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进制造模式扩散外部影响的建模与分析
1
作者 曹海旺 刘爱玲 薛朝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20,共7页
针对先进制造模式应用实施过程中的外部影响,从控制模型的视角研究了先进制造模式扩散中外部影响的建模与分析.首先,分析了先进制造模式扩散的外部影响因素,结合先进制造模式扩散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扩散的控制模型;其次,对扩散控制模... 针对先进制造模式应用实施过程中的外部影响,从控制模型的视角研究了先进制造模式扩散中外部影响的建模与分析.首先,分析了先进制造模式扩散的外部影响因素,结合先进制造模式扩散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扩散的控制模型;其次,对扩散控制模型的稳定性、能控性及能观性进行分析,给出定性分析的结果;再次,利用极点配置设计了反馈控制器;最后,针对具体的先进制造模式扩散过程,采用Matlab 7.1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干预 扩散控制模型 先进制造模式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加氢废催化剂中钨和镍的提取及镍的酸浸动力学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傲云 郑成志 赵曙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研究了从石油加氢废催化剂中回收钨、镍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钨和镍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镍的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a2CO3的用量是WO3理论量的6倍,在750℃下钠化焙烧4h,焙料在90℃下水浸2h,WO3的浸出率可达到95... 研究了从石油加氢废催化剂中回收钨、镍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钨和镍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镍的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a2CO3的用量是WO3理论量的6倍,在750℃下钠化焙烧4h,焙料在90℃下水浸2h,WO3的浸出率可达到95%以上;镍富集在浸出渣中,在硫酸质量分数为30%,固液比为1∶8,85℃下浸出4h,催化剂中镍的浸出率可达到98%以上;镍的浸出过程属于扩散控制模型,与扩散控制动力学方程式相吻合,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5.9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催化剂 扩散控制模型 酸浸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闪蒸喷雾冷却中非等温液滴闪蒸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程文龙 胡磊 +2 位作者 陈华 章玮玮 谢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真空闪蒸喷雾冷却是利用液体工质在真空环境下相变吸热来冷却加热表面的新型冷却手段。具有散热能力强、所需工质少,与加热表面没有接触热阻等优点,在航天器电子元器件冷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液滴闪蒸是真空闪蒸喷雾冷却闪蒸过程... 真空闪蒸喷雾冷却是利用液体工质在真空环境下相变吸热来冷却加热表面的新型冷却手段。具有散热能力强、所需工质少,与加热表面没有接触热阻等优点,在航天器电子元器件冷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液滴闪蒸是真空闪蒸喷雾冷却闪蒸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整个真空闪蒸喷雾冷却系统的闪蒸过程就必须对液滴的闪蒸特性进行研究。本文考虑液滴闪蒸过程中液滴内部存在的温度梯度和对流的影响,采用扩散控制蒸发模型并结合导热方程,对液滴的热导率进行修正,建立了热导率修正模型计算直径为微米级液滴在毫秒量级时间内的真空闪蒸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导热模型较等温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液滴温度的变化;液滴闪蒸导致液滴到达被冷却表面时,其温度下降明显,但体积几乎没有变化;并且,环境压力越低,液滴的初始半径越小,液滴速度越大,液滴闪蒸对液滴温度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闪蒸喷雾冷却 液滴闪蒸 非等温 扩散控制蒸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