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相分离方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9,34,共6页
在PVC/PVDF/PMMA共混比为6∶1∶3,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的条件下,考察了该体系相分离方式随添加剂PEG200,400,600的加入,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减少而变化的情况.并通过电镜扫描(SEM)、水通量及孔隙率的测试和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分离方式...
在PVC/PVDF/PMMA共混比为6∶1∶3,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的条件下,考察了该体系相分离方式随添加剂PEG200,400,600的加入,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减少而变化的情况.并通过电镜扫描(SEM)、水通量及孔隙率的测试和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分离方式(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热致相分离TIPS、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与热致相分离TIPS相结合)及PEG分子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断面形态结构、水通量、孔隙率、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为200,400,600,加入量分别达到15%,18%,20%时,在常温下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方式将由DIPS变为DIPS与TIPS相结合或单纯的TIPS;通过TIPS得到的PVC/PVDF/PMMA共混膜断面形态结构为海绵状,表面比较粗糙,水通量较DIPS和DIPS与TIPS结合得到的膜稍低,截留率和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EG分子量对TIPS得到的膜的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由DIPS得到的膜,由致密皮层与指状大孔构成,由DIPS与TIPS相结合得到的膜,除了皮层与指状大孔外,还有海绵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PVDF/PMMA共混膜
扩散
诱导
相
分离
(
dips
)
热致
相
分离
(TIPS)
添加剂
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氧丙烯酸酯微球消光母液的制备及光扩散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顾浩煜
倪忠斌
+3 位作者
杨思毅
汪文杰
施冬健
陈明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以环氧丙烯酸酯(G500-P)、三乙烯四胺(TETA)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CR-39)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微米级环氧丙烯酸酯微球(EAMs)消光母液。改变反应体系中G500-P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控制EAMs的粒径。通过UV固化的方...
以环氧丙烯酸酯(G500-P)、三乙烯四胺(TETA)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CR-39)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微米级环氧丙烯酸酯微球(EAMs)消光母液。改变反应体系中G500-P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控制EAMs的粒径。通过UV固化的方法将复配的消光母液与透明UV固化涂料制成光扩散膜,探究了CR-39与G500-P不同质量比时制得的消光母液以及母液添加量对光扩散膜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光扩散膜的实际消光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选用CR-39与G500-P质量比为7∶3制得的消光母液,添加量为10%时,光扩散膜的透过率达到84.2%,同时雾度高达85.4%,光扩散膜兼具高透过率与高雾度。与传统直接共混微球的方式相比,添加消光母液能有效解决微球在共混过程中团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诱导
相
分离
微球
消光母液
光
扩散
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紫外型环氧丙烯酸酯微球光扩散母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顾浩煜
倪忠斌
+1 位作者
施冬健
陈明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38,144,共6页
采用反相细乳液法制备了两亲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的纳米氧化锌(PUA-ZnO),将活性碳碳双键引入ZnO表面。在此基础上以PUA-ZnO、环氧丙烯酸酯、三乙烯四胺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抗紫外型环氧丙烯...
采用反相细乳液法制备了两亲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的纳米氧化锌(PUA-ZnO),将活性碳碳双键引入ZnO表面。在此基础上以PUA-ZnO、环氧丙烯酸酯、三乙烯四胺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抗紫外型环氧丙烯酸酯微球光扩散母液,并进一步与透明UV树脂复配制成光扩散膜,探究了不同PUA-ZnO用量下光扩散母液对膜材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光扩散膜抗紫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UA-ZnO用量为0.06g时制备的光扩散母液性能最佳,对应的光扩散膜能同时具有较高的透过率(80.4%)及雾度(88.5%)和良好的抗紫外效果,经紫外加速老化试验测试,相应膜材到达明显变色等级的时间延长了约72h,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
相
细乳液法
反应
诱导
相
分离
光
扩散
膜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分离方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泰安市岱岳区环保局
出处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9,34,共6页
文摘
在PVC/PVDF/PMMA共混比为6∶1∶3,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的条件下,考察了该体系相分离方式随添加剂PEG200,400,600的加入,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减少而变化的情况.并通过电镜扫描(SEM)、水通量及孔隙率的测试和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分离方式(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热致相分离TIPS、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与热致相分离TIPS相结合)及PEG分子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断面形态结构、水通量、孔隙率、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为200,400,600,加入量分别达到15%,18%,20%时,在常温下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方式将由DIPS变为DIPS与TIPS相结合或单纯的TIPS;通过TIPS得到的PVC/PVDF/PMMA共混膜断面形态结构为海绵状,表面比较粗糙,水通量较DIPS和DIPS与TIPS结合得到的膜稍低,截留率和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EG分子量对TIPS得到的膜的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由DIPS得到的膜,由致密皮层与指状大孔构成,由DIPS与TIPS相结合得到的膜,除了皮层与指状大孔外,还有海绵状结构.
关键词
PVC/PVDF/PMMA共混膜
扩散
诱导
相
分离
(
dips
)
热致
相
分离
(TIPS)
添加剂
PEG
Keywords
PVC/PVDF/PMMA blending membrane
diffusion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induced separation
additive PEG
分类号
TB38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氧丙烯酸酯微球消光母液的制备及光扩散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顾浩煜
倪忠斌
杨思毅
汪文杰
施冬健
陈明清
机构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文摘
以环氧丙烯酸酯(G500-P)、三乙烯四胺(TETA)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CR-39)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微米级环氧丙烯酸酯微球(EAMs)消光母液。改变反应体系中G500-P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控制EAMs的粒径。通过UV固化的方法将复配的消光母液与透明UV固化涂料制成光扩散膜,探究了CR-39与G500-P不同质量比时制得的消光母液以及母液添加量对光扩散膜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光扩散膜的实际消光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选用CR-39与G500-P质量比为7∶3制得的消光母液,添加量为10%时,光扩散膜的透过率达到84.2%,同时雾度高达85.4%,光扩散膜兼具高透过率与高雾度。与传统直接共混微球的方式相比,添加消光母液能有效解决微球在共混过程中团聚的问题。
关键词
反应
诱导
相
分离
微球
消光母液
光
扩散
膜
Keywords
reaction-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microspheres
matting liquid
lightscattering film
分类号
TQ635.4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紫外型环氧丙烯酸酯微球光扩散母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顾浩煜
倪忠斌
施冬健
陈明清
机构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38,1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108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1349)。
文摘
采用反相细乳液法制备了两亲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的纳米氧化锌(PUA-ZnO),将活性碳碳双键引入ZnO表面。在此基础上以PUA-ZnO、环氧丙烯酸酯、三乙烯四胺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为反应体系,通过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抗紫外型环氧丙烯酸酯微球光扩散母液,并进一步与透明UV树脂复配制成光扩散膜,探究了不同PUA-ZnO用量下光扩散母液对膜材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光扩散膜抗紫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UA-ZnO用量为0.06g时制备的光扩散母液性能最佳,对应的光扩散膜能同时具有较高的透过率(80.4%)及雾度(88.5%)和良好的抗紫外效果,经紫外加速老化试验测试,相应膜材到达明显变色等级的时间延长了约72h,具有应用潜力。
关键词
反
相
细乳液法
反应
诱导
相
分离
光
扩散
膜
抗紫外
Keywords
inverse miniemulsion method
reaction-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light diffusion film
UV-resistant
分类号
TQ630.4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相分离方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氧丙烯酸酯微球消光母液的制备及光扩散膜性能的研究
顾浩煜
倪忠斌
杨思毅
汪文杰
施冬健
陈明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紫外型环氧丙烯酸酯微球光扩散母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顾浩煜
倪忠斌
施冬健
陈明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