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探针DMABN测定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 被引量:5
1
作者 林翠英 宋利 赵剑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46-1850,共5页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腈(DMABN)为探针,测定它在表面活性剂(C12TABr、SDS、C12E23、C12-3-C12·2Br)水溶液中的第二重荧光强度(Ia)和对应的特征波长(λa)对表面活性剂浓度(c)曲线,由Ia-c曲线的转折点或λa-c曲线对应的一阶导数极小点可...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腈(DMABN)为探针,测定它在表面活性剂(C12TABr、SDS、C12E23、C12-3-C12·2Br)水溶液中的第二重荧光强度(Ia)和对应的特征波长(λa)对表面活性剂浓度(c)曲线,由Ia-c曲线的转折点或λa-c曲线对应的一阶导数极小点可以获得临界胶团浓度(cmc).由于C12-3-C12·2Br在水溶液中强烈聚集,利用λa-c曲线还可以获得其胶团结构松散度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探针 双重荧光 DMABN 临界胶团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电胶束中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的醇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江云宝 王秀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856-859,共4页
The effects of aliphatic alcohol on the 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ICT) of p-N, N-dimethylaminobenzoic acid (DMABOA) in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MAB) micelle were examined by the TICT-typical du... The effects of aliphatic alcohol on the 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ICT) of p-N, N-dimethylaminobenzoic acid (DMABOA) in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MAB) micelle were examined by the TICT-typical dual fluoresce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alcohol (CnH2n+10H, n=1, 2, 3, 4, 6, 8, 14, 16, 18) to CTMAB Ancellar solution does not change the positions of the dual fluorescence bands of DMABOA,but 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with that of the longer-wavelength TICT band (a band) more repidly, the latter is demonstrated by a linear decrease of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of a band to b band (shorter-wavelength normal ban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lcohol added. The logarithm of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linear slope is positively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carbon number(n) of the alkyl chain in the alcohol molecule when the chain is relatively short (<8), whereas a negatively linear correlation is observed when the chain length (n=14, 16, 18)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CTMAB. In pure aqueous solution, the intensities and positions of the dual fluorescence bands are not varied by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added alcohol. The decrease of the charge density of micellar surface due to the solubilization of alcohol in micell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ause of the alcohol effects on the TICT in charged micel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胶束 醇效应 扭转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羟基黄酮分子在水中分子内电荷转移及分子间多重质子的转移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辛春雨 王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7-1322,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TZVP基组水平上模拟7-羟基黄酮(7HF)的水复合物——7HF-(H_2O)_4激发态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7HF在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前线分子轨道出现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复合物中7HF在基态和第... 基于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TZVP基组水平上模拟7-羟基黄酮(7HF)的水复合物——7HF-(H_2O)_4激发态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7HF在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前线分子轨道出现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复合物中7HF在基态和第一电子激发态发生了分子结构扭转,复合物中5个分子间的氢键在第一电子激发态均出现加强机制,该机制可以驱动激发态的多重质子转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激发态 扭转的分子内电荷转移 质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取代对香豆素分子超快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4
作者 葛晶 李智彪 +1 位作者 薛丙乾 白西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28-3135,共8页
设计具有高亮度、高光稳定性和环境友好型的荧光染料,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研究发现,荧光染料的发光效率受到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影响。因此,有效地抑制TICT过程对于荧光标记物和探针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香... 设计具有高亮度、高光稳定性和环境友好型的荧光染料,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研究发现,荧光染料的发光效率受到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影响。因此,有效地抑制TICT过程对于荧光标记物和探针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尤其是具有高荧光产率和长荧光寿命的7-氨基香豆素染料,一直以来都广泛应用于不同体系中,作为荧光探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不同溶剂对香豆素染料分子激发态动力学过程的影响,而忽略了染料分子结构对TICT过程的重要作用。采用了飞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TA)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香豆素染料C460和C481在不同溶剂中的激发态动力学。研究结果揭示,在具有高强供氢能力的高极性甲醇溶剂中,C481才显著发生TICT过程。此外,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氟取代效应会降低分子内扭转势垒,导致非辐射失活效应加速,从而引发更为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优化荧光染料性能时选择合适的溶剂,还可为荧光染料分子结构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吸收光谱 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6-丙酰-2-萘胺氢键复合物激发态超快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葛晶 薛丙乾 +2 位作者 李智彪 肖静 白西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1-680,共10页
抑制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形成能够显著增强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然而,目前缺乏准确预测TICT存在的方法。本文基于Kamlet-Taft理论,通过稳态/瞬态吸收光谱结合量化计算,对N,N-二甲基-6-丙酰-2-萘胺(PRODAN)在不同溶剂中... 抑制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形成能够显著增强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和光稳定性,然而,目前缺乏准确预测TICT存在的方法。本文基于Kamlet-Taft理论,通过稳态/瞬态吸收光谱结合量化计算,对N,N-二甲基-6-丙酰-2-萘胺(PRODAN)在不同溶剂中的激发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稳态光谱表明,PRODAN氢键复合物的斯托克斯红移主要依赖溶剂极性和供氢能力。瞬态吸收光谱表明,快时间τ_(1)和τ_(2)归属为分子内电荷转移和TICT形成过程,而慢时间τ_(3)和τ_(4)归属为溶剂化和荧光辐射过程。此外,结果表明极性和供氢能力的增大会加快PRODAN氢键复合物的动力学过程。计算表明,在较高极性且强供氢能力的甲醇溶剂中能形成稳定的TICT态。研究结果为荧光探针分子结构设计和溶剂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 激发态动力学 瞬态吸收光谱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饰β-环糊精/4-(N,N-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基酯笼型包结物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新贞 周嵘 +2 位作者 陶小娟 王芳平 陈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5-1070,共6页
用分子光谱法研究了甲基-β-环糊精(M-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与4-(N,N-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基酯(EHDAB)分子间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柔性的2′-乙基己基和刚性的芳香端都包结在M-CD和HP-CD空腔中,形成了2∶1笼型主-客体... 用分子光谱法研究了甲基-β-环糊精(M-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与4-(N,N-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基酯(EHDAB)分子间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柔性的2′-乙基己基和刚性的芳香端都包结在M-CD和HP-CD空腔中,形成了2∶1笼型主-客体包结物.疏水性2′-乙基己基在包结物的热力学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亲水性M-CD和HP-CD将EHDAB增溶在水中,提高了EHDAB分子的紫外吸收程度,M-CD和HP-CD空腔抑制了光诱导EHDAB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显著提高了EHDAB的光化学稳定性,增强了其抗氧化性,降低了酸碱性水解程度,包结物的热稳定性与所用主体环糊精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剂 环糊精 主-客体包结物 光化学稳定性 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配位调控的TICT荧光化合物的双重荧光发射(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静丽 范伟贞 +2 位作者 闫素婷 林丽榕 黄荣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81-2188,共8页
设计合成了2个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荧光体(1和2),铜离子的配位作用可开关其双重荧光发射。2在乙腈/水溶液(1∶1,V/V)中的双重荧光发射随着铜离子的加入以类似电子转移机制"开-关"形式猝灭,而1在铜离子与其计量比为1之内... 设计合成了2个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荧光体(1和2),铜离子的配位作用可开关其双重荧光发射。2在乙腈/水溶液(1∶1,V/V)中的双重荧光发射随着铜离子的加入以类似电子转移机制"开-关"形式猝灭,而1在铜离子与其计量比为1之内的乙腈/水溶液(1∶1,V/V)中,其双重荧光发射随着铜离子的加入逐渐猝灭;在计量比之后其长波长的TICT荧光发射随着铜离子的加入逐渐增强。即1的TICT荧光发射以"开-关-开"的机制被铜离子诱导。同时还获得了铜离子与1形成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以及配合物的荧光性质。1H NMR波谱滴定实验表明荧光体的电荷转移程度是影响TICT发射的主要因素,1是一个新的且其TICT发射可以被铜离子调制为"开-关-开"的TICT荧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TICT) 双重荧光 铜离子 配位 “开-关-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