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激光扫描强度和遥感信息的建筑物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爱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针对当前建筑物分类技术存在的难题,以提高建筑物分类的正确率为目标,提出一种融合激光扫描强度信息和遥感信息的建筑物分类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物分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利用激光扫描强度信息进行建筑物分类第一次类,最后根据遥感... 针对当前建筑物分类技术存在的难题,以提高建筑物分类的正确率为目标,提出一种融合激光扫描强度信息和遥感信息的建筑物分类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物分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利用激光扫描强度信息进行建筑物分类第一次类,最后根据遥感图像信息获取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建筑物进行第二次分类,并采用具体建筑物分类应用实例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建筑物分类正确率高达96%以上,可以准确描述建筑物的类别信息,分类结果要明显优于当前经典建筑物分类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强度 建筑物分类 遥感技术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扫描上下文回环检测的激光雷达SLAM算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治国 邸顺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8-745,共8页
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以在未知环境中实现机器人的实时定位并构建环境地图。LOAM、Le GO-LOAM等经典激光SLAM算法仅依赖点云的几何信息进行位姿估计,忽略了强度信息具有有效位置识别的特性;同时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 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以在未知环境中实现机器人的实时定位并构建环境地图。LOAM、Le GO-LOAM等经典激光SLAM算法仅依赖点云的几何信息进行位姿估计,忽略了强度信息具有有效位置识别的特性;同时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进行点云畸变补偿,虽然精度有保证但带来了高消耗的计算。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扫描上下文回环检测的激光SLAM算法,同时利用点云的几何和强度信息,采用强度扫描上下文(ISC)作为全局描述符进行回环检测以减少漂移误差,此外,采用非迭代两步法实现点云畸变补偿,以降低计算成本。基于室外公开数据集和室内采集数据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激光雷达SLAM算法可有效抑制里程计位姿漂移,相比仅利用点云几何信息位姿精度平均提高约50%(均方根值),并在增加回环检测模块的情况下保证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 激光点云 回环检测 强度扫描上下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激光彩色点云的道路标志线提取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阳 王留召 李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车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取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路面道路标志信息;利用点云数据的坐标、RGB、强度等属性信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区街道道路标志线的自动提取方法流程;提出了点云高差法、灰度差值法、强度差值法和动... 以车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取了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路面道路标志信息;利用点云数据的坐标、RGB、强度等属性信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区街道道路标志线的自动提取方法流程;提出了点云高差法、灰度差值法、强度差值法和动态网格密度法配合使用解决问题,实现了目标物的提取。通过SSW激光建模测量车扫描的多个路段的点云数据试验,道路标志线点云的提取成功率达到90%以上,达到了算法的预期目标,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Li DAR 点云数据 地面标志物自动提取 灰度差值 扫描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和遥感信息相融合的建筑物轮廓识别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维 赵亮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传统的建筑物轮廓识别方法,由于获取到的角点数据存在偏差,导致生成的建筑物轮廓矢量图效果差,因此提出了激光技术和遥感信息相融合的建筑物轮廓识别。利用垂直入射式扫描、斜入射扫描获取密集点云数据;根据遥感信息完善点云数据,结合... 传统的建筑物轮廓识别方法,由于获取到的角点数据存在偏差,导致生成的建筑物轮廓矢量图效果差,因此提出了激光技术和遥感信息相融合的建筑物轮廓识别。利用垂直入射式扫描、斜入射扫描获取密集点云数据;根据遥感信息完善点云数据,结合仿射变换公式,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控制点,实现数据匹配;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值化方法处理建筑物图像,将其膨胀、填充、腐蚀处理,并根据角点位置调整线段间的衔接,得出轮廓矢量化结果。实验测试表明:方法获得的点云数据密集、完整,生成的轮廓矢量图与实际建筑物之间的匹配程度最高,改善了建筑物轮廓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强度 遥感信息 建筑物轮廓 信息矢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诱导二氧化钒光学特性转变(特邀)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梓鑫 董宁宁 +2 位作者 王路路 曹逊 王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为研究激光诱导对二氧化钒光学性质的具体影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二氧化钒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表征,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及致密均匀的结构,是纯相二氧化钒(M)薄膜,并且在透过率-温度变化曲线中观察... 为研究激光诱导对二氧化钒光学性质的具体影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二氧化钒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表征,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及致密均匀的结构,是纯相二氧化钒(M)薄膜,并且在透过率-温度变化曲线中观察到了典型的热滞回线。采用透/反射强度扫描系统研究了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飞秒激光诱导下样品经历了非线性吸收过程、相变过程、稳态过程和损伤过程,非线性吸收过程由双光子吸收效应主导而相变过程与激光热效应息息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激光重复频率增加,增强的热效应导致其相变开启阈值和损伤阈值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钒 飞秒激光诱导 半导体-金属相变 非线性光学 透/反射强度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yclic drying and wetting on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solidified/stabilized with fly ash 被引量:3
6
作者 ZHA Fu-sheng LIU Jing-jing +1 位作者 XU Long CUI Ke-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47-1952,共6页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S/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The effects of cyclic wetting and drying on solidified/stabilized contaminated soils were inves...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S/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The effects of cyclic wetting and drying on solidified/stabilized contaminated soils were investigated. A series of test program,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UCS) test, TCLP leaching tes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est, were performed on lead and zinc contaminated soils solidified/stabilized by fly ash. Test results show that UCS and the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ions of S/S contaminated soil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ly ash content. UCS of S/S soils first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mes of drying and wetting cycles,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it decreases with it. When the pollutant content is lower (1 000 mg/kg), the TCLP concentration first slightly decreases under cyclic drying and wetting, then increases, but the change is minor. The TCLP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under a high pollutant content of 5 000 mg/kg,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mes of drying and wetting cycles.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est are consistent with UCS tests and TCLP leaching tests, which reveals the micro-mechanism of the variations of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stabilized contaminated soils after drying and wetting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S/S)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drying and wetting cycles long-term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