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的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程珍 林飞 +1 位作者 雷艳静 赵慧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36-2043,共8页
目前,学者对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Diffusion-based Molecular Communication,DBMC)模型的信道容量的研究工作十分有限。在分时隙的点到点通信场景中,考虑前面所有时隙对当前时隙的码间干扰,并通过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求出了接收方纳米... 目前,学者对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Diffusion-based Molecular Communication,DBMC)模型的信道容量的研究工作十分有限。在分时隙的点到点通信场景中,考虑前面所有时隙对当前时隙的码间干扰,并通过最小平均错误概率准则求出了接收方纳米机器检测过程中的最优判决阈值,得到了DBMC模型的互信息表达式,从而对该模型的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参数设置对该模型的信道容量有重要的影响。相比已有的点到点分子通信模型,DBMC模型使用较少的分子数并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的分子通信 最优判决阈值 互信息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的多用户分子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珍 章益铭 +1 位作者 赵慧婷 林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86-2391,共6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作为最有前景的纳米通信典范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扩散的多用户分子通信模型中,由于多个纳米机器共享信道以及相同信息分子的不可区分性,用户间干扰不可避免.考虑分时隙的多...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扩散的分子通信模型作为最有前景的纳米通信典范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扩散的多用户分子通信模型中,由于多个纳米机器共享信道以及相同信息分子的不可区分性,用户间干扰不可避免.考虑分时隙的多用户分子通信系统,通过分析纳米机器自身的码间干扰,其它纳米机器对它产生的用户间干扰以及系统外部噪声干扰,并采用最小误差准则推导出最优判决阈值,从而得到该系统互信息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纳米机器间距离、生物环境的扩散系数、每个时隙发送的分子数以及用户数量,从而达到最优信道容量及最小比特错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 扩散的分子通信系统 最佳判决阈值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