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接触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在探测活体细胞表面微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茜 刘晓 +5 位作者 马丽颖 李长峰 鲍亚盟 高瑞玲 张西正 张彦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实现非接触高分辨率探测的工作原理;最后采用该显微镜技术对导电标准样品及活体肾上皮A6细胞进行了表面形貌扫描成像,并与A6细胞表面形貌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不仅可实现导电样品的扫描成像,而且适宜于在生理条件下、非接触式地研究活体细胞表面的三维形貌,从而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胞表面微观结构与生理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 纳米生物学 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的研制与实现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鹏 张常麟 +1 位作者 王文学 刘连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4-1898,共5页
在微纳米尺度上对活细胞高分辨率成像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有助于再现正在发生的生命过程、检测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甚至观测某些蛋白簇在细胞膜表面的运动。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扫描离子电... 在微纳米尺度上对活细胞高分辨率成像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有助于再现正在发生的生命过程、检测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甚至观测某些蛋白簇在细胞膜表面的运动。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由于其真正的非接触、高分辨、无损独特成像方式,规避了扫描过程中探针与样品表面发生力的接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从系统的角度阐述自制SICM系统的设计、硬件集成及跳跃模式扫描算法的实现,并通过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栅格成像以及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开展了生理环境下活体细胞的原位扫描成像实验,初步获取了活体神经细胞轴突结构的三维形貌图像。SICM的成功搭建,将为人们深入了解生理条件下活体生物样品表面微观结构与功能机理等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活细胞无损成像 跳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三维形貌定量测量的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被引量:5
3
作者 郭仁飞 庄健 于德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88,139,共7页
针对已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维定量无损测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为了提高已有SICM系统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一种调制电流扫描模式。该模式在扫描头的结构设计... 针对已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维定量无损测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为了提高已有SICM系统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一种调制电流扫描模式。该模式在扫描头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两块压电陶瓷,并采用调制离子电流的振幅作为反馈信号。该设计不仅保证了探头对高度突变表面的成像能力,同时有助于改善系统的成像质量。对微凸透镜阵列表面的成像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跳跃扫描模式,调制电流扫描模式可以有效降低43%的刺状噪声,从而提高成像质量。通过与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定量对比实验,验证了调制电流式SICM具有更准确的三维定量测量结果,且通过采用更细的探头和更小的扫描步距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表面形貌测量 调制电流 三维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张雪洁 阮贺飞 +2 位作者 袁景和 李敬源 方晓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50-560,共11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SICM)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可以实现生物样品在近生理条件下的成像。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SICM主要包括两...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SICM)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可以实现生物样品在近生理条件下的成像。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SICM主要包括两种: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技术(hopping probe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HPICM)和外加压力模式的SICM。前者可以应用于软的、黏的、对外力或其它机械信号敏感的样品的高分辨成像;后者可以通过探针微管对样品局部施加外力刺激或化学、电学、光学或生物分子等信号,实现对样品动力学性质或相关生理过程局部的原位研究。此外,SICM技术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越来越多地与其它技术手段联用,极大地丰富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可用于疾病发病机理、药物作用以及临床诊断等的研究。但是,目前SICM时间分辨率较低,这制约了它在生物体系动力学行为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 单细胞成像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的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
5
作者 郭仁飞 庄健 于德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2-1077,共6页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大尺寸样品表面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以及体积计算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Large-scale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L-SICM...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大尺寸样品表面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以及体积计算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Large-scale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L-SICM)系统,并利用数据拼接技术来扩展现有SICM系统的水平测量范围,从而实现样品形貌的大范围三维高分辨率测量,最后结合背景移除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计算目标对象的体积.对亚毫米级样品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SICM的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完成大尺寸样品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及体积计算,且避免由光学测量方法引入的非线性误差.另外,采用更小的水平扫描步距(125 nm)可以减小5.82%的体积测量误差和38.12%的测量标准差,从而提高了系统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和体积测量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大范围 数据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三维成像技术 被引量:21
6
作者 关振良 谢丛姣 +1 位作者 董虎 罗国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三维成像技术,包括系列切片技术、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Micro-CT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探讨了Micro-C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三维成像技术,包括系列切片技术、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Micro-CT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探讨了Micro-CT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Micro-CT及今后的Nano-CT技术是一种无损伤的3D成像技术,不但可获得足够分辨率的多孔介质微观孔隙结构3D图像,而且还可以现场实时检测孔隙中流体的渗流状态,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必定成为今后的主流技术,不仅将在石油工程、水文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广泛应用于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材料学、资源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应加大设备引进和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切片 聚焦离子技术(FIB)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MICRO-CT 三维成像 孔隙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钛组织形成机理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袁庆龙 池承忠 +1 位作者 苏永安 徐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铜进行了渗钛处理。用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形貌、钛含量分布、相组成及相结构类型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合金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铜进行了渗钛处理。用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形貌、钛含量分布、相组成及相结构类型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合金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渗钛层由合金层和扩散层组成,合金层主要由TiCu+(Cu)固溶体+TiCu4构成,TiCu4为D1a型有序相,TiCu为B2型有序相,扩散层为(Cu)固溶体。渗钛处理后纯铜的表面得到显著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 双层辉光放电 渗钛处理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SEM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义民 徐洮 +2 位作者 梁爱民 刘惠文 薛群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离子氮化技术 离子氮化层 金相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腐蚀性能 1CR18NI9TI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纳米Ni块体材料 被引量:3
9
作者 庾正伟 罗江山 +4 位作者 雷海乐 刘颖 韩尚君 吴卫东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89-2992,共4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Ni粉体,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了直径10 mm、厚2mm,致密度为96.8%,显微硬度为4.17 GPa的纳米块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烧结块体样品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微观形貌...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Ni粉体,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了直径10 mm、厚2mm,致密度为96.8%,显微硬度为4.17 GPa的纳米块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烧结块体样品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和显微硬度。研究表明: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块体样品的致密度和晶粒尺寸增大,当烧结温度为650℃时,致密度最高,晶粒尺寸为44.8 nm;显微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当烧结温度为550℃时,显微硬度最大为4.33 GPa;较高烧结温度下,断口微观形貌的纳米级韧窝出现,显示了韧性断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烧结制备 纳米块体材料 显微硬度计 烧结温度 晶粒尺寸 致密度 断口微观形貌 扫描电子显微镜 自悬浮定向流 射线衍射仪 样品 韧性断裂 相组成 纳米级 法制备 GPA 直径 特征 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测量仪器和纳米加工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姚骏恩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
纳米科技是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点。文章对纳米科技作了简要介绍 ,纳米测量和加工是纳米科技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发展纳米测量和纳米加工技术的两个主要途径 :一是发展传统技术 ,主要是电子显微术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 纳米科技是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点。文章对纳米科技作了简要介绍 ,纳米测量和加工是纳米科技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发展纳米测量和纳米加工技术的两个主要途径 :一是发展传统技术 ,主要是电子显微术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聚焦离子束 (FIB) -电子束数控加工中心 ;二是创造新的测量仪器 ,建立新原理和新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这两类纳米测量分析仪器的发展、应用和生产现状。指出我国电子显微仪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开发和生产面临困境 ,应尽快建立和加强自己的电子显微仪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纳米测量和纳米加工设备制造产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测量仪器 纳米加工技术 纳米科技 电子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聚焦离子束-电子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拉伸微孔膜等离子体接枝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勇 田国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3-433,共1页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膜分离技术 分离膜 离子体接枝改性 显微结构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氢分布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神光 周耀 +2 位作者 王正 王伟 李金许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共14页
主要介绍了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氢分布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氢渗透和氢脆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三维原子探针(Atom Probe Tomography,APT)、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canning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SKPFM)、二次离子质谱法(Seco... 主要介绍了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氢分布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氢渗透和氢脆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三维原子探针(Atom Probe Tomography,APT)、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canning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SKPFM)、二次离子质谱法(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SIMS)和氢微印技术(Hydrogen microprinting technique,HMT),以及可用来检测氢浓度的热脱附质谱技术(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metry,TDS)等。总结了几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简要介绍了它们在与H有关领域里的典型应用。其中,APT和SIMS是利用质谱法直接检测H,以获得H在材料中的分布;SKPFM是通过H引起的电位变化,来获得H的分布;HMT是通过置换反应,即H原子将Ag+置换为Ag原子,Ag原子沉积在试样表面的分布来表征H的分布;热脱附法则是通过恒定的升温速率下H脱附速率对不同陷阱的敏感性差异,来获得不同陷阱中的H浓度以及H与陷阱的相互作用。这几种检测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纳米、纳米、微米至数微米直至毫米级。另外,SKPFM还具有时间分辨的功能。这些技术在H检测方面的应用,使得研究者对H在材料中的微观分布与聚集状态有了直观地认识,进而对由氢引起的失效破坏(即氢致延迟断裂的微观机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还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测H浓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分布 原子探针技术 扫描开尔文力显微镜 二次离子质谱 氢微印技术 热脱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及显微术
13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2期92-93,共2页
TH741.8 95021336一种带三维坐标测量的新型万能工具显微镜(108J)=A new type universal tool maker’s microscopewith 3D coordinate measurement[刊,中]/施召贤(上海光学仪器厂)//现代计量测试.—1994,(6).—9—11提出了一种带三维... TH741.8 95021336一种带三维坐标测量的新型万能工具显微镜(108J)=A new type universal tool maker’s microscopewith 3D coordinate measurement[刊,中]/施召贤(上海光学仪器厂)//现代计量测试.—1994,(6).—9—11提出了一种带三维坐标测量的新一代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万能工具显微镜 三维坐标测量机 光学仪器 现代科学仪器 分析测试技术 计量测试 显微成像 离子显微镜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
14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1期95-96,共2页
TN305.5 99010667利用STM进行纳米加工的研究=Study of nanofabricationwith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刊,中]/刘安伟,吉贵军,胡小唐,齐小丁(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微细加工技术.—1997,(4).—25-29... TN305.5 99010667利用STM进行纳米加工的研究=Study of nanofabricationwith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刊,中]/刘安伟,吉贵军,胡小唐,齐小丁(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微细加工技术.—1997,(4).—25-29对空气中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加工技术 扫描隧道显微镜 光电子 离子束刻蚀 微透镜阵列 离子束溅射 纳米加工 投影光刻 石英微透镜 技术与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
15
作者 铁付德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文物保护技术 河南博物院 古代青铜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立叶变换 荧光光谱 离子发射光谱 保护处理 热力学分析 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环表面多元多层纳米膜的组织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张校 陈爱国 +3 位作者 刘千喜 周永福 周加若 史大德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7,42,共4页
采用离子镀表面处理技术,在活塞环表面获得了多元多层纳米膜。利用视频显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涂层中的物相,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活塞环表面获得了致密... 采用离子镀表面处理技术,在活塞环表面获得了多元多层纳米膜。利用视频显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涂层中的物相,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活塞环表面获得了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的多元多层纳米膜,其厚度为2~5μm,单层膜的厚度为100~230nm。多元多层纳米膜由TiN、Ti2N、CrN等物相组成,显微硬度为1400~2027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膜 活塞环 多层 多元 组织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方法 表面处理技术 显微分析仪 显微硬度计 显微组织 分析结果 物相组成 离子 涂层 单层膜 TiN 测定 厚度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变换和双边滤波的SICM图像降噪算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妍 徐海黎 +1 位作者 邢强 庄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实现微纳米级的形貌测量,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研究。针对SICM形貌图像易受噪声污染,影响后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层阈值处理的双边滤波算法。针对SICM形貌图像的多特征融合噪声,采用伪中值滤波...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实现微纳米级的形貌测量,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研究。针对SICM形貌图像易受噪声污染,影响后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层阈值处理的双边滤波算法。针对SICM形貌图像的多特征融合噪声,采用伪中值滤波局部处理图像中的强斑点噪声,有机结合小波阈值去噪和双边滤波去除图像高频和低频噪声,最终得到去噪效果较好的形貌图像。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该算法对比中值滤波、双边滤波和小波去噪3种去噪算法,其峰值信噪比提升幅度均大于9.8%。实验表明该算法在SICM形貌图像去噪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融合噪声 小波阈值去噪 双边滤波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偏差补偿模型的SICM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滕泽宇 于鹏 +2 位作者 杨洋 杨铁 刘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58-2265,共8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在非接触条件下获取样品表面纳米级形貌特性信息,可以在生理液态环境下实现对活体细胞等柔软样品无损成像。但是通过前期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在使用连续扫描模式时SICM扫描图像存在"拖尾"现象,导...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在非接触条件下获取样品表面纳米级形貌特性信息,可以在生理液态环境下实现对活体细胞等柔软样品无损成像。但是通过前期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在使用连续扫描模式时SICM扫描图像存在"拖尾"现象,导致图像失真,并限制了扫描成像速度。针对这一问题,结合SICM成像原理进行分析,得出电流逼近曲线高度非线性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偏差补偿模型的SICM自适应控制方法。主要思想是建立电流偏差补偿模型,利用上一行扫描高度数据作为先验知识预测当前扫描点位置,并输入补偿模型得到新的电流偏差作为系统被控量。最后分别用新旧控制算法对标准栅格扫描图像进行成像效果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一定扫描速度范围内能够有效地解决"拖尾"现象,明显减小图像失真,为进一步提高SICM系统成像质量和成像速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拖尾现象 自适应控制 补偿模型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光学 光学信息处理、图像识别 被引量:1
19
《中国光学》 EI CAS 2006年第6期36-40,共5页
TN941.1 2006065116一种实时视频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w-cost system for real-time video ac- quisition and processing[刊,中]/叶青(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天津(300071)),周文远... TN941.1 2006065116一种实时视频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w-cost system for real-time video ac- quisition and processing[刊,中]/叶青(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天津(300071)),周文远…//光电子·激光.—2006,17(6).—742-745介绍了一种基于DSP视频采集系统进行设计的新方法。采用TI公司低端DSP芯片TMS320F2812(2812)实现了对CCD输出的标准视频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指纹图像 光电子 遗传算法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 红外技术 实验结果 红外图像 检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