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的研制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鹏 张常麟 +1 位作者 王文学 刘连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4-1898,共5页
在微纳米尺度上对活细胞高分辨率成像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有助于再现正在发生的生命过程、检测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甚至观测某些蛋白簇在细胞膜表面的运动。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扫描离子电... 在微纳米尺度上对活细胞高分辨率成像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有助于再现正在发生的生命过程、检测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甚至观测某些蛋白簇在细胞膜表面的运动。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由于其真正的非接触、高分辨、无损独特成像方式,规避了扫描过程中探针与样品表面发生力的接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从系统的角度阐述自制SICM系统的设计、硬件集成及跳跃模式扫描算法的实现,并通过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栅格成像以及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开展了生理环境下活体细胞的原位扫描成像实验,初步获取了活体神经细胞轴突结构的三维形貌图像。SICM的成功搭建,将为人们深入了解生理条件下活体生物样品表面微观结构与功能机理等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活细胞无损成像 跳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三维形貌定量测量的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被引量:5
2
作者 郭仁飞 庄健 于德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88,139,共7页
针对已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维定量无损测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为了提高已有SICM系统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一种调制电流扫描模式。该模式在扫描头的结构设计... 针对已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维定量无损测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为了提高已有SICM系统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一种调制电流扫描模式。该模式在扫描头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两块压电陶瓷,并采用调制离子电流的振幅作为反馈信号。该设计不仅保证了探头对高度突变表面的成像能力,同时有助于改善系统的成像质量。对微凸透镜阵列表面的成像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跳跃扫描模式,调制电流扫描模式可以有效降低43%的刺状噪声,从而提高成像质量。通过与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定量对比实验,验证了调制电流式SICM具有更准确的三维定量测量结果,且通过采用更细的探头和更小的扫描步距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表面形貌测量 调制电流 三维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在探测活体细胞表面微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茜 刘晓 +5 位作者 马丽颖 李长峰 鲍亚盟 高瑞玲 张西正 张彦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实现非接触高分辨率探测的工作原理;最后采用该显微镜技术对导电标准样品及活体肾上皮A6细胞进行了表面形貌扫描成像,并与A6细胞表面形貌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不仅可实现导电样品的扫描成像,而且适宜于在生理条件下、非接触式地研究活体细胞表面的三维形貌,从而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胞表面微观结构与生理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 纳米生物学 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张雪洁 阮贺飞 +2 位作者 袁景和 李敬源 方晓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50-560,共11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SICM)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可以实现生物样品在近生理条件下的成像。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SICM主要包括两...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SICM)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可以实现生物样品在近生理条件下的成像。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SICM主要包括两种: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技术(hopping probe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HPICM)和外加压力模式的SICM。前者可以应用于软的、黏的、对外力或其它机械信号敏感的样品的高分辨成像;后者可以通过探针微管对样品局部施加外力刺激或化学、电学、光学或生物分子等信号,实现对样品动力学性质或相关生理过程局部的原位研究。此外,SICM技术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越来越多地与其它技术手段联用,极大地丰富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可用于疾病发病机理、药物作用以及临床诊断等的研究。但是,目前SICM时间分辨率较低,这制约了它在生物体系动力学行为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 单细胞成像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的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
5
作者 郭仁飞 庄健 于德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2-1077,共6页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大尺寸样品表面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以及体积计算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Large-scale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L-SICM...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大尺寸样品表面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以及体积计算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Large-scale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L-SICM)系统,并利用数据拼接技术来扩展现有SICM系统的水平测量范围,从而实现样品形貌的大范围三维高分辨率测量,最后结合背景移除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计算目标对象的体积.对亚毫米级样品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SICM的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完成大尺寸样品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及体积计算,且避免由光学测量方法引入的非线性误差.另外,采用更小的水平扫描步距(125 nm)可以减小5.82%的体积测量误差和38.12%的测量标准差,从而提高了系统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和体积测量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大范围 数据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变换和双边滤波的SICM图像降噪算法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妍 徐海黎 +1 位作者 邢强 庄健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实现微纳米级的形貌测量,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研究。针对SICM形貌图像易受噪声污染,影响后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层阈值处理的双边滤波算法。针对SICM形貌图像的多特征融合噪声,采用伪中值滤波...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实现微纳米级的形貌测量,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研究。针对SICM形貌图像易受噪声污染,影响后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层阈值处理的双边滤波算法。针对SICM形貌图像的多特征融合噪声,采用伪中值滤波局部处理图像中的强斑点噪声,有机结合小波阈值去噪和双边滤波去除图像高频和低频噪声,最终得到去噪效果较好的形貌图像。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该算法对比中值滤波、双边滤波和小波去噪3种去噪算法,其峰值信噪比提升幅度均大于9.8%。实验表明该算法在SICM形貌图像去噪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融合噪声 小波阈值去噪 双边滤波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偏差补偿模型的SICM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滕泽宇 于鹏 +2 位作者 杨洋 杨铁 刘连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58-2265,共8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在非接触条件下获取样品表面纳米级形貌特性信息,可以在生理液态环境下实现对活体细胞等柔软样品无损成像。但是通过前期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在使用连续扫描模式时SICM扫描图像存在"拖尾"现象,导...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能够在非接触条件下获取样品表面纳米级形貌特性信息,可以在生理液态环境下实现对活体细胞等柔软样品无损成像。但是通过前期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在使用连续扫描模式时SICM扫描图像存在"拖尾"现象,导致图像失真,并限制了扫描成像速度。针对这一问题,结合SICM成像原理进行分析,得出电流逼近曲线高度非线性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偏差补偿模型的SICM自适应控制方法。主要思想是建立电流偏差补偿模型,利用上一行扫描高度数据作为先验知识预测当前扫描点位置,并输入补偿模型得到新的电流偏差作为系统被控量。最后分别用新旧控制算法对标准栅格扫描图像进行成像效果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一定扫描速度范围内能够有效地解决"拖尾"现象,明显减小图像失真,为进一步提高SICM系统成像质量和成像速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拖尾现象 自适应控制 补偿模型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