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对极端扰动事件的城市弹性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 被引量:26
1
作者 顾明宏 孙为兵 +3 位作者 李培培 金诚 周峰 王东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弹性配电网是有恢复力的配电网,不仅要满足正常环境下的可靠运行,更需要能在极端扰动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攻击等)发生时维持必要的功能。目前大多数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都是针对配电网规划和运维管理建立的,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城市弹... 弹性配电网是有恢复力的配电网,不仅要满足正常环境下的可靠运行,更需要能在极端扰动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攻击等)发生时维持必要的功能。目前大多数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都是针对配电网规划和运维管理建立的,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城市弹性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实用的城市弹性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类一级指标、8类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并详细介绍各种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其次,采用综合主、客观权重的最优赋权法计算各种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正指标、负指标、中性指标划分情况,科学确定单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最后,通过对某区配电网恢复能力进行评估,验证城市弹性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配电网 极端扰动事件 评估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最优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磁扰动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的扰动形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尚社平 郭兼善 +3 位作者 史建魁 张满莲 刘其俊 罗熙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利用全球电离层台站提供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 5次不同类型磁暴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F2 层f0 F2 和hmF2的扰动变化 .主要结果表明 :对于延迟型主相磁暴S(C)和S(E) ,中高纬电离层首先会出现明显的正相扰动 ,随后是明显延迟的负相扰动 ,负相... 利用全球电离层台站提供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 5次不同类型磁暴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F2 层f0 F2 和hmF2的扰动变化 .主要结果表明 :对于延迟型主相磁暴S(C)和S(E) ,中高纬电离层首先会出现明显的正相扰动 ,随后是明显延迟的负相扰动 ,负相扰动覆盖范围广 ,甚至扩展到低纬区 ,且持续时间很长 ,恢复及其缓慢 ,其中S(C)型的扰动更为明显 ;对于非延迟型主相磁暴S(A)、S(B)和S(D) ,高纬电离层正相扰动持续时间较短甚至不出现 ,中高纬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出现、发展和恢复也相对较快 ;磁暴主相强度的大小会对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强度、发展和持续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纬电离层扰动在非延迟型主相磁暴恢复相期间会出现明显的地方时效应 ,地方时效应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强 ,并且会明显影响到中低纬电离层的扰动 ;电离层扰动从高纬到低纬的变化趋势为 :f0 F2 的扰动由负相向正相转化 ,hmF2 的增加由全天出现趋向于只存在于夜间 ,反映了不同扰动物理机制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事件 扰动形态 磁暴类型 电离层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年2月的高太阳活动研究──Ⅳ日地扰动事件耦合初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家龙 肖佐 高玉芬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5,共7页
利用光学、射电、软X射线和硬X射线观测资料,对1986年2月系列太阳爆发中最大的两个耀斑作相似与相异性的分析,解释它们近地空间效应的区别,对该系列太阳爆发事件和叠加在一起的地球事件作认证研究.
关键词 太阳耀斑 日地扰动事件 认证 耦合 太阳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传播时空相关性的电网扰动事件快速定位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黄登一 刘灏 +1 位作者 毕天姝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45-2059,共15页
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为快速准确地定位扰动事件提供了量测信息和数据基础。然而,由于电网中有限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布点以及通讯堵塞、硬件故障、GPS信号丢失和网络攻击等原... 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为快速准确地定位扰动事件提供了量测信息和数据基础。然而,由于电网中有限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布点以及通讯堵塞、硬件故障、GPS信号丢失和网络攻击等原因带来的数据质量问题,使得量测信息呈现不冗余性,给定位带来额外的挑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PMU量测信息不冗余场景下的电网扰动事件快速定位方法。利用主站电压相角量测数据生成Hankel矩阵,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扰动响应时间检测方法。基于电网子拓扑中的PMU测点以及网络拓扑连接关系,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取了表征扰动传播的时间差特征和空间距离差特征。进而,通过扰动传播的波速,耦合扰动传播空间距离差特征,提出基于时空相关性的自适应电网扰动事件定位方法。通过扰动传播过程的时空约束特性,实现了电网量测信息在时间维度不冗余的情况下,快速定位扰动事件的功能。基于IEEE 10机39节点系统和中国某西部实际电网,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 扰动事件快速定位 量测信息不冗余 奇异值分解 稀疏连接优化的Floyd算法 扰动传播 时空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时间判据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关联类型分析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和平 王红斌 +2 位作者 栾乐 许中 王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62,168,共10页
直观、清晰地表示不同关联类型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对扰动溯源、数据清洗、扰动模式挖掘等具有重要作用,扰动事件关联类型的科学识别方法亟待提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时间判据的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关联类型分析方法。以关... 直观、清晰地表示不同关联类型电能质量扰动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对扰动溯源、数据清洗、扰动模式挖掘等具有重要作用,扰动事件关联类型的科学识别方法亟待提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时间判据的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关联类型分析方法。以关联类型链式推演表示方法为切入,直观展示出具有传导型、连锁型、发展型和并发型的电能质量扰动事件从事件发生到其在电网中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扰动事件起止时刻和波形分段结果,提出多重时间判据的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关联类型分析方法,用于识别连锁型、发展型、并发型三类关联类型。算例采用PSCAD/EMTDC对不同关联类型的典型扰动进行仿真建模,分析结果验证文章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事件 关联类型 事件检测 波形分段 时间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oopman能量矩阵的互联电网扰动事件分类及区域定位
6
作者 周书宇 杨晶莹 +2 位作者 蔡国伟 刘铖 姜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5年第11期105-115,共11页
扰动类型及扰动发生的区域位置信息对互联电网稳定分析与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Koopman能量矩阵的扰动事件分类及区域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子空间最优模式分解算法(subspace optimal mode decomposition algorithm,Su... 扰动类型及扰动发生的区域位置信息对互联电网稳定分析与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Koopman能量矩阵的扰动事件分类及区域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子空间最优模式分解算法(subspace optimal mode decomposition algorithm,Sub-OpMD)计算得到包含随机系统动态信息的S-Koopman算子的低维最优矩阵。并根据最优低维矩阵的特征分解结果构建S-Koopman能量矩阵。S-Koopman能量矩阵与系统动态行为相关;其行/列向量可以提取系统扰动事件发生后的不同特征数据以及不同位置PMU数据波动强弱。并进一步根据不同扰动类型以及扰动区域下的PMU数据动态变化规律,提出系统扰动事件分类及区域定位的量化评估指标。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仿真系统和CEPRI-SSFS 197节点实际系统的计算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事件分类 扰动区域定位 S-Koopman能量矩阵 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频谱扰动的多域融合特征脑电信号分类
7
作者 杜鹏飞 李宪华 +2 位作者 林凤涛 邱洵 蔡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151-14156,共6页
针对共空间模式算法在处理低通道数和多模式想象动作的脑电信号时,无法获得足够的空间分布信息而导致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事件相关频谱扰动为基础的时频域和空间域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根据肢体想象动作在运动感觉皮层区域呈... 针对共空间模式算法在处理低通道数和多模式想象动作的脑电信号时,无法获得足够的空间分布信息而导致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事件相关频谱扰动为基础的时频域和空间域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根据肢体想象动作在运动感觉皮层区域呈现独立功能映射区的特点,提取特定导联下差异显著的事件相关时频特征信息,并将其与特定导联的空域特征信息融合,最后通过参数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来识别不同类别的肢体想象动作。实验结果对比显示,融合特征在多模式想象动作中的识别性能较单一特征有显著提高,不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脑电特征信息,还有效地降低了多通道数的需求,其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空间模式 运动想象 事件相关频谱扰动 融合特征信息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PNN算法与数字孪生的车间扰动判定方法
8
作者 张若语 胡友民 +2 位作者 吴波 杨晔 秦峻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安全和车间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车间在管理上多依靠人工,使得车间扰动事件发现不及时,扰动认定不清楚,不利于迅速解决扰动事件和保障人员设备安全。为提高管理效率和保障安全,提出一种基于蝙蝠算法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安全和车间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车间在管理上多依靠人工,使得车间扰动事件发现不及时,扰动认定不清楚,不利于迅速解决扰动事件和保障人员设备安全。为提高管理效率和保障安全,提出一种基于蝙蝠算法优化的概率神经网络(Bat Algorithm-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BA-PNN)算法和数字孪生的车间扰动判定方法。首先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预处理;随后搭建传统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模型和以算法识别率为优化目标的BA-PNN扰动判定模型,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将BA-PNN模型融入孪生平台;最后通过仿真与结果分析,对比优化前模型效果及孪生平台特点,该模型识别效果较之前显著提高,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神经网络 蝙蝠算法 数字孪生 扰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过程运行状态的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损失评估 被引量:12
9
作者 谭秀美 肖先勇 +1 位作者 张逸 马愿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9,共6页
电压暂降和短时电压中断等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导致的敏感生产过程经济损失评估,是电能质量解决方案投资决策的关键。从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水平、设备运行状态和过程参数免疫时间(Parameter Immunity Time,PIT)出发,研究发生电压暂降时... 电压暂降和短时电压中断等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导致的敏感生产过程经济损失评估,是电能质量解决方案投资决策的关键。从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水平、设备运行状态和过程参数免疫时间(Parameter Immunity Time,PIT)出发,研究发生电压暂降时生产过程的运行状态特性,并将PIT作为用户遭受的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与所导致损失的桥梁。详细研究了遭受电压暂降时生产过程运行状态的诊断和识别方法,利用质量损失函数计算生产过程非正常非中断状态的中断隶属度,提出一种改进的敏感过程事件型电能质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最后,以所在团队实际调查的某半导体制造企业为例,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 敏感设备 经济损失 过程参数免疫时间 非正常非中断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数据联合驱动的电网扰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登一 刘灏 +1 位作者 毕天姝 杨奇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6-1217,共12页
快速准确的电力系统扰动定位是实施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广域同步相量量测为快速准确的扰动定位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刻画扰动传播的连续体动力学模型为扰动定位提供模型支撑。结合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 快速准确的电力系统扰动定位是实施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广域同步相量量测为快速准确的扰动定位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刻画扰动传播的连续体动力学模型为扰动定位提供模型支撑。结合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量测数据和扰动传播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数据联合驱动的电网扰动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对PMU量测数据进行奇异谱分析和计算累计平方和指标来实现扰动检测。进而在部分PMU确定的子拓扑内,分别通过量测数据和传播模型提取二维时空特征。最后根据扰动传播过程中时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基于度量学习的双通道三元孪生网络的扰动定位方法,仅利用部分PMU量测信息即可快速定位扰动位置,为后续抑制扰动的主动控制策略的投切奠定基础。基于IEEE 10机39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扰动事件定位 奇异谱分析 模型–数据联合驱动 扰动传播 双通道三元孪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三号”大气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2002年4月磁暴期间大气成分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国泰 邱时彦 +6 位作者 贺爱卿 祝义强 孙丽琳 林宪文 李宏 徐学培 叶海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50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探测数据表明,在地...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50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探测数据表明,在地磁扰动期间,不仅发生了大气中主要成分O和N2的数密度值增变的响应变化,而且在进入地磁扰动峰期开始后6h左右在较高纬度处出现了N2的异常增变和O的异常降变. 4-5h后,这种异常增变峰和降变谷由纬度42°N左右逐渐推移向纬度较低地区,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三号” 大气成分探测器 2002年4月 地磁扰动事件 数密度 空间探测 磁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信息的车间动态排产方法
12
作者 张伟 于成龙 +2 位作者 侯俊杰 徐皓 赵颖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46,共5页
为解决车间排产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感知信息的动态排产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感知信息的车间动态排产方法,开发了动态排产方法的验证系统,以复合材料生产车间为背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基于车... 为解决车间排产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感知信息的动态排产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和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感知信息的车间动态排产方法,开发了动态排产方法的验证系统,以复合材料生产车间为背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基于车间生产情况的制造资源与工序的智能匹配、工时自动计算和排产方案的计算生成,为后续车间动态排产系统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信息 扰动事件 知识推理 工时预测 动态排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变交通配流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吕彪 高自强 +1 位作者 管心怡 刘一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1190,共10页
为有效评价重大扰动事件下的路网性能,提出以日变交通配流(day-to-day traffic assignment,DTA)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模型.明确考虑重大扰动事件下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构建了综合考虑出行者认知更新、行为惯性等因素影响的DTA模... 为有效评价重大扰动事件下的路网性能,提出以日变交通配流(day-to-day traffic assignment,DTA)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络韧性评估模型.明确考虑重大扰动事件下交通流动态变化特性,构建了综合考虑出行者认知更新、行为惯性等因素影响的DTA模型,设计了启发式求解算法;定义了基于DTA的路网可达性指标,构建了可全面评价扰动事件生命周期内系统性能的韧性指标与评估模型,并在Nguyen&Dupuis网络上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扰动事件后的前10天,路网韧性波动变化,此后随着交通流分布趋于稳定,路网韧性单调上升,从第10天的0.323上升到第50天的0.794,上升了145.77%;与传统随机用户均衡(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SUE)模型相比,DTA模型获得的路网可达性与韧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SUE模型下路网可达性随时间单调上升,而DTA模型下路网可达性在前15天剧烈波动,随后才单调增加,表明要获得准确的路网韧性指标,必须首先准确假定出行决策行为和相应配流模型;出行者行为惯性、路段通行能力退化程度与恢复速率以及路网拥挤程度等因素均对交通流量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路网可达性最终导致路网韧性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实际应用中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标定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韧性评估 日变交通配流 随机用户均衡 认知更新 学习能力 重大扰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律性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序列学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泽 许敏鹏 +1 位作者 明东 穆思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探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电节律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年轻健康志愿者60例均分为4组,分别采用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行左侧运动皮层(C3)真/伪刺激或右侧初级运动皮层(C4)真/伪刺激,刺激前后受试者完成左/右手随机/规律按... 目的探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脑电节律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年轻健康志愿者60例均分为4组,分别采用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行左侧运动皮层(C3)真/伪刺激或右侧初级运动皮层(C4)真/伪刺激,刺激前后受试者完成左/右手随机/规律按键4种手指序列按键任务,任务过程中采集脑电信号。观察反应时、正确率;脑电信号进行事件相关谱扰动多重差值分析。结果 C4真刺激后,受试者左手任务反应时缩短。结论右侧初级运动皮层2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能提高左侧肢体运动序列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序列反应时任务 脑电图 运动学习 事件相关谱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SEP提升下肢MI-BCI系统性能及其多维脑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力新 常美榕 +2 位作者 王仲朋 陈龙 明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9-437,共9页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I-BCI)可解码用户运动意图,为无法自主运动患者提供一种额外交互控制通道,辅助或改善其生活方式。针对现有下肢MI-BCI分类性能较低等关键问题,引入了体感电刺激(ES)用于下肢MI-BCI构建混合范式(MI+ES),并与传统单一...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MI-BCI)可解码用户运动意图,为无法自主运动患者提供一种额外交互控制通道,辅助或改善其生活方式。针对现有下肢MI-BCI分类性能较低等关键问题,引入了体感电刺激(ES)用于下肢MI-BCI构建混合范式(MI+ES),并与传统单一范式(MI)对比。共20名年轻健康右利手受试参与实验,5名参与最优诱发频率验证试验,15名参与正式实验。随后采集了参与正式实验的15名受试不同条件下脑电(EEG)数据,应用傅里叶变换(FFT)和事件相关谱扰动(ERSP)算法提取EEG频域响应、时频特征等,并计算alpha(8~14 Hz)、低beta(15~24 Hz)和高beta(25~35 Hz)等多频段能量变化。此外,分别探索了MI/(MI+ES)条件、共空间模式(CSP)/基于多频率成分的共空间模式(FBCSP)特征提取方法对下肢MI-BCI系统分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体感电刺激策略可诱发明显的SSSEP特征,MI+ES条件分类准确率较单一MI条件有显著性提升(P<0.001),且应用FBCSP方法的系统分类准确率显著优于经典CSP方法(P<0.01):CSP特征提取方法下MI+ES条件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70.2%,其中受试S15的分类准确率达84.2%;FBCSP方法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71.7%,受试S15的分类结果达到90%。初步证实了受试在体感电刺激条件下可诱发出明显的SSSEP特征,而且其融合MI可有效提升下肢MI-BCI分类性能,可支撑下肢MI-BCI系统的实用化进程,也为外周神经相关体感刺激调控方法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想象 脑-机接口(BCI) 稳态体感诱发电位(SSSEP) 事件相关谱扰动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优化的再制造作业车间动态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
16
作者 张帅 徐惠芬 +2 位作者 张文宇 毛灿 景鑫 《运筹与管理》 2025年第4期113-119,I0048-I0056,共16页
针对具有柔性工艺规划的再制造作业车间多重不确定性和扰动事件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鲁棒优化的再制造作业车间动态调度模型,将再制造调度过程分为预调度阶段和动态调度阶段。预调度阶段采用离散场景集来描述再制造作业车间中... 针对具有柔性工艺规划的再制造作业车间多重不确定性和扰动事件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鲁棒优化的再制造作业车间动态调度模型,将再制造调度过程分为预调度阶段和动态调度阶段。预调度阶段采用离散场景集来描述再制造作业车间中的多重不确定性,并使用鲁棒优化方法来构建数学模型。动态调度阶段设计了一种混合型重调度策略,以避免扰动事件所导致的再制造系统效率降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二维不等长编码方案的扩展型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引入了正弦迁移模型并采用新的迁移算子和新的变异算子来引导种群进行高效迁移,还设计了一种局部搜索策略以提高算法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作业车间 预调度 动态调度 鲁棒优化 扰动事件 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