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滤膜的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原子力显微镜与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敏 王浪 王占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24,共5页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原子力显微镜与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 ,对NF4 5纳滤膜的表面形态、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考察了大豆乳清液的纳滤膜污染特征 .研究表明 :NF4 5膜的孔径范围小于 0 5nm ,膜孔分布均匀 ...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原子力显微镜与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 ,对NF4 5纳滤膜的表面形态、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考察了大豆乳清液的纳滤膜污染特征 .研究表明 :NF4 5膜的孔径范围小于 0 5nm ,膜孔分布均匀 ,平均表面粗糙度为 9 4nm ,波峰高度是纳米级 ;而污染膜面基本表现为无数小葡萄球状的低聚糖类物质组成的块状 ,且污染物层分布很不均匀 ,波动很大 ,平均表面粗糙度为 4 39 7nm ,波峰高度是微米级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场发射扫描电镜 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 原子力显微镜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 膜分离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的矿物自动分析系统(BPMA)测定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 被引量:5
2
作者 温利刚 贾木欣 +3 位作者 付强 张云海 王清 赵建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5-850,共6页
杂质矿物作为高纯石英中杂质元素主要载体之一,是高纯石英砂产品中严格限定的成分,也是影响高纯石英提纯方案的关键因素,其组成、含量及赋存特征的准确分析,对高纯石英砂产品质量评价、原料选择合理性判断及提纯方案制定均有重要意义。... 杂质矿物作为高纯石英中杂质元素主要载体之一,是高纯石英砂产品中严格限定的成分,也是影响高纯石英提纯方案的关键因素,其组成、含量及赋存特征的准确分析,对高纯石英砂产品质量评价、原料选择合理性判断及提纯方案制定均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BPMA)测定了SiO_(2)纯度≥99.998%(4N8)的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的组成、含量及嵌布特征,建立了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的分析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样品中石英的质量百分比为99.9988%,与高纯石英砂产品质量指标对应的SiO_(2)纯度化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杂质矿物主要为辉石和锆石,偶见极其微量的方解石、磷钇矿、独居石和方铅矿;石英粒度均匀,主要分布在0.020~0.208 mm;杂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绝大多数杂质矿物粒度在43μm以下,主要以微细粒矿物包裹体的形式嵌布在石英颗粒内。方法简捷高效、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高纯石英砂中杂质矿物组成、含量及赋存特征分析测定,也可以为其他高纯物料中微量杂质矿物检测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砂 杂质矿物 矿物自动分析系统 BPMA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空间分辨率的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黎爽 邓平晔 +1 位作者 蔡锴 杨俊佼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40-249,共10页
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联用技术在分析测试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对材料和生物样品的微观表面进行形貌观察,并对样品中所选定的微区内进行元素成分定性定量以及元素分布分析。但是,由于元素的特征X射线能量高,在样品中... 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联用技术在分析测试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对材料和生物样品的微观表面进行形貌观察,并对样品中所选定的微区内进行元素成分定性定量以及元素分布分析。但是,由于元素的特征X射线能量高,在样品中的出射范围较深,能谱的空间分辨率较差,导致在使用传统制样方法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叠加样品特征X射线以及基底材料特征X射线的干扰,从而影响最终实验结果。为了克服能谱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本文应用薄片法的原理研制了一种新的装置,将纳米厚度的样品分散在装置的碳膜上,进行能谱分析。通过与传统实验的对比,附加新装置后其能谱空间分辨率较以往常规实验提高了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 特征X射线 空间分辨率 覆碳膜打孔碳棒 纳米颗粒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石油化工催化剂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4
作者 刁玉霞 何文会 +3 位作者 向彦娟 郑爱国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9-1782,共14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主要用于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具有样品适用范围广泛、视野大、分辨率高等优点。结合剖面制样技术,可以分析微米级催化剂从表面到内部的形貌变化、元素的含量和元素在催化剂内部的分布,可以为活性元素的分布以及失活...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主要用于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具有样品适用范围广泛、视野大、分辨率高等优点。结合剖面制样技术,可以分析微米级催化剂从表面到内部的形貌变化、元素的含量和元素在催化剂内部的分布,可以为活性元素的分布以及失活剂中沉积元素的分析提供最直观的数据。介绍了SEM的二次电子(SE)、背散射电子(BSE)及特征X射线等常用信号的原理;归纳了SEM及其重要附件能量色散谱(EDS)在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S Zorb吸附材料、流化催化裂化(FCC)材料以及炼油厂积炭、跑粉等方面的应用。SEM+EDS表征相结合兼具对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微纳米尺度观察和对催化剂微区组成检测的功能,对催化材料的研发以及工业装置中催化剂的全周期运转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讨论了SEM+EDS表征技术以及与其他物化表征手段相结合在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研究、负载型催化剂的金属分布、催化剂中毒后的元素分布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量色散 流化催化裂化剂 S Zorb吸附剂 加氢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仪研究铁基非晶合金的晶化
5
作者 李凡 黄海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铁基非晶合金 电子显微分析仪 晶化 电子背散射衍射 场发射扫描电镜 能量色散 机械合金化 元素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表征超声辅助合成GdPO4:Ce:Tb纳米材料形貌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3
6
作者 南雪娇 余晓平 +2 位作者 郭金玲 郭亚飞 邓天龙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超声辅助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手段,可提高纳米材料的磁学、光学等特殊性能。本文在不同pH条件下超声辅助合成GdPO4:Ce:Tb三元体系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荧光光谱分... 超声辅助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手段,可提高纳米材料的磁学、光学等特殊性能。本文在不同pH条件下超声辅助合成GdPO4:Ce:Tb三元体系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样品仅在pH=1时,才能生成规则的15nm×104nm六方晶系纳米棒状正磷酸盐绿色荧光粉,晶体优先选择(102)及(200)晶面生长;pH〈1无法得到样品;pH〉1为颗粒状的正磷酸盐绿色荧光粉。2Gd、Ce、Tb三元体系中Ce3+离子能量较高的5d组态将能量传递给Gd3+离子,而Gd3+离子的跃迁发射与Tb3+离子的吸收峰有较大的光谱重叠,故传递途经是Ce3+→Gd3+→Tb3+;少量Ce3+的引入可提高以GdPO4基质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此为开发稀土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O4:Ce:Tb纳米材料 光学性质 X射线粉末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扫描电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表征超声辅助合成GdPO_4:Ce,Tb纳米材料形貌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范瑶瑶 胡宗超 +2 位作者 郝宏艳 刘政平 覃汉清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8,共7页
超声辅助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手段,可提高纳米材料的磁学、光学等特殊性能。本文在不同p H条件下超声辅助合成GdPO_4:Ce,Tb三元体系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荧光光谱分... 超声辅助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手段,可提高纳米材料的磁学、光学等特殊性能。本文在不同p H条件下超声辅助合成GdPO_4:Ce,Tb三元体系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①样品仅在p H=1时,才能生成规则的15 nm×104nm六方晶系纳米棒状正磷酸盐绿色荧光粉,晶体优先选择(102)及(200)晶面生长;p H<1无法得到样品;p H>1为颗粒状的正磷酸盐绿色荧光粉。②进一步验证了Gd、Ce、Tb三元体系中Ce^(3+)离子能量较高的5d组态将能量传递给Gd^(3+)离子,而Gd^(3+)离子的跃迁发射与Tb^(3+)离子的吸收峰有较大的光谱重叠,故传递途径是Ce^(3+)→Gd^(3+)→Tb^(3+);少量Ce^(3+)的引入可提高以GdPO_4基质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此结果可为开发稀土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O4:Ce Tb纳米材料 光学性质 X射线粉末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扫描电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国家标准制订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剑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X射线 定量分析 标准制订 扫描电镜 电子探针 电子显微镜 工农业生产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层墨绿色钝化膜的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共4页
在铬酐、磷酸、硝酸和硫酸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及调色剂,对镀锌钢板进行墨绿色钝化处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钝化膜的微观形貌;用能谱仪测定了钝化膜的元素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钝化膜表面较为均匀平整。X-射线... 在铬酐、磷酸、硝酸和硫酸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及调色剂,对镀锌钢板进行墨绿色钝化处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钝化膜的微观形貌;用能谱仪测定了钝化膜的元素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钝化膜表面较为均匀平整。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钝化膜主要由Cr、O、P、S、N和Zn元素组成,另外膜中还含有少量的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板 墨绿色钝化 钝化膜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
10
作者 安伟 姚子华 +2 位作者 仇满德 刘晓辉 翟永青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及图像处理系统对三元尼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体系相结构进行了能谱微区分析,研究了一种利用钾元素标志尼龙相的方法,得到了共混物断面钾元素的面分布图。结果表明: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及图像处理系统对三元尼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体系相结构进行了能谱微区分析,研究了一种利用钾元素标志尼龙相的方法,得到了共混物断面钾元素的面分布图。结果表明: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可用于准确定性共混聚合物的相归属,为研究共混聚合物的相结构和相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物 三元尼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体系 聚合物 相容性 相结构 X射线 微区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能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学无损检验烟用接装纸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钧泽 姜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5,共8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验烟用接装纸的模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法(SEM/EDS)结合多元统计学原理对收集到的60个烟用接装纸样品进行检验分析。首先依据样品外观颜色和SEM下微观形貌的不同对样品进行初步分类,利用K-均值聚类法依据X射线能...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验烟用接装纸的模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法(SEM/EDS)结合多元统计学原理对收集到的60个烟用接装纸样品进行检验分析。首先依据样品外观颜色和SEM下微观形貌的不同对样品进行初步分类,利用K-均值聚类法依据X射线能谱仪测定样品无机元素含量对烟用接装纸进行进一步的分组,并借助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聚类结果的准确性,然后通过判别分析构建判别函数预测模型,建立了基于K-均值聚类法的分类模型并将2个未知样品代入验证。K-均值聚类结合组内平方和法将黄色粗糙性接装纸分为4组,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为0.001,各个元素变量对组别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判别分析显示由3个判别函数组成的分类模型的准确率达到100%,代入回判的2个未知样品也被成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接装纸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 多元统计学 区分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自动聚焦平行光X射线波谱仪
12
作者 谭立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40-540,共1页
关键词 X射线 自动聚焦 平行光 高精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镜 波长色散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类金刚石薄膜的显微结构和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合琴 何晓雄 +2 位作者 王淑占 巫邵波 赵之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本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以高纯N2、Ar混合气体为溅射气体,用高纯石墨靶在Si(100)基片上制备出掺氮的类金刚石薄膜(DLC∶N)。拉曼光谱(Raman)测试表明该薄膜仍然是类金刚石结构,对其进行拟合后得两个特征峰,分别是在1342.9 cm-1的D峰和1... 本文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以高纯N2、Ar混合气体为溅射气体,用高纯石墨靶在Si(100)基片上制备出掺氮的类金刚石薄膜(DLC∶N)。拉曼光谱(Raman)测试表明该薄膜仍然是类金刚石结构,对其进行拟合后得两个特征峰,分别是在1342.9 cm-1的D峰和1555.3 cm-1的G峰,ID/IG=0.45;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薄膜含氮量为24%,XPS光谱的C1s和N1s的芯能级证实了薄膜中的碳氮进行了化合,形成了C-N、C=N、C≡N,说明薄膜中形成了非晶碳氮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透射光谱(FTIR)也表明了薄膜中碳氮进行了化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实验所制备的薄膜表面均匀、致密、光滑,从横截面图像观察,薄膜与衬底结合紧密,薄膜的厚度大约为1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磁控反应溅射 掺氮类金刚石薄膜 X射线电子 拉曼光 傅里叶变换红外透射光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贝壳的微结构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鲁苹 徐焕志 +3 位作者 陈东 鲍林飞 范美华 廖智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9-346,共8页
贝类的贝壳是一种由碳酸钙晶体和有机质组成的高度有序的天然纳米复合材料,历来是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贝壳的微观结构、碳酸钙... 贝类的贝壳是一种由碳酸钙晶体和有机质组成的高度有序的天然纳米复合材料,历来是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贝壳的微观结构、碳酸钙晶体构型以及有机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厚壳贻贝贝壳主要包含珍珠质层、肌棱柱层和斜棱柱层;不同层次的结构在外形、碳酸晶体构型、有机质分布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后闭壳肌-贝壳连接部位,肌肉与贝壳碳酸钙晶体之间由一层有机质膜连接,且该膜质地明显有别于珍珠质层表面的膜.厚壳贻贝各层结构中的蛋白质均以β-折叠为优势构象,且肌棱柱层中蛋白质的β-折叠含量最高.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贝壳的生物矿化机制以及肌肉-贝壳界面的无机相-有机相连接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贝壳 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里叶红外光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贻贝贝壳的微结构特征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鲍林飞 高鹏 +3 位作者 赵鲁苹 徐焕志 陈东 廖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47-353,共7页
贻贝贝壳是一种由碳酸钙晶体和少量有机质形成的高度有序的天然纳米复合材料,历来是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以及仿生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绿贻贝贝壳的微观结构、碳酸钙晶体构... 贻贝贝壳是一种由碳酸钙晶体和少量有机质形成的高度有序的天然纳米复合材料,历来是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以及仿生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绿贻贝贝壳的微观结构、碳酸钙晶体构型以及有机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绿贻贝贝壳主要包含珍珠质(Nacre)层和肌棱柱层;两者的碳酸钙晶体构型均采取了文石构型;在后闭壳肌-贝壳连接部位,肌肉与贝壳碳酸钙晶体之间由一层有机质膜连接且该膜质地明显区别于珍珠质层表面的膜。绿贻贝各层结构中的蛋白质均以β-折叠为优势构象,但是肌棱柱层中蛋白质的β-折叠含量较珍珠质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贻贝 贝壳 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里叶红外光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藏汉代瓦当表面可溶盐的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荆海燕 马芬 +2 位作者 郑丽珍 白璐 付文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采用离子色谱仪(IC),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化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等现代分析仪器,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汉代瓦当表面可溶盐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瓦当表面可溶盐含有石... 采用离子色谱仪(IC),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化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等现代分析仪器,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汉代瓦当表面可溶盐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瓦当表面可溶盐含有石膏(Ca SO_(4)·2H_(2)O)和有机酸钙盐[Ca_(3)(CH_(3)COO)_(3)Cl(NO_(3))_(2)·6H_(2)O]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当 可溶盐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 X射线衍射 离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腐殖质材料对低品位磷矿粉水溶性磷的促释效果
17
作者 杨强 张丛志 +5 位作者 张佳宝 陈卓 潘慧 李健鹏 张灿 谭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8-1098,共11页
低品位磷矿开发应用困难的关键问题在于其活化释放困难以及磷素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将不同添加量的天然腐殖质材料及其衍生物作为促释材料,采用连续水浸提法、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光谱分析了促释材料对低品位磷矿粉的水溶性磷释放特性以... 低品位磷矿开发应用困难的关键问题在于其活化释放困难以及磷素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将不同添加量的天然腐殖质材料及其衍生物作为促释材料,采用连续水浸提法、X-射线衍射以及红外光谱分析了促释材料对低品位磷矿粉的水溶性磷释放特性以及磷矿粉的结构与成键变化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磷矿粉与促释材料在最优配比下的生物肥效。结果表明:随着促释材料添加量的提高,水溶性磷的释放也呈现增加趋势,当天然腐殖质材料和HNO3处理天然腐殖质材料分别与低品位磷矿粉混合的质量比为20︰80时,5次水溶性磷释放总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54倍和1.72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腐殖质材料或HNO3处理天然腐殖质材料混合低品位磷矿粉经过5次浸提后,P2O5和Ca(PO3)2对应的特征衍射峰出现显著下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腐殖质材料或HNO3处理天然腐殖质材料混合低品位磷矿粉经过5次浸提后,可明显看到位于966 cm^(-1)3-处PO_(4)对称伸缩振动v1吸收峰消失,同时位于1127、673和612 cm^(-1)3-处PO_(4)非对称伸缩振-2-动v3吸收峰、H2PO_(4)相关吸收峰和HPO_(4)相关吸收峰强度均显著下降。盆栽试验进一步表明,天然腐殖质材料或HNO3处理天然腐殖质材料作为一种优质有机物料按照6 g·kg^(-1)或9g·kg^(-1)的施用量同时与低品位磷矿粉按照20︰80的质量比混合后可显著提升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同时可快速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天然腐殖质材料按9 g·kg^(-1)的施用量同时与低品位磷矿粉按20︰80的质量比混合,在播种后第14、30、60天土壤有效磷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9.86%、29.47%、36.48%,土壤有机质分别较CK增加34.16%、8.05%、47.40%。HNO3处理天然腐殖质材料按9 g·kg^(-1)的施用量同时与低品位磷矿粉按20︰80的质量比混合,在播种后第14、30、60天土壤有效磷分别较CK增加了36.97%、94.44%、34.51%,土壤有机质分别较CK增加27.29%、14.57%、45.41%。天然腐殖质材料或HNO3处理天然腐殖质材料呈酸性、高比表面积、腐殖质含量高、活性官能团数量多等特性是提升低品位磷矿粉的水溶性磷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腐殖质材料 低品位磷矿粉 水溶性磷 有效磷 扫描电子显微镜 红外光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DS处理对硒胁迫下彩叶草根系FTIR-ATR、SEM-EDXS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菊红 胡绵好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0-629,共10页
为了解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诱导植物耐受硒(Se)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借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XS)分析方法及生理指标... 为了解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诱导植物耐受硒(Se)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彩叶草(Coleus blumei)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借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XS)分析方法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1.0 mg/L Se胁迫条件下添加0、0.5、1.0、1.5、2.5、5.0 mmol/L EDDS对彩叶草根系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利用FTIR-ATR图谱分析发现,随着EDDS处理浓度的提高,彩叶草根系透射峰所对应峰形基本不变,而参与Se吸附的基团如羟基、酰胺基和指纹区等的透射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FTIR-ATR的特征峰与彩叶草根系响应Se胁迫的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FTIR-ATR比传统的生理指标测定更敏感、便捷。SEM-EDXS扫描还发现随着EDDS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中K、Mg、Fe、Si等元素的含量升高,而营养元素Ca含量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EDDS处理下彩叶草对Se胁迫的响应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胁迫 彩叶草 生理指标 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 乙二胺二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黏性土胶质联结特征的SEM-EDS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先伟 孔令伟 王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5-203,共9页
采用"整区→微区→胶结点"的逐步分区测试方法,对湛江原状黏土与重塑土开展SEM-EDS试验研究,观察土体微观结构的胶质联结特征,确定胶结物质的元素组分及其空间分布状态,建立微观结构-化学物质-宏观力学行为的相互关系与灵敏... 采用"整区→微区→胶结点"的逐步分区测试方法,对湛江原状黏土与重塑土开展SEM-EDS试验研究,观察土体微观结构的胶质联结特征,确定胶结物质的元素组分及其空间分布状态,建立微观结构-化学物质-宏观力学行为的相互关系与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土的基本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层面的颗粒联结特征。湛江黏土的结构单元实际上是以许多黏土矿物薄片堆叠而成的黏土畴,开放式的絮凝结构加上以游离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胶质联结特征是导致湛江黏土具有高灵敏性、强结构性的根本原因。当应力水平超过土体的结构屈服应力后,力学性能迅速劣化,结构单元体逐步转为联结强度弱,分散性强的凝聚体或叠聚体。研究还表明,土的颗粒联结强度、结构形态特征及其对结构强度的贡献是导致原状土与重塑土性质差异的本质,天然状态下的湛江黏土土性受控于微观结构特征,而重塑土土性受控于黏土矿物颗粒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联结 湛江黏土 微观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量色散 游离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晶过程中盐渍土的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春雷 姜崇喜 +1 位作者 谢强 冯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揭示易溶盐析晶过程中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机理,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EDX),对盐渍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易溶盐析晶对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自然脱水干燥前后盐渍土的强度试验,探讨了微观结构变化对土强度的影响.... 为了揭示易溶盐析晶过程中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机理,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EDX),对盐渍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易溶盐析晶对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自然脱水干燥前后盐渍土的强度试验,探讨了微观结构变化对土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析晶前后盐渍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明显不同——析晶前为盐-土混容态包裹土团粒结构;析晶后为晶体土颗粒共混结构,从而使土体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易溶盐 微观结构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ED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