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电镜-拉曼光谱联机系统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鑫蒙 苏文 +1 位作者 原江燕 吴望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5-1107,共13页
扫描电镜-拉曼光谱联机(RISE)技术是将两种仪器的优势相结合,可同时获得样品微区形貌、成分、结构等多重信息,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样品无损、测试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材料、生物、医药、文物等多个领域。为展示该系统的... 扫描电镜-拉曼光谱联机(RISE)技术是将两种仪器的优势相结合,可同时获得样品微区形貌、成分、结构等多重信息,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样品无损、测试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材料、生物、医药、文物等多个领域。为展示该系统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介绍了RISE技术及其功能,以及对地学中3个较为典型样品的分析结果。对绿帘石中元素分布特征、OH-行为的观察,解读其晶体结构;对柯石英、石英共存体系进行同质多象的厘定,为探究柯石英-石英相变过程提供依据;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富硫化物高压脉体黄铁矿中包裹体进行分析,探讨俯冲带中S元素的赋存形式。此外,还讨论了RISE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晶体结构 同质多象 扫描电镜-拉曼光谱联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砂煅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
2
作者 杨辛欣 洪禹昕 +5 位作者 张睿 赵晶丽 刘佳 王楚盈 许天阳 于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0,共7页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比较硼砂煅制前后质量差异。结果 最佳条件为铺设厚度2 cm,煅制温度365℃,煅制时间100 min。煅制后,硼砂微观形态、成分组成、晶型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全部结晶水而转变为非晶体状态。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煅硼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砂 煅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扫描电镜(SEM) 热重分析(TG) 拉曼光谱 X射线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脱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表征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黎玉唐 王林珠 +1 位作者 李翔 王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16-2921,共6页
全面、准确表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有利于发现和认识新夹杂物,也是实现非金属夹杂物的调控和钢材质量提升的前提。分别采用扫描电镜-能谱、拉曼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微区X射线衍射等检测方法,结合夹杂物电解萃取技术和图像分析技... 全面、准确表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有利于发现和认识新夹杂物,也是实现非金属夹杂物的调控和钢材质量提升的前提。分别采用扫描电镜-能谱、拉曼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微区X射线衍射等检测方法,结合夹杂物电解萃取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表征了锆脱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貌、尺寸、数量、分布、成分、晶体结构等特征参数,对比分析了四种夹杂物表征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SEM-EDS方法分析锆脱氧钢中夹杂物主要由Zr、O和少量Al元素组成。基于锆氧化物和铝氧化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分析得出夹杂物由94%ZrO_(2)和6%Al_(2)O_(3)组成。统计锆脱氧钢中夹杂物尺寸分布,夹杂物的平均尺寸为0.62μm,0.7~0.8μm范围内夹杂物数量最多。采用SEM结合电解萃取夹杂物技术,可以观察到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三维形貌。采用EDS方法可以逐一定性分析夹杂物中元素组成和元素分布情况,结合夹杂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定量分析具有单一价态夹杂物的成分。但是,对于价态种类较多和价态不明的非金属夹杂物,仅采用EDS方法不能准确分析得出夹杂物的物相和成分。采用拉曼光谱结合电解萃取夹杂物技术,检测到锆脱氧钢中存在单斜相二氧化锆。通过TEM衍射花样标定及能谱分析单个夹杂物,检测到有单斜相的二氧化锆。采用微区X射线衍射法结合电解萃取夹杂物技术,检测到单斜相与四方相的二氧化锆,并得到了二氧化锆夹杂物的晶格参数。此三种方法均未检测到含铝物相。拉曼光谱分析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微区X射线衍射法均能够定性分析电解萃取后夹杂物物相和成分,但是对于含量较低物相,三种方法无法准确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微区X射线衍射法均能够表征夹杂物晶体结构、晶格参数。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只能逐一表征各个夹杂物。微区X射线衍射法和拉曼光谱分析法能够表征检测区域内所有夹杂物物相,是具有统计意义的夹杂物表征方法。因此,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合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准确表征夹杂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扫描电镜-能谱仪 拉曼光谱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 微区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墓葬彩绘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莉·H·沃茨 乔治娜·雷纳 +4 位作者 凯瑟琳·埃雷明 苏珊·科斯特洛 安吉拉·张 梅丽莎·莫伊 张淇馨(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7-94,共8页
汉代陶制随葬品作为昂贵的青铜器和漆器等礼器的廉价替代品而产生。陶器在低温下烧制而成,工艺相对简单,略显粗陋,多随葬墓中。陶器外表用多种来源于矿物的颜料,绘制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尽管彩绘区域色彩鲜艳,但易脱落。这项研究旨... 汉代陶制随葬品作为昂贵的青铜器和漆器等礼器的廉价替代品而产生。陶器在低温下烧制而成,工艺相对简单,略显粗陋,多随葬墓中。陶器外表用多种来源于矿物的颜料,绘制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尽管彩绘区域色彩鲜艳,但易脱落。这项研究旨在了解汉代墓葬中的彩绘陶是如何生产制作的,使用了哪些颜料,以及涂绘时是否使用了胶结剂。由热释光(TL)测年法检测得知,陶器烧制于汉代。紫外成像表明彩绘区域没有使用加固材料。使用可见光诱导红外释光成像证实了许多紫色区域是汉代颜料,进一步支持了测年结果。借助X光照相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这些器物,证实制作中可能使用了汉紫、汉蓝颜料的猜测。彩绘陶还使用其他颜料,如朱砂、孔雀石、蓝铜矿、骨白、炭黑、赭石、赤铁矿和铅丹。涂绘时较少使用胶结剂,X射线照片还显示了装饰图案的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紫 彩绘陶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 X射线荧光光谱(XRF) X光照相技术 拉曼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