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派盆景艺术之三——扬派盆景的造型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韦金笙 《园林》 2000年第3期38-38,共1页
扬派盆景经历代盆景艺人锤炼,受高山峻岭苍松翠柏历经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 扬派盆景经历代盆景艺人锤炼,受高山峻岭苍松翠柏历经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飘浮在蓝天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这种源于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 造型特色 扬派盆景 造型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派盆景艺术之五——扬派盆景的制作技艺(下) 被引量:1
2
作者 韦金笙 《园林》 2000年第5期44-44,共1页
剪扎时间树本造型(放坯)、扎片一般都在植物休眠期间进行(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以春季萌芽前为最佳时期。当植物停止生长或枝条木质化后即可进行复片(云片成型后,隔年重复扎片称复片)。剪扎顺序树本造型一般从基部到主干、再到顶片... 剪扎时间树本造型(放坯)、扎片一般都在植物休眠期间进行(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以春季萌芽前为最佳时期。当植物停止生长或枝条木质化后即可进行复片(云片成型后,隔年重复扎片称复片)。剪扎顺序树本造型一般从基部到主干、再到顶片。扎片先顶片,后下片。每片则由主枝再到小枝到枝叶,使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树本造型为完整表述扬派盆景树本造型剪扎技艺,以黄杨(瓜子黄杨)为树本材料,以剪扎传统的游龙弯式造型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艺术 扬派盆景 剪扎 造型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派盆景艺术之一——扬派盆景艺术溯源与发展(一) 被引量:1
3
作者 韦金笙 《园林》 2000年第1期40-40,共1页
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物产丰盛。古往今来,都是人们向往之地。扬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北岸,南临长江,北接淮水。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江淮(人类开挖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并在蜀... 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物产丰盛。古往今来,都是人们向往之地。扬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北岸,南临长江,北接淮水。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江淮(人类开挖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并在蜀冈上筑邗城(即今扬州)。隋大业九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基,又开凿通济渠,从此扬州成为运河水运枢纽。因水运发达,隋炀帝三幸江都(即今扬州),扬州出现过畸形的繁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等所杀,隋朝的覆灭,给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艺术 发展 扬州 扬派盆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派盆景艺术之四 扬派盆景的制作技艺(上) 被引量:1
4
作者 韦金笙 《园林》 2000年第4期40-42,共3页
创作扬派盆景,一在树本,二在剪扎技艺,树本与剪扎相得益彰。植物材料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气候,是我国副热带到温带的渐变地带,四季分明,植物丰富。在历代经济繁荣、人文荟萃沉淀下,历代盆景艺人为适应社会需要,创(制... 创作扬派盆景,一在树本,二在剪扎技艺,树本与剪扎相得益彰。植物材料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气候,是我国副热带到温带的渐变地带,四季分明,植物丰富。在历代经济繁荣、人文荟萃沉淀下,历代盆景艺人为适应社会需要,创(制)作盆景注重选择常绿、长寿、花果树种,有的秀色可餐,如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银杏以及雀梅、檵木、紫杉等;有的繁花似锦,如观花类的迎春、春梅、碧桃、金雀、六月雪、兰花等;还有的红果绿叶相映成趣,如观果类的金柑、香橼(代代柑)、柑橘、佛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 扬派盆景 制作 植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扬派盆景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以扬派盆景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伟华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0期125-125,共1页
文章综述了扬派盆景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了其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运用。
关键词 扬派盆景 古典园林 扬州园林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派盆景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凤书 《园林》 2008年第9期86-87,共2页
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中历史最悠久、技艺最精湛、美学价值最高的流派之一。“扬派盆景技艺”继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见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 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中历史最悠久、技艺最精湛、美学价值最高的流派之一。“扬派盆景技艺”继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见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870编号Ⅴ Ⅱ-94)。在此值得庆贺之际,特将扬派盆景作一介绍,以飨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派盆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盆景技艺 中国盆景 美学价值 国家级 国务院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派盆景(二)
7
作者 林凤书 《园林》 2008年第10期84-85,共2页
二、扬派盆景的艺术特色 扬派盆景多采用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扬)等树种,自幼培养而成。加工的方法是用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线,因枝制宜地运用各种棕法(扎法),通过扎缚,逐步成型。常见的造型形式有游龙式、悬岩式、提根... 二、扬派盆景的艺术特色 扬派盆景多采用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扬)等树种,自幼培养而成。加工的方法是用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线,因枝制宜地运用各种棕法(扎法),通过扎缚,逐步成型。常见的造型形式有游龙式、悬岩式、提根式、过桥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派盆景 艺术特色 造型形式 观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派盆景(三)
8
作者 林凤书 《园林》 2008年第11期84-85,共2页
三、扬派盆景的传承保护 扬派盆景以源于自然的形象美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实用价值,而且具有难得的人文价值、文物价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地方... 三、扬派盆景的传承保护 扬派盆景以源于自然的形象美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实用价值,而且具有难得的人文价值、文物价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地方政府及园林、文化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派盆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内涵 艺术风格 艺术价值 实用价值 人文价值 文物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派盆景艺术之六——扬派盆景代表人物万觐棠、王寿山
9
作者 韦金笙 《园林》 2000年第6期43-43,共1页
巧云树种:黄杨规格:树高35×宽110(厘米) 作者:万觐棠扬派盆景根据中国画理“枝无寸直”,应用11种棕法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叶叶俱平而仰,如同飘浮在蓝天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风格。... 巧云树种:黄杨规格:树高35×宽110(厘米) 作者:万觐棠扬派盆景根据中国画理“枝无寸直”,应用11种棕法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叶叶俱平而仰,如同飘浮在蓝天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风格。创作盆景注重选择常绿、长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艺术 扬派盆景 中国盆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盆景在第七届中国盆景展上获奖
10
《广东园林》 2009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建设厅、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园林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于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举行。本次展览会参展城市达109个(包括港、澳、台...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建设厅、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园林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于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举行。本次展览会参展城市达109个(包括港、澳、台地区)包涵了岭南派盆景、苏派盆景、扬派盆景、川派盆景、海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浙江盆景、湖北盆景、福建盆景、河南盆景等各种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盆景 岭南盆景 南京市 人民政府 花卉盆景 扬派盆景 通派盆景 徽派盆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龙抱柱”和“将军树”
11
作者 林凤书 《园林》 2006年第8期46-47,共2页
在扬州市“扬派盆景博物馆”(原扬州市盆景园,2005年更名为“扬派盆景博物馆”)中,除了拥有大批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外,还收藏了许多不同流派优秀的盆景作品。
关键词 扬派盆景 盆景作品 扬州市 博物馆 盆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龙抱柱”和“将军树”
12
作者 林凤书 《湖南林业》 2006年第1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扬派盆景 盆景作品 盆景 扬州市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