰动特征提取算法... 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异常电气扰动产生的暂态/稳态的过电压、过电流具有特征相近、频率分开范围大、捕捉困难等特点,造成扰动事件的类型判定与扰动的关键模态、参数辨识困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和Hilbert变换的扰动特征提取算法,实现了对不同异常扰动类型的在线快速识别;改进了总体最小二乘求解的旋转不变技术参数估计(TLS-ESPRIT)算法以精确获取扰动的关键模态参数,并根据各扰动的特征及扰动的关键模态参数定义了扰动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利用上述算法对仿真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识别牵引供电系统异常扰动类型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异常扰动识别 奇异谱分析 HILBERT变换 TLS-ESPRIT算法 严重程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地震发生前电磁扰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柏昌 魏焕 +1 位作者 屈晔 招宇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以山东省地震电磁扰动监测网2006年监测到的河南范县和山西文安两次中强地震异常数据分析为据,研究了地震电磁扰动产生机理及可能的传播方式;并从地震电磁扰动信息量S的角度对其机理作了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前兆台网 电磁扰动 电磁扰动异常信息量S 中强地震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奇异值分解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晓梅 罗月婉 +1 位作者 肖先勇 郭朝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86-2294,共9页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增大,为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电能质量数据的分析算法面临更高的要求。在考虑算法精确度及抗噪性的同时,对一些微弱扰动及复杂扰动的检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需求,提出一种通用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基...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增大,为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电能质量数据的分析算法面临更高的要求。在考虑算法精确度及抗噪性的同时,对一些微弱扰动及复杂扰动的检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需求,提出一种通用的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基于异常扰动波形的特点,提出基于波形差值的自适应阈值,无需调节参数即可对信号进行故障判断,实用性高,并且采用加窗的方式对信号进行奇异值分解,并根据检测结果给出明确的扰动定位;最后通过多组模拟信号与实测信号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证明了算法具有计算量小、实时性高的优点;通过与其他算法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了文中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抗噪性,普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异常扰动 波形特征 奇异值分解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深化分析的电能质量扰动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昌宝 丁健 +4 位作者 潘成达 王成全 孙鹏博 王启华 陈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3-40,共8页
随着海量充电桩、分布式能源和新型储能设备等新型设备接入电网,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以随机矩阵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大数据深化分析的电能质量扰动辨识方法,实现电能质量异常扰动的高精度辨识及挖掘。利用高维随机矩阵对电... 随着海量充电桩、分布式能源和新型储能设备等新型设备接入电网,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该文以随机矩阵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大数据深化分析的电能质量扰动辨识方法,实现电能质量异常扰动的高精度辨识及挖掘。利用高维随机矩阵对电能质量状态进行表征;通过计算随机矩阵的谱半径来映射电网电能质量的数据变化状态,以实现电能质量扰动的自动辨识;以仿真的电网运行数据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随机矩阵理论 大数据深化分析 异常扰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西藏米林M_(S)6.9地震前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异常特征
10
作者 李霞 冯丽丽 +6 位作者 赵玉红 刘磊 苟智栋 樊文杰 贺曼秋 廖晓峰 艾萨·伊斯马伊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4-594,I0001,共12页
基于中国大陆65个地磁台站秒采样观测资料,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提取了2017年西藏米林M_(S)6.9地震震中及附近区域超低频电磁异常信号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米林M_(S)6.9地震前在青藏高原出现了大范围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 基于中国大陆65个地磁台站秒采样观测资料,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提取了2017年西藏米林M_(S)6.9地震震中及附近区域超低频电磁异常信号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米林M_(S)6.9地震前在青藏高原出现了大范围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高值异常,异常过程共持续9天;高值异常开始于2017年10月30日,高值持续3天之后出现短时间下降,随即转折上升,再次出现高值异常并持续了4天,在此过程中各高值台站的时序曲线呈现出单峰或双峰的形态。空间分布图显示高值异常在中国大陆西部区域反复出现,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与羌塘地块的交界处。异常呈“出现-扩大-收缩-消失-扩大-消失”的演化过程,10月31日异常面积达到最大值。异常过程结束后10天发生了西藏米林M_(S)6.9地震,震中距离10月31日异常阈值线5 km。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异常与米林地震具有较强的时空相关性,是可靠的地震电磁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磁扰动异常 西藏米林M_(S)6.9地震 电磁辐射信号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前DEMETER卫星探测的离子温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安张辉 范莹莹 +4 位作者 刘君 谭大诚 陈军营 郑国磊 解滔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4-759,共6页
关键词 DEMETER地震电磁卫星 电离层异常扰动 汶川地震 轨道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