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锋生过程对扰动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兴宝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2-484,共13页
本文用WKBJ方法讨论了叠加在Hoskins-Bretherton[1]锋生模型背景上的小扰动发展问题。考虑了大尺度变形场、锋区斜压气流及锋生环流对扰动发展的作用,发现锋生过程有利于与锋平行的中小尺度扰动发展。
关键词 锋生锋消 扰动发展 WKBJ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均匀涡旋流上中尺度扰动的发展
2
作者 宋晓亮 陆汉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2-321,共10页
从适于研究深对流运动的柱坐标系非弹性近似(anelasticapptoximation)方程组出发,利用WKBJ方法导出了包含径向辐合辐散及垂直运动的、非梯度风平衡、非静力平衡、非轴对称三维非均匀时变涡旋基流上扰动的... 从适于研究深对流运动的柱坐标系非弹性近似(anelasticapptoximation)方程组出发,利用WKBJ方法导出了包含径向辐合辐散及垂直运动的、非梯度风平衡、非静力平衡、非轴对称三维非均匀时变涡旋基流上扰动的波作用量方程,并对中尺度扰动的发展作了定性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涡旋 扰动发展 WKBJ方法 中尺度 涡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与不发展南海扰动的能量收支与转换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翔 邓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9,共9页
选取夏季月份南海局地性扰动发展与不发展的个例各一个,利用动能收支方程分别考察了辐散风和旋转风的动能制造和输送对扰动发生发展的贡献,并计算了辐散风和旋转风之间的动能转换。结果表明,南海扰动发展成台风,次网格尺度效应是主... 选取夏季月份南海局地性扰动发展与不发展的个例各一个,利用动能收支方程分别考察了辐散风和旋转风的动能制造和输送对扰动发生发展的贡献,并计算了辐散风和旋转风之间的动能转换。结果表明,南海扰动发展成台风,次网格尺度效应是主要的动能源,积云对流的作用十分明显,虽然辐散风的动能制造以及辐散风和旋转风的通量辐合在台风发展各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但都相对较弱;辐散风和旋转风动能间的转换C(Kχ,Kψ)随着扰动的发展而增强,而C(Kχ,Kψ)增强则主要是C1=fχ·ψ的贡献,从C(Kχ,Kψ)的垂直分布来看,低层随着扰动的发展,Kχ向Kψ转换不断增强,使低层风速加大,高层在扰动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则为负转换,对应的反气旋流出有利于扰动的进一步增强;此外,通过C(P,Kχ)从扰动形成到发展、成熟的各阶段,均有位能P向辐散风动能Kχ转换,最大转换层则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C(P,Kχ)的强弱与C(Kχ,Kψ)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能量收支 能量转换 反气旋 扰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压大气有利发展扰动型与遥相关型的建立
4
作者 李志锦 纪立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7-288,共12页
本文讨论了夏季纬向不对称气候平均流下通过正压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建立遥相关型的问题。首先详细描述和讨论了有利发展扰动型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作为对比,对正规模不稳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规模的不稳定增长率很小,难以用于解... 本文讨论了夏季纬向不对称气候平均流下通过正压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建立遥相关型的问题。首先详细描述和讨论了有利发展扰动型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作为对比,对正规模不稳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规模的不稳定增长率很小,难以用于解释遥相关型的发展。而有利发展扰动型的计算分析表明,最有利发展的那些扰动型的振幅增长率同实际大气遥相关型的增长率相一致,并且这些有利发展扰动型都将演变为同实际大气相一致的遥相关型结构.从而提出了,至少部分实际大气遥相关型可以不依赖于异常外源强迫,而仅依赖于大气内部的正压过程即能量转换过程而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大气 遥相关型 有利发展扰动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实际风场条件下台风中扰动的稳定性 被引量:6
5
作者 费建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8-25,共8页
在与实际台风风场近似一致的环境流场条件下,应用柱坐标中的正压无辐散模式,讨论了台风中扰动的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台风暖心结构和台风外围适当强度的冷空气活动有利于台风中扰动发展,且台风愈强(气压愈低),台风中扰动愈易发展.
关键词 台风 暖心结构 扰动发展 风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