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水曝气器类型对分层水库藻类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昕 张梦丹 +2 位作者 黄廷林 刘伟 马卫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9-1485,共7页
为优选扬水曝气器的类型以更经济有效地原位控藻,建立了基于Fluent软件的水库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温度梯度和水深条件下,预测了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扬水曝气器对分层水库中藻类控制的效果.以金盆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工程为案... 为优选扬水曝气器的类型以更经济有效地原位控藻,建立了基于Fluent软件的水库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温度梯度和水深条件下,预测了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扬水曝气器对分层水库中藻类控制的效果.以金盆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工程为案例,对扬水曝气器外围流场和藻类混合迁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垂向流速和藻密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典型的扬水曝气器运行条件下,水深分别为77.25、87.25和97.25 m时,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扬水曝气器的外围流场均以顺时针环流为特征;淹没式扬水曝气器的环流发展较远,表层藻密度分别被削减了86.8%、88.2%、90.6%;扬水曝气器类型对藻密度削减率的影响不大.采用淹没式扬水曝气器时,77.25、87.25和97.25 m水深下核心控藻区占整个流场区域的比例分别为39.71%、41.14%和42.73%,分别比非淹没式的高14.81%、8.95%和2.69%;藻类完全混合的时间分别为10、12和14 d,分别比非淹没式的少8、7和6 d.不同季节和水深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淹没式扬水曝气器,核心控藻区域较大,藻类混合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水库 扬水曝气器类型 控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数值模拟的扬水曝气器提水性能研究
2
作者 常志英 黄廷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为探析扬水曝气器内部流动特性,本文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法对扬水曝气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对模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详细分析了扬水曝气器内部气弹形成和释放过程及其流动特征,讨论了不同曝气速率和气室体积大小... 为探析扬水曝气器内部流动特性,本文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法对扬水曝气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对模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详细分析了扬水曝气器内部气弹形成和释放过程及其流动特征,讨论了不同曝气速率和气室体积大小对扬水曝气器提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间的误差在6%以内,该方法可靠;利用VOF方法有效模拟了气室中气体的聚集、气弹形成及释放过程,并发现气体进入上升筒中所形成的并不是一个整体气弹,气弹后还尾随许多中小气泡,研究加深了对扬水曝气器内部流动特性的认识;出口平均流速随着曝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气室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并在参数的计算范围内给出了其拟合关系式;其规律与丛海兵给出的结论一致,进一步印证了本文方法在扬水曝气器性能研究中的适用性,为后续扬水曝气器各项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曝气器 提水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水曝气技术在水源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丛海兵 黄廷林 +3 位作者 赵建伟 周真明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扬水曝气技术是新开发的水质改善技术,用于混合上下水层、控制藻类生长、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将该技术应用于某水源地,其提水效率达到同类设备——同温层曝气器的两倍;控制了水体表层的藻类数量,抑制了藻类的生长... 扬水曝气技术是新开发的水质改善技术,用于混合上下水层、控制藻类生长、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将该技术应用于某水源地,其提水效率达到同类设备——同温层曝气器的两倍;控制了水体表层的藻类数量,抑制了藻类的生长,将藻类叶绿素a含量降低了13.96%。扬水曝气技术的适用条件:用于控制藻类生长时。水深应不小于10ml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时,水体应存在溶解氧小于1~2mg/L的厌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曝气器 混合 充氧 藻类 水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水曝气条件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微污染源水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廷林 缪晶广 丛海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6-48,共3页
自行设计和初步建成了扬水曝气器与生物接触氧化联合工艺系统,并应用于北方某城市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通过动态试验,对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0~25℃条件下,采用生物接触预氧化处理微... 自行设计和初步建成了扬水曝气器与生物接触氧化联合工艺系统,并应用于北方某城市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通过动态试验,对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0~25℃条件下,采用生物接触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是可行的,实验条件下水中污染物可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CODMn去除率为10%~25%,氨氮去除率为40%~70%,浊度去除率为10%~25%,藻类去除率为15%~30%,总铁去除率最高可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曝气器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