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齿间摩擦引起齿轮输出扭矩波动的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莹 徐辅仁 +3 位作者 程国锋 崔峰 范小钢 全世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62,68,共4页
研究表明 ,齿间摩擦的存在会使渐开线齿轮机构输出扭矩产生一定的波动[1,2 ] 。本文着重以一种简单的实验测定方法对该理论进行验证。本文的实验测定结果表明 ,齿间摩擦对渐开线齿轮机构输出扭矩波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 实验验证 齿间摩擦 齿轮机构 扭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驱动螺杆泵负载扭矩波动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永华 郑学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深井、三元复合驱油井应用时,负载扭矩出现大幅度周期波动,出现系统杆断、脱胶等问题,免修期很短。建立螺杆泵系统黏滑物理模型,推导黏滑发生的临界速度,提出防治措施并分析现场实施效果。研究表明:螺...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在大庆油田深井、三元复合驱油井应用时,负载扭矩出现大幅度周期波动,出现系统杆断、脱胶等问题,免修期很短。建立螺杆泵系统黏滑物理模型,推导黏滑发生的临界速度,提出防治措施并分析现场实施效果。研究表明:螺杆泵负载扭矩波动是由于金属转子和橡胶定子静摩擦系数明显大于动摩擦系数或者在动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某个转速下为负值时,系统在恒定驱动扭矩及转速下产生的一种黏滑现象;螺杆泵系统黏滑现象对现场设备危害大,可以通过降低黏滑发生的临界速度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扭矩波动 摩擦 黏滑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刀盘扭矩波动分析与贯入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文佳 李晓东 +2 位作者 李建强 林恩 吴遥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30,共7页
目的:在复合地层中,盾构掘进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刀盘扭矩和扭矩波动,为降低扭矩波动和提高掘进效率,需研究贯入度的预测方法。方法:建立了刀盘滚刀与切刀开挖扭矩模型,并通过考虑复合地层与刀盘的摩擦,建立了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总扭矩模... 目的:在复合地层中,盾构掘进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刀盘扭矩和扭矩波动,为降低扭矩波动和提高掘进效率,需研究贯入度的预测方法。方法:建立了刀盘滚刀与切刀开挖扭矩模型,并通过考虑复合地层与刀盘的摩擦,建立了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总扭矩模型。在分析复合地层盾构开挖扭矩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刀盘扭矩、复合地层组成、贯入度与岩石强度的简化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指标——I MTP(复合扭矩贯入指数)。该指标将扭矩与贯入度结合,可用于评价复合地层开挖面的可切削性。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性能的贯入度预测方法,其可用于预测不同地质条件和机械性能限制下的贯入度。结果及结论:复合地层盾构掘进总扭矩模型的预测能力可靠性已在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麒麟镇站—东郊小镇站区间得到了验证。该方法可在复合地层中隧道盾构机械能受限的情况下,将盾构掘进参数与地质条件参数进行匹配,能为隧道掘进施工的安全和效率提供指导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盾构掘进 刀盘扭矩波动 贯入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机构输出扭矩波动率的研究
4
作者 徐辅仁 《机电设备》 1999年第6期39-43,共5页
建立在“无齿间滑动摩擦”理论基础上的渐开线齿轮传统理论认为,只要主动轮的输入扭矩保持恒定,从动轮的输出扭矩必维持不变。然而,该文研究表明,由于齿间滑动摩擦的存在,即使输入扭矩保持恒定不变,输出扭矩仍会发生波动,且波动率随齿... 建立在“无齿间滑动摩擦”理论基础上的渐开线齿轮传统理论认为,只要主动轮的输入扭矩保持恒定,从动轮的输出扭矩必维持不变。然而,该文研究表明,由于齿间滑动摩擦的存在,即使输入扭矩保持恒定不变,输出扭矩仍会发生波动,且波动率随齿间滑动摩擦系数增加而增大。减小齿间滑动摩擦系数是使输出扭矩保持平稳的一个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机构 齿间滑动摩擦力 输出 扭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机扭矩波动的电动压裂泵液力端故障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波 梁右其 +2 位作者 沈心瑞 王西录 王龙庭 《盐科学与化工》 2021年第10期47-54,共8页
针对目前电动压裂系统压裂泵振动信号复杂,故障特征难以准确提取和辨识等问题,文章提出了直接采集ACS5000中压变频器上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基于电机扭矩波动曲线的电动压裂泵液力端总成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建立电... 针对目前电动压裂系统压裂泵振动信号复杂,故障特征难以准确提取和辨识等问题,文章提出了直接采集ACS5000中压变频器上电机运行参数,进行基于电机扭矩波动曲线的电动压裂泵液力端总成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建立电动压裂泵动力端和液力端的力学模型,计算曲轴不同相位角下的主要零部件的受力;其次,利用Mathcad计算压裂泵正常工作2个冲程周期内的曲轴扭矩曲线,得到了电机的扭矩曲线;最后,通过现场施工总结了无故障和12种异常工况下的不同电机扭矩波动曲线。结果表明,泵压一定时,电机扭矩异常波动一般伴随液力端总成故障,部分液力端总成故障初期对应的电机扭矩波动无明显异常;电机扭矩异常波动可以作为现场判断电动压裂泵液力端总成是否正常运行的可靠标准之一,并指导检泵来排除故障,为页岩气平台压裂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压裂泵 电机扭矩波动 曲轴 液力端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某两级涡轮增压柴油车扭矩波动问题分析
6
作者 张文博 马志杰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24期39-41,共3页
两级涡轮增压器通过气道阀门开关,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实现不同的气体流动方式,以满足发动机全转速范围的增压压力要求,提高车辆不同工况的加速性。本文通过改真空系统的设计,提高真空系统的容积,解决了采用两级涡轮增压器的柴油车辆在... 两级涡轮增压器通过气道阀门开关,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实现不同的气体流动方式,以满足发动机全转速范围的增压压力要求,提高车辆不同工况的加速性。本文通过改真空系统的设计,提高真空系统的容积,解决了采用两级涡轮增压器的柴油车辆在路试中产生的扭矩波动和加速迟滞等问题,并通过优化布置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真空系统真空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波动 两级涡轮增压器 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DCT车辆起步过程中的滑摩扭矩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尹良杰 朱凌云 王汇风 《汽车零部件》 2017年第5期23-27,共5页
针对湿式DCT车辆的1挡蠕行起步过程,分析滑摩扭矩波动幅值与车身冲击度的关系;给出湿式离合器滑摩扭矩的测试方法,并对某DCT车辆起步过程中的输入轴1的1阶转速波动、车辆座椅处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离合器滑摩扭... 针对湿式DCT车辆的1挡蠕行起步过程,分析滑摩扭矩波动幅值与车身冲击度的关系;给出湿式离合器滑摩扭矩的测试方法,并对某DCT车辆起步过程中的输入轴1的1阶转速波动、车辆座椅处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离合器滑摩扭矩波动幅值越大,车身纵向振动加速度也越大。研究结论为抑制DCT车辆起步过程中的车身振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滑摩 扭矩波动 冲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EPS电机微扭矩测试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黎霞 《信息通信》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根据开发实例,本文分析了电机微扭测试验台的功能原理和设计目标,详细讨论了实现技术、实现方案。此设备已在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应用并且运行良好,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减少了因为人为或意外原因造成次品引起的浪费,避免次品流... 根据开发实例,本文分析了电机微扭测试验台的功能原理和设计目标,详细讨论了实现技术、实现方案。此设备已在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应用并且运行良好,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减少了因为人为或意外原因造成次品引起的浪费,避免次品流入市场,有效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该系统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耗 波动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恒扭器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希茂 范春英 +1 位作者 高巧娟 聂洁净 《石油机械》 2015年第5期32-35,共4页
钻井过程中扭矩的波动容易导致钻柱自激振动、井下钻具扭断,甚致使顶驱或转盘憋停、螺杆钻具滞动,进而导致频繁的上提钻具以及泵压的大幅波动,影响钻进效率。为此,研制了随钻恒扭器,并将其在塔河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随钻恒扭器主要由... 钻井过程中扭矩的波动容易导致钻柱自激振动、井下钻具扭断,甚致使顶驱或转盘憋停、螺杆钻具滞动,进而导致频繁的上提钻具以及泵压的大幅波动,影响钻进效率。为此,研制了随钻恒扭器,并将其在塔河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随钻恒扭器主要由密封机构、储能机构及压扭转换机构组成,具有过载卸载及减振保护功能。工作时压扭转换机构会在大扭矩及差速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使储能机构产生压缩,此时下部钻具会被提升一定距离,释放部分反扭矩,整个过程中部分扭矩被储存到储能机构并随着反扭矩的减小而逐步释放。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随钻恒扭器对钻井扭矩可以起到"消峰填谷"的作用,有利于稳定泵压,减少失速,有效保护钻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恒 扭矩波动 储能机构 转化 滞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传动参数辨识与整车加速车内噪声仿真
10
作者 宋雨 许京 史继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6,255,共7页
针对整车加速车内噪声仿真的传动参数难以获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验数据的传动系参数辨识与整车噪声仿真方法。首先建立5自由度传动系Simulink模型,以通过整车实验获取的变速器输入轴转速波动与驱动轴扭矩波动为辨识目标,通过遗传算法... 针对整车加速车内噪声仿真的传动参数难以获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验数据的传动系参数辨识与整车噪声仿真方法。首先建立5自由度传动系Simulink模型,以通过整车实验获取的变速器输入轴转速波动与驱动轴扭矩波动为辨识目标,通过遗传算法辨识传动系阻尼、刚度、惯量等关键参数,满足仿真同实验误差最小的条件。将完成参数辨识的传动系模型集成至整车有限元模型,计算发动机激励通过传动系、总成悬置等路径传递至车内所引起的整车噪声,最后对比噪声的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整车开发过程中对车内加速噪声直接进行风险预估与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传动系 轰鸣噪声 转速波动 扭矩波动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补偿的牵引电机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矫利业 曹君 +3 位作者 李梁京 伊建辉 王鹏 田久东 《机车车辆工艺》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电机扭矩和转速波动问题,文章从电机控制系统层面提出一种谐波抑制和易于工程化的死区补偿算法相结合的方法,降低控制系统中相电流谐波,优化电流正弦度,进而优化电机扭矩和转速波动。首先,建立谐波抑制和死区补偿的数学模型进行理... 针对电机扭矩和转速波动问题,文章从电机控制系统层面提出一种谐波抑制和易于工程化的死区补偿算法相结合的方法,降低控制系统中相电流谐波,优化电流正弦度,进而优化电机扭矩和转速波动。首先,建立谐波抑制和死区补偿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取补偿电压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获得电机控制系统中确实存在扭矩和转速波动现象,且谐波抑制和死区补偿多重补偿策略可以起到优化电流和减少波动的效果。最后,试验验证发现补偿后的控制系统中电机扭矩波动和转速波动得到了明显的优化,提升了牵引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波动 转速波动 死区补偿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新能源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啸叫优化
12
作者 张镇 卢若皓 +1 位作者 蒋伟 陈炜然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1期71-74,共4页
针对纯电动汽车在25~50km/h车速时出现48阶啸叫问题,文章通过在转子表面开辅助槽减低电磁激励,改善NVH性能并进行转子结构强度校核分析。优化后方案48阶扭矩波动大幅下降,最高工作转速16000r/min下强度安全系数1.46,1.1倍最高工作转速17... 针对纯电动汽车在25~50km/h车速时出现48阶啸叫问题,文章通过在转子表面开辅助槽减低电磁激励,改善NVH性能并进行转子结构强度校核分析。优化后方案48阶扭矩波动大幅下降,最高工作转速16000r/min下强度安全系数1.46,1.1倍最高工作转速17600r/min下强度安全系数1.6。最后通过实车NVH主观评估满足要求,48阶车内噪声在车速25~60km/h范围内比优化前改善5~1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H优化 扭矩波动优化 电磁力优化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激励下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黄冠华 周宁 +2 位作者 张卫华 梁树林 王兴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26,共7页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内部激励考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扭矩波动表示输入端激励,负载端激励考虑由黏滑振动引起的负载波动。利用有限元方法得到高速列车齿轮系统时变啮合刚度,考虑齿轮啮合误差,并用傅里叶...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内部激励考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扭矩波动表示输入端激励,负载端激励考虑由黏滑振动引起的负载波动。利用有限元方法得到高速列车齿轮系统时变啮合刚度,考虑齿轮啮合误差,并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结合非线性多尺度近似解析方法,利用单自由度扭转模型分析动态激励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同时建立考虑齿轮啮合的高速列车动力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齿轮传动系统中存在谐波振动,扭矩波动不仅会增大轮齿的角加速度和啮合力,同时使齿轮箱的振动加剧,并改变系统的振动主频,可能引发共振。黏滑振动将使齿轮系统的各项指标急剧增大,严重影响齿轮的啮合平稳性,在实际运营中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波动 黏滑振动 动态特性 齿轮传动系统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TIDT型钻井提速工具研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周燕 金有海 +2 位作者 董怀荣 谢慧 罗熙 《石油矿场机械》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消除PDC钻头卡滑现象、提高难钻地层机械钻速,研制了SLTIDT型钻井提速工具。该工具与PDC钻头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新的钻井工程提速技术,在缩短钻井周期的同时,还能够稳定钻进过程,延长钻具寿命。采用流体动力学理论、3D虚拟设计技术与... 为消除PDC钻头卡滑现象、提高难钻地层机械钻速,研制了SLTIDT型钻井提速工具。该工具与PDC钻头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新的钻井工程提速技术,在缩短钻井周期的同时,还能够稳定钻进过程,延长钻具寿命。采用流体动力学理论、3D虚拟设计技术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研制方法,SLTIDT型钻井提速工具室内试验寿命>150h。现场试验7口井,平均提速50%以上,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钻井提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冲击 机械钻速 扭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输出轴式手动变速器敲击噪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洋 李洪亮 殷金祥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基于某双输出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敲击噪声实例,阐述了敲击噪声产生的机理,应用试验手段查找变速器敲击噪声产生的原因,并分别验证传动轴刚度、离合器阻尼和双质量飞轮对敲击噪声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变速器敲击噪声的主要产生原因是... 基于某双输出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敲击噪声实例,阐述了敲击噪声产生的机理,应用试验手段查找变速器敲击噪声产生的原因,并分别验证传动轴刚度、离合器阻尼和双质量飞轮对敲击噪声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变速器敲击噪声的主要产生原因是发动机转速波动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的数值较大,而采用双质量飞轮能够消除变速器敲击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输出轴式手动变速器 敲击噪声 扭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采油技术在海拉尔油田深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学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3-65,95,共3页
对螺杆泵在海拉尔油田深井中应用时出现的负载扭矩波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其影响因素有4个,即螺杆泵定转子摩擦副的摩擦特性、初始装配过盈量及橡胶的温胀和溶胀量、工作转速和传动刚度。为此,采取如下预防措施:研制新型深井定子橡胶... 对螺杆泵在海拉尔油田深井中应用时出现的负载扭矩波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其影响因素有4个,即螺杆泵定转子摩擦副的摩擦特性、初始装配过盈量及橡胶的温胀和溶胀量、工作转速和传动刚度。为此,采取如下预防措施:研制新型深井定子橡胶,提高定子橡胶对深井井况的适应性;研究深井定子橡胶在深井井况的温胀和溶胀规律,合理设计螺杆泵的初始过盈量。将新研制的螺杆泵在海拉尔油田的深井中进行试验,在井口附近听不到周期性振动声,系统负载扭矩、工作电流波动幅度大幅度减小或消失,检泵周期延长到450 d以上,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深井 负载扭矩波动 定子橡胶 温胀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条抽油机在“胜利开发1号”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广军 李德堂 孙东昌 《中国海洋平台》 1993年第5期203-206,共4页
从结构、性能特点及实际应用等几方面论述了链条抽油机的负荷能力大、效率高、自重轻和节能效果显著等优越性,可供海洋设备国产化选用。
关键词 链条机 游梁机 匀速运动 平衡能力 扭矩波动 冲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常见振动的原因分析——发动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兆俊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5期83-83,共1页
汽车中振动的最大来源是发动机和轮胎,本文主要从发动机工作的角度谈谈汽车振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汽车振动 扭矩波动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调整气缸爆发压力的方法提高传动轴的疲劳强度
19
作者 平学成 王小臣 王天宋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16V240型柴油机曲轴输出扭矩存在波动现象,导致传动轴的疲劳强度降低。通过调整气缸的爆发压力,改善曲轴输出扭矩的波动状况,提高柴油机传动轴疲劳强度。分析问题的步骤为:(1)采用AVL-BOOST软件分析燃油爆发压力,利用ADAMS软件分析曲轴... 16V240型柴油机曲轴输出扭矩存在波动现象,导致传动轴的疲劳强度降低。通过调整气缸的爆发压力,改善曲轴输出扭矩的波动状况,提高柴油机传动轴疲劳强度。分析问题的步骤为:(1)采用AVL-BOOST软件分析燃油爆发压力,利用ADAMS软件分析曲轴扭矩波动;(2)将扭矩波动作为传动轴承受的载荷谱,计算传动轴的疲劳强度;(3)调整气缸的爆发压力,改善曲轴输出扭矩和转速的波动情况,给出能够提高传动轴疲劳强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车 传动轴 疲劳强度 爆发压力 扭矩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游梁式抽油机改造成的双变径轮式抽油机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庆泰 金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3-34,44,共3页
双变径轮式抽油机是在继承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优点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大载荷、长冲程、低冲次节能型抽油机。该机型的双变径轮设计相当于游梁机的前、后臂变长 ,通过变径轮的两次变径 ,能使抽油机的传动性与油井的载荷变化规律更好地相适... 双变径轮式抽油机是在继承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优点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大载荷、长冲程、低冲次节能型抽油机。该机型的双变径轮设计相当于游梁机的前、后臂变长 ,通过变径轮的两次变径 ,能使抽油机的传动性与油井的载荷变化规律更好地相适应 ,从而降低减速器的扭矩波动 ,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采用复合平衡系统 ,可显著降低抽油机连杆和支架的受力 ,提高整机运转平稳性 ,减少振动和噪声 ,在小泵深抽采油工艺中 ,节能效果尤佳。双变径轮式抽油机设计方案 ,既可应用于新机制造 ,也可应用于将现有的中小冲程、能耗大的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改造成大载荷、长冲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梁式抽油机 技术改造 双变径轮式抽油机 节能型 扭矩波动 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