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肠癌细胞DNA含量与形态学定量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仇生龙
刘炳荣
周锡庚
-
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瑞金医院普外科
-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临床诊治价值。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和扫描显微分光光度计 (microspectrophotometry ,MSP)对 88例大肠癌和腺瘤以及 83例正常结肠粘膜的细胞核进行DNA含量测定、倍体分析和细胞周期研究 ,所获数据与临床病理指标和血清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作比较。 结果正常结肠粘膜的细胞核DNA含量均为二倍体 ,DNA指数 (DI)为 1.0 0± 0 .10 ,MSP直方图为I型。大肠腺瘤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低于大肠癌组 (P <0 .0 1) ,而与正常结肠粘膜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细胞核面积与大肠癌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83例大肠癌细胞中异倍体检出率为 6 8.6 8% ,DI >1.10或 <0 .90 ,癌细胞核DNA含量与细胞核面积显著相关 (r =0 .71,P <0 .0 1)。随着Dukes分期的升高 ,异倍体检出率上升 ,二者呈正相关。细胞周期分析表明二倍体癌DNA合成期分数 (SPF)介于正常结肠粘膜和异倍体癌之间。异倍体癌病人的术前CEA水平显著高于二倍体癌 (P <0 .0 5 )。FCM的DI值与MSP的模态均值 (MV)有很好的相关性 (r=0 .73,P <0 .0 1) ,异倍体癌符合率达 95 % ,然而二倍体癌符合率仅 5 0 %。 结论DNA含量的检测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 ;倍体分析与CEA在评估大肠癌?
-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扫描显微分光光度仪
倍体分析
大肠癌
形态学
定量分析
DNA
-
Keywords
flow cytometry
microspectrophotometry
ploidy analysis
colorectal cancer
-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