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扫描电镜技术在气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增业 严启团 +2 位作者 卢新卫 蒋助生 李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ESEM2 0 2 0型环境扫描电镜是在常规扫描电镜 (CSEM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 ,它在油气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局限于油气储层方面的研究。作者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具有可持续升温和对样品进行定位观察的优点 ,对鄂尔多斯、塔里木... ESEM2 0 2 0型环境扫描电镜是在常规扫描电镜 (CSEM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 ,它在油气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局限于油气储层方面的研究。作者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具有可持续升温和对样品进行定位观察的优点 ,对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不同类型的地质样品进行了可视化生气动态模拟。结果表明 :藻类体、沥青、镜质体以及煤等有机质富集的样品可在模拟过程中直接观察到样品生气的整个过程 ,并且 ,这种生气过程并不是连续不断地进行 ,而是阶段性的 ,是源岩幕式排烃的一种直观表现 ;同时 ,源岩经过高成熟阶段的生烃演化后 ,岩样中产生了微裂缝 ,这种显微结构的细微变化也是源岩生排气机理研究的直观依据。环境扫描电镜技术为气源岩生气潜力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技术 气源岩 评价 显微组分 可视化模拟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锇酸镀膜术在扫描电镜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春芳 张雷 +3 位作者 张志敏 邵素霞 尹青 李秀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0-510,共1页
关键词 锇酸镀膜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免疫扫描电镜技术 免疫金银技术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技术(CCSEM)在大气颗粒物表征及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君 高健 +4 位作者 姜华 李孟岩 李江 赵普生 何连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38-2549,共12页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在此背景下准确掌握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是精准治污的重要基础.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技术(CCSEM)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单颗粒分析效率,为实现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CC...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在此背景下准确掌握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是精准治污的重要基础.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技术(CCSEM)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单颗粒分析效率,为实现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CCSEM技术的原理、特点、测试流程及技术发展,梳理了CCSEM在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来源解析及健康效应中的研究成果,总结了CCSEM的发展前景及局限性.结果表明:CCSEM可通过自动化测试快速获取更全面的颗粒物信息,后处理功能便于快速掌握颗粒物污染源精细化信息,寻找部分隐匿的污染源,对比不同区域颗粒物类型的差异,并获取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结果.CCSEM对重金属等有潜在健康危害的高原子序数元素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可应用于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因此,CCSEM在大气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及健康效应研究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CCSEM在颗粒物识别、分类标准及分析时效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应通过加强CCSEM形貌识别提高颗粒物的识别效率,结合单颗粒源谱数据库制定更科学的颗粒物分类规则,以及加强采样、测试及分析的连贯性以提高分析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精细化源解析 理化特征 健康效应 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技术(CC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蜂触角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洪健 何黎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3-674,共2页
关键词 寄生蜂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触角感觉器 种类 分布 雌雄差异 超微结构 寄生行为 粘台 观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树上三种伞滑刃线虫扫描电镜制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浦卫琼 丹阳 +1 位作者 王扬 喻盛甫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2-663,共2页
关键词 云南 松树 伞滑刃线虫 扫描电镜制样技术 虫害 尾部特征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蛤仔外套膜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范瑞青 姜明 +1 位作者 高澜 谭金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4-505,共2页
关键词 杂色蛤仔 双壳贝类 外套膜 生理活动 表面结构 扫描电镜技术 外表皮 内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在辽河油田变质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学万 宋柏荣 +1 位作者 高占琴 王仁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变质岩储层 扫描电镜技术 储层研究 辽河油田 应用 石油地质储量 油气资源 储集体 太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用于液体藻类的冷冻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被引量:8
8
作者 肖媛 周芳 +2 位作者 李婷婷 乔志仙 左艳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了优化针对液体培养藻类细胞的冷冻扫描电镜制样条件,以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为材料,比较了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混合膜)和滤纸对藻细胞的富集作用以及冷冻扫描电镜观察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膜的孔隙较小且孔径分布均匀,正反两面均... 为了优化针对液体培养藻类细胞的冷冻扫描电镜制样条件,以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为材料,比较了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混合膜)和滤纸对藻细胞的富集作用以及冷冻扫描电镜观察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膜的孔隙较小且孔径分布均匀,正反两面均能有效吸附藻细胞。与滤纸相比,混合膜上吸附的藻细胞数量较多,细胞形态饱满,无皱缩变形,成像效果好。混合膜比滤纸更适合于微小藻类液体样品的冷冻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扫描电镜技术 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纤维蛋白诊断生前伤的评价——45例枪弹创组织的MSB染色和扫描电镜对比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家馼 廖志钢 唐元发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7,F002,F003,共6页
生活反应是诊断生前伤的主要根据。近二十年来,法医病理学在研究生前伤和死后伤的诊断中,采用了多种新兴技术,如扫描电镜技术、酶组织化学技术、酶标技术、电泳技术等,促使生前伤的诊断水平有明显提高。伤后存活1小时死亡者,大部... 生活反应是诊断生前伤的主要根据。近二十年来,法医病理学在研究生前伤和死后伤的诊断中,采用了多种新兴技术,如扫描电镜技术、酶组织化学技术、酶标技术、电泳技术等,促使生前伤的诊断水平有明显提高。伤后存活1小时死亡者,大部分皆可获得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伤 对比观察 纤维蛋白 MSB 枪弹创 酶组织化学技术 染色 扫描电镜技术 法医病理学 生活反应 酶标技术 电泳技术 诊断水平 死后伤 死亡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大口鲇(Silurus meridioma1 is)鳃小片细微结构的冷冻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大临 文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261-262,共2页
关键词 南方大口鲇 细微结构 扫描电镜观察 冷冻 扫描电镜技术 生活环境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根瘤中细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善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38-2242,共5页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豌豆根瘤的侵染细胞。结果表明,在这些细胞中有大量的细菌,它们主要是杆状细菌,其次是球形、Y形和T形细菌,其它形状的细菌很少。除了细菌形状不同外,还有一些细菌比较特殊,如有的细菌较长,菌体出现部分收缩并形成一个...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豌豆根瘤的侵染细胞。结果表明,在这些细胞中有大量的细菌,它们主要是杆状细菌,其次是球形、Y形和T形细菌,其它形状的细菌很少。除了细菌形状不同外,还有一些细菌比较特殊,如有的细菌较长,菌体出现部分收缩并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收缩环,其形状类似一条莲根;有的细菌很大,它的体积是普通细菌的2倍或2倍以上;有的细菌粗细不均匀,端部膨大,呈棒槌状。侵染细胞中有许多小泡,它们大小不同,呈球形。它们存于细菌之间,其中一些小泡还位于细菌的表面上,而且附近细菌的表面有时还有各种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根瘤 细菌 形态 扫描电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动物细胞结构的扫描电镜标本制备方法
12
作者 王正君 翟楠 +2 位作者 张小翠 倪兵 顾福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3-164,共2页
以纤毛虫为例,介绍了一种以原生动物为材料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的方法,并总结了该方法对样品制备及扫描电镜观察照相时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 扫描电镜技术 原生动物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湿面制作技术及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铭铎 于亚莉 +1 位作者 高峰 贾庆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4,共5页
本文以黑龙江农垦九三制粉有限公司提供的五种面粉为研究对象 ,将海带水解液添加到五种面粉中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扫描电镜技术对制成的海带湿面的食用品质及贮藏期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观察 ,筛选出海带湿面用粉 ,并采... 本文以黑龙江农垦九三制粉有限公司提供的五种面粉为研究对象 ,将海带水解液添加到五种面粉中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扫描电镜技术对制成的海带湿面的食用品质及贮藏期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观察 ,筛选出海带湿面用粉 ,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选出的面粉进行了品质改良 ,使制成的海带湿面的食用品质达到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粉 海带 食用品质 品质影响 制作技术 制粉 单因素试验 贮藏期间 扫描电镜技术 品质改良 湿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分析技术在药材种子鉴别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冲 聂凤禔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1-43,共3页
本文针对中药材种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在总结传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现代分析技术的特点、应用现状及发展形势,为中药材种植时种子的筛选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现代分析技术 药材 种子 鉴别技术 扫描电镜技术 光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常温生物样品三维重构方面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晓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聚焦离子束连续切片扫描电镜(focused ion beam serial block fa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IB-SEM)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小体积细胞或组织样品的三维重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Z轴分辨高等优点。本文从包埋块样品准备与处理、... 聚焦离子束连续切片扫描电镜(focused ion beam serial block fa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IB-SEM)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小体积细胞或组织样品的三维重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Z轴分辨高等优点。本文从包埋块样品准备与处理、样品区域选定、软件设置前准备、软件参数(离子束加工和电子束扫描)设置、软件运行与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应用FIB-SEM技术对常温生物包埋块样品进行三维重构的流程和细节,并对某些关键性参数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连续切片扫描电镜技术 生物包埋块 自动化数据收集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碳酸盐岩矿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 张启燕 +2 位作者 史维鑫 葛天助 宋利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8,共9页
北羌塘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是羌塘盆地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层位,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地层压实作用强烈,矿物颗粒极小,属于致密油气储层。本文采用数字岩心技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QEMSCAN),对波里... 北羌塘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是羌塘盆地重点油气勘探目标层位,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影响,地层压实作用强烈,矿物颗粒极小,属于致密油气储层。本文采用数字岩心技术——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MAPS)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QEMSCAN),对波里拉组矿物进行微观尺度扫描和分析,表征其矿物成分、颗粒形态、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波里拉组方解石以泥晶为主,胶结作用明显,物性致密,孔径小(<5μm),局部发生白云化作用,白云石主要为粉-细晶,以自形晶为主,多呈线接触。矿物在纵向呈规律变化:底部为泥灰岩,陆源碎屑含量较高(>56.57%),其次为方解石(25.79%),磨圆度较差,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中段陆源碎屑矿物和方解石呈条带交错分布,方解石较石英含量增加(方解石47.43%,石英28.54%),沿晶间普遍发育的草莓状黄铁矿簇直径可达10μm,整体为氧化界面之下的还原环境;顶部以方解石为主(>90%),颗粒直径多为10~50μm,颗粒间多呈线接触,粒间孔几乎不发育,局部发生层状白云化作用。矿物特征显示波里拉组沉积物源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陆源碎屑输入双重影响,具有典型的混积岩特征,沉积环境从早期陆源碎屑供给较为充足,到晚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整体为海相碳酸盐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里拉组碳酸盐岩 矿物微观特征 沉积环境 背散射扫描电镜成像技术 矿物成分定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小麦粉配粉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Ⅲ)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链 孙辉 +2 位作者 姜薇莉 雷玲 李光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SEM)研究糯小麦与非糯小麦籽粒微观结构的差异以及糯小麦粉配粉对面食品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探讨糯小麦粉对面食品品质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糯小麦籽粒中淀粉与蛋白结合状态受品种硬度的影响,仅从SEM照片上无法分辨出...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SEM)研究糯小麦与非糯小麦籽粒微观结构的差异以及糯小麦粉配粉对面食品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探讨糯小麦粉对面食品品质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糯小麦籽粒中淀粉与蛋白结合状态受品种硬度的影响,仅从SEM照片上无法分辨出淀粉颗粒大小分布的差异;非糯小麦糊化后的凝胶内部结构坚实,糯小麦则结构疏松多孔、呈现均匀的网状结构且孔壁薄而透亮;随着糯小麦粉配比的增加,凝胶逐渐变得疏散、蓬松、多孔,且所形成的空隙壁也呈现逐渐变薄、均匀透亮的蜂窝状。糯小麦面团蛋白质基质不连续,薄而透亮呈鳞片状,且与淀粉结合松散,非糯小麦面团网络坚实、结构连续,且与淀粉颗粒紧密结合;糯小麦粉的添加使得配粉面团面筋逐渐弱化、不连续,结构逐渐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籽粒 面团 扫描电镜技术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眼万年青胚珠及胚囊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曲波 许玉凤 +3 位作者 邵美妮 翟强 张春宇 李冬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虎眼万年青的胚珠及胚囊的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发现虎眼万年青的胚珠为倒生胚珠 ,具双层珠被、薄珠心 ,具有变形珠被绒毡层。胚囊发育类型为英地百合型 ,合点端形成胚囊吸器。
关键词 虎眼万年青 胚珠 胚囊 发育 扫描电镜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受不同败坏真菌危害的宏观和微观变化 被引量:15
19
作者 马星霞 蒋明亮 覃道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6-82,共7页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观察研究各种不同真菌败坏竹材的宏观和微观变化。结果表明: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团仅聚集在竹材表面,不能进入竹材内部,不会破坏竹材的内部结构或影响内部颜色变化;变色菌不仅在竹材的表面聚集,还深入到竹材内部使其...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观察研究各种不同真菌败坏竹材的宏观和微观变化。结果表明:霉菌的菌丝和孢子团仅聚集在竹材表面,不能进入竹材内部,不会破坏竹材的内部结构或影响内部颜色变化;变色菌不仅在竹材的表面聚集,还深入到竹材内部使其内外都发生青色、褐色或黑色等颜色变化,但对竹材的质量没有大的影响;腐朽菌不仅侵入竹材内部,还造成竹材明显质量损失。变色菌和腐朽菌侵入竹材的过程为:菌丝由外部细胞壁纹孔侵入竹材内部,沿着后生木质部导管、原生木质部和薄壁组织细胞壁之间的孔隙蔓延,填充到竹材的维管束中。腐朽菌密粘褶菌降解竹材的过程为:穿过细胞壁的菌丝在周围的胞壁上形成孔洞,孔洞逐步扩展,各孔洞连成片,最终导致组织的破损和崩解。竹材组织受褐腐菌侵染发生降解的顺序是:先是木质部导管细胞壁,而后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壁,最后是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技术(SEM) 霉菌 变色菌 腐朽菌 竹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细胞分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龙斗 丁笑生 +2 位作者 孙富丛 段红英 贾美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5,共3页
为了探索油菜外植体分化再生的机理,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芥菜型油菜DB3的下胚轴、子叶在不同的离体培养时期的细胞分化和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外植体是切面上的维管束薄壁细胞和距离切面400~600μm的薄壁细胞脱分化,然... 为了探索油菜外植体分化再生的机理,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芥菜型油菜DB3的下胚轴、子叶在不同的离体培养时期的细胞分化和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外植体是切面上的维管束薄壁细胞和距离切面400~600μm的薄壁细胞脱分化,然后再分化形成芽。而子叶仅仅是距离切面400~600μm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成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 离体培养 外植体 细胞脱分化 扫描电镜技术 芥菜型油菜 形态变化 薄壁细胞 下胚轴 再分化 DB3 600 子叶 距离 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